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末日之门-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女宰相,会把日本带出久陷泥潭的政治沼泽和迹象明显的经济衰退吗?

只有走着瞧了。

需要走着瞧的,还有一个表面上看去好像不那么起眼的事件。一个到现在还在重重谜团包裹下的事件。在大岛由纪于的胜利吸引住了全世界的目光时,俄罗斯反走私和国际犯罪行动局局长库兹涅佐夫的声音被忽略了,而这是无论如何不该被忽略的。他说,他领导的局近日破获了一起跨国走私核武器的案件。该案的主犯库巴索夫上校已被抓获。据说这位倒霉的上校将被提交军事法庭,并且极有可能作为俄罗斯总统对美国总统要求他加强核管理的第一次响应,被处以极刑。可是,谁要买核武器?买了核武器又去干什么?在这个至关要害的问题上,库兹涅佐夫局长闪烁其词,没有了下文。还有,这是第一次或唯一的一次国际走私核武器案件吗?全世界的有核国家都对此保持沉默。核俱乐部的会员说:无可奉告。

那么,人们,你们要警惕了。警惕!

我知道我现在正处在与世隔绝同时也像中国人所说“旁观者清”的位置上,我为你们,也为我的女儿小安妮深深地担忧。

晚安,在我身后的阿美利加!早安,在我前方的亚细亚!

………………………

  第十四章

香港 20OO年1月20日

凌晨两点,在电脑前连等了两个晚上的李汉。总算等到了浅沼说的那个又回来了的德国人。李汉发现他时,他正在试图跟俄罗斯反走私和国际犯罪行动局的电脑主机系统联邮。他居然成功了。他用“麦格雷”这个口令去试“麦格雷”这个帐户,一次就和这个系统联上了机。

联机后,他很小心地四处探了探头,察看了一下网络周围的“地形”,看看确实没有人监视他,才一口气向“麦格雷”主机列出了他想寻找的文件清单:

库巴索夫上校盗卖走私核武器案①买主是谁?

②核弹是否运出?

⑧哪些人参与其事?

④已擎握哪些线索?

⑤下一步如何动作?

由于他使用的是超级用户的身分,“麦格雷”迅速执行了他的指令,但结果却是令人失望的:

对不起,您要的文件没找到。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还有些不甘心,又把那份清单重新输了进去。

这回“麦格雷”的响应更快也更坚决:

对不起,本系统中没有您要钱的文件,请不必再试。

看来库兹涅佐夫局长的警惕性挺高。他没把这份文件存在主系统里,而是锁进了他的保险柜。

德国人失望地离开了莫斯科。

那家伙要库巴索夫核武器走私案的文件做什么?这一点既使李汉感到纳闷又吊起了他的胃口。

他两眼不眨地紧盯着监视屏。他看见德国人移动速度很快,一下子就去了美国在关岛的空军基地。

这个空军基地的计算机系统没有特别保护程序,甚至没有什么特别口令,德国人一抬脚就进去了。

可惜的是他在这里也没找到他要的东西,只是信手翻了翻那些美国空军军官的电子邮件,大多是些公文往来,偶尔有几封与远在美国本土的空军女文职人员调情的私信,引不起他什么兴趣,就又退了出来。

这倒是李汉过去不曾留心的领域。他发现这些电子邮件大有看头,从中可以了解不少美军的内情甚至隐情。李汉继续距踪德国人。跟着跟着,他发现有点不对,总觉得这个德国入什么地方改变了,特别是他的网络搜索能力和猜破口令技术似乎大有长进,真有些“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味道。

瞧,他总是进得干净利索,出得一点不拖泥带水。不管在哪个系统前敲门.只要三次猜不中口令,他都是转身就走,不磨蹭,不滞留,和以前的他简直判若两人。还有一个最根本的不同是,前面那个他,习惯于使用英德时照杖登词典搜索法;后面这个他,则使用的是一套李汉过去闻所未闻的摸索方法。

李汉正在努力把这些疑点在脑子里串成线时,他投想到的事情发生了,那个德国人突然从直布罗陀转过身,迅速向李汉这边走来。李汉躲闪不及,与他打了个照面。

德国人楞了一下,但没有马上离开。

李汉也没有离开。

两人僵在那里。

足足五分钟。

李汉终于盯不佳了,眨了下眼皮,再看屏幕时,德国人不见了。

像个幽灵似地消失了。

嘿,好小子!

李汉得出了结论:这个德国入不是那个德国人。但看来他们来自同一个地方,并且彼此熟识。这时,屏幕上突然又出现一行小字:

和德国人迎面相撞吓了一跳吧原来浅沼这家伙一直藏在暗地里偷看。

这不是那个德国人不可能!

肯定何以见得?

你不认为他更出色?

