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旦颤栗地望着他非凡的母亲,他每一天都以为自己已经到了地狱的最深处,醒来后才发现还有更糟糕的在等着他。他不知道在母亲的计划中是否也包括把他一并清除,只感到母亲看他的眼神越来越凌厉,眸子里的温情越来越少,猜忌和疑虑越来越浓。或者,在母亲的眼里,看到的已经不是她十月怀胎生下的骨中之骨,肉中之血,而只是一个随时会威胁她皇位的政敌罢了。
神皇母子间的微妙变化被有心人悉数看在眼中,一纸状告皇嗣谋反的表章立刻呈到了武皇御前。而武皇选定主审此案的官员足以让李昭德等所有忠于李唐的朝臣心惊肉跳,那是武周朝整整一代人的噩梦——天使般面孔,魔鬼般狠毒的酷吏之王来俊臣。
注:
'4' 《睿宗豆卢贵妃墓志铭》
(本节未完待续)
来俊臣长相阴柔俊美,举止斯文有礼,且具有非凡的洞察力,常常能一眼看出他人心灵深处的欲望和弱点。他的言辞亦具有同样刺透人心的魔力,跟其他粗鲁不文的酷吏不同,来俊臣话语不多却简洁有力,条理清晰,逻辑严密,不时可以见到智慧的闪光,宛如沉思的哲人,配以他谦虚诚恳的态度,不知底细的人只怕会立刻引他为知己。聪明、冷静、忠诚、俊雅,这便是时人对来俊臣的第一印象。据记载,来俊臣雍容美貌,巧辨似智,巧谀似忠,俨然忠赤之士,有谁会想到这个优雅秀美的男子,竟是个极端残忍嗜血的恶魔呢?'5'
有人曾经这样评价来俊臣:历史上的任何一个坏人,或小说里的恶棍,只要跟来俊臣一比,都会黯然失色,只因任何恶霸如果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多少都能发现人性的流露,只有来俊臣,要说他连一丝人性的痕迹都找不到,也绝不过言。这个人似乎对生命本身就有种极端的仇恨,他人的痛苦只能让他感到刺激和兴奋,恶事做尽却找不到一星半点的内疚感。常常疑心这种人大概是天生血液中就含有某种暴力因子,后天的经历不能给他丝毫温暖,又正逢武周时期的绝佳舞台,外因与内因相互作用,共同打造出这名有如罗刹化身的天下第一酷吏。来俊臣出身卑微,是个父亲都搞不清楚是谁的私生子,在一个赌徒的家庭里长大,小时候小偷小摸,大了便拦路抢劫,顺理成章地锒铛入狱,成了一名死刑犯。
赌徒性格在这一刻起了作用,不甘在狱中等死的来俊臣要求上书告密,刺史正是李唐皇族东平王李续,对这个妄言告密以求脱罪的小人做法颇为反感,杖责一百依旧遣送回牢。风水轮流转,转眼到了天授年间,武皇称帝大杀李唐宗室,东平王李续也成了倒下亡魂,来俊臣认为机会又来了,再次上书告变。此时已经不是大规模鼓励告密的时候,但或许是他的身份太过特别,来俊臣仍然受到了武皇的破例接见。一个卑微低贱的死刑犯头一次得见天颜,却表现得十分得体,伶牙俐齿地把他被捕说成是东平王李续刻意打压诬陷,幸好李续被武皇铲除,如他这样含冤入狱的升斗小民才有机会逃出升天。他说得言之凿凿却并非全无漏洞,问题在于武皇对真相并不感兴趣,她只对这个人机敏的应答能力和非凡的政治嗅觉感兴趣。他会是人才,而且还是个死囚。如果能够把一个人从死亡中解救回来并授以官位加以提拔,他必然会感激涕零永远地效忠于她。圣神皇帝大笔一挥,死刑犯顿时绝处逢生还坐上了八品官位,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春!可惜这春天只是针对来俊臣个人而言,在今后近十年里,这个笑容温和举止文雅的年轻人,将让整个帝国的人为之颤栗。
注:
'5' 《朝野佥载》:“又问:‘洛阳令来俊臣雍容美貌,忠赤之士乎’答曰:‘俊臣面柔心狠,行险德薄,巧辨似智,巧谀似忠,倾覆邦家,诬陷良善,其江充之徒欤!蜂虿害人,终为人所害。’”
(本节未完待续)
今天开始正式续帖,好久没写了,又是我极讨厌的来俊臣,可能有点找不到感觉,大家多包涵。谢谢在此期间一直支持我的朋友,你们的鼓励是我让我决心写下去的最大动力,多谢!
