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后那些事儿-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及出版图书;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
《皇后那些事儿》绳仔
兵马乱世,一纸赐婚皇命让侯门深闺中的女儿踏上这天下的舞台,却在新婚当夜被新郎弃婚而去。
当二人再度相遇时,能否延续这场未完的缘分?
身世之谜,兄弟之争,亲情与爱情的考验,
这不是一部英雄与红颜的话本,却是一场权力爱憎交织的传奇。
愿我的眼睛,能看到江山的尽头,
愿我的双手,能平息乱世的烽烟,
愿我的脚步,能与你一同登顶王朝的峰巅。


预告:2月26日大结局

======================================================================
文章类型:原创…言情…架空历史…传奇
作品风格:正剧
所属系列:无从属系列
文章进度:已完成
文章字数:237020字
第1章 第一章、顾氏
一、 顾氏
暮春时节,人总是格外慵懒一些,我睁开睡眼已是辰时。披衣出门的时候屋外海棠飞落,满院晴雪。
哥哥曾说我这院子里唯一像女儿家的东西就是这遍植的海棠,每年花期将尽,繁花飞谢之时堪堪能沾上一个“雅”字。
平日有早起的时候,便会取了佩剑,踏着庭中落花温习父亲旧日里教的剑法,可惜今日起得晚了,庭中已经被打扫干净。
我郁郁回身,却听身后传来一阵清朗笑声,“阿伊,母亲不在你便如此贪睡。”
我撇一撇嘴,家中会用如此戏谑的语气叫我小字的只有那长我四岁的哥哥,顾珏。
懒懒回头一睨,阳光暖软,哥哥长身立在院门口,如玉如英,正朝我笑着。
“你今日倒早。”我转身回屋,在妆台前坐下,镜中的女子名叫顾飞烟,出生于邯阳顾氏,顾氏书香世代,历代皆有人入仕,居庙堂高赫,是邯阳首屈一指的望族。
我的父亲顾远之,早年是靖远将军苏颉的参军,慕图之乱后弃戎投仕,如今官拜右文相,是朝中唯一一个身戴军功的文臣,更是娶了当今天子的同宗弟弟晋章王的嫡女鄑阳郡主为妻,可说是朝中世族文臣中的头面人物。
我的姑母于景隆七年被选入宫,如今身居贵妃之位,掌协理六宫之权,位同副后。她与父亲便像两根巨木,撑起顾家的煊赫门楣。
微微一笑,镜中女子的眉眼也生动起来,虽是晨起慵然之气还未散去,但依旧是温婉端方的姿态,不似寻常小家碧玉。
贴身的侍女婧容端了水进来,放在盆架上,拿起玉梳要为我梳头。
我从镜中瞧见哥哥漫步进来,便就着婧容的手递出玉梳,在镜子里眨眼看他,婧容调皮,抿唇一笑便将玉梳直接塞到哥哥手中,退到了一旁。
哥哥性子和气,与府中下人常有说笑,故而也不生气,只叹笑一声,伸手散了我微乱的发髻,青丝如瀑坠落,空气里泛起淡淡的香气。
我出生时父亲仍是军职,自小我便被他带在身边教养,在军营中长到四岁,刚回到京中时不习惯府中侍女的服侍,尤其早上梳洗时常常是哭闹不休,最后披散着一头乱发躲到父亲怀里。
后来有一日,当我又闹着不肯梳头的时候,一直在书房里的哥哥突然进来,从侍女手里接过玉梳,不由分说将我按在妆台前,“梳了头就带你去骑马。”
这一句话便让我安静下来。
自此之后府里的侍女便如蒙大赦地将给我梳头的重任交给了哥哥,时间一久,哥哥梳头的技术倒是在府里无人能及了。
自我及笄之后,哥哥便念叨着男女之别不比幼时,从此偷懒再少为我梳头,我逮他不着也没有办法,可眼下他自己送上门来,我自然不会放过。
梳齿划过发丝,感觉着哥哥恰到好处的力道,我惬意地闭上双眼,“母亲进宫去看姑姑了?”
“嗯。”哥哥将我的长发层层挽起,堆成斜云髻,他看着镜子里的我,眉眼惊艳,“阿伊确是长大了,如此容光,怕是京里所有的少年郎都要惦记。”
戏谑语气令我脸上一红,抬手便打。
哥哥笑着架住我,“不闹了,我今日带来两桩好事。”
我悻悻收手,递过一个草虫头,“什么好事?”
哥哥得意一笑,“靖远将军得胜还朝,皇上下令宣武门外设台犒军,我已经跟父亲禀明,他同意我带你去观礼。”
“当真?”我欢喜转身,由于幼时长在军营,我自小便喜读兵书,对沙场攻伐之事分外感兴趣,对戍边的将士更是心存敬佩,而靖远将军苏颉是我朝第一武将,领左武相,封镇国公。他出身寒族,没有丝毫家族背景的支持,全靠沙场上拼杀出的战功才有今日的地位,攀升的每一步都是踏着敌人的尸骸与鲜血。
我是听着他的铁血传奇长大,可以观仰他犒军,实在是件幸事。
可如今天下动荡,四海如沸,西北闻夕大漠上慕图,绽桑,鸠兰三族结成联盟虎视眈眈,西南蛮族也是叛乱四起,东南沿海流寇横行,懦弱的世族在长久的安定中渐趋无力,戍边的寒族将士却凭借军功一步步踏入权力舞台的内围。
在权力重心逐渐偏移的过程中,苏颉与父亲身为寒族兵士与世家门阀两股势力的代表者,都将对方视为心腹大患,不留余力的倾轧排挤,昔日同袍之谊还剩多少,恐怕只有二人心底深处才有答案,哥哥帮我求这一回情定是费了不少力气。
我挽住哥哥手臂,好好向他道了一回谢,因为看他的表情就知道,父亲虽然没有反对,但当时的脸色也绝不会好看到那里去。
“那第二桩好事又是什么?”我退到内间更衣,探出头来问。
哥哥步出房间,背身而立,“宫中传来消息,姑母有孕了。”
“!”我穿衣的手一顿,这可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当今延熙帝子嗣单薄,膝下仅有齐皇后所出大皇子,元妃所出二皇子。
姑姑在初入宫时曾为皇上诞下一子一女,可惜幼子早夭,身边只有一个瑞敏公主。纵是皇上多年荣宠不衰,为了抚慰姑姑伤情,甚至不顾祖制予她贵妃之位,可君王之爱变幻无端,膝下无子终是没有安稳的依靠。
姑姑当年生产时伤了根本,调养多年却一直没有动静,不想上苍终究是垂怜她,又赐给了她一个孩子。
婧容在一旁听了,便从柜子里取出一件宫装,低声询问:“小姐要不要去公里向贵妃娘娘请安?”
姑姑自幼疼爱我,如今怀了龙裔我恨不能立刻便去瞧她,只是靖远将军还朝,姑姑新孕,宫中定是忙得人仰马翻,我此时入宫只是添乱罢了,若遇上皇上在姑姑宫中更是白跑一趟,便摇了摇头,“不急,先去看犒军吧。”






