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道无疆-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六十九节 观点
  “和姓社姓资无关?”沈子烈脸上露出耐人寻味的笑容,似乎在细细咀嚼陆为民的观点,“为民,你的观点很犀利啊,大家都说市场经济只能是补充,你却认为市场经济才应当是主流,计划经济才是补充,你这是不是本末倒置啊?”
  “县长,这是我一家之言,不过我倒是觉得姓社姓资也好,本末倒置也好,这都是上边来考虑的问题,对于我们下边来说,首先考虑的应当是怎么把经济搞起来,怎样让老百姓腰包鼓胀起来,财政不再捉襟见肘,这才是最迫切的问题,至于其他,暂时都可以搁在一边,等到一切尘埃落定时,我们再来细细琢磨也不迟。我有几个大学同学在岭南和江浙,他们那边现在都是如此,闭口不言,埋头做事。”
  陆为民笑笑,沈子烈是宣传部门出身的干部,对于高层政治风向的变化很敏感,随时都在关注高层风向动向。
  这从某种角度来说是优点,可以随时踩着高层节拍,及时调整工作重心,但是从某个方面来说也是缺陷,因为这样很容易把过多心思放在揣摩和迎合上边的想法观点,而忽略了本地实际情况,所以陆为民要提醒一下沈子烈。
  沈子烈瞥了一眼陆为民。
  这个小伙子很有些见地,高层对姓社姓资以及经济界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争论态度上也是模糊不清,似乎大家都在等待着什么,等待着一个一锤定音或者终结争执的声音出现,但是直到现在,都只能有一些含混的声音出来,这也让各方不得不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小心翼翼。
  当然正如陆为民所说,在市县这一级层面,对于这些争论虽然也很关注,但是毕竟搁了几层,更多的是观望。
  “闭口不言,埋头做事?”沈子烈沉吟着品味这句话,这句话很有些哲理。
  伏尔加剧烈的震动起来。
  从南潭到阜头这一段路况很糟糕,南潭这边还要好一点,但是出了南潭境,在阜头樟头镇到阜头县城这一段路路况就更糟糕。
  柏油路坑坑洼洼,有些路段甚至是一连串的坑洼,汽车过处,尘土飞扬,伏尔加不得不艰难的在坑洼中穿行。
  “混沌不清的时候,还不如踏踏实实做点事情,发展经济,改善老百姓生活状况,我想没有人会觉得这有什么问题,即便是有,那到时候再来纠正,也不为迟,这样坐等观望,浪费了时机,那才是可惜。”陆为民声音变得小了一些。
  一直到抵达昌州时,沈子烈都没有在说一句话,只是闭目冥思,似乎是在细细的体味着什么。
  “为民,明天有没有事情?”沈子烈在陆为民下车时才问了一句。
  “也没啥事儿,就是回家,县长你有什么安排?”陆为民愣怔了一下。
  “嗯,没事儿干脆把你和你女朋友带到我家里来吃顿饭吧,这两个月来,你也辛苦了,我也没有啥好犒劳你的,到我家来吃顿饭,没外人,就你张姐和我姑娘,嗯,也许还有我老岳父两口子。”
  沈子烈说的很随意,但是听在陆为民耳朵里却不简单,能够参加沈子烈家宴,也就意味着沈子烈对自己的欣赏和认可程度达到了相当高的高度,也许有的给领导当秘书的当一辈子也未必能够做到这一点。
  “好。”对于这样的邀请,陆为民当然求之不得,能够进一步密切和领导的关系,这也就意味着可以有更深层次的交流机会,同样也可以有更多的机会来展示自己。
  沈子烈的住在《昌州日报》社宿舍,是住他妻子单位的房子,省委宣传部的住房条件还不如昌州市委宣传部下边事业单位,这也很正常,日报社宿舍就在昌江江畔,紧邻市体育场和九峰山公园,环境幽雅,闹中取静,陆为民虽然没有来过这里,但是稍稍打听一下也就知道了沈子烈张静宜两口子居所。
  这是一套一层楼三居室的住宅,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绝对算得上是豪宅了,一百三十平方米的面积对于很多人三世同堂还只能有三五十平米的昌州人来说,绝对堪称奢侈,尤其是外边还有一个用围墙圈起来的小花园,这也是住一楼的好处,凭空无白就落个花园。
  日报社的住宿楼和昌州其他单位宿舍楼并无二致,清一色的六层楼,但是这略略有些区别的就是这里的宿舍楼多是点式楼,也就是说一栋楼大多都是一个单元,而四周的绿化很好,让人如身处公园中。
  陆为民按了按门铃,很快就有人来开了门,是一个眉清目秀的女孩子,陆为民估计应该是沈家的小保姆。
  沈子烈的妻子张静宜是《昌州日报》副总编辑,也是一个相当有为的女强人,陆为民在跑猕猴桃销路的时候也和张静宜见过面,为《昌州日报》写了一遍软广告式的散文随笔来为南潭猕猴桃造势。
  “为民来了?咦,你女朋友呢?”沈子烈见一个人来,有些惊讶的道。
  “沈县长,她去参加她同学婚礼了,给别人当伴娘。”陆为民很自然的也和刚从厨房出来的张静宜打招呼,“张姐还在忙啊,今年可要尝一尝张姐的手艺,沈佳也不在?”