正文:
武皇重用酷吏早在垂拱初年,而来俊臣至天授元年方获提拔,只能说是后起之秀,但他很快就展露出在刑讯方面的惊人天赋,交到他手里的案子没有办不下来的。也许是他做惯了犯人的关系,来俊臣对犯人生理和心理的承受极限了如指掌,并且不辞劳苦地针对每个犯人的特殊情况量身定做,对症下药,务必做到必有一款适合你。他会给你鼻子灌醋,耳朵塞泥或者干脆熏聋,然后把你扔进漆黑没有一丝光亮的地牢里,让你处于绝对无助的被遗弃状态里,剥夺你的视觉、听觉、嗅觉,让无边的孤寂和黑暗折磨得你发狂。如果你是生性高傲而有洁癖的读书人,他会刻意把你的牢房就寝处铺满屎尿秽物,不给你吃的喝的,饿得人撕破衣服掏里面的棉絮吃。对于来俊臣来说这已经是非常非常温柔的刑罚了,他的名言是:“人可以接受死亡,却不能忍受痛苦,所以有必要选取他们不能忍受的刑罚。”(死之能受,痛之難忍,刑人取其不堪。)他想出来的刑罚,绝对匪夷所思,创意无限。比如说他看到家仆杀鸡,顿时构想出把犯人手足紧缚悬吊于梁上,刑卒在下面便可以把犯人转成一只疯狂的陀螺。为了纪念杀鸡给他带来的灵感,他把这种新刑罚命名为“凤凰展翅”。不能不说作为酷吏的来俊臣极具想象力和探索精神,就像被苹果砸着头的人多了,却只有牛顿能想出万有引力,看人杀鸡的也多了,有几人能想出“凤凰展翅”?显然来俊臣是把酷刑当一门艺术在看,他孜孜不倦地投入到这一神圣的事业中去,不断地钻研出各种新的刑罚,并配以优雅如诗的名字。让犯人高举重物跪在碎砖瓦上,沉重的压力会让碎片刺入骨肉,这叫“仙人献果”;让人立于高处,然后把他往下拉,这叫“玉女登梯”……来俊臣陶醉于自己的奇思妙想中,犯人痛苦的哀号更让他兴奋得发狂,他常常徘徊在刑房里面,享受着这对他来说如同天籁般的凄厉号叫,愉快地看着这些受尽折磨的可怜虫乖乖招供画押。虽然资历尚浅,但来俊臣办案的效率之高足以让他的老前辈们为之汗颜,他的声名已经传遍天下。
来俊臣是虐待狂么?这似乎是不需要回答的问题。但来俊臣并不愿意把自己当一门只懂得拷问的刑卒看待,从他的大作《罗织经》来看,自视极高的他视自己为心理学大师来着^_^ 他如此高屋建瓴地总结自己的理论:刑讯是讲究方法的,刑罚需要因人而异,贵在变化,不必动刑而用言语就可以杀人,才是真正用刑的极致。'6' 来俊臣没过多久就达到了自我追求的宗师地位,他根本无需出手,只要把各种刑具往犯人面前一摆,对方便立即魂飞魄散马上招供。可是这种驯服有时候仍然不能让来俊臣满意,因为他要的不只是你死,而是要你牵连诬告咬出更多的人来,往往就是你的至亲和朋友,那些你愿意付出生命去保护的人。所以,酷刑终究还是有无能为力的时候,来俊臣坦率地承认这一点,但并不为此犯愁,他的办法多的是,比如诬告。
怎么做伪证,怎么收买证人,来俊臣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用他的话说,不必担心给人加罪没有名义,需要担心的只是君主有没有猜疑之心。只要他察觉出武皇对谁起了疑心,或者他自己看谁不顺眼,这个人便上了他的黑名单了。他伙同了几个酷吏同事,在全国各地收买了几百个无赖,一旦想诬陷谁,便指使这些无赖去告发,然后各地响应,互相作证,背景不同,身份不同,但口供都一模一样,足以定罪了。彼时相互交流不便,且人心到底纯善,史家写到这里已经震撼于来俊臣的狠毒与狡诈,现代社会要诬陷一个人哪儿有那么麻烦,只需要雇几个人甚至一个人在bbs上批发马甲就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了^_^ 高超的办事效率,非凡的罗织手段,配以他温文俊雅的外形和谦逊有礼的态度,来俊臣堪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仅得到了圣神皇帝的青睐,也得到了前辈们的一致好评,其中甚至包括一向眼高于顶的周兴。
(本节未完待续)
'6'《罗织经》:“刑有術,罰尚變,無所不施,人皆授首矣。智者畏禍,愚者懼刑;言以誅人,刑之極也。明者識時,頑者辯理;勢以待人,罰之肇也。”
武皇的用人风格,百年之后诗人李白做了一个精辟的比喻:“天后用人如同小孩子买瓜,不辨香臭,只管拣大的挑。”(“天后任人,如小儿市瓜,不择香味,唯取其肥大者。”'7')她任用酷吏旨在肃清政敌,只要能达到目的一律破格提拔,根本不管你的资历、背景,甚至人种。索元礼便是波斯人,侯思止还是个文盲,愚昧无知,说话俚俗不堪,屡屡成为时人戏谑之资。而周兴积年老吏出身,怎么说也算法律界资深人士,在这些歪瓜裂枣中俨然已是鹤立鸡群,素来自负才华,瞧不起他的众位同僚,却独独对来俊臣青睐有加,除欣赏来俊臣的才能之外,也因为他们二人正好是同乡。来俊臣原本是个死囚,有得高枝攀自然不会错过这个大好机会,人前人后均执弟子之礼。他人本俊美,嘴巴又甜,一来二去哄得周兴心花怒放,引他为平生知己。周兴是武皇剪除李唐皇室的头号功臣,屡受制狱,大杀宗室,曾出面奏请废除李唐的宗正属籍,剥夺其皇室资格。武皇登基后论功行赏,对若干翊赞功臣予以赐姓武氏的荣誉,其中包括高宗病危助她夺取政权的宰相岑长倩,嗣圣宫变勒兵入宫废除中宗的羽林军首领张虔勖,希旨逼杀章怀太子的丘神勣,以及带头诣阙上表请求改唐为周的傅游艺等,而作为酷吏代表受到赐姓嘉奖的,便是周兴了。这一荣耀,就连武皇提拔的首位酷吏、薛怀义的义父索元礼也不曾得到。天授年间来俊臣刚刚步入仕途之际,正是周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