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第9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权早已经把他自己的嫡系请到,又请了许多的贤达名流。大厅中热闹非凡,可谓是人才济济,都是有头有脸的大人物。
  这些人知道诸葛亮是孙权看重的人,没敢造次。
  整个宴席,宾主尽欢。
  孙权把伊籍安排好,让伊籍在吴国做官。然而,对于诸葛亮的安排却只字未提,没有拿出来说,显然是要单独交谈的。所有的宾客散去后,大厅中只剩下诸葛亮和孙权。当即,孙权把诸葛亮请到书房,再仔细交流
  两人落座,孙权开门见山的说道:“孔明先生,今王灿率领大军犯我吴国。虽说父王领军去抵御,但局势危急,风雨飘摇,请先生教我?”
  这时候,才是真正的时刻。
  孙权很看重诸葛亮,但也得亲自询问考校一番。
  诸葛亮闻弦歌而知雅意,明白孙权的意图。现在是孙权考校他本事的时候,若是说不出个名堂,孙权对他的优待都会化作流水。
  Ps:三更之二;转眼,三百万字了,不管写得怎么样,值得高兴。





    第十五卷 定江东 第1151章 孙权心服口服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2…5…22 1:22:05 本章字数:3232

 诸葛亮低头沉思,想清楚后,才开口说道:“世子很冷静,眼光很准,吴国的确是风雨飘摇,到了最危急的时刻。一个不好,就是先主刘备的下场。”
  孙权神情并没有变化,也没有因为诸葛亮的话心生怒火。
  眼下的吴国,虽然苟存着,但时刻都面临危险。
  孙权神色平静,等着诸葛亮的下文。
  诸葛亮微微抬头,目光平视孙权,不卑不亢,轻声问道:“吴王率领三十万大军讨伐王灿,世子认为最终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
  诸葛亮没有洋洋洒洒一通长篇大论,却问起问题了。
  孙权摇头道:“前方没有消息传回,未知胜负。”
  诸葛亮咄咄逼人的问道:“敢问世子,若是让世子预测吴蜀两国交战的结果,世子认为将会是什么局面?是王灿胜,还是吴王胜,亦或者是双方不胜不败。”诸葛亮性格大变,变得盛气凌人,一点没有遇到孙权时的平易近人,让孙权有些难受。
  他扭了扭身子,似乎是排解着尴尬的情绪。
  诸葛亮死死盯着孙权,更让孙权难受。
  沉默许久,孙权挺直身躯,眼神骤然间变得凌厉霸道起来。他正襟危坐,神情严肃,浑身散发着凛冽的气势,让诸葛亮都为之侧目,没想到眼前这个年岁不大的世子在笑容可掬的背后,也有霸道无匹的一面。
  孙权坚定的说道:“父王率领三十万大军,带着鲁肃、张纮、黄盖、祖茂等文臣武将出征,而且还有周瑜和太史慈从旁协助,必定大获全胜,吴国必胜!”
  不管如何,孙权都相信吴国会取胜
  这,也是帝王的性格。
  不到最后一刻,坚决不会认输投降,孙权就是如此。
  诸葛亮摇头说道:“世子,您恐怕猜错了。若是亮所料不差,三十万吴军必定惨败,能有十万士兵逃回来已经是不错的结果。若是吴王、周瑜、鲁肃、太史慈等人都能完全返回,更是不幸中的大幸。当然,情况可能会更惨,恐怕……”
  说到这里,诸葛亮点到为止,没有继续说下去。
  孙权忙问道:“孔明先生,恐怕什么,难道还有其他意外吗?”
  诸葛亮说道:“世子,吴王和王灿交战的消息没有传回,亮若是无故诅咒,恐不妙,还是不说为好。说中了,那是吴国的不幸,说不中,那是亮自己的不幸。”
  孙权皱眉道:“先生,但说无妨。”
  诸葛亮轻声说道:“既如此,亮试言之,不妥之处,请世子谅解。这一战,必有主将伤亡,吴国元气大伤,具体如何,亮难以推测。”
  “然而,这一战的胜负,却是可以推断的。”
  “长公子孙策和吴王性情相同,极为相似。长公子兵败被杀,吴王心中悲恸上心,会因为长公子的死亡失去理智,看不清楚局势,只想杀死王灿,肯定会一意孤行。”
  “孙策的死,还会影响到周瑜。两人亲若兄弟,孙策死,周瑜必定万分悲伤。此人天资卓越,满腹韬略,是军中的智囊。然而,孙策之死也会让周瑜陷入局中,难以自拔,无法冷眼旁观的看待局势,军中就失去一智者。
  “军中主帅和主将受到影响,和蜀军交战,取胜的机会至少去掉三成。”
  “鲁肃虽然厉害,军中也有张纮等文臣,但相比于王灿有郭嘉、徐庶和贾诩等智谋之士,吴军明显处于弱势,取胜的把握又去掉两成。”
  “同理,在武将方面,王灿占尽优势,有典韦、吕蒙、甘宁、周泰、庞德等当世一流的猛将,吴王帐下的将领除了太史慈外,其余的人只能在吴国称雄,要和王灿麾下的大将比较,相差太远,又去掉两成获胜的机会。”
  “如此算来,吴军只有三成机会获胜。”
