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终极技艺-第2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杂乱的信息在智慧山的穿针引线下,为孙翔讲述了一个三千多年前的故事。

当时,生命三号生物实验室是亚特兰蒂斯最先进的实验室,建成之后就不断的完成各种生物实验任务,它穿梭在宇宙之中,来往于各个荒凉的原始行星。终于它在空间跳跃时遭遇了一次意外,飞船在一个完全陌生的星系中跳了出来,而意外发生时生命三号还受创严重。

在一个极其稳定的星域,附近没有任何跳跃点,而飞船内的通讯设备又联系不到任何文明,摆在所有船员眼前有两条路,一、不理会损伤严重的飞船,在这个星域内飘着,直到找到跳跃点或联系上其它文明。二、降落到适合人类生存的行星,在行星上寻找修复飞船的资源,对飞船进行修理。

无疑第一条路比较危险,不可预知的困难也会较多,最后几个领导者决定降落行星,修复飞船后再回亚特兰蒂斯。

于是地球上来了一批不速之客,生命三号损坏严重,几乎坠落在当时的大西洋州上(那时的大西洋州与欧洲相连)。

刚抵达地面,船员们就释放探测装置,满行星寻找修船需要的材料,结果他们绝望了,这颗行星上资源贫乏,修船需要的材料60%这颗行星上没有,而飞船现在已经不可能再动弹了。

再怎么绝望,生活总要继续,亚特兰蒂斯人以飞船为中心,建立了一个巨大的城市。

三千年前,欧洲还处在奴隶制社会,哪有这么完善的城市。很快这里就吸引了大批的地球人前来居住。

生命三号内的研究者不肯放弃对人类进化的研究,从前来亚特兰蒂斯城的欧洲人中挑选实验者。为了不引起注意,他们不会选择城中的居住者,而更多选择单身来亚特兰蒂斯的人。

这些人抓来后就放入蜂巢般的培养舱,通过这些培养室进行初步改造,合格的筛选出,进入下一步实验。直到制造出半能量体,一共成功了八例,可见这种技术的成功率有多低。

即便这些成功后的转化者,最后也难以幸免,其中七人因为各种实验彻底消散,最后一个则被亚特兰蒂斯人当做纪念留了下来。

任何文明在科技发展到一定高度后,都会对人类进化方向进行研究,其实哪怕是地球人,都在向这方面摸索,只不过进行的是一些技术含量极低的人体改造而已。

各大文明对人类进化方向都有几种设想,其中尤以人体纯能量化支持者最众。在这方面亚特兰蒂斯的技术是走在众多文明之前的,他们甚至在别的顶级文明还在论证阶段,就已经在多个原始行星进行了对各种方法的验证,在地球上还成功的将实验者半能量化。

这个实验成功了,却也验证了这种能量化的方法是错误的。半能量体的生存环境甚至比普通人类生存环境要求还要高,于是生命三号中的研究者停止了继续实验。

接下来的日子,地球上的亚特兰蒂斯人将重点放到了修复飞船上,不是缺少材料吗?他们就用其它相近的材料代替。钢铁就是那个时候代替了高强度合金,修补了船体破损。

类似的替代之处非常多,在生命三号内并没有全面了解飞船制造和设计技术的专家,这种情况下又没有合适的材料,修复的结果可想而知。

第四百二十九章 入网

尽管屡遭失败,可是亚特兰蒂斯人并没有放弃,修复飞船是他们回家的唯一希望,促使这些人不断努力不断尝试。

也许是老天注定他们的努力得不到回报。百年的不断尝试,飞船上半数的设备恢复了正常,飞船的动力系统也部分恢复了能力,或许只要几年时间,生命三号就能重回太空。可是,此时深得亚特兰蒂斯人信任、被他们当宠物养的半能量体却出了问题。

他的性格在一夜之间突然发生了改变,他变得暴躁而不计后果,在所有亚特兰蒂斯人不注意的时候,开启了地壳实验。

本来这种实验是通过控制地壳运动来形成一些特殊的地形,可他是个没有专业知识的菜鸟,再加上性格改变的同时连他的智商都受到影响,实验很快出现了问题,大西洋州连带着生命三号都沉入了海底。

飞船内的亚特兰蒂斯人命不好,他们碰到了发疯中的半能量体,结果所有人都被飞船内的防御体系当成了入侵者,没有人能在这种环境下活下来。

随后的三千年记录中一片空白,半能量体自动成为这艘飞船的最高指挥官,直至孙翔和瑞克的到来。

生命三号的经历让孙翔不胜唏嘘,感叹过后,他开始查看智慧山给出的飞船状况评定。

结果非常不好。其实这个结果也在孙翔预料之中,飞船已经有三千年的历史了,而且三千年前还遭受严重损伤,现在还有部分设备能正常工作,已经非常不可思议,也不能再有什么奢求。

生命三号除了生物供能体系、能量护罩以及骨架没多大问题外,其它方面多多少少都出现了麻烦。现在要依靠它自己离开海底,没有可能做到。

要将它带离海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孙翔来说这件事非常辣手。在通常情况下,要将一艘飞船带离原地,只需要动用另一艘拥有足够动力的飞船,通过牵引光线将它拖离就行了。

可是这种方法用在生命三号身上有两个难点,一是生命三号太巨大,如果将它挖空,足可以装下六艘栖息号,拖动它需要多大的飞船呢?

