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些人面临麻烦的事常用辩护来逃避责任,这就走到另一个极端了。这种推御责任的辩护,偶而为之,无伤大雅,尚可原谅。倘一犯再犯,肯定会失去别人对你的信任。
也许,你会感到困惑,觉得与同事冲突是不该的,也根本不懂得怎样去做。其实,要处理这等事,只要有原则和保持冷静,无论对方是拍挡、下属,还是上司,一样可以应付得潇洒利落,又不产生坏影响。
首先,你要清楚自己在争取什么,有了目的,请为争论行为做好准备工作,所谓据理力争,你的“理”如何?具有一定支持力吗?须知道,争论可以有建设性,也可以有破坏性,而你的表现往往使两者只有一线之差,不可不慎。
在会议中的争论,应该是不同意见的表达,例如一项计划,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见,经过争论,就能收集思广益之效,所以参加争论的同时,你的地位便间接稳固下来。
会议上众说纷坛,各持一端,这实际也是一场谈判。
有专家指出,要做一个出色的行政人员,必须是个谈判好手。
如何才能为自己争取到有利条件,却不会得罪对方?记着,即使双方意见有重大分歧,但并不表示无法达成协议,只要你深谙以下谈判守则:
1。对事不对人。切莫把私人恩怨算在谈判的账上,这只会造成绊脚石,试想,若对方因仇视你而处处敌对,事情只会愈弄愈僵。
2。应着眼于双方利益和价值观,而非只着眼于单方面立场。因为既称为谈判,如果万事只有利于你方,对方还肯谈判下去吗?所以利己利人才最客观。
3。预先订出一系列解决办法,然后权衡取舍。你首先要弄清楚自己和对方谈判的目的,然后以冷静、坚定和变通的态度去与对方商议,适当的忍让,往往是达到目的的最佳手段。
4。可根据客观的准则讨价还价。凡事容忍却不失自己的原则和立场才不会自招损失。同时请谨记对方的要求,再在其要求上动脑筋,讨价还价就更有把握。
成功的白领人士往往在会议中表现得信心十足和具有说服力,你要成为他们的一分子,就必须掌握三大要诀:时间、语调和圆滑。
在你决定发表己见之时,请先参考其他人的意见,把他们的意见综合起来,但将自己的意见作为最后结论。照顾别人的需要和看法是必须的,最后在适当时间才一气呵成提出意见来。
你提意见的方式和用词亦重要得很,要清楚和自信。不要说:“这只是我个人的意见”、“我没有太多的实例支持。”或者“你们大可不必同意我的看法。”这些话只会令你的说服力大打折扣。
圆滑是成功的重要因素。最有效使自信和说服力贯彻和得到支持的策略,就是先接受别人的意见,然后加插你的看法,最后以自己的意见为准则。例如说:“你提出的方法,在过去的确收到良好效果,但若加入新技巧,我相信成绩可以更好。”如此,你的意见得以通过,又不会叫别人失面子,不是很理想吗?
建立你可信赖的形象,不要每次开会的衣服格调都不同,办公室不需要时装模特,这会给人你只会打扮的错觉,穿适体斯文而像个行政人员的服装,最好不过。
推销你的工作能力。预备了的建议或提议,大胆发表出来,即使不获通过,但已可让领导知道,你是有备而战,且有头脑、有胆识。许多时候,获得领导垂青的,正是这种人;你自己也可以从失败中吸取经验。
不要让其他人把你贬低,如果有人针对你的工作吹毛求疵,不要怕,也不要发怒,切莫回答其他的无聊问题,一句“是吗?”已足够,再重新把会议目的提出来,使所有人的注意力集中到议程上,若对方穷追不舍,请他在会议后再跟你谈吧。
会议中,难免有人意见不合,请扮演息事宁人的角色,从争论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尽量让大家妥协。
人的心意不会因争吵而改变
从争论中获胜的唯一秘诀是避免争论。
—— 代尔·卡耐基
美国著名的成人教育家代尔·卡耐基认为,“在多数情况下,同事间争论的结果只会使双方比以前更相信自己是绝对正确的,你赢不了争论。要是输了,当然你就输了;如果你赢了,还是输了。为什么?如果你的胜利,使同事的论点被攻击得千疮百孔,证明他一无是处,那又怎样?你会觉得洋洋自得。但他呢?你使他自惭。你伤了他的自尊,他会怨恨你的胜利。而且一个人即使口服,但心里并不服。最糟糕的是,转过身来,你们还要不得不同在一个屋檐下共事。”
正如睿智的本杰明·富兰克林所说的:
“如果你老是争辩、反驳,也许偶尔能获胜;但那是空洞的胜利,因为你永远得不到对方的好感。”
因此,你自己要衡量一下:你宁愿要那样一种字面上的、表面上的胜利,还是别人对你的好感?
