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是跟往常一样,新书开启连载的消息已经蔓延了开区,网上已经有无数讨论,不过还没有什么权威评论。这是一个讲述发生在咖啡厅的故事,真的是讲述,第一个登场的讲诉者是一个在校大学生。
在这位讲述着的口中,读者了解很多,对于整部小说对于女主角都有了个大概的认知,然而更多的则是悬念。张秋惜考虑了再三之后,这部分的篇幅并不长,一期将近两万余字已经将咖啡馆中形形色色的人及其这个故事都描写完了。
在结尾的时候,一位私家侦探登场,不用看小说都知道肯定跟女主角失踪有关,但现在还没人能够猜到他只是第二个讲述者。私家侦探是第一次来到这家咖啡厅,是受了委托前来调查,而委托人则是女主角的情人。
这些消息并不是像电影旁白一样自述,也不是张秋惜用上帝视角进行诠释,也是从他的嘴里说出来的,而讲诉的对象则是李玥。没错,就是张秋惜的青梅竹马,云翔卫视的当家花旦,现在天朝主持第一人的李玥。
——
“自从上次节目之后,已经很久没见了,没想到在这里碰到了你。”李玥本来已经结了账要离开,或许她那些不得了的朋友正在等着她,是在我的盛情邀请之下又点了一杯卡布奇诺,不过看起来她看到我也还是很高兴的。
我知道这家咖啡厅距离独唱团杂志社不远,也就不用在费心去想李玥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相反的,她应该是这类的常客,或许能给我提供不少有用的消息。
“我也没有想到能够在这里遇见你,真的很久没见了。”我带着委托来到这里,急切的想要寻找到任何的蛛丝马迹,只是巧遇李玥之后还是忍不住开始寒暄,我想这每个人都可以理解。
——
李玥的乱入并不突兀,抛开她是真实存在的一个人之外,她这个角色不仅跟故事完全没有冲突,而且还是必要的。因为她也是这家咖啡厅的常客,所以私家侦探在调查的时候询问情况,这一切都理所当然。
李玥所告之的,也仅仅只是很简单的信息,就好像在大街上遇到了一个很特别的人,能跟别人说出她怎么特别,除此之外也就没有什么了。如果是电影的话,这该算是友情客串,小说其实也可以这么说吧。
之所以这样可以安排倒是跟恶趣味没有关系,而是进行尝试,以这种方法增加真实感。真实存在的街区和人物,带给读者的感觉会更强,也许几十年过后还会让故事带有历史的真实性,这就是张秋惜所需要的。
李玥的出现也只有这么一幕,当杨婕她们表示疑问的时候,张秋惜就翘着腿说道:“可不止是小玥,我正琢磨着还哪些人可以抓来用用。乔纳森也许可以,西联大出版社的刘建元应该也行,谈版权什么的也没少去那家咖啡厅。”
“你不管人家咖啡厅乐不乐意就乱写一通就算了,倒是去征求一下要用到的演员的意见啊。”杨婕表示无语。
“他们肯定会很乐意的,昨天我还跟乔纳森通电话来着,我估计再过一段时间,真的得陪她去一趟那家咖啡厅了。”
“人家只是跟你谈出版的事情吧?知道要被你抓壮丁的事情么?”杨婕翻翻白眼,这或许不能算是抓壮丁吧,又不需要他具体去做什么。
“肯定会乐意的,因为这可是姐姐大人的作品。”紫彩信奈这么骄傲的表示也是事实,这世界上估计不管张秋惜将谁写进书里,那个人也只会表示荣幸,而不会嚷嚷侵犯了人生权利什么的。
说难听点,这是别人求都求不来的机会,当然即使如此,张秋惜也不会仗着声势就乱写一通,那也没什么意义,又不是写娱乐YY文……
第七二四章 文艺圣地
“在青春咖啡馆这部新书里,惜秋老师给我们留足了悬念,让读者忍不住去猜测女主角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唯有等着独唱团杂志继续发售。”
类似的一些解析点评,在杨婕她们眼里也都是老调重弹,这些都是张秋惜一早就说过的,评论家仅仅只是又重复了一遍,或许可以说这本来就是她故意灌输出去的,除此之外现在也看不出什么来。
“浓浓的文艺腔调,强烈的自传色彩,除了很多可以找到对应的地点和人物之外,很多细节肯定是惜秋老师生活中得来的。”暂时没法对故事进行评价,不少人就取巧从小说的氛围开始着手。
反正张秋惜不管是什么作品,总有人里里外外都扒一遍,从任何角度去解析点评都不奇怪。这也不算是国度解读,而是真实的反应了这本书的情况,对一般读者来说倒也值得一读,能够了解到很多更详细的信息。
很多清溪当地的读者,已经开始前来寻找小说中的这家咖啡馆,因为整条路上就那么一家,倒也不难找到原型。幸好在小说中张秋惜还换了个名字,要不然这些读者估计就要去问老板,他们那里是不是真的失踪过一个女孩子了。
对于这家咖啡馆来说,无异于是天降喜事,《青春咖啡馆》第一期才没有连载多久,他们店的生意就格外火爆。以至于在附近上班,趁着午休跑过蹭WIFI休闲的人经常会遇到客满无座的情况,联想到最近传得沸沸扬扬的《穿无印之森的女王》,就会忍不住吐槽咖啡馆是不是也给了赞助费,张秋惜她们以后难道要专职做广告了?
