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这份协议,李纯也有所参与,毕竟他作为冯国璋的部下,也是军火的使用者,所以扫了一眼,便合了起来,他对其中的情况了如指掌。
想到最近有传闻说邻近的浙江督军卢永祥从外国洋行购买了大批军火,可能会配合北方的皖系军队发动对直系的进攻,李纯就感到背若芒刺,心想: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势,必须大量购置军火。
“冯老虽然去了,但我们的合作还会继续的。实不相瞒,我最近正需要一批军火,加强我的军队。”
李纯笑着从旁边的心腹手里接过公文包,掏出一份武器清单。
“30000支步枪,1000支自来得手枪,100挺马克辛机枪,200门4重炮,军车50辆,还有各种子弹炮弹无数。”
小嘉道理一看,马上就乐了,喜上眉头。他心里算了一下,这笔交易数额至少得600万,如果卖的好的话,过千万也不是难事。
“这些武器我们都可以提供。只是贵方的报价才500万,有些少了,至少得要1000万,不然我无法向公司交代。”小嘉道理道。
接着双方就开始讨价还价,这时小嘉道理就体会到李纯的商人的精明来了。虽不至于锱铢必计。但每每砍价都砍到点子上,让小嘉道理不得不有所退让。
“750万。这个价钱实在不能再低了。我们千里迢迢从美国运货到中国,是要冒不少风险的,而且运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小嘉道理苦着脸道。
“好吧!”李纯满意地点点头。觉得嘉道理这个洋鬼子虽然精明。你还有些嫩。
“不过我要在三个月内,货全部到手。”李纯叮嘱道。
“可以。不过要是这么赶的话,要加50万运费。”小嘉道理趁机回了一刀,见李纯有些生气,便解释道:“这太平洋跑一趟可不容易啊,时间长久不说了,而且还有各种风险,我们的货物实在没法那么快生产出来,要是李督军要得急的话。我们只能推迟其他客户的订单,这个是要赔偿的,希望李将军能理解。”
看着小嘉道理真诚的脸,李纯也不再追究他说的话是真是假了,战争随时可能打响,花50万买时间,抢得先机,值得!
“好吧!”李纯咬牙点头道,“一个月内,我希望得到三分之一的货。特别是步机枪一定要有一半及时送来。不然——”
“你放心,我们美华公司绝对说道做到。”小嘉道理自信道。
心道:步机枪的事其实非常简单,虽然李纯购买的数目有些大,但一点也对美华公司构成太大的压力。
因为在南洋,美华公司一直都在囤积各种军火。通过走私,美华公司把美国伯利恒武器公司仓库里面的剩余的军火源源不断地搬到南洋。
小嘉道理手里控制的货物量就有10万支步枪,2000挺机枪,500门各类大炮。
嗯,他要把这些武器都卖到各地去。像李纯的小小威胁(或者警告)他这个死亡商人反而兴奋。
按照军火普遍几倍的利润,而小嘉道理本人将会获得军火收益的5%分红,里面隐藏的商机让他有些爱上了这个行业。
让小嘉道理有些郁闷的是,这些督军门爱赊账。李纯不能也不想在短短三个月内筹集800万资金,只同意给300万,余款等到打完仗再给。
江苏是富裕的省份,工商业农业发达,资源丰富,只要有抵押,美华公司也不怕李纯赊账。
小嘉道理皱了皱眉头,不想让李纯得到太容易,凝视李纯道:“李将军,我知道你完全有能力承担这区区几百万,只是生意场上的规则,我希望你能拿出抵押。”
“哦?你有什么好建议吗?”李纯警惕地看着嘉道理。心道:“所谓的抵押无非是路权、矿产等的东西,如果美华也来这一套的话,就只好先拖着了。等到打胜仗,一切都好说。”
李纯暗暗打定主意。不过,小嘉道理没有提及这些“合理而过分”的要求,只是希望美华公司在李纯治下有所便利。
至于美华公司会通过买办来实现对江苏路矿的开发,那就不是李督军愿意搭理的事情了。
长江流域并不会是主战场,不过为了压制皖系在南方的军事力量,李纯觉得有必要保持自己的军力优势,特别是临近的浙江督军卢永祥,动作特别不安份,所以李纯见小嘉道理很识趣地没提出让自己为难的条件,便爽快地接受了美华公司在江苏的扩张。
小嘉道理兴冲冲地返回上海,向司徒南报捷。
司徒南看着合同上李纯的笔力遒劲的签名,喃喃道:“这个李纯还算识货!不过可惜了,到时不知道这一切便宜谁呢?”
