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迷梦-第4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度,都只能说是平庸之作,但是架不住技术革命产生的新鲜感,加上老少咸宜的分级,发行方迪斯尼都被成绩给吓呆了。
  而《拳皇1994》在后世的眼中几乎就是一部情怀的作品了,从故事的角度来讲,它完全是失败的,有名有姓的任务有二十多个,要在短短的一百分钟里面交代清楚完全不可能。于是蒙蒂欧姆和他的编剧们都彻底放弃了讲述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的想法,他们在制作这部电影的时候就已经默认他们的观众都是玩过、看过《拳皇》并且对于《拳皇》的角色如数家珍的资深玩家。于是他就不用把时间花在介绍人物身份上了,观众们就好像是重温一个自己熟悉的故事一样,熟悉的人物一个个地冒出来,他们是什么人,他们要干什么,他们是什么关系,这些内容通通要他们在观影之前已经烂熟于胸,当故事真正开始的时候,每一个人的出场都伴随着一场符合他的特点的战斗,而不是冗长的介绍。1994剧情薄弱的特点在电影中发挥地淋漓尽致,但是3D的动画打斗填补了一切。当那些只存在于街机中的格斗技近乎真实地呈现在观众们眼前,那些个熟悉的任务形象以更加清晰的视觉效果出现在每个人的面前的时候,许多人根本不需要思考,就会顺着一场一场的打斗将剧情在自己的脑子里面重温。
  而与此同时,《拳皇》的游戏和漫画书同时火爆起来,已经有电视台开始准备《拳皇》的TV动画了,日本的观众似乎疯狂地陷入到了某种集体的情绪中去,秋叶原也回归到了《拳皇》称霸的时代,那些曾经的记忆仿佛被重新翻了出来,还特别刷新地摆在了世界上。
  那些没有知识储备的人自然看得一头雾水,从头到尾一头雾水完全不知道故事是怎么回事,这些突然冒出来的人这样厉害是不是分散了主角的戏份,他们甚至连谁是主角都没有搞清楚。人物上平均用力是他们最大的批评,完全没有交代清楚剧情是他们口中最大的缺点。但是就是这样奇怪,这部电影让日本民众陷入到了火热的追捧之中,热度几乎达到了阿凡达的程度,许多入迷的观众看了一遍还不够,反复刷着自己的成就,并且Cosplay成《拳皇》中的人物形象去看电影成为了突然之间流行起来的事情。《拳皇1994》的票房似乎直接奔着宫崎骏的《千与千寻》的纪录而去了。春日方面自然毫不迟疑地宣布,《拳皇1995》已经在筹备中了。
  这让那些期待《拳皇1997》和《拳皇1998》的人咬牙切齿之余也不得不默默期待着,在这种时候春日似乎如同一般的资本家一样贯彻着圈钱至上的原则,看架势,他们似乎是准备按照顺序把《拳皇》一直出下去了。
  而在中国内地上映的时候,《拳皇1994》似乎并没有达到预期的高度,当然,除了和排片有关系之外,似乎也因为《拳皇》街机在中国的流行比日本玩一段时间,同时《拳皇》相关的周边如漫画和动画并没有流行开来的缘故。所以即便是一些资深的游戏玩家,在看电影的时候也不免一头雾水,不得不做功课才能够大致明白剧情。但是3D格斗的动画是这部电影最大的卖点。即便是再吐槽这部片子缺点的人也不得不承认,在3D格斗方面,蒙蒂·欧姆却是超乎了许多人的想象,即便是日本本土,能够在格斗上做到这种水准的也不多,更何况是3D。
  不过,除了中国大陆,《拳皇》在韩国、台湾和香港等地都掀起了巨大的波澜,在亚洲地区,《爱丽丝梦游仙境》遭受到了《拳皇》极大地压制。不过就票房来说,两部片子在亚洲地区可以说是旗鼓相当,《拳皇》固然将情怀卖成了钱,《爱丽丝梦游仙境》也以老少咸宜以卖点就是了。
  而在《拳皇》逐渐创造纪录,逼近宫崎骏的时候,宫本导演,沈正辉监制的《Fate Zero》又要上映了。


第364章 最符合二维幻想的真人电影,不是神一样的TMA
  《拳皇1994》给日本动漫界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或者这样说,实际上《阿凡达》什么的给日本人的冲击已经足够大了,但是作为日本人,反思技能基本上是0,所以当3D电影结合imax技能冲击日本的时候,日本人的感觉也不过是卡梅隆果然好厉害,世界第一。但是,当以3D为卖点而且主题是格斗技能的《拳皇1994》在日本大杀四方的时候,日本的电影圈,确切地说,日本的动漫电影圈才像是受到了惊吓一样表现出了过度的反省来。
  一直以来,日本的动漫有着自己独特的传统和强大的产业化结构,同样也就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动漫文化。也就是说,日本动漫人对于自己的动漫的理解是建立在他们自己独特的自我认知的基础上的。
