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错穿三国-第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船公们似乎跟他们很熟,一边吆喝着,一边把捡起纤夫们扔上来的绳子用力的拴在一侧船舷上。

人仰马翻的忙乎了老大一阵,船终于又缓缓前进了。

时已近深秋,霜风如刀。比较冷了。而江边气强较山地更低一

些。大家都已经换上了秋衣。可是,岸上这些纤夫们当中有一半以上还是打着赤脚,穿着夏天的薄衣裳,补丁摞补丁的。他们象牛马一样,低沉着腰,步履艰难难的拖船前行。 碰到高点的坡儿,几乎要跪在在地上手脚并用的爬行。 没走两步,个个汗流浪背。

黄夫人看到其中不乏和自己同龄的白发老者,也有才齐肩高的半大小子,心里有些不忍,喊来船老大说:“为什么让老人和孩子来做这些艰苦的事情?”她以为这些都是被骗来做苦工的难民,心里很气愤。

船老大是一名约摸四十多岁的男子,脸上沟沟坎坎的,看得出也是饱经风霜之人。他低着头,恭敬的拱手回答道:“老夫人,他们都是以此为业的纤夫。家无田产,靠在这滩上拉纤勉强糊口。揽不到活儿的话,这些老人和孩子不是被饿死,就会被冻死。青壮的纤夫们愿意与他们一齐做事,是在仗义照顿他们呢。

黄老爹微叹:“民生何艰啊。  ”

黄夫人无语,默默的径直走回了船舱。众人心中不免有些心酸。

大约一个多时辰后,船终于通过了这段近一里余地的浅滩。船老大跳下船和纤夫的领头人结算工资。

黄夫人却出来了,摸出一个胀鼓鼓的钱袋,在黄老爹面前低声说了几句话。 黄老爹领首,招来一个船公,让他把钱分给纤夫们。

旋即,岸上就传来纤夫们参差不齐的答谢声。

黄硕站在诸葛亮身边,轻声问道:“夫君,此情此景,作何感想?”

诸葛亮回头看着她,目光如注。

“兴,黎民苦;亡,黎民更苦。”

黄硕靠着船舷,长叹,“各路诸侯忙着攻城掠地,个个口口声声是替天行道,匡扶大汉。可是,大汉的根基就是饱受战乱摧残的苍生。 他们又有谁真正关心过民众的死活。把丰功伟业建立在黎民的血肉之躯上,视民众如草芥。哼,民众不过是诸侯们做强做大的人力资源罢了。 我很好奇,夫君又是如何看待天下苍生的?”

显然,这个问题很大很尖锐,不是筒简单单的一句  “君轻民重”就能回答得了的,诸葛亮一时语塞。

黄硕却不想这样把话题结束掉:“曹操基本上已经平定了北方各部。那儿的人们总算可以过上几天较为安定的生话,不要再担心战乱,流离夫所。大君要扶佐刘备,必定又要将战火引至北方。皇帝姓刘还是姓曾,难道真的就那么重要吗?”一想到诸葛亮也要投身到军阀混战的无聊事业之中,她就有些烦躁。

“你!”诸葛亮脸色一变,“你知道什么!妇人之见。”他愤愤的甩袖而去。

黄老爹就站在他们旁边,一番话字宇不差的全听了去。看着对面陡峭的绝壁,他喃喃的说道:“德操(司马徽的宇)啊德操,这就是你不肯与我等为谋的原因吗?”轻轻的拍了拍黄硕的肩膀,他欲言又止,最终只是抬头长叹,拖着沉重的步子蹒跚离去。

冷风吹过,黄硕的心空空的,两行清泪悄然滑出。

不知过了多久,身后传来小弟单薄的声音:“大嫂,风大太了,回船舱吧。”

脸上的泪水早已风干,黄硕回过神来,仓皇应了一声。

小弟张了张嘴,象下了很大的决心一样,怯怯的小声说道:“大嫂,其实小弟心里也是不赞同大哥扶佐刘备的。  ”

黄硕怔住了。 在她心里,小弟一直就是个小孩子。没想到,他会突兀的冒出这么一句话。

“这事我有幸跟水镜先生请教过。他说过,刘备也许会是个不错的人,但是,大势已去,大哥生不逢时,很难成功。可是,大哥主意已定,只怕很难劝得了。  ”

黄硕看了看船舱内:“小弟,你到底想跟我说些什么?是你大哥让你来劝我的吗?”很明显,“大哥”劝不了,那么自然就是来劝她这个“大嫂”让步的了。这些港台词她还是听得懂的。

“不是,不是。”小弟急得连连摆手,有些语无伦次,“大哥把自己关在房间内,一直没出来呢。大哥为此做了很大的努力。他真的想为大汉尽忠出力。反正这也没什么错…… 这些都是浮云。小弟心想,这世上没有什么E我们一家人能和和美美的生活在一起更重要的了。大嫂和大哥要是为此闹不开心,就,就不值了。

看着小弟满头大汗的窘样,黄硕突然发现他长大了:“谢谢你,小弟。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心里的疙瘩终于解开了。 道理不是讲给家人听的。夫妻之间更多的应该是爱与包容。既然诸葛亮选择了一项注定要失败的事业,那么,他就更离不开自己的全力支持了。虽然控制不了结果,但她完全有能力让这个过程变得很幸福。

“呵呵。”小弟恭恭敬敬的行了一个大礼,“大嫂,谢谢你能成全大哥。”