本来附近的人对在这里遇到张秋惜已经是将怪不怪,签名要过了,合影拍过了,可当其他片区的人也因为好奇而溜过来,恰好遇上的时候这些程序又不得不无尽的重复了。这还只是开始,如果小说连载得更多,或许老板应该将整家店都盘下来扩大经营。
这样的想法是暂时没有,不过老板已经琢磨着是不是应该将咖啡馆的名字改成小说中一样,或者直接用书名来命名。这是张秋惜和乔纳森出现在这里的时候,老板连声表示感谢之后告诉她的。
一回生二回熟,虽然除了来这里喝咖啡之外跟这老板完全没有交集,但也算得上是朋友,张秋惜她们从来都不像一些人想的那样高高在上,不管是咖啡店的老板还是各大快递公司的快递小哥跟她们都相处得不多,说是朋友并不为过。
所以老板这么说的时候,她也只是翻翻白眼,表示道:“你自己看着办吧。”
如果将名字改过来,那绝对更有噱头,不过这老板其实也只是开玩笑而已,只要是经常能够见面的人都会把张秋惜她们当朋友,那是因为她们足够尊重人,而尊重从来都是相互的,即使张秋惜没有任何意见,老板也不会这么做。
没来及像以往那样嘻嘻哈哈的扯皮,张秋惜就已经被新顾客给围住,乔纳森很淡定的先点了一杯咖啡坐下,等喝得差不多的时候她才脱身过来,于是就笑道:“我现在也怀疑这老板是不是给了你什么好处。”
“她还能给我什么好处?”张秋惜耸耸肩,这老板除了这家咖啡馆之外可以说是一无所有,看她这对这一切都这么熟络,乔纳森就问道:“你对她很了解?”
“大概知道一些吧,背后似乎是很有故事的样子,所以现在一切都看到很淡泊,我挺喜欢她的生活态度。”如果不是因为如此,这老板或许真会接着势头在咖啡馆上做些文章,而不是现在还跟以往一样一成不变。
“虽然我们是朋友,不过说实话,我当初连顺便卖人情的想法都没有,只是因为需要一家咖啡馆,又对这里比较熟,所以就这样写了。”张秋惜构思作品的时候,满脑子都是剧情,根本就没想过会给这里带来什么轰动效应。
乔纳森就说道:“那算是歪打正着,看起来这里将会成为你粉丝的圣地,其实这样倒也不错,你不觉得这些顾客的到来让整个环境都显得更加文艺范了么?”
一个个看上去都是文艺范,嘴里谈的是文学名著,整个咖啡馆都显得慢条斯理起来,隔壁那些白领估计都不习惯现在的气氛了。张秋惜摆摆手就说道:“别扯这些,其实借这个机会我想问问你,以你在出版社混了这么长时间的经验来看,我这书有没有获得诺贝尔的可能?”
张秋惜还挺期待这个答案的,然后乔纳森却是说道:“做出版给诺贝尔奖有什么关系?我们是商人连文学家都算不上,那些作家靠我们发财致富,可是看得起我们这种满身铜臭味的可不多。”
好吧,大部分文人其实都是清高的,张秋惜转而就说道:“好像很有道理是没错,只是难道就一点眼光都没有?做为一个出版人这应该也是必备技能吧?”
“一本书能不能够大卖我倒是能够把握,获奖这种事情就说不准了,全世界那么多作家,每年出版那么多种类的图书,能获诺贝尔奖的就一个,我要怎么给你参考?再说你这书都只写了第一个故事,我怎么敢妄自猜测。”
看到张秋惜似乎有点失望,乔纳森接着就道:“惜秋老师,你绝对不是会在意这种事情的人啊,为什么抓着不放?可不要因此就影响了接下来的创作,那可就得不偿失咯。”
“你就当我无聊好了。”张秋惜耸耸肩就说道:“人嘛,总要有点追求,正好我把诺贝尔文学奖当成了追求,难道之前没有告诉过你?”
“当然没有。”
“确定没有?”
“非常确定。”乔纳森很肯定的表情,张秋惜就说道:“那好吧,现在算是正式告诉你了。”
乔纳森揉揉鼻子,无奈的说道:“我都很长时间没来天朝了,你上哪告诉我去?不过你这样‘正式’的告诉我,反而让我更担心了。”
第七二五章 吃货的追求
有追求是好事,但如果是为了追求而追求的话就不一样了,太过执着往往会适得其反,特别是创作这种事情。为了一个奖项去迎合去改变,最后的结果可能是四不像,既没有以往的精髓,也达不到所追求的要求。
乔纳森担心的就是这个,当然这是多余的,这问题对张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