司徒南记得年底的时候,李纯就会突然死于暴病,而官方的公布的死因却是是因“忧国忧民”而自杀身亡。
正当势力蒸蒸日上的时候,突然暴病,期间发生干儿子文和贪污腐化,报纸满编报道,闹得满城风雨。李纯一死,部下齐燮元马上自行宣布就任江苏督军。
李纯之死当中疑点重重,在民国来说算是一桩无头公案,如果可以的话,司徒南想知道这个军阀到底是不是想历史公布的那样忧国忧民而死。
看来得派人去监视一下才行,最好不要让那个卖国贼齐燮元接任。
司徒南暗暗打定心思。他转过头,赞扬小嘉道理道:“干得漂亮。嘉道理,我果然没看错你。”
这次小嘉道理为公司谋得了大量的利益,这不仅是钱来衡量的。
有了李纯的许诺后,美华公司接下来在南京、苏州、扬州、无锡、淮安等地的投资就大大便利了。
丝绸、瓷器、茶叶等传统商品自不必说,通过设立在各地的货栈码头,美华公司可以低价收购这些传统的商品运到美国欧洲高价销售,同时也可以把各种商品输入到大大小小的城市里。
就连西方石油公司也得益 不少,连续在江苏境内开了不少油港码头,大大小小30个,一举超过美孚,成为江苏境内最大的煤油商。
“谢谢司徒先生赏识。”小嘉道理淡淡地笑道。这段时间,他成长很快,知道自己取得的一些成绩不算什么,哪怕换一个人去,结果也不会太差,毕竟美华公司的实力摆在那里。
“司徒先生,你放心好了。接下来,我还会把江西督军、湖北督军的军火订单拿下,他们也需要大量的装备。”小嘉道理自信道。
有了和李纯成功合作的先例后,他相信拿下江西、湖北的军火合同也不难。
李纯只,除了李纯还有直系的长江三督的江西督军陈光远,湖北督军王占元。这些人都在磨刀擦枪,用武力来维护自己的权势。
“好!”司徒南点点头,按照计划,直系的军队的武器都由英美洋行提供,司徒南自然希望美华公司能分到一杯大羹。
同时随着在菲律宾的钢铁厂扩大,棉兰的军工厂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把囤积的军火卖到中国去,用军火贸易的利润来投资南洋军工业,这是司徒南纠结颇长后制定的战略。
因为就算美华公司不参与,战照样会打,那些军阀也会找别的军火商来购买武器。既然这样,还不如美华公司来赚这个钱。
看着已经被军火暴力激起野心的小嘉道理,司徒南心里有些感慨,过了一会儿,他又吩咐道:“江西、湖北的事自会有人去了。现在时间比较紧,你去找另一个真正的大客户——北洋第三师师长吴佩孚!”
“吴佩孚?”小嘉道理惊讶地问道。
吴佩孚和他的第三师虽然比较能打,被段祺瑞一纸令下从直隶调到湖南,跟广州军政府作战。
第三师的军费被中央政府控制,没有自己的地盘,财力嘛??
“就是他!相信我,他可能是这场战争的决定者,也是未来我们最大的客户,他是个潜力股,明白吗?”司徒南告诫道。
“如你所愿,我会投资这个潜力股的。”见大老板都这样有信心了,小嘉道理也不好反对。
。。。。。。。。
(感觉太糟糕了,电脑还没修好。呆在朋友家,借用他的电脑,很不方便。总之尽量,尽快吧!抱歉。)
第三卷 余波 119 军火吴佩孚()
在司徒南的指示下,小嘉道理又风尘仆仆地赶往湖南衡阳。
湘江水畔,回雁峰下,一英气男人望着栏外青山,奔流的江水向东不息,心里一阵感慨。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骚客都在此留下感慨,金我吴子玉也不例外啊!”
那男子叹道。
他就是北洋悍将吴佩孚,秀才出身,投笔从戎,年轻时东北发生日俄战争,曾作为侦察兵,为日本收集俄**队的情报,因此立功升为少尉。
吴佩孚进入袁世凯的北洋系统后,一路平步青云,战功赫赫,升到了第三师师长。他的老大是卖布将军曹锟,曹锟没有太出众才能,所以曹吴一派的真正核心是眼前的这个一脸英气的吴佩孚。
嗯,在一帮大老粗出身的北洋军阀里面,吴佩孚无疑是非常突出的,不仅是因为他是高级知识分子,更因为此人雅量有才,在谋夺私利方面还算是洁身自好,因此也为人称道。
小嘉道理心里默默地分析吴佩孚,来之前,美华公司已经和北京的曹锟取得联系,所以很顺利地见到了吴佩孚。
“吴将军,咋们有话直说吧!我是想过来和你谈军火生意的。”小嘉道理开门见山道。
“好!”吴佩孚点点头。一双又大又黑的眼睛注视着小嘉道理这个主动找上门的军火商人。心道:来得真好,真及时。就算美华公司不来找自己,自己也会找他们的。
“我们的货物质量吴将军已经试验过了,性能如何,也勿需我再唠叨了。我知道。吴将军不日将北上,甚至也可能会和北方的军队作战。所以我想知道这次你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