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第一弄臣-第2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敌人的敌人也许就是自己人,于是谢宏沉声发问:“你是何人?”

    “小人谢桑二……”那人一边磕头,一边说着。

    谢宏一听,乐了,今天真是邪门,又遇见一个本家。

    “……小人是去年被迫入的宫。没入宫之前,旁人都称呼小人三二哥,入宫之后,旁人都称小人做小三儿……”那个宦官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倾述着自己的血泪史。

    谢宏听了也暗自替他心酸,从三二哥变成小三儿,这落差确实有点大,这些人太不讲究了,好歹称呼一声三公公么。

    “你说你是被迫入宫?可据本官所知,宫里目前没有这个制度吧?”

    除了小孩,一般当宦官还真的都是自愿的,多半都是些在外面活不下去,才入宫讨生活的。谢宏看这小三,好吧,是三公公的年纪都有三十好几了,显然这话有点不尽不实之处。本来就是么,长得也不帅,年纪又一大把,干吗非得抓你来阉啊?

    因此,谢宏的语气也有些严厉,这厮分明是来卖萌,装可怜的,不过,哥可不是永福,不会同情随便泛滥的。

    “只因小人献了一本书,然后……”小三公公的眼神飘忽,畏畏缩缩的看了一眼刘瑾,最后还是下定了决心,一咬牙,道:“……就被刘公公给阉了,小人冤枉啊小人真的不想入宫的,是被迫的。”

    哇,谢宏真的很意外,转头看了一眼刘瑾,他有点疑惑,没听说这死太监还有这爱好啊?搞文字狱?还是说喜欢抓中年人来阉着玩?死太监果然很变态。

    不过听三公公的叙述,他入宫的时间,似乎跟自己去年开候德坊,开讲评书的时间刚好能对得上,莫非这人还是刘瑾留下来的秘密武器?

    “对你的遭遇,本官深感同情,可……事到如今,本官也是爱莫能助啊。”谢宏一摊手,表示自己也没有办法。入宫当太监是个不可逆转的过程,别说在明朝,就算到了医学发达的后世,对这个既成事实也是没有任何办法的。

    “大人,小人不是来告状的,小人是来献书的。”

    这位三公公当然就是那位献书给刘瑾,结果因为书名被阉掉的那位谢桑二了。

    本来刘瑾是打算留着他,把他当成对付谢宏的秘密武器的,可谢宏那边的更新太快了,评书很快就过时了,于是,秘密武器也就没了用处,刘瑾干脆就把他打发的远远的,让他自生自灭了。

    可是三公公却没有自暴自弃,他一直在等待机会。等这几天看见了谢宏,知道对方就是那位在京城如日中天的瘟神谢大人,他意识到,机会来了于是才有了现在的这一幕。

    “哦,献书?”连谢宏都不由不赞叹这位三公公的执着,都被阉了,还孜孜不忘献书,这种精神,值得很多人效仿呀。

    “正是,大人请看……”三公公膝行两步,从怀里掏出了一叠书,厚厚的,谢宏扫了一眼,怕不有几十本。

    “萌娘盗墓笔记?”接过来一看,只是扫了一眼封面,谢宏的眼就有点发直,这书名也太奇葩了吧?萌娘,难怪被死太监给阉了呢,你这不是指着和尚骂秃子么?

    “正是,大人,这几日,小人在附近都看见了……”三公公连忙解释。

    原来谢宏那边一动工,他就在附近观察了,虽然没进去,可那些鬼怪之物都是在外面做好送进去的,那小黑屋是做什么的,他多多少少也能猜得出一些,于是有了谢宏看到的这本书。

    “文笔还是不错的,码字的速度也很快……”小黑屋的工期很短,不过几天而已,可手里这本书却有几万字,谢宏觉得还是挺有说服力的,只不过……

    “娘聊斋,萌西游……”我擦,这人咋就这么怪异呢?啥书都给弄个这样的名头,里面写的内容也都是差不多,都是一个男人和一群女人或者女鬼、女妖精的故事,这货不会也是穿越来的吧?不然咋有这种怪癖呢。

    谢宏沉吟着,他正好需要一个笔杆子,眼前这人的条件还算不错,就是这个怪癖有点糟糕,他看着还行,可外面的人肯定接受不了啊,小三儿的小dd不就是明证么?

    “大人,您要是不喜欢,小人可以改,小人就是靠文字生活的,是专职的,会以读者的口味为主导。”三公公见他不说话,急了,他可不想再回到之前的生活了,做牛做马的好惨啊。

    “好吧,刘公公,你回头给皇上知会一声,这个人我带去候德坊了。”谢宏琢磨着,左右也是需要一个笔杆子,正经的读书人也不可能投靠自己,眼前这个也将就了。再说,这也是一举两得,除了搞定笔杆子之外,也算是拯救失足中年了。

    笔杆子什么的是小事,练兵才是大事,把这些琐碎的事情抛开,专心一致的练兵才是正理。

正文 第269章 不断升级的舆论战

    第269章 不断升级的舆论战

    以谢宏的权势,带一个没品级的宦官出宫,连事情都算不上,谷大用和马永成这样的随堂太监一样是在那里打杂,何况三公公这样连太监都算不上的?

