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昌江不是沪上,她还真以为可以横跨两地,纵横无疆?”陆为民轻笑。
“不,这女人不是那种无的放矢或者喜欢空言的人,她如果这样说,不会没有底气。”萧劲风摇摇头,显然是和对方打过这么久交道,对这个女人还是有些认识了解。
“哦?”见萧劲风说得这么肯定,陆为民也不由得正视起来,“那倒是要小心一些,我知道了。”
……
“贺部长变贺书记了,我在这里先敬贺书记一杯,恭祝贺书记在昌西州工作顺利,万事如意。”陆为民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然后把酒杯翻过来,表示自己已经干了。
“好了,为民,你这么搞,是不是准备让我今天从这里抬出去啊?我本来是打算接这个机会和你们好好聊一聊的,还要向你取取经,你在宋州和丰州的表现,省里都是有目共睹,我内心都艳羡得很呢。”贺锦舟也是满脸感慨。
他本来是不喜欢这种接风饯行的活动的,在他看来去昌西州工作,应该是自己这一生政治仕途上的最后一站,他没有选择某个局行部委安安稳稳熬几年,而是主动选择了昌西州,就是觉得想要弥补自己工作几十年的一个遗憾。
他在地方上工作几十年,基本上都是干的副职,除了短暂担任过两年县委书记外,基本上就是在机关工作,然后一步一步走上领导岗位,真正给他机会让他能够扎扎实实做点儿实事的时间并不多,所以他想弥补自己这个遗憾,而全省最落后最贫困的昌西州就是他的选择,为此他也和荣道声、高晋、杜崇山也专门汇报过自己的一些想法,最终还是获得了几个主要领导的支持。
昌西州经济落后,如何来加快发展,贺锦舟心里也没多少底,但是他坚信昌西州是有机会的,他愿意为此而付出最大的努力。
“贺部,您也是在地方上工作过多年的,一个地方的发展成功取决了多方面因素,机遇,用人,路径,这些因素都决定了一个地方发展速度快慢,成果好坏,宋州之所以能快速发展,固然与这几年宋州市委市府的决策准确领导有力有关,但是更重要的还是宋州有着雄厚的产业基础,这一点达金应该很清楚,至于丰州,准确的说现在丰州还在依靠大投入来实现产业打基础,丰州现在的产业基础很不健全,阜头的电子产业虽然看起来很光鲜,但是和遂安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当然,两地电子产业有差异化,除了阜头,大垣的家具制造产业略有看点,其他几个县的情况都不尽人意,所以市里才决定要在丰州城区借助撤地建市城市建设契机来夯实丰州产业基础,这一步走得很艰难,我们为了打造适合投资者的招商环境,投入相当巨大,现在丰州市财政都处于崩溃边缘,不得不靠出让处于市区中心的市级机关土地来换取喘息之机,就是希望挺过这一关。”
陆为民多喝了几杯,也有些酒意,话语也多了起来,“一个地方的发展不是哪一个人能撑起来的,凝聚人心,群策群力才是关键,外边都说我和张天豪面和心不和,各行其道,可能我们在一些发展思路上有差异,我觉得这很正常,学会包容,起码我们在发展工作上是做到了相互支持的,这也是丰州市干部的基本要求。”
第二十九节 机制
“为民说得对,杜书记对你们丰州班子的团结很是赞许,在和我谈话的时候也引用了你们丰州和曲阳的事例。”贺锦舟点点头,微笑着道:“说你和尤连邦分别到丰州和曲阳都很好把握住了自己的角色,干得非常出色,我估摸着也是在提醒我到昌西州之后要处理好和文俊州长之间的关系,为民所说的意思我明白,合则两利,斗则两败,这点道理我还是清楚的。”
陆为民赶紧端起酒杯,“贺书记,这话我可受不起,我们在座几个人都是受过你的教诲,我哪里敢班门弄斧见笑大家?我说错话了,自罚一杯。”
陆为民又端起一杯酒,一饮而尽,然后才道:“文旭,大成,达金,老关,怎么还稳起?老领导走上新岗位了,日后受他教诲帮助的机会也就少了,还不表示一下你们的谢意?”