回到船舱后,黄硕亲自下厨为诸葛亮做了一碗鸡蛋拉面,叩门这了过去。

诸葛亮抬起眼皮瞅了她一眼,接过面条闷头就吃。

“对不起。  刚刚我的话让你难受了。”跪坐在诸葛亮对面,黄颂柔声说道,“我收回那些话。”

诸葛亮明显的身子一颤,依旧没有做声,继续大口大口的吃着面条。

黄硕活这么大还是头一次跟人真正的称纸伏小,不免有些难堪。 她垂下头,玩着手指头:“我最后一次承诺,夫君想出去怎么闯就怎么闯吧,我都会全心全意支持你的。

突然觉得有些不对劲,房间里静的吓人,她,慌忙抬头。没想到那冕家竟然双手棒着面碗,泪流满面。

晕,不至于这样感动吧。 黄硕手足无措。

“娘子,这拉面里怎么尽是胡椒?好麻辣啊。”诸葛亮拥妻入怀,恨不得把人揉进骨头里。

第六十四章 硕叔

由于是枯水李节,长江水位比较低,后来这船又碰到一系列的暗礁浅滩。纤夫们的身形和沉闷的号子声时有出现。慢慢的,众人都习以为常了。再加上天气起来越冷,除外碰到很暖和的太阳天,大家都选择了窝在船舱内,懒得上甲板活动。

唯有诸葛亮依旧会爬上甲板看纤夫们拉钎。他如松一般挺立在船头,一手负后,一手慢摇羽扇,目光沉重且幽远。

坐长途船的日子是很无聊的。晴天还好点,早上可以看云蒸霞蔚的群山,晚上可以穿得厚厚的吹着小西北风数星星。可是看来看去,除了山、树、水,还是山、树、水,连猴子都难得看到一只。看得多了,新奇劲一过,审美疲劳便产生了。要是碰到雨天,只能全挤在狭小的船舱内大眼瞪小眼的没话找话说。日子越发的过得苦闷了

向小崔打听一下行程,居然还只走了不到三分之一,黄硕倒吸了一

口凉气。当即决定就地取材,给大家找点新乐子。否则一个个都闷得要发霉了,

围着船转了一大圈后,黄硕找到了几根细细的长木棍,众目暌睽之下,把这些小木根变成一大堆了大小一样的小长方块。还神神秘秘的发动大家齐动手,打这些小方块打磨得滑溜溜的。最后,她在长方块上写啊画的净折腾。

黄夫人实在忍不住了,捡起其中一块,居然画得是一个大胡饼:“阿丑,这是干嘛呢?”聪聪明明的女儿该不是被闷坏了吧,整整一天都在忙乎着这些小木块。

“来来来,我教大家打麻将!”终于完工了,黄硕兴高采烈吆喝着。

大家的注意力果然被吸引过来了。

拉上黄老爹夫妇和陈菁,围着一张四四方方的几案一人一边坐了下来,黄硕边说边示范,手把手的传授着后世的旅行麻将。

都是聪明人,一圈下来,规则就全熟了;两圈不到,黄硕这个师父就被掠到了一边。晕死,那三人在一个碰碰胡,右一个清一色,轮流和牌,和得黄硕我不到北。还好是不玩钱滴,否则她连内裤都要输掉了。到了吃晚饭之后,她上桌的资格便被取消了。原因是:她出牌太慢,又根本不和,白白的浪费一个位置。唉,这些家伙的学习能力实在是超强。

七个人一副麻将,竞争确实很大。 黄硕这只好老老实实的闪到一边去,郁闷的抱着宝宝去小窗子边欣赏风景。

谁知,宝宝还不干了呢,死命的抓 一只“ 幺鸡”不放手。 好说歹说,最后是黄夫人褪了手上的一只纯金镯子才换下了这只“幺鸡”。

乖乖,足足有一两多重啊。 这是黄硕有生以来见过的最值钱的麻将牌。

有了麻将,日子便过得飞快。  碰到好天气,大家还把几案抬到甲板上去打。那些不当值的船公中有一两个胆大的,缩手缩脚的围上来看牌,一回生,二回熟,居然就这么学会了。

等下船的时候,这船上几乎人人都会搓麻将了。结算工资的时,那船老大扭捏了半天,问黄老爹:“请问老先生,这麻将价值几何?”

也就是一个玩物罢了,黄老爹大手一挥就将麻将送给了他。船老大喜出望外,比白得了一两银子还开心。

黄夫人的嘴噘得都能挂油壶了。

黄硕连忙很狗腿的说:“娘,这木头做的麻将手感很不好。赶明儿,我请个玉匠给您刻副玉石的,那玩得才舒服呢。”没办法,这往后还指望着她带宝宝呢。

黄夫人这才咧嘴笑了。

换了马车,换滑杆,山道越走越窄,路边的林子也越来越密。赶了整整三天的路,终于,小崔同学站在山尖上指着脚下的山洼予里说:“到了。”

大家顺着他的手指往下看,怔住了。 好眼熟呢!在哪儿见过呢?

小弟忍不住惊叹:“老天,这布局和我们隆中的家几乎一模一样啊。”除了没有茅草木屋,全是青砖瓦房外,什么主院,小套院,以及外围的那个大竹阵一一俱全。简直就是草庐的翻版。

崔州平一点儿也不觉得侵犯了猪哥的知识产权,摸着后脑勺笑道:“我和陈叔商量过了,既然是隐居,那么就要避开人烟,住进山里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