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派必然不会放过我们,一定会用所有的力量来阻止我们的行动。因此,前进是有很多艰难险阻的。我们一定要听共产党的话,跟共产党走,克服一切困难,才能战胜敌人,光荣地完成任务。对每一个同志来说,这是一场严峻的考验。我们相信,在我们这支队伍里,每个同志一定能经得起这场考验的。工农同志们,党政工作同志,希望你们继续为保卫右江苏区而斗争!”
誓师大会后第2 天,张云逸率领红七军第二、第四纵队从田州出发;军部直属部队和第一纵队从平马出发。7 日前后,两支队伍等五六千人集中龙川一带。接着,张云逸和李明瑞、陈豪人等率部继续前进。9 日,到达凌云县城,休息两天;张云逸等曾前往参观了该县有名的胜景——水源洞。14日,到甘田圩,休息3 天,17日,到乐业镇,休息7 天;23日,红八军第一纵队与红七军在乐业会师,张云逸热烈欢迎八军第一纵队转战千里,不辞劳苦,前来加入红七军的行列。随后,张云逸等率军往逻西经天峨、南丹去河池。在进军乐业时,张云逸先后在甘田圩场和乐业镇召开有800 余人、9000多人参加的群众、军民大会,宣传革命形势和我党我军的方针、政策。同时,派人沿途开展宣传活动,在圩场、村屯、路口书写“红军的胜利就是工农的胜利!”、“岑团(指岑建英)象只鼠,红军是猫捕鼠!”等标语。此外,张云逸还安排部队,一路横扫反动团局武装,打击土豪劣绅,为广大贫苦百姓撑腰除害;重点没收一批豪绅地主的财物粮食作为军需,并分出一部分救济贫苦农民。这样革命声势大振。各地群众议论说:“穷人不要慌,富人不要狂!”真是土豪劣绅闻风丧胆,贫苦人民扬眉吐气。
11月初,红七军各纵队先后到达河池。11月7 日,军第一次党代表大会在这里举行。大会在邓拔奇主持下,通过了执行中央命令的决议,提出了“打到柳州去”、“打到桂林去”、“打到广州去”的口号。会后,把红七军四个纵队改编为十九、二十、二十一3 个师。张云逸任军长,邓小平任政委,李明瑞任总指挥。9 日,全体指战员集合在河池三里亭前举行阅兵式。张云逸等检阅了部队,并进行北上动员。阅兵后的当天晚上,二十一师师长韦拔群带领一个由80多人组成的连队返回右江根据地,张云逸亲自给他送行。两位革命战友在皎洁的月光下一面走一面谈。他们从右江的农民运动谈到百色起义,从红七军的建立谈到土地革命的开展,从右江和全国革命的形势,谈到今后艰巨的战斗任务。他们回顾了他们在共同的革命目标下建立起来的亲密无间的革命情谊。张云逸恳切地对韦拔群说:“主力部队撤走后,右江苏区的困难一定很多,今后的斗争将更加艰苦,更加残酷。但是,军阀之间的矛盾很多,总的形势对革命是有利的。只要我们善于使用干部,掌握武装,一定会取得胜利的。”
韦拔群满怀信心地说:“我们一定坚持到胜利!”
在交谈中,韦拔群很谦虚地请张云逸给他提批评意见,张云逸说:“拔群同志,我们虽然相处不久,我知道你是一个各方面都很好的同志。你立场坚定,对党忠诚,斗争坚决,不怕困难,光明磊落,纪律性强,这些都是你很突出的优点。我觉得你有一个弱点,就是太重私人感情。这一点要特别注意。我们干革命,要依靠党,依靠一切真诚革命的同志。要知道,在阶级斗争中私交是靠不住的!”
韦拔群听了之后,心里热呼呼的,感到这些话正说到自己的心坎上。他紧紧地握住张云逸的手说:“是的,这是我的弱点。今后我一定好好克服!”
