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烽火引-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日后……”孟然之收敛笑意,欲言又止,最终叹了口气,“虽然只认识了一夜,但你我已是朋友。你若不死,我请你大醉一场。”
  孟然之伸出手来,林火与他击掌,“一场可不够!你好歹是个公子,我下半辈子可就赖上你了。”
  两人相视而笑,孟然之跨上大宛马,双手抱拳,“青山不改,绿水长流。”
  林火抱拳还礼,“必有再见之时。”
  孟然之扯动缰绳,朝官道飞驰而去。
  他不时回头观望,林火站在树下,逐渐变小,渐渐远去。
  离开岔道,孟然之笑容消失不见,他心中焦急,必须尽快赶回王城。
  行不多远,巨木横在路边,孟然之看也未看,一掠而过。
  林径穿梭,官道独行,快马加鞭。
  人不离鞍,马不停蹄。
  亏得大宛马耐力极佳,在正午之后,已能见着王城城郭。
  王城“昌隆”,建都至今三百余年,容纳百万人口,四通八达。
  这是燕国最大的城市,也是真正的天子脚下。
  “昌隆”城威名远播。
  因为从未有其他国家,像燕国这样,将都城建得离边境如此之近。
  不落之城,这是“昌隆”的另一个名字。
  三百年间,几经战乱,却屹立不倒。
  远远望去,她就如同一条卧龙,盘踞在平冈之上。
  看似古老蒙尘,但依旧让人心生敬畏。
  燕人尚武,或许根源来自于此?
  可惜孟然之今日没有兴致,他只是匆匆瞥了一眼,便继续埋头赶路。
  日暮,终于在关城之前,挤进城门。
  从西门入。
  进入城中,他便踏镫下马。关城后不得纵马,这是规矩。
  即将日落,城中行人仍旧络绎不绝。此处属外城,多是平民散户,粗布麻衣,孟然之颈上白裘与周遭格格不入。
  但一路上,倒有不少人对他笑脸相迎。
  孟然之一一点头致意。
  行不多远就会被老人拉住聊聊家常。
  他恭谨回应,“何老,过几日可要下场冻雨,你家羊肉馆屋顶年久失修,我明日来帮你补补。”
  被稚儿团团围住,伸手要糖。
  他温声回答,“下次孟哥哥考校功课,答对就给糖吃。”
  急着说媒的妇人更是数不过来。
  他装出浪荡模样,“我可不爱那些姑娘,各位姐姐可愿入我孟家门?”
  孟然之始终面带微笑,谈笑如常。
  快要离开外城时,偶尔听见有人说着小话,“多好的孩子呀,可惜那出身……”
  孟然之略微皱眉,却没停下脚步。
  越过跃马桥,便是跃马夜市,一条西河贯穿全城,也将贫富分开。
  跃马夜市最是热闹,已有不少商家开始招揽游人,不过一河之隔,庶民虽能游玩,却多数此生无望在此定居。
  孟然之穿过夜市,牵马入巷,数十步的距离,已经见不着平民百姓。
  面前道路又复宽阔,宣德街,达官显贵多住于此。
  一路走去,不时有门童小斯送来媚笑。
  孟然之置之不理,冷着张脸,走向街道尽头。
  那里只有一扇大门,还有望不见边的围墙。
  门前石狮如若活物,孟然之停下脚步。
  门房一鞠到底唤了声,“少爷。”这才接过他手中缰绳。
  孟然之望着门上匾额,一字一顿地念道:“大长秋府。”
  大长秋孟林,燕王近臣,后宫宦官统领。
  天下人说燕王昏庸,大宦是罪魁祸首。
  孟然之是大长秋府唯一的少爷,却与孟林并非血亲,他不过是捡来的弃婴。
  可从他被冠上“孟然之”这个名字的瞬间起。他必须背负这样一个宿命。
  他,孟然之,此生此世都是太监的儿子。
  “老爷在哪儿?”孟然之问道。
  门房屈身道:“老爷在梅花台垂钓。”
  孟然之深吸了口气,径直踏入府内。
  一路穿堂过室,半刻时间,眼前便是一片暗香疏影。
  满园梅花,或红或白或粉,一望无际。
  走入林中,如同身坠花海。
  园林中央有一小湖,岸边九曲长廊深入湖中,湖心立一石亭,匾刻“梅花台”。
  孟然之走入厅内,见到孟林抱着鱼竿,倚着石柱,微微打鼾,竟是睡着了。
  孟然之解下外袍,想为孟林披上,仔细一看,老人未至花甲,已是老态毕露。
  儿时教他骑射的样子历历在目,转眼间,只见满头白发。
  孟林将黑袍罩在老人背上,后者稍稍一颤,悠悠转醒。
  “然之?”孟林揉了揉眼。
  孟然之没有说话,伸手为孟林按摩肩膀。
  孟林闭目享受,半响,突然问道:“见到他了?”
  孟然之“嗯”了一声,轻声说道:“身受重伤,跌落天位,但余威犹存。还有……”
  “还有什么?”孟林回头问道。
  “有个少年。”孟然之停下双手,皱了皱眉,“和他在一起。”
  孟林眯着眼睛,“高手?”
