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7张云逸-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并派员在县城及附近的屋墙上书写“打倒帝国主义!”等标语。当天,李明瑞率60多名武装从龙州经天等来到镇结县城与张云逸会合。2 月1 日,张云逸、李明瑞在镇结县城召开县农会领导人会议(龙茗县农会主任汤学礼也参加),研究成立县苏维埃政府事宜和拟定政府领导成员名单。2 日,因有紧急军事任务,张云逸和李明瑞离开镇结,前往思林县。

红七军前委作出攻打南宁的决定在社会上广为传播,桂系军阀闻讯,惊恐万状,从前线调4 个团兵力进犯右江革命根据地。2 月4 日早晨,桂系军阀派出的部队在李画新指挥下,向驻守隆安的红七军部队陆续发起攻击。红军进行了英勇的抵抗。5 日,张云逸和李明瑞率红七军增援部队相继抵达隆安。经过3 昼夜激战,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为了保存实力,张云逸等指挥红七军撤出战斗。

红七军撤出隆安后,张云逸等率部退到恩隆县七里山区。敌乘机进占右江沿岸各城镇。为了打击敌人,张云逸和李明瑞又指挥红七军,与敌进行了马鞍山、亭泗战斗,重创了一批敌人。尔后率部转移到东兰、凤山一带休整。2 月底,张云逸在凤山县盘阳乡参加前委会议,总结前一段斗争的经验教训,研究部队今后的行动计划。为了扩大红七军的政治影响和补充装备、给养,前委作出第一、第二纵队到桂、黔边境开展游击战争,第三纵队留在右江,保卫根据地的决策。在会议期间,张云逸、陈豪人介绍李明瑞加入中国共产党。

根据前委规定,红七军成立后的头两个月,从军长到战士,每人每月发20元银元的薪金(不包括伙食)。1930年2 月份以后,因为脱离城市,经济较为困难,决定停发。当部队在东凤休整期间,张云逸等亲自向全体指战员进行解释,讲明现在部队的后勤面临困难,老百姓的生活还很困难,我们红军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经过做思想工作,大家都能团结一致克服困难。

3 月底,张云逸等率领第一、第二纵队从东凤向河池进发。在红七军离开根据地到敌人统治地区作战的时候,张云逸十分重视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政策、纪律教育。规定红七军到外线作战,不准借端滋扰良民,不准奸淫掳掠,不准拉夫,要公平交易等纪律。4 月初,红军抵达河池县城稍事休息后,东进占领了怀远镇。部队在这里住了3 天,召开了几千人的群众大会。张云逸在大会上讲了话,向群众宣传革命道理,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罪行。经过做商界的工作,红军在怀远镇筹集了几万银元作军饷,后继续向桂、黔边界前进。4 月下旬,第一、第二纵队进入贵州边境的苗山。张云逸反复强调,红军进入苗山时,要尊重苗族同胞的风俗习惯,不准乱鸣枪,不准拿群众的东西。由于红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使苗胞深为感动。他们从害怕逃跑上山,到怀疑持枪监视,最后主动送粮送菜。还主动给红军带路,遇到险处,帮助开路、架桥等。在苗胞的帮助下,红军3000余人,用一个星期的时间,顺利地通过了苗山,秘密进抵贵州省榕江县附近。4 月30日清晨,红七军向敌人发起进攻。榕江县城依山傍水,城墙高大,易守难攻。红军连战3 个小时仍未能攻下。张云逸等深入第一线,听取指战员的意见,最后决定用云梯和打竹钉到城墙缝隙中爬城攻击。并提出“攻下榕江城,纪念五一节”的战斗口号,鼓舞指战员的士气。下午5 时,张云逸和李明瑞亲临前线指挥,命令加强火力,掩护攻城突击队登城。结果攻击成功。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战,完全占领了榕江城。这次战斗,共歼敌500 多人,缴获电台一部,大炮数门,步枪600 多支,子弹10多万发,以及一大批军用品。还筹集得军饷几万元。榕江战斗的胜利振奋了红七军的斗志。

还在隆安战斗发生期间,2 月7 日,邓小平从上海回到龙州,4月5 日来到东兰武篆。5 月中旬,李明瑞、张云逸率红七军主力从贵州回到河池。邓小平立即赶到河池与他们见面。大家见面十分兴奋。接着,邓小平召开党员大会,传达中央指示,讨论今后行动问题。会议决定红七军回右江一个短时期,在右江开展土地革命及发展、改造红军。会后,张云逸和其他负责人率红七军主力回师右江。

