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政-第1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娴拇蛘獭2皇撬瞪霞妒壮っ钅隳孟履歉錾酵罚憔鸵欢ㄒ孟履歉錾酵贰N膊淮蛘劭邸N颐窍匚卣幌M忝敲飞秸蚓×空。詈檬窃谒那榭鱿陆橇粼谡饫铩M蛞凰且撸斜让飞秸蚋玫牡胤剑且彩敲挥邪旆ǖ氖虑椤!�

    郑严庆本来抱定了不干涉郭亮任何事情的想法,但听了他们几个人的话,还是忍不住“告状”道:“如果我们镇里多给一些政策内许可的优惠,我相信金凤公司会同意落户这里的。现在那个厂长已经回省城向集团公司汇报去了,如果我们主动过去解释,情况可能更好。”

    这话是变相地说郭亮以前对金凤集团太严格、太冷酷了。

    郭亮内心感到好笑:我没有多少钱都不在乎镇里给的优惠,她梁倩英大老板更不会在乎。她在乎的是什么时候修通楠竹坳到梅山镇的公路。

    郭亮说道:“通过我的分析。金凤集团百分之九十九会落户我们梅山镇。既然是这样,我们镇里就没有必要作出那些让步。肖书记、张县长,我认为我们镇里现在太穷,能够为镇里争取一些好处都是好的。只要遵照双赢的原则,不故意从厂家揩油水。我们就做算到位了。”

    张春秋问道:“你的意思是说这个来考察的厂长回去不是因为对我们梅山镇的失望?”

    郭亮道:“肯定不是。”

    肖国华问道:“你说说他们一定会落户这里的理由。我看你自信满满。说说你的理由?”

    郭亮心道:最大的理由就是我是这个工厂最大的股东,我说在这里投资就在这里投资。

    他思考了一下,组织了几条理由后说道:“在春节的时候我和金凤集团的一位老板接触过,她说她来过这里看朋友,对这里的农民生活状况感到难以理解,也对这里的农民深表同情。她说过既然台商能捐资修建公路,那她金凤公司投资这里帮助农民改善生活也是应该的。即使不赚钱只要不长期亏本就行。

    其次,楠竹坳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楠竹,原材料很丰富,只要能打开销路,将来利润很少客观的,虽然竹制品的利润不高。但它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企业,能够解决不少农民的工作,也能保证这个工厂不亏本。

    其三,我个人认为他们金凤集团是一个规模上亿的大公司,不是很在乎我们这里付出的优惠。只要我们能保证他们正常的生产环境。不让非生产性的事情干扰他们,能够为他们提供充足的土地、用水、电力,他们就满足了。况且现在到楠竹坳的交通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改善,他们的生产能力不是很大,税收上的优惠也享受不到实际上的多少好处,与其欠我们政府一个情,还不如大方一点说不要。”

    肖国华笑道:“那行,只要你有信心,那我们就不干涉。但我们县委县政府给你立下一个军令状,无论如果你必须把金凤集团留下来,把这个厂办好。在政策上,我们县委县政府给你一路绿灯,但有一个要求。”

    郭亮一愣,脱口问道:“什么要求?”

    张春秋也把目光看着肖国华。

    肖国华说道:“一个要求就是解决楠竹坳煤矿下岗工人的一百个指标,让他们重新再就业。”

    郭亮为难地说道:“这……这恐怕不行吧?我……她的目的主要是帮助这里的农民,而且这一百个指标也太多了一些,竹器厂开始的时候,并不需要多少人。”

    肖国华笑着对张春秋道:“春秋县长,我们县委县政府是不是每年都为这个煤矿的事头疼,每年向楠竹坳下岗的工人下拨补助是我们最麻烦的一件事?”

    张春秋确实对这个煤矿深有感触,煤矿是省里主持建的,文革结束之后下拨到市里,后来因为效益不好就甩到县里,地震把公路震坏加上煤炭价格低,挖煤卖煤几乎毫无利润,从此县里背上了一个沉重的财政包袱。县里也想如省里、市里一样将它甩到镇里。但镇里穷得咣当响,自然无法背起这个包袱。

    这些下岗的工人不少已经到外地煤矿谋生去了,一部分改行回到南方打工,但还有不少的人坐在那里等待政府的救济,经常有工人因为医药费、房子、子女就业问题找到县里来上访,有人还扬言要组织游行、静坐,只要听到“楠竹坳”这三个字,政府一边的人就感到头痛,避如蛇蝎。如果这个金凤集团能解决一百个带头闹事的工人,那县政府不但节省了资金,精神上也放松了许多。这可是一件天大的大好事。

    他不知道肖国华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不清楚为什么肖国华在今天这个日子还给郭亮加这么大的任务。但他心里有一条原则,只要是给郭亮添麻烦,他绝对不会反对。

    肖国华的话刚落,张春秋连忙说道:“肖书记说的对。那些工人有时候闹得我们县里都没法工作,如果小郭你能劝说金凤集团吸收一百个下岗工人,那就是帮了我们县委县政府的大忙。就是金凤集团不交一分钱税,我也感谢他们,更感谢你,感谢你们镇领导班子。”

