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崔母虽然有些不对,可是那张君瑞、崔莺莺私下幽会,未经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便私定终身,生米做成熟饭,却是可恶至极!”
“我这女儿,生来性子有些痴,如今把自己代入书中,朦胧之中,把自己当成了崔莺莺,却该如何是好?”
能读进心里(吸收书本上有用的内容)去,本来是件极好的事。但如果读进去之后,自己却“跳”不出来(自己的思维总是局限于“那本书上说的”),那就会变成坏事、甚至是极坏的事了。
渭城之中,此时有着许多人,都在议论着《西厢记》。
渭城外,灞桥边。
读书人送别!
“刘兄,此去鹏程万里!”一读书人要折柳相送,可是如今冬末初春,柳树枝头微微泛绿,而且枝干粗壮,不易折断。
原本的细柳弱枝,早已经被送别的读书人折的干净,如今剩下的都是些粗枝。
这读书人,是寒门弟子,平时读书懒动,缺少锻炼,更没有什么武道秘籍得以修行,是以手无缚鸡之力。
对着灞桥边的粗壮柳枝,咬着牙,发着狠劲,折了又折,出了一头急汗,还是折不断!
准备离去的刘兄,看了这情景,心中分外感动!
一把抓住这人的手。
“孟兄,不要折了!”
“你我都知道,这灞桥边的柳树长了不知道多少年了,历经咱们渭城之中辈辈读书人的摧残,其中的细柳弱枝,早已经被折的干干净净,你要是把这粗壮的枝干也折掉,这还叫柳树吗?”
孟姓读书人听了,惭愧非常。
“兄弟我手无缚鸡之力,想不到,区区弱柳,都折之不断,惭愧,惭愧!”
“既然如此,我便写诗一首,赠送刘兄,祝刘兄此去,一帆风顺,万事如意!”
写诗?
刘姓读书人一听脸都黑了!
“逸月,诗就不要写了,咱们都是老朋友了,谁不知道谁的水平,你写的那诗,能见人吗,再说如今我听多了邀月才子的诗,再听其他人的诗,如同嚼蜡一般,苦不堪言啊。”
“你再写诗,岂不是害我?”
孟姓书生,名叫孟逸月。
孟逸月道,“这怎么可以,朋友送别,不折柳,不写诗,不搞些文雅的东西,要是让别人知道了,岂不是说咱们不学无术吗?”
刘姓读书人听了,脸上有些不好意思。
“其实,我这一离开,不知道何日能再回来,我心中一直记挂着一件事,你若是能够帮我办妥,却要比折柳、写诗,还要文雅千百倍。”
孟逸月大喜,“快讲,什么事,只要不是伤天害理的文雅事情,我都会帮你办妥!”
刘姓读书人道,“你知道,我这个人读书之余,非常的喜欢听些故事,如今更是迷上了《西厢记》,这《西厢记》眼看就要完结,我却不得不离去,从此以后,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够看到《西厢记》的结尾,你若是心中有我这个朋友的话,待我离去之后,你听了《西厢记》的故事,然后手抄下来,寄送给我,足感盛情。”
“要是我看不到《西厢记》的大结局,将来身死,也会死不瞑目的。”
孟逸月皱眉,“我等读圣贤书,知书达理,文质彬彬,那《西厢记》有什么好,竟让你着了魔!”
“不过,这邀月才子确实才动天下,写出来的《西厢记》中的曲子,一首首,都是绝妙好辞,但是其中的剧情,却是有着不堪入目之处。”
“大孝期间,私定终身,简直是道德沦丧!”(未完待续。)
第204章:大印刷时代
第二更!
求订阅、打赏!!!
且不论这《西厢记》毁誉参半,火爆全城。
杨晨离了天然居,便到了马府。
马老爷子听说杨晨发明了新的印刷技术,且要前往自己的印刷作坊去制作字模。
便放下了一切手头的工作。
也跟着过来了。
马记印刷坊!
这是渭城马府的私属印刷作坊。
“杨先生!”看到杨晨后,马老立即微微行礼。
如今的杨晨,名声广播,渭城中人,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马老人老成精,心中估摸着,这杨晨估计早已经借助众生念力,精神极尽升华,点燃了纯阳神火。
神火一燃,封神有望。
对于这样的一尊未来的神,纵使他富甲一方,也不敢怠慢。
“马老,你怎么来了?”
杨晨很意外见到了马老爷子。
马老爷子,道,“文才早晨派人来告诉我,先生发明了新的印刷技术,叫做活字印刷术,能够节约印刷成本,提高印刷质量,节约印刷时间,这乃是功在千秋,功德无量的事情,老朽也想亲自观摩一下这等神物的第一次出世,还请先生应允。”
杨晨笑道,“既然来了,就一起来吧!”
“我要读书修行,却是没有多少时间打理这些东西,这活字印刷术我也是原本打算传给文才,让文才传之四方,造福天下,积功累德的。”
“你想看看,看便是!”
“咱们一起进去吧!”
