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第一弄臣-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霸市就是了。

    这就是全权委任了,远远出乎了付班头之前的预计,这谢主簿还真是上道啊!他一听之下,也是大喜过望,连忙躬身道:“小的们唯主簿大人之命是尊。今天中午大人就不要回府了,让小的们做个东如何?”

    请客吃饭?原来明朝就有这个套路了啊,谢宏会心一笑,看着这付班头热切的表情,想来这吃饭也是个流程了,不去的话他们也不会放心,谢宏点头道:“那就叨扰付班头了。”

    “大人说的哪里话,能请得大人高驾,那是小的们的荣幸。”

    说了一会儿话,已经到了正午时分,两人客套着往外走去,虽然更多的是虚情假意,不过利益一致,气氛倒也不错。刚出了主簿衙署,忽听衙门口吵吵嚷嚷的,喧闹非常,谢宏看了一眼付班头,对方也是一副不明所以的样子,看来是突发事件了。

    两人都是管事的,见有事,也顾不得吃饭,急忙往衙前走去,还没转过照壁,门口争执的声音便已经听得清楚了。

    “俺爹就是这么教俺打铁的,俺爹在军中打了几十年,又在北庄县打铁打了十年,就没一个人挑剔过。”

    这人说话瓮声瓮气的,谢宏心里一紧,这分明是二牛的声音。这二牛姓张,他父亲原是宣府军中的铁匠,不知如何脱了军籍,到了这北庄县成家。

    张家与刚迁来宣府的谢家是邻居,两家的孩子也自小玩在一起,只是后来谢宏读书,才有些疏远了。这张二牛极为仗义,原来那个谢宏倒是受了他不少的帮助。这次谢宏做八音盒,也亏了有二牛帮忙,不然让他一个人制造那些跨时代的零件,也是相当头疼的。

    昨天二牛说去外面送货,怎么今天与人在衙门争执?不知出了什么事情,谢宏下意识的加快了脚步。

    “那是你爹没遇见我们老爷,才能在这偏僻地方糊弄人。更何况,你爹已经不在了,你这憨货手艺根本就不行,不然怎么拿别的铁犁撞,你打的就弯折了?”另一个有些尖锐的声音说道。

    “不用跟他多说,那衙役,这厮打的铁犁不能用,而且还行凶打人,我们要报官,你赶快去通报。”

    “都跟你们说了,知县大人今日不在,你们改日再来吧。”大概是已经吵闹了一会儿了,守门的衙役语气中也尽是不耐烦。

    一转过照壁,谢宏正看见张二牛那雄壮的身影,不由松了一口气,既然人没事,不妨先看明白情况再说。

    “谢主簿,我先去问下情况,劳您等候一会儿。”付班头见了衙前纷乱的景象,也暂时顾不得吃饭的事情了,衙前好景观不错,但是让这么多人在这里喧闹可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他向谢宏告罪,却正合了谢宏的意思,谢宏正想在后面先看清情况再说呢,于是摆手道:“不妨事,付班头自去。”

    付班头也不罗嗦,上前与守门的衙役低语,谢宏在不远处,也听明白了来龙去脉。原来正与张二牛争执的是二牛送货的买主,这买主家姓董,是当地的大户,在北庄县南面桑干河河畔有老大一个庄园。

    因为是大户,而且订做了好几把铁犁,说是急用,二牛就送货过去。却不曾想,货送到后,这董家却怀疑铁犁不结实,两边争执一番,最后董家也拿了把铁犁出来,两下碰了一下,然后二牛打的铁犁居然弯折了,董家便以此质疑张二牛的手艺,并且不打算付账。

    张二牛自然不干,可是这人虽然身材雄壮,但却不擅唇舌,除了嚷着自己的手艺没问题,也说不出别的。董家人多,你一言我一语,自然也就占了上风,最后闹得不可开交,就来了县衙。

正文 第15章 星君下凡谢主簿

    原来是这么回事,谢宏撇撇嘴,这样的事情在信息不太通畅的古代可能还算新鲜,到了后世,简直已经是烂大街的桥段了。无非也就是一方占据了市场,另一方想抢占,这才用这些手段来搞臭对方,顺势抢占而已。

    二牛的手艺谢宏是知道的,打把神兵利器出来肯定是不行,其他诸如农具甚至普通军用的东西,应该都不会有什么问题,看来这董家庄倒是用了不少心思。

    搞清楚了事情缘由,谢宏加重脚步,走了过去。

    付班头问明情况,正在头疼,这种事别说他,就算知县大人在,也不好处理,双方各自都有些道理,各执一词,若是偏向董家,张二牛的爹刚死,少不得要落了欺压百姓的名声,而董家又是大户,虽然不知底细,也不能轻易招惹。

    正犯难的时候,一抬头,看见谢宏迈着八字步走了过来,付班头是衙门里的老油条了,也知道谢宏和张二牛有些交情,一琢磨:这是谢主簿打算帮朋友出头了?也好,老付就卖他个面子,出了事儿也怪不到咱老付头上。

    他一回头,大声喊道:“不要吵了,谢主簿来了,是非曲直自有谢大人评断。”他嗓门不小,一嗓子把外面的人都震住了,衙前突然安静下来。

    只是谢宏一露面,人群中就又响起了嗡嗡的议论声,无他,谢宏实在太年轻了。昨天也来围观的人倒是还好,他们看到了谢宏献宝,也看见谢宏被知县大人请进了县衙,多少能理解。

    张二牛就直接愣住了,前天还见过面的小宏哥,怎么突然就变成官儿了?别是俺吵架吵昏了头,眼睛都花了吧?