    对此反应最大的,也只有刘瑾了。

    眼见着又一个仇人有了咸鱼翻身的可能,刘瑾自然大为不甘心,可不甘心归不甘心,他却是半点办法都没有,现在可不是他刘公公呼风唤雨的时代了。

    对于谢宏的做法,他连当面出言反对都不敢,只能背地里去收拾他的那个干儿子出气了,谁让这小子每次都看不住仇人,被人家一个接一个的寻找到翻身的机会?

    而三公公也没辜负谢宏的期望,就在第二天,一篇《皇城秘闻》就新鲜出炉了。三公公毕竟是科班出身,所以,这次的段子与候德坊以往的趣味有余,文采不足的故事不同,是两者兼备的。

    既有详尽的描写,也有夸张的渲染,情节悬念更是跌宕起伏。此外,故事中的文辞修饰也很了得,每一个段落之后,都有相应的诗词应景,虽然算不得什么佳句,可迎合京城百姓的口味却已经足够了。

    于是,很快的,候德坊再次成为了京城中心,其他茶馆青楼,也纷纷派人过来偷师学艺,纷纷跟风。时评,什么样的时评最吸引人?当然是最有时效性的了。

    候德坊的时评虽然没点明人物,可昨天谢大学士出宫时,衣衫不整、钗横鬓乱的模样,很多人都看在了眼里,包括朝臣、内宦、宫女、禁卫军士,甚至还有不少各家的仆从。

    人一旦多了,保密什么的那就是扯淡,就算是大学士的权势也丝毫阻挡不了流言的蔓延,每个人心里都想着,自己不说,别人也会说的,反正大学士也抓不到人,官再高又有什么用?

    何况,说八卦这种事,越有名的人,说起来才越有意思,要是一个大家都不认识的人,他身上就算有再多八卦,说起来又能有什么趣味?在明朝,这道理没人总结归纳,不过众人都是心知肚明,要不怎么说实践出真知呢?

    之前,士林中有不少传言,说谢宏是出卖男色,这才得了正德的宠信,说的颇为不堪。这传言受众也是极广,谢宏当时也是无法可施,士大夫们已经拉下了假面,进行人身攻击,他也无从澄清。

    当然,从后世来的谢宏当然不在意,后世的时候,人只要出了名,那好话坏话就都会有,名气越大,各种评价也就越多,要是都去认真计较,那还不得活活气死啊?

    不光是他不在意,正德也不在意,一方面是豁达;另一方面,朱厚照同学几乎每天都要挨千夫所指,他早就习惯了,他的座右铭本来就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不过,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传言,所以这次在谢迁身上发生的事,会往这个方向发展,也就很自然了。谢迁的事造成的误会本来就很多,又因为谢宏身上的传言,导致很多人的思想都变得邪恶了,因此,谢迁就倒霉了,或者说他的名声就倒霉了。

    “你知道么,谢大学士被皇上……”有人引起话题;

    “怎么不知道,听说谢大学士当时叫的那叫一个惨啊”有人开始八卦;

    “你们俩都不知道吧?谢大学士足足被皇上那啥了小半个时辰,听说还有瘟神做的东西助兴”爆料的人更是到处有。

    “哇是这样的啊真是太激烈了”最后大伙儿一起惊叹。

    这样的对话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上,随处可见,各种话题越说越离谱,谢迁的名声也是越来越不堪。到了后面,话题甚至开始向其他两位阁臣身上蔓延,而且更有扩散到六部九卿身上的倾向。

    毕竟上次南镇抚司骂刘尚书的时候,似乎是有这么一条;后面骂韩尚书,好像也有,既然兵部和户部都有了,再加上如今的谢大学士,那么其他的各位大人也应该不会例外吧?

    谢迁虽然闭门谢客,可外面的风声还是传入了谢府,然后传进了他的耳朵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外间无从知晓,可有那消息灵通的都是说:第二天谢府买了不少碗碟杯盘,还添置了些新家具,更是请了不少医生,连跌打医生都请去了好几位。

    甭管到底是谢大学士砸东西的时候顺便砸了人,还是不小心把自己给砸了,总之,谢大学士由原本的惊吓过度,变成了急怒攻心,一时半会是起不了身了。就算能起得来,恐怕老头也不会出门,颜面扫地哇,就算要出门也得避过风头再说呀。

    谢迁告病,其他朝臣也颇有些灰头土脸,那些乱七八糟的流言是最难防范的。抓人肯定不行,不说抓不抓得到,就算抓到了几个又能如何?传的人多着呢,把事情搞大的话,不是火上添油吗?

    也只能等事情慢慢过去了,左右那些无聊的人很快就会没了兴趣,转移话题的。事情也的确是这么发展的,一个话题再有意思,说了好几遍之后,也就索然无味了。除非事情有了新的变化。

    几天后,正当这个话题的热度正在消散的时候,候德坊却是又抛出了一枚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