第2章 第二章、宣武
二、宣武
晋安城,兰容王朝的都城,见证了王朝从新生到鼎盛,经过战争与血泪的洗礼,始终静默地守护着王朝的悲欢。
但六十三年前,即靖历1216年的双龙夺位之乱曾带给这座古老的都城近乎毁灭的一次危机。
那时先帝新丧,元武帝新登大宝,三皇子豫南王起兵夺位,自封地一路南下,联结北方草原冒扎可汗,攻破雁粱关,兵临晋安城下,麾军五十万攻城。
元武帝亲自挂帅,与豫南王于宣武门外交战,亲手将自己的弟弟斩于马下。
这场战役持续了近五天,晋安城城墙被毁去大半,城内残垣遍地,城外双方兵士的尸首将护城沟壑填满,鲜血染红护城河,血腥气在城内七日不散。
战后,元武帝散发白衣立于城头三天三夜,祭奠豫南王,然后立下一条谕令,本朝凡有重大军功者,皆于宣武门外设台犒军。他要后人都记住,妄图动摇王朝根本者,即使贵为皇胄,也必受天罚。
宣武门一役被载入史册,炽艳书写,自此之后,能于宣武门外犒军,便成了征战沙场的儿郎们毕生所求的荣耀。
站在宣武门城楼上,迎面吹来的风也夹着金铁之气,我曾听父亲说起宣武犒军的盛况,可如今亲眼得见,还是被那浩浩天威所摄。
城门下铺出十里红毯,手持金瓜银斧,白旄黄钺的御林军于两侧昂然而立,红毯尽头设九阶高台,立四斗五方旌旗,龙凤日月旗幡。
正午时分,金鼓三响,一道明黄身影带领百官登上高台,立于黄罗销金盖伞下,那是位主东宫的大皇子,兰翊殿下。
这时,低沉肃远的号角响起,刹那间湮没礼乐之声,远方地平线缓缓出现一面旗帜,上书苍虬的一个“苏”字。
帅旗之下,一骑先行,全身银甲,兜鍪上一簇白缨,身姿笔挺,便是靖远将军苏颉。
他身后两名副将,带着一千骑兵,两千步兵,分为九列,踏着红毯向高台走来。
三千人行进竟无一丝杂音,战靴马蹄之声整齐划一,回响在这天地间,震荡人心。
暮春午后的阳光已有些刺眼,照在铁甲之上泛起淡淡的光晕。
这些战士们身上的沙土和血迹还没有洗去,可金甲银胄的御林军在他们面前却骤然失色,便如花巧的摆设,一触即碎。因为这是一支在沙与血中拼杀出的队伍,他们踏过敌人的尸骸归来,每个人身上都散发着令人胆寒的气息,那气息来自毁灭与死亡。
行至犒军台十丈外,苏颉扬手,身后军士应势而止,他驱马独自前行,于台前下马,屈膝跪在太子面前。
太子于礼官手中接过诏书,朗声颂读。
我的视线却被苏颉身后的左副将吸引,三千军士中只有他和身后三百名骑兵身着墨黑盔甲,连战马也是通体纯黑。
那是苏颉的长子,苏墨行。
听闻他曾在月牙谷一役中,引三百轻骑,奇袭敌后,烧尽敌方粮草辎重,兰容军因此大破敌军,杀敌三万有余。
苏墨行一战成名,晋羽卫中郎将,他亲自挑选训练了一队墨甲骑兵,是王朝骑兵中最精锐的战力。
如此青年俊彦是京中无数女子牵挂的对象,可他长年驻守边关,无心婚事,不知伤了多少女子的芳心。
我不由就多看了两眼,谁知苏墨行似有所感,竟抬头向我看来。
远远的,我看不清他的面容,却能感觉到他的眼神,肃敛如沉渊,那是一种连生死都已看淡的眼神,仿佛一眼便能将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