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同事-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个工作的世界深处,还有着一种奇怪的自相矛盾的地方。一方面,他得拼搏——拼搏以养家糊口,使他们居有其室、身有其衣;另一方面,他还得拼杀——拼杀以赶跑那些虽然新出现的,但却是同样可以致人死命的凶禽猛兽。合作和竞争永远是紧密相连的一对连体兄弟。新来的那个小伙子脱颖而出,办公桌对面的家伙锋芒毕露……,而且总还会有另外某个家伙,在同样的刺激下等待着一旦他蹒跚踉跄、力不从心的时候,就冲上前来取而代之。面对这些威胁,每个人似乎比在原始丛林中面对一头狮子更加精神紧张,小心翼翼。
  我喜欢把我自已看成是一名强悍的女人。可是比起同办公室的男人们来,我是小巫见大巫。有时我简直不能相信那帮家伙!一有好机会,马上抓过去,总是尔虞我诈,总是巴不得一把对方卡死,糟糕透顶。我是说,有的时候他们甚至斗得人仰马翻,鲜血淋淋。当然,我不是说他们喜欢这样。
  “强者生存”曾是我们那些部落祖先的原则。难道这个原则在今天这个文明得多的时代里有什么变化吗?假如说人们今天还坚持承认原始的本能的话,那是因为他们一如既往地切身感到,他们还置身于一座丛林中,哪怕在这座丛林有带薪的假期和养老金也罢。
  每周5天的每个傍晚,老张回到家来,自己动手,斟上一杯饮料,再斟上一杯,读完那张他在交通班车上就已开始读的报纸,进晚餐,然后坐下来看3、5个小时令人头皮发麻的电视节目,最后进入似醒似睡、断断续续的睡眠(往往还服了大剂量的镇静药)。当妻子想同他谈谈这一天的经历时,他心不在焉,而他自己也懒得和妻子谈谈他这一天的经历。问他哪儿不舒服,他就说:“没事儿”。“你要再问他,他就牙大电视的音量,如果你再追问下去,运气好的话,最后你也许会得到这样一个回答:'我不舒服是因为我累了,我累了是因为我工作,所以让我一个人待着吧,因为我是在丛林里工作。'他永远都在说累。”老张妻子无可奈何的说。
  老张每天傍晚下了班搭交通车回来后如此精疲力竭的原因正在于此。尽管有玻璃和钢铁建造的大楼,尽管有现代派的装饰,尽管有空调、有地毯和舒适的家具,尽管有向窗外眺望美丽风光的办公室,尽管有喝咖啡的工间休息时间、午餐休息时间等等其它的优惠,尽管在日常工作环境里有全套的看得见摸得着的豪华奢侈品,但是他在其中工作的那个世界——大多数上班族在其中工作的那个世界——迫使他使出像他的那些毛发蔽体的野蛮祖先杀倒野猪或是保卫洞穴时使出的浑身解数来。
  说来也许令人发笑,在“工业时代的男人”的西装革履下跳动着的却是一颗“石器时代男人”的心脏。然而,只有当你眼看着人们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用着亘古不变的攻击性和竞争性的方法去对待生活而居然感觉不到其中的痛苦的时候,那才真正的荒诞的。神话告诉我们:人们工作是因为他们喜欢工作。真理告诉我们:人们工作是因为他们相信不工作不行。他们也许(仅仅是也许)说对了。
  胜利不是最重要的,但却是唯一的道路、至少,在这个车水马龙,高楼林立的世界里,求幸福、求生存的真理概皆如此。
  竞争不等于向领导挑战
  竞争和自我表现的机会是每个渴望成功的人所喜爱的。
  —— 代尔·卡耐基
  杜朋和王彤6年前同时大学毕业,被分到了同一家事业单位,王彤如今是杜朋最直接的顶头上司,对此杜朋至今仍愤愤不平,并在人前人后多次声称要与王彤比个高下,看看到底是谁的能力强。
  “我是正宗的本科大学生,科班出身,而她王彤才是个小专科,又不懂业务,就因为会来事儿,会溜官儿,就爬得比我快,平时还总是对我指手画脚,这公平吗?”
  私下里,杜朋总是这样发牢骚。
  他还说他并没有功名利禄之心,也不奢望有朝一日能飞黄腾达,只是在一个各方面都不及自己的人的领导之下,实在憋气,这才决心向王彤挑战,声称要在下次单位人员调整中,与王彤公开竞争。
  结果不幸的是,杜朋又一次大败而归:王彤又升一级,成了正科,而杜朋则仍然是个平头老百姓。上级领导给杜朋造访的答复只是:“回去安心工作,下次考虑吧。”
  这回杜朋真的受打击了,他实在不明白自己到底错在哪里,又该到哪里去讨个公道。难道在这个新时代里,做个“富有竞争性”的人反倒生存不下去了吗?