  “再者,吴军三十万,蜀军三十五万,吴军都是临时征募的,缺乏训练,战斗力太弱,又去掉一成取胜的机会。”
  诸葛亮掰着手指,仔细的给孙权算账。当然,这是诸葛亮提出的意见,可孙权听后却无法反驳,因为吴军的确处处受制。
  孙权哼了声,说道:“即使只有两成把握,也有机会取胜。”
  诸葛亮笑了笑,轻轻摇头。
  孙权说道:“孔明先生,难道连两成机会都没有吗?”
  诸葛亮继续说道:“世子,两军交战,还有天时、地利、人和各方面的因素。吴王率军抵达九江,急于求战,肯定是不利的。反倒是王灿从江夏稳扎稳打,熟悉地形,更了解当地的情况,更占优势。”
  “哗啦!!”
  孙权大袖一拂,把身旁案桌上的竹简都撞在地上。
  “按照你这么推断,岂不是连一成取胜的几率都没有。哼,父王率领三十万大军杀过去,难道这三十万人是纸糊的,不值一提吗?”
  孙权大声咆哮,非常激动。
  诸葛亮冷静的说道:“世子不高兴很正常,因为吴军必败,而且必定是惨败。至于结果有多惨,世子自己想象。如今,世子要做的是吴军失败的消息传回后,世子该怎么办?吴国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这是最重要的。”
  孙权听后,打了一个激灵。
  不管他愿不愿意去想,都必须承认诸葛亮的话有道理。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形势大变,孙权的眼光必须要长远。
  考虑事情,不能仅仅局限于眼前。
  孙权深吸口气,揖礼拜道:“请先生教我!”这一声先生,可以说是孙权发自肺腑的话。孙权刚开始让诸葛亮说话,是站在上位者的角度,有考校诸葛亮能力的想法,但听了诸葛亮的话,孙权心悦诚服。
  鲁肃不再,能依靠的也就是诸葛亮了。
  此时,诸葛亮就是一根救命稻草。
  诸葛亮沉声说道:“眼下,世子必须做两手准备。其一是和王灿抵挡,拼死抵抗,保住吴国基业。其二是挡不住王灿,那就只能撤走,但撤往何方,这是世子要考虑的。”
  孙权皱眉说道:“孔明先生,吴国倾尽国力,还挡不住蜀军吗?即便吴国不行,我还请了交州士燮出手,也请了北方曹操牵制王灿。一旦曹操南下,与吴军汇合,定能挡住蜀军。我不求杀敌,只有自保,难道守不住吗?”
  在孙权眼中,即使不敌,但自保拜师有把握的。
  担忧的,是能保住多少领土。
  诸葛亮冷笑道:“世子,您真以为士燮和曹操会帮您?”
  孙权正色道:“唇亡齿寒,他们当然要出手。”
  诸葛亮摇头说道:“此一时,彼一时。我若是士燮,必定作壁上观,若王灿取胜,士燮只需要一道降表奏上,就可以免于刀兵之祸,这是士燮的应对策略。”
  “至于北方的曹操,他可不是善人,为什么要帮助吴国呢?现在曹操收拾袁氏到了最后的关头。一旦解决袁氏,曹操就拥有并州、幽州、冀州、青州、徐州、兖州、扬州之地,凭借雄厚的实力,曹操可以和王灿一决胜负,定鼎天下,为何要救吴国呢?”
  “依我看,曹操希望吴国拼死抵抗,不断的消耗蜀军的力量,最后才被灭掉。”
  “曹操渔翁得利,就可以和王灿交战的时候占据一定的优势。”
  诸葛亮语重心长的说道:“靠别人帮助,终究是不可靠的,有太多不确定的因素,一切都得靠自己。曹操有曹操的打算,士燮有士燮的图谋,世子还是好好想想,怎么给自己留下一条迫不得已的退路,以及怎么迎战蜀军保住吴国。”
  孙权心中叹息一声,心中的幻想彻底被击破。他尽力的取出心中烦躁的情绪,慢慢的静下心,和诸葛亮讨论。
  书房中的油灯,一直亮着。
  灯光闪烁,两个身影来回的晃动着,不曾离开过。
  ps:三更完成,今日就三更,休息下。





    第十五卷 定江东 第1152章 潘璋和鲁肃相遇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2…5…22 1:22:05 本章字数:3009

 潘璋率领千余吴兵离开九江,朝豫章郡南昌县奔去。
  走了一天的时间,潘璋骤然停下。
  他骑马来到千余士兵的正前方,神情骤然严肃起来。这一变化,让跟着潘璋撤往南昌县的士兵紧张起来,不明白潘璋要做什么事情?
  “兄弟们,你们还是吴国的士兵吗?”
  潘璋的第一句话,让跟着他的千余士兵懵了。
  他们是吴国的士兵,肯定是。
  潘璋不给士兵反应的机会,大声说道:“你们当过蜀军的俘虏,我也当过蜀军的俘虏。并且,王灿要我归顺,我当时也归顺了王灿。或许,你们说我没有骨气,背叛了吴王,但我告诉你们,我没有,我还是吴国的将领。”
  士兵们听了后,一片哗然。
  潘璋竟然归顺了王灿,但为什么带着他们离开呢?为什么还是吴国的将领呢?
  所有士兵,都不断地讨论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