  “补课去了,在她爷爷那边,中午饭不回来吃。”沈子烈示意陆为民入座。
  门铃又响了起来,保姆打开门,一对头发花白的夫妇出现在门口。
  “爸,妈。”沈子烈赶紧起身走到门口,替老年夫妇递上拖鞋。
  这应该就是张静宜的父母亲了,老年男子应该就是原昌江省委副书记,现任昌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秀全。
  “爸,妈,这是小陆陆为民,岭南大学毕业的高材生,现在在我们南潭县政府办公室工作。”沈子烈把跟在他背后的陆为民介绍给自己老岳父老岳母。
  “张伯伯,雷阿姨。”陆为民相当懂事,赶紧上前点头问候。
  “呵呵,你就是小陆啊,嗯,不错,子烈对你赞不绝口,连我这个老家伙都起了好奇心,我这个女婿的眼光很不一般,能够让子烈这样评价一个人,在我印象中还真没有,来,来,坐吧。”老者面容清癯,气度儒雅,很有些知识分子的味道,两父女很有些挂像。


第七十节 积攒
  张秀全是八十年代初从昌江大学党委副书记调任昌江省委秘书长,然后又担任昌江省委组织部长,省委副书记,在昌江省委里一干就是十年,年初才从省委副书记位置上退下来,到省人大担任党组副书记、副主任。
  陆为民还真有些诚惶诚恐了,他没有想到自己和沈子烈日常交流的一些看法,沈子烈会和他这个老岳父也作为了话题,而且看样子沈子烈应该还与他这位老岳父就自己的一些观点探讨得很深,所以这位在昌江省里很有影响力的老领导怎么会当面用这样的语言来评价自己,哪怕这中间还有点调侃玩笑的味道在其中,但是能从这位老领导嘴里出来,那就很不一般。
  “张伯伯,您这话可真是让我汗颜了,沈县长平易近人,喜欢和我聊天,我有时候也就不知天高地厚的大放厥词,哪里当得起您这般夸奖?您这样一说,我真有点汗流浃背的感觉了。”陆为民不敢坐下,站在一旁毕恭毕敬的道。
  “哎,年轻人谦虚一点是好事,但是也不必妄自菲薄,子烈的眼界我清楚,若是不入眼的,他根本就不会在我面前提起,他能在我面前几次提到你,而且也还和我谈到你的一些观点,我觉得很有新意,不简单呐。”张秀全炯炯的目光落在陆为民脸上,笑了起来,“坐,别这么客气,到子烈家里就当自己家一样,你日后还要和子烈一起工作,有句老话不是说的好么?革命工作不分高低贵贱,只是分工不同,他当县长,你当他的秘书,这也就是分工不同,在单位上你可以把他当领导,但是下来大家就是朋友同事,不必那么拘谨。”
  “坐吧,为民,我爸这个人别看外表严肃,其实他是一个思想很开放,说话很风趣的人。”沈子烈也招呼陆为民入座,一边剥开一枚搁在茶几上的猕猴桃,“来,爸,这是咱们南潭猕猴桃,绿色无污染,纯天然山地特产,味道鲜美,搁了这么多天,正适合吃了。”
  “嗯,你们南潭猕猴桃现在名声大噪啊,上个星期,省委海华书记在我面前也说起了你们南潭猕猴桃利用北京亚运会打响名声的事情,很是高兴啊。”张秀全瞅了一眼陆为民,见陆为民只是微笑却不吭一声,心中暗自点头,这小伙子不骄不躁,不卑不亢,哪里像一个大学生,倒像是在机关里浸淫了多年似的。
  “爸,这都要归功于为民的主意,否则我们黎阳这一次猕猴桃还真要出大乱子。”沈子烈也不是一个喜欢揽功于身的人,在他看来自己下边人能够干出成绩干得漂亮,那也就相当于是对自己知人善任能力的一种肯定,那种喜欢抢功揽功的人,恰恰是不自信的一种表现。
  “沈县长,你别这么说,我也就是出了一主意,其它具体安排布置还不都是您和周主任在操作?”陆为民赶紧道:“沈县长,您就别说这事儿了,事情都过去了。”
  张秀全对眼前这个小伙子的观感为之一变,不居功,不高调,连省委书记都看重的事情,这家伙居然就能在自己面前表现得这般淡定,这份心理素质可要些人来比。
  “小陆,话不能这么说,是成绩就是成绩,谁也抹煞不了。”张秀全靠在沙发背上,陆为民很懂事儿的把保姆泡好的茶递上对方的手,“我听子烈说当时也是你提前提醒子烈要认真对待猕猴桃销路问题,才让子烈有所警惕,要不然这件事情恐怕就不像现在这么轻松了。”
  “呃,张伯伯,那也是碰巧,猕猴桃这东西我在广州读书时见过,前两年在广州也算是比较稀罕的洋水果,我们昌江开放程度这边还无法和岭南那边相比,所以和沈县长下乡调研工作是乍一听今年一下子就有好几十万公斤猕猴桃要挂果上市,所以吓了一跳,这才了解了一下咱们昌江这边猕猴桃市场,发现情况很不好,这才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