如果光这个问题,孙翔或许还能解决,因为栖息号本身动力系统经过改造后非常出众,再加上龙翔舰队中几艘大型战舰,光拖动它应该能行。

可是另一个问题出在生命三号的防御罩上,不管用什么牵引方式,都需要它降下护罩,目前飞船的状态几乎已经千疮百孔,降下护罩整艘飞船就成了龙宫,也就意味着飞船彻底报废,能有用的只有一个骨架。孙翔决不会费那么大手脚去捞一堆废物上来,护罩肯定不能降下。

似乎正常手段都没可能捞起生命三号,孙翔苦恼的思索着该怎么办?难道真要放弃它?

“老板,你安排的任务都已经完成。蒙曼他们在询问你什么时候能回去。如果没其它事,我觉得应该结束这次探险了。”智慧山的声音适时响起。

孙翔只能同意他的意见。再这么待下去也没什么用,还是到外面集思广益,说不定别人有办法。

出去要比进来容易,生命三号上有专用设备,在能量防御罩存在的情况下沟通内外,不需要再动用源力特性转换器,用强硬手段破坏小范围的护罩硬挤着出去。

为防万一,孙翔让智慧山始终控制着三号,毕竟休眠中的半能量体没办法带出飞船,要是亚特兰蒂斯人在三号上留有后手,它或许会重新将半能量体释放,以他疯狂的性格,或许会毁了整艘飞船。

这次探险虽然没能从飞船内带出实物,不过得到的好处绝对不会少,一艘巨型实验飞船,它的数据库中不缺的就是技术,特别是其中的生物技术,可以说领先于大多数顶级文明,这些可都是无价的财富。

孙翔还从这些资料中找到了自己目前正好需要的一项技术--网络技术,这可不是地球上的因特网技术,而是连接遥远行星的真正网络技术。当初孙翔还是一名佣兵,执行的一项任务就是为奎因爵士用财富换回架设网络的技术。现在,他得到的就是类似技术。

他早就有了为地球架设网络的想法,可惜手中缺少这种技术。这可不是随便拉根线就行了,它涉及到了虫洞理论和特殊粒子的应用。凡是涉及到虫洞的基本上都是顶级文明的领域,想要加入网络,除非有顶级文明帮助,自己干就不要想了。

孙翔这次从飞船上得到了全套资料,虽然制造设备的材料价格昂贵,但是砸锅卖铁买上制造一套设备的材料孙翔现在勉强能做到,至于制造,孙翔自信没有问题。

对孙翔来说,唯一的困难,就是寻找一个天然的虫洞。架设网络必须寻找一个虫洞,这在其它星域或许不算问题,但太阳系附近还真困难。出奇稳定的空间结构连跳跃点都极为稀有,更何况只在不稳定空间出现的虫洞。

孙翔将所有小型战舰都派了出去搜索,最后,在三十多光年之外终于找到了一个。虽然远了点,不过也勉强符合要求,最多在虫洞附近多假设几个超远距离通讯设备。

地球的“入网”花了孙翔半个多月时间,当他完成这些之后,对这最表示欢迎的,是驻守在地球的那些外星记者们。

这个时候的地球,外星记者几乎泛滥,每个大城市至少都有几十、上百名外星记者常驻,走在路上说不定就能撞到一两名。这些记者最痛苦的,就是和总部的联系。他们不仅担心信息安全问题(他们发出的信息都需要进过龙翔舰队的中转,这种情况很可能会泄密),而且每次联系都需要一段时间的等待。这是因为龙翔舰队的“带宽”有限,以前记者少的时候还看不出这种限制,现在记者一多,问题马上显现。

采访信息总要及时发出去,新闻失去了时效性也就失去了大部分的意义,以前同时进行发送的记者一超过五人,就马上进入排队程序。以地球上十万左右的记者来算,每时每刻有多少报道要发送出去,这几乎成了他们的心病。现在好了,有了网络后,再也不用担心这方面的问题了。为此,好几个媒体都向孙翔表示了感谢。

搞完了网络,孙翔重新将注意力放到仙境之岛,此时仙境之岛已经招收了一批学生,并开始了教学。

担任老师的是栖息号内的高级手工者。这些人都是孙翔或者肖恩的追随者,他们进入栖息号一住就是几年,大多是出于对肖恩或孙翔的崇拜,对手工技艺的追求是这些人的最终目标。

这几年中,这些人每过一段时间就能听到肖恩或者孙翔开设的讲座,龙翔舰队的所有战舰都被他们改造个遍,可以说,不管是技术还是知识,他们比刚进栖息号时都有长足的进步。肖恩曾经对孙翔说过,好几位高级手工者他们已经达到了专家级的水准,只是不舍得放弃这里学习的氛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