    肖国华转头对郭亮打了一个眼神,然后说道:“听见了吧?春秋县长可是给了你最大的优惠政策了,就是不交一分钱税都行。只要能安排好煤矿的下岗工人,你们梅山镇领导班子就为我们县委县政府分了忧,我们就感谢你们。”

    肖国华马上把张春秋的话堵死了,把张春秋随口说的不要一分钱税强调了一次。同时也给了张春秋一颗甜枣,这件事做好了也有郑严庆一份功劳,属于整个梅山镇领导班子的政绩。

    郭亮不傻,开始的时候他确实还不明白肖国华话里的意思,但当肖国华那个眼神扫过来,他一下就明白了:现在由金凤集团将煤矿的下岗工人安置好,将来许昆山、郭亮的爸爸来承包煤矿的话就少了很多麻烦,少了很多的负担。

    (感谢乱了的烟、书友080722204333491各二次打赏,感谢书友090209094831675、睡懒觉的老鼠的月票。第一次收到催更票,抽时间多码了7000字,谢谢。感谢各位的订阅)(未完待续,)

 第162章 (没想到的政绩)

    郭亮心里不由感叹道:姜还是老的辣啊,为自己赚好处可以说得如此冠冕堂皇。

    不过,郭亮心情可不怎么的,因为这个竹器厂是他占大头,那个煤矿只是郭亮的父亲入股,而且他家的钱不多,占的股份肯定很少。现在肖国华将包袱甩到竹器厂来,头疼的可是他郭亮。

    但他不能明说,也又不好直接反对,只好勉强说道:“我尽量争取让他们多招一些煤矿的下岗工人。努力完成组织上下达的这个任务。”

    肖国华见郭亮理解了他的意思,心里很高兴,也期待着许昆山早点郭亮收购楠竹坳煤矿。

    张春秋自然不知道肖国华和郭亮在进行私下交易,他听了肖国华的话,就替自己辩解道:“工厂、企业里面的下岗工人、残疾人达到一点的比例,政策上是有税收优惠的。”

    在谈话中。两位领导都表扬了郭亮识大体,是一个有能力的好干部。

    送肖国华等县领导干部回县城后,梅山镇的似乎又回到了原来的轨迹,明面上几乎没有什么变动,如果说有变化的话,只有镇派出所的人事有一些变动:原来的派出所所长上调到县公安局,而朱柏良正式成为派出所所长。祝有为接替朱柏良成为副所长,只是他的权力比朱柏良的小了一些,朱柏良以前分管一些工作划归到王满江这个副所长身上,毕竟祝有为的资历还是浅了一些。而且祝有为自从参加工作以来就一直是王满江的手下,他又没有做出特殊的贡献,一下超越王满江影响不好。

    派出所的人事变动几乎没有几个人注意,大家都在留意着梅山镇镇政府暗地里的改变。镇政府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在这次斗法中郑严庆虽然采取的是主动进攻,但失败的也是他。郭亮在这次斗法中大获全胜,如果不是县委书记肖国华、县长张春秋之间达成默契,郑严庆和其他参与此事的官员都可能一撸到底。

    现在的郑严庆名义上是一把手,但再也不敢干涉郭亮的行动了。在党委会上,郭亮几乎是一言九鼎。很多事情甚至不通过党委会,就凭他一句话就能解决。郑严庆以前在常委会上还有三票,现在倒退到只有二票了。而且按照郭亮的提议,现在镇党委已经向县委打了报告。请求县委组织部将党政办主任罗向阳提拨为镇党委。如果不出意外,罗向阳进党委只是时间问题。到时候郭亮在党委会上的力量将进一步增强。

    现在镇副书记樊祥、党委赵芳几乎是唯郭亮的命是从,对郭亮的建议几乎是盲从的程度,他说怎么做就怎么做。

    正因为有了这个基础,郭亮思考已久的那个地方、政府、厂家在水坝共同修建发电站的计划得以启动。虽然郭亮自己还没有完全考虑成熟,但基本听不到什么反对声音。当郭亮提出不接受青鹏电力技术有限公司的承包条件而自己修建时,镇里的官员们在明面上都一致夸赞郭亮有眼光,是诚心诚意为老百姓和镇里的干部职工谋利益。

    在郭亮请大家想办法时,机关干部都争先恐后地为郭亮献计献策。

    最后经过几番认真的讨论,决定采取三方持股的办法。即整个发电站的股份分为三部分:其一是水库周围受惠的农户,他们一起占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具体到每个农户则安田亩面积折分股份,这纯粹是一种奖励性质,以安抚当地农民的心。其二是镇里的干部职工。自愿出钱购买的人购买股份。比例为百分之二十五。其余百分之五十则给社会上愿意投资的人士购买,当然,首先是满足本镇的人和生产发电机的厂家,最后是其他人员。

    对于郭亮提出的这个方案,郑严庆心里嗤之以鼻:“真是幼稚,你以为你是带领农民进行起义的李自成啊,还搞人人有份。完全是瞎闹。这些泥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