  伴随着老一辈动漫人的逐渐淡出,烧钱、经济不景气等等一系列的影响,日本动漫在蒙蒂·欧姆看来已经走上了卖萌卖腐的邪路,他们的3D技术和美国相比同样成熟,而且应用广泛,从虚拟初音就可以看出来,但是好的动漫电影作品却寥寥,一方面,固然是因为3D投资太高,另一方面,日本的动漫电影的特点让人觉得即便是2D也足以让大家体会和欣赏了。
  《拳皇》作为一款爆红的游戏,在动漫化这一块成绩很是一般,从SNK授权香港漫画家胡编瞎造脑补剧情就可以看出来,因此在TV化和OVA化上也进步缓慢,只不过出了几集不怎么知名的OVA,因此,这一次春日宣布将《拳皇》电影化,并且启用一个在网络上以3D格斗动画视频成名的年轻导演——蒙蒂·欧姆接受这个任务的时候甚至不满28岁。
  日本动漫界是以看笑话的心态来看《拳皇1994》的上映的,他们以为大概春日希望自己能够培养一个动漫界的沈正辉想疯了,于是居然上了这样一个项目。不过想起3D制作的预算烧钱的水准,许多人是羡慕嫉妒恨。日本新锐的动漫导演,基本上都不是从3D动画开始学习的。尽管好莱坞的3D动画势头凶猛,但是日本人始终固守他们的核心价值观——话说这是什么玩意?3D从某种意义上讲,更像是噱头,就好像中国的许多3D片,也就字幕的3D效果制作得最好。
  《拳皇》凶猛的势头给了所有的人狠狠一耳光,不仅抽得他们瞠目结舌,甚至将他们的立场完全抽得反转起来。《拳皇1994》可以说是情怀党在日本电影界的一次巨大的胜利,和《千与千寻》无可争议的伟大地位相比,《拳皇1994》的胜利可以说是来得莫名其妙,无论从哪方面看,这个票房似乎都没有理由,SNK的影响力?春日的电影的号召力?蒙蒂·欧姆在网络上的粉丝的能量?这些加在一起似乎都不足以解释《拳皇1994》的票房奇迹,仿佛日本遍地都是当初的街机玩家,迫不及待地利用这部电影开始怀念自己已经逝去的青春,然后,这一场怀念燃烧成为了一场集体狂热,就好像之前的《阿凡达》,即便是在没有兴趣的普通人,在媒体和自己周边的人喋喋不休地对《阿凡达》进行讨论的时候,也自然的燃起了去观影的兴趣。
  所以《拳皇1994》的成功,似乎不应该仅仅从商业的角度上去探讨,似乎更应该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去探讨。就好像日后中国的那帮非专业出身的导演,票房一个比一个高,有时候真的是无法理解。而日本人因为成功而态度转变,媒体开始宣扬,未来将是3D的时代,从《阿凡达》到《拳皇1994》都证明了这一点,同时他也开始大肆吹嘘蒙蒂·欧姆的日本血统了,蒙迪·欧姆自称自己是东亚多国混血,到最后他都说不清自己混了哪几国。结果一些国家纷纷主动出来认领,韩国就宣布说蒙迪欧姆是韩国人,起码有四分之一的韩国血统。
  而成名之后的蒙迪欧姆似乎也不得不忍受自己成名所必需面对的烦恼,日本动漫界和电影界多次邀请蒙迪欧姆出席各种讨论会,主题就是未来的动画电影的发展方向。这两年日本人受到的冲击太大了,需要好好消化消化。但是还没有等到他们消化完,沈正辉的《Fate Zero》就上映了。
  这个时候,席卷全国的《拳皇1994》尚且没有下画,播放两个月以来,票房已经突破了200亿日元,看情形冲击《泰坦尼克》的262亿元的第二位的票房纪录似乎已经无望了,但是超过《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203亿日元似乎并不在话下。这个票房不仅仅是日本人惊讶,就连外国人都不相信,因为早几个月上映的《阿凡达》的票房才156亿日元,日本人的观影热情正伴随着他们的经济一同下滑,除此之外,《爱丽丝梦游仙境》在日本的票房也不过是118亿日元,这就自然加深了外媒的某种误解。春日作为本土企业在发行和院线上有着极大的优势,一方面他们深信春日肯定存在虚报票房的情况,另一方面,其他国家也对《拳皇1994》感兴趣,因为这部电影不仅在日本创造了记录,在韩国、中国等地也票房不俗,在韩国,观影人次超过了一千万,而在中国,《拳皇1994》从上映到下画,虽然面临着口碑两极分化的问题——不熟悉剧情和故事背景的人比较多,但是票房在下画前实打实的达到了3亿人民币,此外,在香港、台湾、东南亚等地,该片票房同样不俗,甚至带动了相关游戏和漫画的销量。在该片上映之前,春日就已经组织漫画家开始按照电影剧情进行漫画创作了,于是电影市场引爆了动漫市场,试图进一步分一瓢羹的电视台也蠢蠢欲动地准备联合春日制作TV动画或者是OVA。
  好莱坞和西方国家都颇感兴趣的准备引入该片,甚至很多动漫迷对于该片不能在全球同步上映表示抗议,于是可以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在西方国家,该片将迎来一轮上映,落入春日手中的利润也将同步增长,金钱的收入将日本动漫界的骨气彻底压垮了,他们借着这个机会开始讨论“该如何帮助日本动漫题材更好地介绍道其他国家和地区?”和“如何制作优秀的动漫题材电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