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仙倾-第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衍这才大悟,怪不得他入门才不多时,一身法力精进得骇人听闻,远远超过比他早入师门的南宫姐妹,原来就是种因于此。连忙按真人所说依法调气归元。
  罗衍体内真气方一运转一个大周天,全身一震,三百六十个穴道同时狂跳,原本隐藏在体内的先天真元同时被引发,化为浩浩荡荡的劲流,随心意周游流转全身,开始还是孱孱溪流,到后来已经化为汹涌澎湃的狂流。
  要是换成两个时辰前,他还根本不知道如何运转这些蓬勃狂涌的先天真元,充其量句是按师门心法来引导平息,而不是学现在一样,将这先天一炁与本身元灵神识融为一体。
  修仙求道的过程,归根到底就是一个天人合一的过程,或者简单的说,就是修道人通过自身心境灵识的扩展,将散集于天地间的先天元炁凝于自身,从而改变自身,达到羽化飞升的的境地。
  这个过程复杂异常,更因为个人修炼法门和自身状况各有不同,但从根本上来说,最终是指精、气、神三方面的提升与飞跃。
  精者,一般是指个人的资质禀赋,资质越好,禀赋越高,则越占起手,但这种优势,达到某一地步就会逐渐消失,不再成为根本决定的原因,因为,对于大部分修道人来说,都能脱去自身躯壳,将本身三魂七魄凝炼成形,合为一体,修成有质无形的元神,再在此基础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修成有质有形的元婴。元婴既成,本来躯体也无多大用处,可有可无。
  第六十七章 重返本元
  而道家的内丹外丹之道,说到底也是以不同的形式凝炼先天元炁,归于自身。修炼外丹则是将天地之气一丝一毫聚集在一起;而外丹则是将天地早已凝固成形的天地元气所化的灵药异草,吸收于自身,两者并没有大的本质区别。要真说不同,那只是修炼内丹悠久而漫长,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而服食灵药,则是一次获得。
  神者,亦是人之存在根本,包含着玄之又玄的天地之理,只有神识灵智的提升,才能带来前两者的提升。
  修道要求三元合一,就是此理。但修道并不是康庄大道,而是一条充满艰辛的崎岖小路,百转千回,每到一定阶段,就会因为种种问题,停滞不前,
  罗衍既得九天朱兰实这样天地两间灵气所萃的仙药,后又多次服食蓝田玉实与瑶池琼浆等稀世灵药,早储藏了无数仙药灵气在体内,只是他无力发挥运用,就如同一个空拥无尽宝藏的大富豪,根本不知道如何使用这些宝藏。原因就是因为神识智慧的欠缺。
  但现在太微真人在两仪图中重现他过去诸生经历,让他恢复前生的智慧,从而天衣无缝地弥补了这个缺陷,但他元神复体的瞬间,他已经拥有打开宝藏大门的钥匙。
  将元气化为自己所有,对已经拥有那样法力神通的姜鸿来说,早是轻车熟路的事情,所以能够对浑然无匹,浩荡充沛的先天元气如臂使指,驾御纯熟,根本不用思索,就自然而然地引导元气补益心神,融为一体。
  罗衍开始静下心来;调气归元。不过今日与往日不同,他体内所蕴藏的无边真元,已经被他引发,而且前古至宝血战天戟也与他合为一体,戟中所蕴所蕴的日月精华之气,更是随他运用由心,两仪相生,正是融炼真元的不二法门。
  他今生所学玉池一门心法,与其他玄门正宗大有不同,讲究玉池归元,阴阳兼修。启始法门就繁复至极,要是天赋资质差上一点半点,就是学上一辈子连运气的法门都搞不清楚,一般正宗修行法门都是气起丹田,顺会阴而下,穿脊骨尾闾,由督脉逆上,冲破玉枕关,通过泥丸,再回到前面的任脉,如此运转不休,方成一个周天。
  玉池一门,启始就是两道真气同时生出,左阳右阴,一热一寒两道真气同时运行,而且热气逆行督脉,再转任脉,寒气则完全相反,两道真气为后天真气,称为少阴少阳,运行九个周天之后,重新又在两道真气中生出太阴太阳两道更为细小的两股先天真气,也就是热中生寒,寒中生热,运行路线也完全跟原来两股真气颠倒过来。
  少阳,太阴逆行;少阴,太阳顺行,光是这四股真气最基本的运行线路,就足以让无数人摸不着头脑,搞不清楚东南西北,如果强行修炼,唯一的结果就是走火入魔,吐血而亡。至于其他的法门更是复杂万分,光是线路图,就足以让人花上几十年苦功才能记下。
  而且更要人老命的是,玉池门中的心法却讲究清净无为,浑然天成。能记下这么复杂的功法,自然是心志高绝,灵动多变之辈,与清净无为就是八竿子打不到一处来,所以要想两者兼备,真是难上加难。虽然这门心法难学易成,但一经过上手,却是容易至极,进境极为快当。