  事实上,杜朋积极进取,勇于竞争并没有错,错只错在他不该同自己的领导那样公开地扬言要来个“才能上的比试和职位上的竞争”。天下不是没有公道,只是他要的那种公道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也许杜朋真的是比王彤能力强,但他却不该恃才做物,目中无人。说不定领导和领导的领导正是因为这一点才没提拨他。用人和用才,自古就是两回事儿。也许上司正是用了王彤的人而用了杜朋的才。
  无数历史的经验和教训都会告诫我们,在任何时候也不要同领导比才能,更不要自以为比领导强而不服领导。
  同领导比才能无非有两种情况,第一,你自以为比领导强;第二,你确实比领导强。
  除了那些狂妄自大的人,当我们自以比领导强时,很可能是有真凭实据的。也正因自己有明显比领导强的方面,才会产生不服领导的情绪。
  问题是领导并不等于专家,但他是组织专家使用专家的。汉高祖刘邦在战胜最后一个对手项羽后,曾对手下说:若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我不如子房(张良);若论镇国安邦,安抚百姓,我不如萧何;若论率军百万,战必胜,攻必克,我不如韩信。但我能用这三个人杰,所以取得了胜利。
  由此可见,一个好的领导,未必一定要才华横溢技压群芳,他只需利用发挥手下人的才华即可。所以,上面在选拔领导时,并不是选择全能冠军,而有其他的标准。一个好领导既要谦虚又要自信。谦虚是指他能看到下级比自己高明的方面,自信是下级虽然比自己强,但自己能够正确使用他们。
  知道了好领导的真正含义,你就不会用具体的才能去傲视领导了。当然,也有那种才华横溢的领导,可他们就不是一般的领导而是秦皇汉武一类的人杰天骄了。如果非人杰天骄不能领导你,那么这也很难算是公道了。
  第二种情况,你确实比领导强,但这时更要分外小心,更不能有恃无恐,一般说来才能低的领导就不好相处。他们自卑因而敏感。所以你就更不要同他攀比能力。能力差的领导也是领导,他们的权力并不差,并且他们的权力可以决定你的才能是否能够发挥。
  有一次韩信与刘邦比才能。刘邦问韩信,你看像我这样的人能带多少兵?韩信说,不超过10万。刘邦又问,那你这样的呢?韩信得意洋洋地说多多益善。刘邦见韩信如此狂妄,就说,你比我强多了,可为什么你要受我控制呢?韩信也发现自己太藐视高祖了,连忙怕了一下马屁说,那是因为您虽不善于带兵但善于管将嘛。最后,刘邦还是因为对韩信的才能不放心,杀了他。
  自古以来就有“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的真知灼见。在人治社会里,官不如兵的现象很普遍,能正视现实的下级,决不会去同官比什么才能,而是设法获得当官的好感,以发挥自己的才干。
  如今是法治社会,领导很少有昏庸无能的了,但总还有不及你的方面。如果你不把他们放在眼里,不尊重他们的权威,那么你的才能也休想发挥了。
  才能是多方面的,有专业才能,有领导才能,你觉得顶头上司的才能不如你,你能说明他是哪种才能不如你吗?令我们不服气的一般是专业才能,而领导才能只有做了领导才知道是高是低。由此看来,上级重用你的顶头上司而不是你,就说明你并没显示出领导才能,你也没机会让上级放心,凭这点你不如你的顶头上司了。
  所以,虽说“竟争和自我表现是每个渴望成功的人所喜欢的”,而且也是值得提倡的,但是竞争不等于向领导挑战——也许那是最悲壮的竞争,却也是最愚蠢的。
  竞争与合作是好兄弟
  一个中国人可以干得过一个日本人,但三个中国人却干不过三个日本人。
  —— 日本民间流行语
  一位人类学家指出:“工作是现代人的头号组织。当一个人能够感觉到他自己是队里的一份子的时候,他就会感觉到手中有了权力,心里面也就会踏实起来,而踏实感并非是茕茕子立的时候所能时时体验得到的。难怪自古就有”人生自立要合群“的高论。因为无论从主观还是客观方面讲,单独的人都是无法自立、生存于世界之上的。
  自立与合群,是人生得以全面发展的两个主要方面,特别是在现代商品经济普遍发展的条件下,要使个性的全面发展和能力的全面发展成为可能,就必须把自立与合群结合起来,在竞争与协作中,全面发展自力与合群的能力。
  人生的自立与合群,蕴含着积极的竞争与协作。竞争与协作,都是人生进取与事业成功的机制。
  竞争是生物界和人类社会的一个普遍规律。积极的、良性的竞争是应当肯定的。所谓竞争,就是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追求成功,并力求超过他人,成为先进者。这种竞争就是自立、自强、敢为天下先。在正当的目的、手段和方式下的竞争,能使每个人的智慧、才能和人格,得到充分的发展和表现,从而大大提高人生的效率,实现理想目标。因此,只有在竞争中自立、自强的个体所组成的群体,才能有整体的活力和创造力,没有竞争的个体所组成的群体,是缺乏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因此,竞争的个体所组成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