见陆为民把话说到了这份儿上,黄文旭也只能端起了酒杯,贺锦舟也不推辞,来者不拒,这一轮酒喝下去,大家都有些酒意,兴致都高昂了不少。
“贺书记,你这一走,部里边熟人可就没几个了,方部长变方书记了,左部长我们都不是很熟悉,他来丰州时间也不是很长,我们都只知道左部长是沪上过来的,对左部长的脾性也不了解,日后要办事情可就没有那么方便了。”
在商言商,在仕言仕,杀猪匠在一起就只会说屠术,体制内的人在一起自然也免不了谈工作,新来的组织部长左云鹏,黄文旭只打过几次交道,并不熟悉,所以也想从贺锦舟这里了解一些情况。
“文旭,你别说,左部长我也不熟悉,他来部里边几个月,在部里边呆的时间也不多,工作也分派得很清爽,各自把自己的工作干起来,有什么重要事情电话里向他汇报就行了,他和方书记性格不大一样。”贺锦舟自然明白黄文旭的意思,沉吟了一下才缓缓道:“我和他接触这么久,也摸不清楚他的性格脾气,他和我们部里原来这些老同志联系不太多。”
虽然贺锦舟话说得很隐晦,但是在座这些人都是大风大浪经历了无数的角色了,一下子就能听出贺锦舟话语里的味道。
很显然新来的左部长对原来组织部里边这些老人不太感冒,弄不好贺锦舟这个常务副部长也是被迫离开。
左云鹏到组织部这几个月,已经先后有一位副部长和一位部务委员离开了组织部,现在贺锦舟这个常务也离开了,可以说组织部是迎来一轮真正的大洗牌大换血。
“贺书记,你这一走,部里常务这个人选也没有明确啊。”黄文旭进一步问道。
“嗯,没有明确,不过我估计很快就会有人选了。”贺锦舟轻描淡写的道:“左部长新来,肯定也有他的一些想法和意图,当然也需要一些能够领会他的思路想法的干部来执行,部里边这套人马基本上都是方书记在的时候的老人了,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也的确需要交流互动一下了。”
席间一时间有些冷场,陆为民这个时候似乎要冷静许多,“听说姚放有可能接替您的位置?”
贺锦舟有些讶然,他没想到这个消息这么快就被陆为民知晓了,但是想一想陆为民也算是这批年轻干部中的翘楚人物,杜崇山对他印象不错,而方国纲和他一样来往密切,加之姚放上一次是和陆为民、尤连邦一道竞争正厅级岗位,结果未能如愿,但是也肯定引起了陆为民的注意,而且姚放好像和陆为民都是195厂的子弟,所以获知这个消息也不奇怪。
“有这个说法,估计还是要看左部长的意见。”贺锦舟摇摇头,左云鹏新任组织部长,省里在这个人选上多半也要征求他的意见,“现在说法有好几种,姚放是其中一个,汪书记对姚放印象颇佳,在荣书记面前力荐。”
汪正熹已经卸任省委副书记,担任省政协党组书记,等待年底政协会议之后,预计就会担任省政协主席,不过汪正熹在昌江省深耕数十年,在省里影响力不可谓不深,所以即便是他下来了,荣道声和高晋也对他十分尊重,更不用说他现在还会在政协主席位置上发挥余热,所以有汪正熹的推荐,姚放就算是不能担任这个常务副部长,估计省里也会给他安排一个实职正厅级职位了。
黄文旭和宋大成几人听得陆为民和贺锦舟这番对话都有些惊讶。
姚放如果从昆湖市委副书记位置上直接上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就不简单了,一般说来常务副部长不但是实打实的正厅级,而且这个正厅级职位分量还不轻,并不比一个市长轻,像贺锦舟这样在常务副部长位置上干上几年,到除了昌州市之外的地市下边去只能是当书记,而不是市长州长,贺锦舟也是因为年龄原因,所以才会选了昌西州,否则如果他年轻几岁,省里这些市的一把手他是绝对够资历的。
“贺书记,姚放是不是太年轻了一些吧?”宋大成忍不住插话道。
“年轻?大成,比姚放更年轻的,你眼前不就坐了一个,还和你搭档两年呢。去年到丰州,他不就是把姚放给挤掉了么?你们不知道?”
贺锦舟一句话就把在座的几个人都逗得笑了起来。
“呵呵,陆市长是另类,不算,姚放资历也浅了一些吧,基本上都没有在基层干过,好像以前一直在团委系统工作啊。”宋大成对这个姚放还是有些印象的。
这个问题倒是有些不好回答。
在座的众人都是从基层干起来的,即便是贺锦舟也一样是在县里打拼过多年,所以对那种没有在基层县乡干过的干部都没有太多的认同感,倒不是说对这些人有什么成见,而是觉得这一类人如果真的担任了执掌大权的组织部常务副部长了,对于下边干部的选拔导向恐怕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影响的,尤其是对他们这种在基层苦干起来的干部的了解程度肯定不及像贺锦舟这种在基层干过多年的深。
“现在还不确定,只是有这种说法,估计节后,嗯,十六大召开之前,肯定会有一个结果。”贺锦舟在这个问题上也不好多说。
“贺书记,达金和老关他们这一批的问题应该要在十六大之前解决吧?”陆为民替代一直没有怎么说话的杨达金和关恒问了一句,这也是今天的主要话题。
“应该是要在十六大之前解决,这是八月份部里边开会就定下来了的,也报给了省里,应该不会有什么变化。”这个问题贺锦舟倒是回答得很干脆,“虽然部里边调整很大,但是也不是人走政息,左部长当时也都过来了,不过你们这一批干部会怎么安排就不好说了,左部长可能也有他的考虑,好像左部长的意思是要把省里干部交流放在一块儿来。”
“贺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