    可董家庄的人可就不满了,这是主簿大人?看着面相才十几岁吧,这样就能当官。让这小孩断案,那有什么用啊,就是判自家赢了,恐怕也没人信服,当即就有人喧哗起来。

    “那衙役,你没搞错吧?你从哪儿找来这么个小孩,连毛都没长齐,就敢冒充朝廷命官!”

    “就是,就是,连个官袍都没有,那衙役,你不是眼花了,把县学的学生看成主簿了吧?”一个是谢宏上任太仓促,再有就是胥吏们怠慢,谢宏身上还是一袭青衫,虽然已经是他最好的衣服了,可上面还是有几处补丁,显得很没有说服力。

    被一群人盯着,谢宏压力也有点大,加上前世,他也只有在领奖的时候和昨天两次被人围观的经历罢了。不过这个时候可不能露怯,他从容不迫的走到付班头身旁,沉声问道:“付班头,这是怎么回事?”

    这招是他从前世的电视上学来的,领导一到现场,不管对事情了解多少,都会问上这么一句,以表现自己的公正和不知情,现在倒是刚好适用。

    付班头心里啧啧称奇,这谢秀才昨天还是平头百姓一个,今天竟然就有了官威,还会打官腔了,这一句话问得四平八稳,滴水不漏,难道真有人天生就会当官?

    他也是老胥吏了,心里惊讶,脸上却不见端详,肃容禀报道:“主簿大人,这些人是南边董家庄的,那个黑大个是本县城西的铁匠张二牛。日前董家庄到张家铁匠铺订购了几张铁犁,昨日送过去的时候因为铁犁质量问题起了纠纷,今天闹到县衙来了。”

    一听这话,谢宏就知道付班头的老练了,这一番话说得是不偏不倚,他与二牛的关系也不算什么秘密,这班头却故作不知的介绍了一番,显然是个会做事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才呀。

    见谢宏微笑着点头,显然是明白了自己的小心思,付班头惊喜交集,心中暗道:

    “难不成真有文曲星下凡一说,不然这谢主簿年纪轻轻,怎么这般老练?我老付可是在衙门口摸爬滚打了十几年才明白其中道道的,这谢大人竟然无师自通,有这等悟性,又有机遇,前途无量啊!”

    他们一帮衙役商量着投靠谢宏,打得还是拿谢宏当挡箭牌的主意,反正好处到手之后,谢宏跟陈典史谁输谁赢他们也不关心。这会儿看了谢宏的表现,付班头心里有些动摇:也许这是个好靠山,这当官怕的不是职位低,而是会不会做官,要不要索性就投靠他了呢?

    他们这边对答几句,倒把董家的人给震住了,董家也是大户,不是没见过世面。读书人见过不少,一说话引经据典、之乎者也那是正常,可眼前这位明显不同,现身后就问了一句,然后就是微微颔首,官威十足啊!就算不是真的主簿,想必也是哪个官宦大家的子弟。

    若是普通的穷人家子弟,被众人这么一围观,恐怕脚就软了,还哪里能这么从容?更何况那几个刚刚还很跋扈的衙役对这少年的态度也是非常恭敬,没准儿还真是什么大有来历的,所以才能弱冠之年就任了九品正官。

    有了这样的想法,董家众人也不敢再继续鼓噪,都安静下来。谢宏倒没想到自己一番做作,还有了这样的效果,若是知道,肯定会慨叹自己的演技够好,到了后世也许还能混个演员当当。

    董家庄来了十几个人,大多数都是短装打扮,应该都是些庄客。谢宏看得仔细,其中有两个人比较显眼,一个穿着绸衫,有些发福,应该是个管事的。还有一个满脸胡子的人倒是不起眼,而且还藏在人群中间,不过谢宏何等眼力,能雕刻蝇头小字靠的可不单是手巧,眼力更加重要。

    谢宏一眼扫过,就发现那人身旁的庄客都下意识把这人当做中心,隐隐在他身边围了一圈,面对他的几个人身子也有些佝偻着。

    心里有了计较,谢宏这才问道:“你们谁是主事的?”

    那个穿绸衫的人躬身应道:“回主簿大人,小人是庄内的管家,我家老爷让小的来这边主持。”

    “你们董家是作何营生的啊?”

    “回大人,董家祖上出过京官,百年来都以耕读持家。”董管家语气恭敬,话里面却有威慑之意。

    这时代,地方上很多大户都有官宦背景,即便当下没人当官,也难保有些门生故吏之类的关系。这些关系错综复杂,一般地方上大户与百姓争执的时候,地方官也都会更偏向大户一些,以免惹了不该惹的人,招致无妄之灾。

    这些事倒也不难理解,谢宏心里冷笑,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