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头号智库智囊,新形势下的全球局势变化要求我们共产党人也要用更开放更理性的眼光来看待世界的发展变化,维护我们国家权益,……”
“……,同时,我们共产党作为中国的执政党,肩负着复兴中华民族的重任,怎么来通过执政党的形式和优势,通过党际交往来最大限度地拓展国际空间,为我们国家争取更大的利益,这同样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任,这两者之间的联系会越来越紧密,所以基于你这么些年来的各方面表现,中央才会做出这样一个让你担任中央政研室副主任同时兼任中联部副部长的决定。”
叶谯山的话让陆为民也有些振奋,这表明中央对自己的关注是持续了几年了,而不仅仅是自己在蓝岛的这两年表现,把自己放进中央政研室和中联部也是有意为之,甚至有很深的意图,这既让他感到自豪,同时也倍感压力。
叶谯山没有回答自己潜在的问题,即哪方面工作为主,或者更重要,按照叶谯山透露出来的意思理解,这应该要根据时间地点和具体工作的情况来定,这也符合陆为民的预期,既然把中联部副部长这个职务加在了后边,肯定就不会是无缘无故的,自然有其道理,一切要根据具体工作而定。
谈话进行了四十分钟,也超出了叶谯山的谈话惯例,气氛很好,也谈得很入味投缘,双方都很满意。
……
从中组部出来,陆为民索性就准备自己步行走一走,一来借散步梳理一下思绪,二来也感受一下京城的初夏风景。
以后也许几年自己都会在这座城市工作了,这个想法似乎也在泉城和蓝岛出现过,结果在泉城自己只呆了几个月,而在蓝岛也不过两年半不到,几乎就是一晃而过,诚然,蓝岛这两年给自己留下的烙印很深,同样自己也给蓝岛留下了深深的印痕,虽然只有短短两年多时间,陆为民却觉得自己过得很充实,基本上达到了自己的预期目标,当初预设的种种构想,也都付诸了实施,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阳光热烈,但气温依然凉爽,这大概是京城最宜人的季节,陆为民走在大街上,居然生出一种城市过客般的疏离感,对这座城市混杂着熟悉和陌生的复杂感受。
他知道自己这种感受大概也是因为这么些年来频繁的在各个城市里边更换着位置和环境,涌入脑际中种种心境情绪,让自己一时间难以排解了。
下意识的摇摇头,陆为民嘴角浮起一丝苦笑,虽然职位的调整意味着自己仕途的看好,但是这种频繁的调整,还是容易让人生出一种疲惫感,哪怕新的环境和岗位更具挑战性,更容易让人产生兴奋感,但毕竟是人,这种心理上的怠倦如果不调适好,很容易对工作产生厌倦感。
作为一个心理成熟的官员,陆为民也很清楚自己需要消除这种倦怠感,让自己尽快重新燃烧起来,以便能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去,这不是在地方上独掌一方,而是在部委室里边工作,一举一动都受到领导的关注,表现好坏,甚至是一些细节上的瑕疵都将影响到自己今后的前途。
他需要为自己的新工作和生活环境寻找一个兴奋点,来刺激自己重新燃烧起斗志。
这份工作具有很强的挑战性算得上是一个要素,但还不够,自己还需要一些更强的刺激,当然,这个选项不包括女人。
电话响起来,陆为民不想接,要上任也是后天的事情了,这期间自己还属于自由人,不过看了电话号码,有点儿印象,但是又觉得很陌生,京城的号码,他还是接了。
居然是郭征来的,难怪有点儿印象。
“郭叔。”
“你谈话结束了?”郭征在电话里声音很宏亮,“老叶给我打了电话了,对你印象很好,咱们都是航空人,老叶一家都是航空人,说起来咱们也都是沾点儿缘分呢。”
“郭叔,我也是才知道,叶部还说什么时候可以找个机会坐一坐呢。”陆为民没想到郭征和叶谯山如此熟悉,听对方的口吻应该是经常往来,甚至很有交情才对。
“嗯,老叶虽然在组织部门工作,但是一直对航空业很关注,我们在一起时也经常探讨这方面的事情,他也算是一个航空迷,比较特殊的航空迷吧。”郭征声音里充满了笑意,“这对我们航空产业界也是一件好事,多一些对我们航空产业发展了解的领导有益无害,只有他们深刻认识到我们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才能给予我们更大的支持,我这个当老总的,要做的就是把最真实的现状推介给他们,让他们明白我们现在最迫切的需求,嗯,为民,现在你也算其中一员了,我这会儿给你打电话,也就是先提前报名了,你在中央政策研究室工作,还兼着中联部副部长,政策倾斜和扶持,对于我们航空产业界意义重大,关乎我们本国航空产业的兴衰啊。”
第二十七节 航空产业
“郭叔,您这样说我可承受不起了,现在我是两眼一抹黑,中央政研室对我来说都是一片陌生,我纯粹就是一来学习的新丁,哪里敢妄谈国家大政方针?”陆为民一听郭征这番话,脊背都出一身毛毛汗,郭征不但是自己长辈,而且也是中央委员,要说党内身份比自己更高,这番话可有点儿揶揄地味道了。
“错!为民,你别以为我是在高抬你,我这是实话实说,你不是妄谈,探讨,摸索,分析,研究,甚至制定国家大政方针,为中央建言献策,本来就是中央政研室的职责,何来妄谈一说?”郭征毫不客气地反驳:“没错,你是新去,但熟悉工作是一回事,开展工作又是一回事,你是政研室副主任,肯定在工作中会分管一块,在工作中肯定也有针对性,加上你还兼任中联部副部长,可以想象得到你的工作分管多半也是和国际工作相关的,我们华航集团现在面临的就是走出去请进来战略,一方面要扩大与乌克兰等国的技术合作,同时又要和巴基斯坦/坦桑尼亚/缅甸/委内瑞拉这些国家进行进一步的出口合作,这些合作战略还需要中央各方面都有更明确的政策引导和支持,否则我们华航集团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我这不是走后门,而是实事求是的介绍情况,你们政研室理所应当的应当在这些方面做政策研判,提出应对策略吧?”