他们就这样边走边谈,不知不觉已经走出了20多里,可是要说的话还很多。这一带是游击区。反动豪绅地主武装还很强大。韦拔群请张云逸返回军部,不要再送了。但看到张云逸只带了两个警卫人员,他马上又对张云逸说:“你这样走我不放心。我送你一程。这一带我还熟悉,就是遇见敌人,也好对付。”这样,韦拔群带着他一连人又往回送10多里。两个人这样来来回回,弄到天交半夜。在离河池只有几里路的地方,张云逸无论如何也不肯让韦拔群再送了。这样,他们才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握手告别。
11月10日,张云逸和邓小平、李明瑞等率领红七军7000多人,从河池出发北上,去执行中央交给的任务。
(三)
红七军从河池出发向白区进军,当天占领怀远镇。原来拟定攻打宜山庆远镇后下柳州,到怀远后,发生了是否攻庆远的问题:一种意见是,中央指示集中攻坚,应攻庆远;张云逸和邓小平、李明瑞认为庆远是敌重镇,敌必出死力固守,反对攻庆远,主张及时渡江向桂林前进。一路上,张云逸和邓小平、李明瑞团结一致,坚持正确主张,不断与坚持立三左倾冒险主义的同志进行激烈的争论。由于左倾错误路线未得到克服,部队仍然受到很大的损失。1931年1 月2 日,部队进占全州时,在邓小平召开前委会议上,张云逸同意邓小平的意见,决定放弃攻打大城市的计划,改变硬打攻坚战略,部队开往湘粤赣边界,到江西与中央红军汇合。2 月5 日,部队到达广东省乐昌、韶关之间的杨溪长来渡口,横渡武水东进。日暮时分,敌军从韶关和乐昌两个方向同时扑来,将红七军截为两段。邓小平、李明瑞和五十五团已渡过武水。张云逸率未过河的军直属队和五十八团共约600 人,甩开敌人,撤至乳源县瑶族聚居的必背、半岗岭、埋坑山里。至此,红七军兵分两路活动。2 月6 日,五十八团开回到梅花大坪村,张云逸将非战斗人员武装起来,共编成两个营6 个步兵连,仍用五十八四番号。后张云逸率五十八团沿湘东南向江西前进,3 月9 日攻占酃县县城。3 月14日,在酃县沔渡与前来接应的湘赣独立师三团会师。两支部队与红二十军配合作战,打击侵犯湘赣根据地的敌人。4 月4 日,五十八团、湘赣独立师、红二十军由张云逸统一指挥,攻占吉安县永阳镇。不久,五十八团与五十五团在永新县天河会合。月底,张云逸在永新参加红七军第二次党代会,清算第二次左倾错误路线的危害。在这前后,张云逸等率红七军与湘赣独立一师、红二十军等兄弟部队并肩作战,先后打了安福、茶陵、安仁等几个大仗,配合中央主力红军取得第二次反“围剿”的胜利。同年7 月初,张云逸等率红七军尚存的老战士2000余人渡过赣江,22日到达于都县桥头镇,与彭德怀率领的中央红三军团胜利会师。
从右江到赣江,在漫长的征途中,张云逸等率领红七军行程7000里,转战桂、湘、粤、赣4 省,历时9 个多月。英勇粉碎了敌人多次的围、追、堵、截,战胜了难以想象的各种困难,终于实现了“汇合朱毛红军”的愿望。此后,红七军编入红三军团,成为中央红军的一部分。
纪念百色起义 袁任远韦国清陈漫远莫文骅吴西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张云逸等同志组织领导的广西百色起义,至今已经五十二年了。这次起义是在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的指引下,在毛泽东同志创造的工农武装割据的推动下爆发的,它为祖国各族人民的革命斗争历史,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一当时的中国,正处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双重压榨之下,灾难深重,民不聊生。蒋介石、汪精卫控制的国民党,已经背叛了孙中山先生决定的国共合作政策和反帝反封建政策,屠杀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如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广西的革命运动,这时也几乎被军阀摧残殆尽。但是广西的党组织和革命人民,并没有被征服、被杀绝,他们转入地下,继续着各种方式的斗争。
1929年初,爆发了蒋桂战争。桂系军阀在混战中失败。俞作柏、李明瑞分别担任了广西省政府主席和省绥靖司令。他们执掌广西军政大权后,要求与我党合作。党中央即派邓小平同志(当时名邓斌)为中央代表,前往广西负责党的领导工作,到了广西南宁,即以中共中央代表的身份,和俞作柏、李明瑞建立了较密切的合作关系。当时,俞作柏、李明瑞注意建立新军。新建的警备第四、第五大队,即以党中央派去的共产党员张云逸、俞作豫同志为队长,张云逸同志还担任了训练干部的教导总队副主任。同时,经我党的要求,俞作柏、李明瑞释放了“清党”中被桂系军阀监禁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进步分子,并吸收他们到政府和军队中工作;俞、李还同意开放工农运动,恢复工会和农民协会组织,给韦拔群同志领导的右江农民自卫军发了一批武器装备。党的广西特委还抓紧恢复和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召开了广西省第二次党代表大会,决定武装农民,加强城市工人运动。
正当广西革命形势有了转机的时候,俞作柏、李明瑞公开宣布反蒋。结果不出十几日,由于蒋介石收买了他们手下两个师长倒戈,粤军入桂进逼南宁,俞、李反蒋遂告失败。俞作柏去了香港,李明瑞到了龙州。在此风疾云涌的关键时刻,经过中央批准,邓小平、张云逸等同志决定按原计划把我党掌握的武装拉出南宁,到左右江地区,与当地农民运动相结合,开展武装斗争。去右江的警备第四大队和教导总队一部,携带辎重,在邓小平、张云逸同志率领下,到达百色。警备第五大队在俞作豫同志带领下开到了左江地区的龙州。
广西右江地区地处桂、滇、黔三省交界,原来就有我党的工作基础,特别是农民运动领袖韦拔群同志,素孚众望,即使在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时期,这里革命斗争也没有停止过。邓小平、张云逸等同志到达后,根据当时当地情况,立即筹划武装起义。邓小平同志召开了党委会议,决定进一步发动群众,宣传党的“六大”主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