  罗衍有前生的经历底子,更有与身相合的至宝相助,修炼起来,自然容易了许多。
  因为是第一次全力引发体内诸多仙果灵药所化的先天元气,任由体内神兵所蕴的寒热之气运行全身,将它合为一体,所以做起来依然是困难万分,寒气犹如刺骨冰针,所经之处,又酸又疼,热流如同炙热火流,所到处经脉如同着火一般。
  罗衍知道是应有之像,只管凝神静志,一意强忍。热流从胸前顺流直上,达到天灵大穴,同时寒流也同时至此,只觉头顶轰然一震,天灵穴上如同万蚁钻心,又酸又通,又痒又麻,滋味难受万分,微微一失神,寒热之气顿有交融之像,如果是换成寻常修炼,当然是让它融为一体,打通任督二脉,可惜这里却是他门中的第一个难关,二气一经融会,分开就是万难,无数人就是无法过了这一个关口,只能望门兴叹。
  罗衍前生早尝过苦头,忙凝固心神,强行按左热右寒的顺序,将两道截然不同的真气按预定路线引导而去。当然所吃苦头更重,比方才更加厉害了几倍。全身大汗淋淋,口干唇焦,约过了大半个时辰,寒热二气重新回到丹田,丹田一颤,寒热二气顿时温和起来,变成了一道暖流和一道凉气,缓缓流转,
  罗衍知道是第一个小周天循环完成,等下就要容易了许多,今生这具躯体虽然根骨资质并非绝佳,但有诸多灵药仙丹洗筋伐髓,却也在短短三年中脱胎换骨,早变化了本质。只要接下来的大周天循环一完,就算成功多半。
  罗衍念头微转间,体内真气突然热气大盛,寒意大涨,吓得罗衍连忙止住念头,重新不生一念,导气归元。
  若是换了平日,连番这样折腾,体内真气早就乱成一团,即使不走火入魔,也是元气大伤,所幸他此时前身灵智神识早已恢复,心志坚定万分,比原来强了不知道多少倍,故能管住心念,约束体内真气,强忍煎熬,而且那一寒一热的两道真气,本是发自心灵相合之宝,与他亦为一体,所以才略微动荡一下,也就定了下来。要不然,一切都是重头做起的话,恐怕也须几年苦功方能到此地步。光是阴阳二气故本培元之苦,就让他无法承受。
  体内真气渐渐沿任督二脉运行了几个小周天后,逐渐慢了下来,一寒一热两道真气环绕前胸后背,构成两个圆圈。等到了第九次的时候,只觉丹田微微一跳,寒气中生出了一丝暖意,热流中发出了一根清凉细丝,逆行而上。罗衍这次心中无忧无喜,只当成是当然如此。根本不去理会。
  这等修行法门,初看比一般的路数只是复杂了四倍,其实是难上了无数倍,一般控制一股真气运行,略有不慎,就有走火之危,而同时控制四股不同路数的真气运行不同线路,只要有一丝错误,就是大祸,连补救的机会都没有,轻则全身经脉尽断,重则真火焚身,化为飞灰,要不然就是身化寒冰。
  罗衍有今生灵慧法力,这样功课已经做了无数次,虽然这次换了一个身子,开头略显得艰涩,阻力重重,但早有应对之法,一心刻意用功,竟然第一次就顺利完成了后面的大周天循环,体内太阴,太阳,少阴,少阳四股真气,浑然成为一体,天然运转全身。
  蕴藏在四肢百脉,全身各处的先天灵药元气,纷纷像山洪暴发般奔腾释放,破堤缺川的充塞他的每一道经脉,更如脱的野马般在他体内横冲直撞,使他气血翻腾,五脏六腑,全身经脉像给撕裂开来般难受。
  但最令罗衍痛不欲生的是他全身的每一丝肌肉,每一个毛孔,都如同着了火一般,熊熊欲然,又如同全身浸在万丈冰窟中,奇寒彻骨,这种冰火两重天的狂猛暴烈滋味,实在非任何言语笔墨能形容其万一。
  体内潜藏多时的的先天元气,在他本身日月精华的引发结合下,以惊人的速度渐渐与他融为一体,从点滴溪流汇聚成汪洋大海,在他愈来愈难负荷如此折腾的经脉内闯荡,最后集中在他脑内位于眉心内的泥丸宫中。
  一红一白两股真气在泥丸中高速旋转,形如太极两仪,朝中间一点挤压,越裹越紧,渐渐成了实质,层层包围,往里紧压。终至由分而合,现出一个三分高下的小人,先还开始仅现出一个雏形,不多一会,渐渐现出四肢手脚,被一朵米粒大小的紫色奇花凌空托起,后来紫花中逐渐现出一个小人,容貌与罗衍一般无二,而红白二色真气也越发浓厚,逐渐朝紫光中人影透进,到了后来,红白二气只剩薄薄一层,紧贴在外,人形已经凝固,无异生人,只是尺寸小了无数倍。
  太微真人在旁,见他本身元婴将成,心头也越发替他欣慰。
  玄门道法,无论哪派哪门,最终都有修炼元婴之术,并非是随意为之,而是包含天地生化至理。对修道人来说,肉身法体只是修仙成道的宝筏,而元神才是一切主者,宝筏被毁,只要元神尤在,则只需要转世或借体重生就行。
  但修道本是一个天人合一,将先天元气收于自身为己用的过程,先天元气本无穷尽,而肉身法体受种种条件制约,能容纳的天地元气有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