  孟然之摇了摇头,“二流巅峰。”
  “不用管他。”孟林将鱼竿递了过来,“那位也该等着急了。”
  孟然之接过鱼竿,侧身让道。
  孟林走了两步,突然回过头来,“然之,你知道我为何喜欢这片梅林吗?”
  孟然之很是疑惑,摇了摇头,“孩儿不知。”
  “古语有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孟林微微一笑,合上双眼,张开双臂,仿佛要将这满园梅花揽入怀中,“隐忍一时凄寒,只为花开满园时,无花争艳。拥这一院雪美人,如拥天下!”
  他放下手臂,注视着孟然之的双目,“我的天下,仅有这般大小。可是!你不一样!这梅花,这院子,这座王城不过是你的点缀!”
  孟然之的瞳孔骤然放大,孟林背过身去,渐行渐远,“这天下是你的。原本就应该是你的……”
  人影消失在林中,亭上唯留一人。
  风拂袖,枝条轻摆沙响。
  孟然之突然皱紧眉头,随手将鱼竿往湖中一掷,低声呢喃,“天下?”
  鱼竿入水,惊起一池波澜。
  孟林离开梅林,却未离府,径直去了书房。
  所谓书房,却是一栋三层小楼,正对梅林方向。
  孟林上了三楼。
  楼中早已有人,那人身姿挺拔,锦衣华服,正临窗眺望。
  孟林并不意外,静立在那人身后,恭谨异常。
  华服男子背着双手,不曾回头,“转眼间,然之也到双十了。”
  孟林微微曲身,“五日后,便是生辰。”
  “五日后?”华服男子声露诧异,“也是机缘巧合。”
  孟林没有接话,华服男子接着说道:“那剑客如何?”
  “身受重伤,跌落天位,但余威犹存。”孟林复述道。
  “跌落天位?”华服男子回过身来,他留着两撇短胡,略显阴沉,“看来,孤还得给他,下一剂猛药。”
  孟林跪伏在地,“如大王所愿。”


第019章 阴阳离散
  五日,六十个时辰,四百八十刻,七百二十盏茶。
  柳凤泊不爱喝茶。
  他爱喝酒,喝干了五十坛。
  一日十坛刀子酒,不多不少。
  第六日,突降冻雨。
  雨落成线,砸进泥里。
  山坡上是出关亭,山坡下是出关路。
  玉珠敲在亭盖上,叮咚作响。亭中坐有一人,黑甲全身,腰间插一匕首,匕柄油光锃亮。
  他将黑盔放在桌上,面前放四海碗,手边有一酒坛,尚未开封。
  亭外有一黑马,高大健硕。
  董蛮武从不拴它,因为一匹好马,配得上自由。
  他爱最烈的酒,最辣的女人,最野的马,一如他尊敬勇士。
  山坡下的两个人,就是勇士。
  两柄黑伞,如同顽石,黎明至今,纹丝未动。
  就像入定的老僧,等待顿悟的那一弹指。
  风雨不休,体虽寒,心未冷。
  那一弹指来了。
  出关的仗队,出现在路的另一头。
  队伍簇拥着马车,并不奢华,甚至有些清冷。
  人不过百,车不过两马并行。
  毕竟,“和亲”对燕国来说,不是值得大肆宣扬的事。
  顽石动了。
  柳凤泊摸了摸耳后金针,向前一跨,黑伞微颤,欲前行却又止步,与马车相距三百步。
  他望向坡上。
  董蛮武昂然而立,手掌一拍,破开酒封。
  酒香弥散雨中,醉人心神。
  一倾,满上海碗。
  董蛮武一饮而尽,“第一碗,敬你豪气干云。”
  碗碎,雷响。
  从坡上奔下百来豪侠。
  或戎装,或布衣,或轻甲,或赤膊上阵。
  或长剑,或大枪,或直刀,或奇门兵刃。
  伞不收,剑不负,柳凤泊迈步向前。
  十步,豪侠高高跃起。
  当空一剑!
  侧身,出腿,夺刃!
  直剑入手。
  挥剑,飘逸潇洒,逼退一众豪侠。
  复行二十步。
  如蝶戏花丛,却片叶不沾其身。
  步伐不乱,笔直向前。
  枪来,刺落。
  刀来,隔飞。
  奇门兵刃,自伤其身。
  再进三十步。
  管你布衣豪杰,绿林好汉,江湖游侠。
  统统跌入泥中!
  四十步!
  剑围之内,无人敢进。
  上百侠客,让开一条大道。
  柳凤泊将剑随手一抛,环顾四周,冷冷一哼。
  还剩二百步。
  董蛮武满上第二碗,“第二碗,敬你剑术绝伦。”
  重甲从马车后涌了出来。
  黑色洪流,放下巨盾,“轰”的一声,挡在白袍身前。
  林火欲行又止,他知道,这是柳凤泊一个人的生死之路。
  他可能会死在这条路上。
  但,林火不能动。
  一个男人的决断,不容玷污。
  柳凤泊缓缓收起黑伞,轻轻放在脚边,张手一招,“剑来!”
  林火手中千磨剑,激射而出。
  柳凤泊朝黑甲纵身一跃,握剑在手。
  脚下重甲汇成盾墙,向天枪刃如林似针。
  柳凤泊舞动在枪尖之上!
  第一轮刺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