百色城于2 月间被敌人占领后,成了桂系军阀在右江的一个反革命大本营。城里驻扎有桂军岑建英团和税警队、民团1000多人。6 月初,张云逸等率红七军主力又回到百色的外围山地。根据侦悉敌人兵力的布置情况,张云逸和李明瑞制定了围攻百色城的部署,决定分3路攻城:一路从东蚕过牛坡,直取大西门后,到较场圩、一路从东坪攻入长蛇岭后,直进北胜街,冲向较场圩;一路自羌园坡下南阁亭,经观音堂、大码头、二码头,直奔较场圩。3 路进军部队从东面、北面、西面3 个方向切断敌人的退路,形成对百色城的包围。当天下午,张云逸一声令下,攻城战斗开始,敌人陷入一片惊慌,纷纷夺路逃命。但是,第二纵队第一营攻到长蛇岭脚下时,突然被山上敌人的一个大碉堡喷出的密集火力封锁住去路。摧毁敌人的这个大碉堡,成了收复百色的关键。红军集中火力进行长蛇岭攻坚战,各种轻重武器同时向敌人阵地猛烈射击。敌团长岑建英为了作拼死的挣扎,也不断向长蛇岭碉堡调集兵力。并亲自到碉堡内督战。由于敌人占据有利的地形,红军多次强攻均未奏效。战斗持续到第2 天下午,碉堡仍未攻破。这时张云逸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从敌碉堡的侧面爬上长蛇岭,到离敌500 米处去观察敌情。在现场召开军事会议,决定用山炮将敌碉堡摧毁。由于只剩下3 发炮弹,必须做到弹无虚发,才能保证战斗的胜利。为此,张云逸和李明瑞决定将一门山炮移到离敌500 百米的山头,不用曲射,实行水平射击。当山炮在指定的位置安装好后,张云逸、李明瑞等围到山炮前,作射击前的最后检查。李明瑞亲自测定距离,校对瞄准器,下达开炮的命令。“轰隆”一声巨响,第一发炮弹打响了。只见敌碉堡火光一闪,烟尘腾空而起,碉堡被炸开一个大口。红军士气大振。炮手接连射出第2 、第3 发炮弹,都击中目标。预先埋伏在敌碉堡附近的攻击部队,在第3 发炮弹射击后,一跃而起,往前冲去,迅速拿下了长蛇岭碉堡。敌人在这里丢下10多具尸体,残敌狼狈逃向城内。红军乘胜前进,冲入城内,同敌人展开激烈的巷战。经过短时间的交火,敌人纷纷溃退。一部分逃过河,一部分当了俘虏,岑建英化装坐小船逃跑。晚上10时,战斗结束。这一仗,共歼灭敌军600 余人,缴获枪枝500 多支,迫击炮2 门,子弹4 万余发,以及其它军用品。接着,派部东进,收复了奉议、恩隆、思林、果德等县。

6 月中旬,云南军阀取道右江,出师攻打南宁桂系军阀。滇军张冲部过右江时,张云逸率七军撤出百色城开往恩隆、思林、果德一带山区待命。为了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宣传红七军,以影响全国。根据前委的决定,7 月初,张云逸等指挥第一、第二纵队和思林、果德等县赤卫军,在鹧鸪坳伏击滇军尾部,激战5 昼夜。敌军损失五六百人,惊叹“从没有遇到过这样有战斗力的队伍”。

伏击滇军后,7 月下旬至9 月底,张云逸和邓小平等领导红七军在恩隆、奉议、思林、果德一带开展土地革命,整训部队,扩大红军,建立地方政权,巩固根据地。按照分工,张云逸和李明瑞集中军直部队和第一、第二纵队3000多人在平马整训,总结红七军成立以来开展军事行动的经验教训,并由教导总队举办训练班。7 月15日训练班在城隍庙举行开学典礼,张云逸主持会议并讲了话。此后,张云逸还亲自给学员讲授军事理论和战略战术等课程。在部队整训期间,张云逸和邓小平等到思林县那叭村看望伏击滇军战斗中的伤病员。随后张云逸到恩隆、奉议一带检查工作。根据前委决定,张云逸将恩隆、奉议赤卫军改编为红七军第四纵队,由黄治峰任司令员。经过3 个月训练,干部战士的政治觉悟和军事技术水平都有了提高,党的工作也加强了,又补充了3000多名战士,全军发展到8000多人,整个部队精神饱满,斗志昂扬。

平马整训后,前委提出按原计划向湘粤边发展的问题,决定在10月1 日出发。出发前一日,南方局代表邓拔奇(邓岗)到达平马镇。10月2 日,邓拔奇在红七军前委会议上,传达中央政治局6 月11日通过的决议和中央给红七军的命令。对中央给红七军的命令,前委有不同的看法。张云逸等认为,红七军刚成立不久人数不足万人,武器装备很差,要完成中央交给的任务,打下柳州、桂林,消灭两广军阀是很困难的,不赞成把红七军拉去打大城市。但是,中央的命令又必须执行。会议最后仍决定按中央指示执行,部队到河池集中。10月3 日,张云逸等到奉议县田州镇,在镇东北角的草坪上举行出征誓师大会。参加大会的有红七军部队、工农兵代表和田州镇的居民数干人。誓师大会正式开始,在鸣礼炮、奏军乐之后,工人、农民代表先后发言,接着张云逸讲了话,他说:“我们红七军指战员将要离开可爱的革命根据地,离开亲爱的家乡,离开父母、妻子、同志、朋友了。但是我们的离开是暂时的。现在我们去执行中央交给我们的战斗任务,去打击敌人。我们相信,日后会胜利回来的。帝国主义、国民党反动派过去把我们害得太苦了,只有消灭他们,方能过上好日子。当然,这是件艰巨的事情,但只要我们坚决奋斗,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的。我们一出发,反动派必然不会放过我们,一定会用所有的力量来阻止我们的行动。因此,前进是有很多艰难险阻的。我们一定要听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