马记印刷坊中,此时正有着几十口人,忙忙碌碌的工作着。
尤其是一群人,坐在那里,人手一页《三字经》上面的内容,人手一个雕版,这群人,正对着《三字经》上面的内容,雕刻着每一页的内容。
而《三字经》前面的一部分的内容,已经雕刻完毕,剩余的人,正在加紧印刷,随着印刷,便有着牛车,把印刷好的这部分内容,运往渭城四处的马家铺子。
人来人往,场面十分的火热,每一个人都专注的做着自己的事情,没有一个偷奸耍滑的。
此时,杨晨、马老、马文才、梁山伯四人进了印刷坊,印刷坊中,一时却也没有人注意到进来的四人。
“哎呀呀,不好,眼看这一页的内容,我就刻完了,却刻错了一个字!”一个正在雕刻雕版的工人,捶胸蹈足。
“少主人说了,这是绝世经典,要流传后世,名耀千古的,一点错都不允许有,这一字之错,我还要重新雕版!”
“可惜,可惜,一字之错,重新再来!”
这人哀叹一声,也只好重新找了一张雕版,重新从头开始雕刻被分配给他的那页《三字经》中的内容。
这个时候,也终于有人看到了进了印刷坊的马老、马文才、杨晨、梁山伯四人。
“见过东家!”
“见过少东家!”
正在干活的人,都微微停了一下手中的工作,站起来,给马老、马文才等人,鞠躬行礼。
马老笑道,“你们都只管干好自己的事情,不用管我们,我们也是随便逛逛!”
“另外让印刷术最好的老魏过来一下,我有事情吩咐他做!”
当下立即有人去找老魏。
马老转头对着杨晨笑道,“这老魏是印刷坊中的技术最好的,而且他在这里已经干了几十年,对马府忠心耿耿,不该说出去的话,他绝不会说。”
不久,老魏到了。
“见过东家,见过少东家!”
老魏是个五十岁左右的人,满脸皱纹,皮肤粗糙而黝黑,不过,一双眸子却是炯炯有神。
疾步走近,立即给马老、马文才鞠躬行礼。
“你跟我来,有事让你做!”
马老、马文才、杨晨、梁山伯、老魏几人,一起进了印刷坊中,一间专门制作精美雕版的房子。
房子中,放着一张木桌,几张木凳,窗明几净,一尘不染。
“老魏,这位是邀月才子杨先生!”马老把杨晨介绍给老魏。
邀月才子?
老魏眼睛一瞪,喜上眉梢。
“可是写出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邀月才子吗?”
“我孙子魏大海,非常喜欢先生的诗词,每一首诗词,他都背诵的滚瓜烂熟,真没想到,小老儿,能有机会见到邀月才子。”
“先生写的《三字经》,大海也是十分的喜欢,虽然他不识字,可是他依然小心的保存着,时常去找识字的人,让他们把《三字经》念给他听。”
杨晨道,“不错,我正是杨晨,邀月才子之说,却是过誉了。”
“大海既然喜欢读书的话,过些日子,我会在我在的村子里面,开办一所私塾,人人都可以去免费学习。”
“私塾正在建设中,过些日子,等私塾建好,你可以让他来私塾,学习认识一些字。”
老魏道,“真的吗,先生要开办私塾,教书育人了吗?”
“真是太好了,他只是个乡下的野孩子,也有机会读书识字吗?”
“先生放心好了,纵使是砸锅卖铁,我也会供应大海去读书的,只有好好读书,他将来也不至于像我这般为了生活而奔波。”
“要是我老魏家,能够出一个读书人,那可是我祖上烧高香了。”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能够读书,对许多寒门子弟而言,都是一种十分奢望的事情。
杨晨摇了摇头,“用不着砸锅卖铁,我教书不收任何东西,他只需要买书和笔墨纸砚,别的花销一概不要,私塾中的伙食已经被马府和梁宽员外包了。”
老魏听了,心潮澎湃,“这怎么可以,束脩还是一定要有的!”
“先生不要,是先生的慈悲,做学生的不送,则是学生的无礼了。”
……
“东家,你找我来有什么事情?”给邀月才子施了一礼后,老魏转头看向了马老。
马老笑道,“这事儿,还得有先生告诉你,是关于印刷术的事情。!”
老魏有些不解的看着邀月才子。
邀月才子才华盖世,名动渭城,这是人皆尽知的事情。
可是这位大才子,难道也懂印刷之事?
要知道,做印刷的,大多都是像老魏这样的人,基本不会有读书人愿意躬身做印刷。
“是这样的,我听文才讲,印刷坊中一直用雕版印刷术,我觉得雕版印刷术缺点不少,便想到了一个法子,或许能够补上雕版印刷的缺点。”
“我管这个法子,叫做活字印刷。”
“我相信,有了活字印刷,再也不用担心印刷的质量和速度了,可以开启大印刷时代。”(未完待续。)
第205章:天降功德
第一更!
三千字一章!
求订阅,打赏、月票、推荐票!
感谢源头浩瀚、士**心的月票支持,还请大家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