两人正想再聊点别的什么,浅沼又急急地打过来一句话:

快看,他在那儿!在巴黎李汉迅速移动自己的视线,更让他大开眼界的一幕出现了。

慕尼黑 2OO0年1月19日

柏林时间20点,慕尼黑的天空已经完全黑了下来。而这个时候,泰国皇家警察局长、国际刑警组织现任主席萨·拉空,最后一个走出了他在巴黎的办公室。他那双ELLE牌皮鞋的装底在走廊里嘎父父地敲响时,国际刑警组织总部的大楼内已是人去楼空,只剩下全球监控中心还透着灯光。

巴克瞅准的就是这个时间。

他站在鲁道夫·汉斯的身后。

汉斯坐在一台IBM终端机前。他已在全球漫游了将近一个小时,从莫斯科到关岛,又从直布罗陀到香港,其实都是在磨蹭时问。他和巴克在等待这一时刻的到来:20点。或者说巴黎时间19点。总部设在巴黎的国际刑警组织大楼内静悄悄无人走动的时刻。

是时候了。

巴克看着汉斯的手在鼠标器和键盘上灵巧地来回跳动,眼前仿佛出现了那座远在巴黎的从外观上看毫不起眼的灰白色楼房,一个隐形人俏无声息地穿墙而进,在长长的走廊里四处遥寻……汉斯却没有这些浪漫想象。他先后用了“福尔摩斯”、“柯南逼尔”、“麦格雷警长”、“西默农”、“波洛”、“克里斯蒂”等……连罕口令,都没能敲开国际刑警组织总部的大门。直到他把“希腊棺材一奎思”的字样输入进对方的主机系统后,才终于获得了超级用户的身分,轻手轻脚走进了那块神秘的禁地。他发现那地方开非想象的那么戒备森严。这是国际性组织的通病,连警察甚至车军机构也很难有例外。蜡烛的光总是照不到它自己的底都。就像中国人常说的那样:灯下黑。

不过,即便有此发现,汉斯仍然不敢大意。他砂随地察看了一F网络四周的动静,断定没有人在跟踪监视他,才放心地向对方主机下达了他的文件清单:

世界各国恐饰组织犯罪活动档案①德国“拯救军”③日本“新赤军”②意大利“新烧炭党人”④秘鲁“最终之路”③法国“最后行动”⑥“伊斯兰绿风暴”⑦爱尔兰共和军⑧欧洲新法西斯恐怖组织一“自由的白色欧洲”指令被迅速地执行了。除了对第一项的响应是“对不起,没有这一组织的档案记录”外,其他七项的档案全都调了出来。相当之多。光是测览一下目录,就要花去十几分钟时间。

在长长的目录清单中,侯赛尼·马积德、加夫里尔·豪塞、浜口直子这些熟悉的名字在巴克眼前反复出现。

汉斯回头瞧了巴克一眼,意思是“该怎么处理这堆东西?”

巴克默默地望着屏幕,许久,从牙缝里挤出四个字:“统统抹掉。”

汉斯楞了一下,但他马上就反应了过来,随手打了个响亮的极子,以上档案已作废,全部删除指令再次被执行了,只是工作量太大,不是瞬间就可以完成的。两人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直到不知过了多久,终于如释重负地看到那最后一行的响应:

指令巳执行,全部档案田除完毕汉斯长吁一口气,关上了机器。

“知道吗,明天一早,那个叫萨·拉空的家伙听他手下人报告了这件事,他会怎么说?”巴克问汉斯。

“他会说,这是本世纪开始以来最令人震惊的国际恐怖行动!”汉斯答道。

巴克咧嘴一笑:

“这正是我想说的。”

让李汉和浅沼远在五千多公里外大开眼界的,正是这次“本世纪开始以来最令人震惊的国际恐怖行动”。

吉尔吉特一巴勒提特(罕萨)2OOO年1月20日命令在新德里时间早晨6点50分下达。

向罕萨推进,切断中巴二号公路!

阿梅德中尉把译好的电文送来时,拉奥中校还在鸭绒睡袋里打盹。这是开战以来他头一次睡够八小时。他从睡袋里探出半个身子,对着电报发了半天楞。攻克吉尔吉待已经整整两天了,切断二号公路的命令到现在才下达,可见新德里在定下决心之前被中国人的影子折磨得有多苦。短短十三个字的命令,却足足用了四十八小时才拟成!

半小时后,直升机引擎的轰鸣声覆盖了整座吉尔吉持城。190营的官兵们一边抹着眼屎,一边啃着压缩饼干,乱纷纷地开始登机。

一派打完胜仗后的懈怠相。拉奥坐在机舱里,皱起眉头瞧着他的部下,他想,古往今来的军队大概全这德行,否则就不会有人打败仗了。骄兵必败。他想不起这是哪个国家的古训。不过,不骄狂的军队,会有高昂的士气和战斗力吗?军队真是个奇妙的怪物。他知道,眼下他的这支骄气十足的部队,对付兵败如山倒的巴军,无疑是绰绰有余。但在拿下罕萨之后,一旦真的面对中国人,会是怎样一种情形,他就没多大把握了。中国人哪……那个把佛教从印度拿去改造得面目全非又光芒四射的国家,那个三十八年前一仗让印度在全世界丢尽脸面的国家!

一股寒风从半开着的风挡玻璃下吹进来,拉奥不由地打了个寒噤。

直升机群沿着印度河谷向正北方挺进。两天来,对这不足一百公里的航程,拉奥已烂熟于心。他和他的部下已不止一次飞临这一带上空,甚至还有过几回向二号公路的超低空俯冲。来自中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