你在争论中可能有理,但要想改变别人的主意,你就错得使你一切都徒劳。
美国威尔逊总统任内的财政部长威廉·麦肯择,将多年政治生涯获得的经验,归结为一句话:“靠辩论不可能使无知的人服气。”
也就是说,不论对方聪明才智如何,你也不可能靠辩论改变任何人的想法。
如果一个人的心里对你已经满怀恶意和冲突,你搬出各家各派的逻辑学,也没法使他信服。挑剔的父母,盛气凌人的上司和丈夫,以及唠叨的太太们都要了解,人们不喜欢改变自己的看法,他们不可能被强迫或被威胁而同意你我的观点,但他们会愿意接受我们和蔼而友善态度的开导。
仁厚、友善及称赞比任何争吵更易改变别人的心意。因此,我们在做任何事情时,都要从友善开始,谨慎地与别人发生直接的争论,将使你的处世艺术进一步提高。
一位所得税顾问为了一笔不该收所得税的款子,和税务稽核整整争论了一个小时,那位稽核傲慢而又顽固。顾问决定不再同他论理,改变了另一个话题。顾问说:“比起其他要你处理的重要的事情来,这件事实在不足挂齿。我也研究过税务问题,但那是书本上的死知识,你的知识却是从实践中来的。有时,我也真想有份像你这样的工作。”这下,稽核在椅子上伸直了身于,开始和顾问再谈他的工作,态度慢慢地友善起来。三天后,顾问收到了他的电话,说是那笔所得税决定不征了。
这位稽核要的是一种重要人物的感觉。顾问越和他争论,他越要强调职务上的权威。一旦承认了他的权威,争论自然堰旗息鼓了,而他,也同样变成了一位有宽容态度和同情心的人。
由此可见,真正赢得胜利的方法不是争论。争论要不得,甚至连最不露痕迹的争论也要不得。如果你老是抬杠、反驳,即使偶尔获得胜利,却永远得不到对方的好感。能不衡量一下吗?是要口头上的、表面的胜利,还是要别人对你的好感?
林肯有一次斥责一位和同事发生激烈争吵的青年军官。他说:“任何决心想有所作为的人,决不肯在私人争执上耗费时间。在跟别人正误参半的问题上,你要多让一点步;如果你确实是对的,就少让一点步。总之,不能失去自制。与其跟狗争道,被它咬一口,不如让它先走。就算宰了它,也治不好你的咬伤。”
关键是怎么样让步,让步到哪一种程度才不至于难堪,让你觉得还可以让对方接受。
提出问题者就要对这个问题通盘考虑。比如,要求长工资的人首先就要确定自己让步的最大可能性是什么?如果愿意留下来该怎样让步?如果不愿留下来又该怎样让步?这些都要设计好。
另外需要考虑的是,当你提出这些要求之后,要想到领导也会对你提了些要求。比如说,既然你要长工资,那他就要要求你承担更多的责任,在原先的工作范围之内要你增加工作效率。当然你不希望这样,而只是希望在原来的基础之上增加工资,甚至于比原来更少的工事而增加工资。但这肯定是不现实的。既给你加薪就必须确有价值。那么,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你的让步也会有所不同。
每个人都希望付出了最少的代价获得最大限度的回报,这是理想主义行为,现实生活中这两者协调得很好的例子实在少见,往往是会付出了,未见得回报。
做好让步的准备,在条件相当的时候不必再犹豫,把全副身心都投入到工作中去,创造更好的条件,做出更大的贡献,等待下一次机会。这才不失为明智的做法。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