郭征的振振有辞让陆为民也是无言以对,对方现在还真是把自己当成了一号人物了,可自己这还没有来得及走马上任呢,就算是自己走马上任了,能不能迅速适应进入角色,他自己心里都还是有些没底,就算是适应了,能不能入郭征所说的那样就能具有影响力和话语权,他也很怀疑,当然他是认同郭征的一些观点的,作为国家战略支柱产业的航空产业,发展战略的确需要明确路径,如何平衡好维护国家核心安全权益与市场性相结合,的确值得探讨。
“郭叔,您也知道我现在的情况,您说的事儿肯定也是大事,但我觉得可能太具体了一些,政研室也许能有一些影响力,但是我个人感觉好像还是大框架大方向上的,对于具体方略的规划献策,恐怕还是有点儿力有未逮,你觉得呢?”陆为民只能越发低调地解释分说。
“为民,我知道,但大框架大方向的政策引导对于我们和国外的合作也有很大的影响,比如和巴基斯坦的合作,枭龙合作了,可否支持更高层次的合作,比如歼10和歼11?再比如是否可以像一些友好国家出售歼10和歼11,这些都直接关系到我们华航的发展大计,我就是担心中央一直在这方面的政策不明确,耽搁了我们华航的发展,这种情况屡见不鲜,我找你也就是要请你关注一下这些方面的情况,既要中央政研室的政策支持,同时也要从中联部这边的外交政策引导扶持。”
陆为民若有所悟,“郭叔,你怕是早就知道我的去向了吧?”
郭征在电话里朗声大笑,“知道一点儿方向,不过具体情况谁也说不清楚,所以没和你多说,只有等到中央敲定通知才能算数啊。”
难怪陆为民总觉得那一日在机场偶遇,郭征那么热情,而且言语间总有意识的把话题往华航内部的事情上拉。
不过陆为民倒也是赞同郭征的一些观点的,华航的军机系列不能只关着门在自家院落里玩,必须要走出去,这不仅仅是市场和资金的问题,军机必须要通过不同环境下不断的实战演练来逐步完善提升,美国人的F15/F16卖到了全球,俄罗斯的米格系列和苏系列一样如此,一个大国家如果不能够在全球军火销售上占据必要份额,那就不能称之为一个真正的大国,同时军售也是一个大国维系和支撑与盟友和友好国家的必要手段,这一点陆为民也是极为认同的。
郭征的想法更多的是从华航集团产品市场考虑,按照陆为民的判断,枭龙不用说,像歼10和歼11系列其实已经相当成熟了,空军早已经开始装备服役,甚至已经形成了战斗力,只不过处于对外政策和保密考虑国内也是半遮半掩。
而如尚未向外透露的歼15/歼31/歼20也已经进入试飞阶段,在这一点上陆为民也是引以为傲的,起码在今世,中国航空工业已经被自己这个蝴蝶翅膀煽动发生了变化。
歼20和歼31都已经去年底和今年上半年完成了试飞,比前世提前了三四年时间,这也全世界也引发了前所未有震动。
要知道美国人的F35也才刚刚完成首飞不到三年时间,而俄罗斯的T50甚至因为负责发动机开发的土星公司的资金短缺无法按期完成研制,本来2008年就该试飞的T50迟迟未能试飞,一直到现在据说都还在进行测试,现在中国人在短短半年时间里拿出了歼20和歼31两款轻重五代战斗机,无论是对美国人还是俄罗斯人都是极大的震动,同时也对周边国家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国外一些媒体甚至把这两款飞机的试飞成功誉为中国空军崛起的标志,同时也是中国真正进入大国时代的一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