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好!听说为了利比亚的石油,美国人都快和意大利人打起来了!”**道,想起今日美国舰队访问地中海的消息,忍不住道。
在利比亚,他们只是过客,见证华人在非洲积极开拓一幕后,他们继续前往欧洲,寻找传说中的“火与剑”!
“这里中国人很多啊!感觉走在洛杉矶的唐人街似的。”雪佛龙石油公司大楼,锡尔特港最高建筑,亨达。布朗放眼街道外的锡尔特城笑道。
“当初建设这里的时候,除了白人工程师,七八成的工人都是从南华找来的。”
辛克莱笑道,心里补充了一句,没有这些便宜好用的华人工人,如果靠总部拨给自己的钱从美国招来工人开发利比亚油田,估计利比亚分公司早就破产了。
因为有共同成长的友谊,辛克莱和利比亚分公司对华人工人态度友好,除了必须的技术人员,一般的工人职位都愿意提供给华人。
当然,这里必须提到,派遣到利比亚的华人工人和技术人员都有参加建设兵团或者在南华从事石油勘探开采方面的经验,素质是相当不错的工人,在周自强的调教下,干活卖力、听话不闹事、也敢动手,能承担保卫任务。
“过高比例的华人工人会不会尾大不掉,阻碍工作展开呢?”亨达。布朗有些担心问道。
“如果在别处,这样做肯定政治不正确了。不过在利比亚,我们又是雪佛龙石油公司,他们反而是可以信任的对象,现在他们和我们并肩作战呢。等你见到周,你就知道了。”
辛克莱笑道。
又指了指对面锡尔特警局,警局门口站着几个颓废无力的殖民地警察;他笑道:“我在的黎波里时,总督大人说要调兵过来,像这种殖民团,还不如我们公司的保安队呢!”
辛克莱一脸不屑,不把意大利人放在眼里,如果在的黎波里或者班加西,他或许会有所忌惮,但在一草一木都是雪佛龙石油公司建起来的锡尔特港,意大利人的存在太微弱了。
只要不明面打起来,锡尔特港还是雪佛龙石油公司说了算!
辛克莱的强硬态度,亨达。布朗看在眼里,心里暗暗称赞,在海外开拓就要辛克莱这种敢打敢拼,又不鲁莽的人。
他对辛克莱口中的周自强有了兴趣,这是在利比亚很有分量的一个人,辛克莱在利比亚做的那些事都有他参与的影子。
很快,在一个炎热的午后,在一片植被稀疏、低矮,砂砾随处可见的荒漠里,来的路上还可以看到一些断壁残垣的大理石废墟,可能有什么文物价值,不过没人关心。
总之,亨达。布朗见到了周自强——一个小麦色,穿着保安服,身体挺拔,有着浓郁军人气质的男人从装甲车里跳下来,快步走过来。
“布朗先生,我们又见面了!”周自强笑着问候道。
他身边跟着一队几十人手持汤普森冲锋枪的人员,周自强和辛克莱打了个招呼,挥挥手,就让那些武装人员散开了。
亨达。布朗有些迟疑,不觉得自己怎么就和他见过面呢?
“当年雪佛龙石油公司在苏门答腊投资油田,我有幸在南华见过布朗先生一面,布朗先生可能不记得我了,但我一直记得你。也听司徒先生提过你。”
周自强解释道。
亨达。布朗点点头,脸上有种“我想起来了”的表情。当然他的确不记得周自强这个无名小卒,不过没关系,重要的是周自强提到司徒南,亨达。布朗不得不重视,觉得这个周自强不能小看。
在他和雪佛龙石油公司严格审批利比亚分公司的资金的情况下,辛克莱能坚持下来,不得不说周自强和他身后的华人财团暗中出了很大力气。
值得一提的是,周自强表面上还是南华派来的外交官员,现在堂而皇之地出现内陆地区,身边带着一群彷如军队的保安队,这说明了什么?
周自强固然“失态”,他和雪佛龙石油公司关系匪浅,还有就是意大利人的存在实在太弱了。(。)
422 闹出火()
进入内陆来,亨达。布朗就很少看见欧洲人,白人倒是有,不过是包着头巾的阿拉伯人,见得最多的居然是晒黑的华人,这也说明内陆地区的荒凉落后。
亨达。布朗在太阳下站了一小会,北非太阳的热情让口干舌燥,猛烈的阳光“打在身上”,可不是在加州带着太阳帽穿着得体的衣服悠闲地打高尔夫球还美名曰晒太阳能比的。
舔了舔裂开的嘴唇道:“这里条件艰苦啊,感觉来到墨西哥沙漠,当年我们去德州荒漠里冒险,也去过荒凉的墨西哥,这里比墨西哥还要荒凉。”
“墨西哥荒漠至少还有仙人掌,这里连仙人掌都不多,除了我们这些冒险者,别说意大利人,阿拉伯土著人都不愿意来这里。幸好我们发现了一处绿洲,勉强解决了水源问题。”
辛克莱吐槽道,看了周自强一眼,佩服道,“然而就在这种艰苦条件下,周和他的同胞们帮公司建了营地,铺了道路,装上自来水和电,当然还修建油田,现在正在铺设管道。他们付出了很多!”
“嗯。”周自强也感慨地点了点头,心里很是自豪,不用说什么邀功的话。
在利比亚工作期满后,华人工人得到一笔丰厚的钱,足够他们回到祖国或者在南华买一块不小的土地或者做点小生意,不得不说,这些坚强的汉子好样的!
周自强和他背后的南华华人恳亲大会目标当然不是让那几万华人赚点小钱,然后屁颠屁颠地回到国内,抱着几亩田地和水牛“颓废”地过日子,而是千方百计让他们在海外定居下来。
亨达。布朗认可华人工人对雪佛龙石油公司的贡献,吩咐辛克莱不违反原则条件下,尽量照顾这些华工们。
周自强表示感激。有雪佛龙石油公司支持,华人入籍利比亚障碍会少很多。不用自己出面摆平意大利人,麻烦少很多啊!
在外面还不觉得。回到营地后坐下,亨达。布朗闻到周自强身上淡淡的血腥味。
周自强解释道:“我们在一号油田以西20公里的地方发现了绿洲。那里有水源,派出工程队过去铺水管,这几天突然来了不少马匪,破坏我们的水管不说,还杀了我们不少人。今天总算把那些混蛋逮住了,说起来你们不信,还抓到一个意大利人呢?”
周自强语气轻描淡写,似乎习以为常。
“意大利人?在哪?”辛克莱问道。
“他被子弹击中。救不活他,埋了。”周自强答道,又补充了一句,“都埋了!”
无论在南华还是在利比亚,他对绿教都没什么好感,本土那些又黑又绿的家伙让人讨厌,要不是自己在北非,他还真想回本土把那些有黑又绿的家伙流放到偏僻的外岛上。
利比亚这里好些,人比较少,华人过来开辟新家园。原来的地方没什么人,和当地人没什么冲突。
然而,当锡尔特地区被开发出来后。觊觎的人越来越多了,对于那些破坏分子,周自强觉得没什么道理可说的,一个字“埋”,这些年,他可没少在沙漠里“种”人。
在无法无天的荒漠,杀人越货不算什么,不然德州和加州牛仔为什么那么多呢?
毕竟,石油也叫黑金。
辛克莱和亨达。布朗作为出色的石油冒险家。不觉得周自强的做法有问题,但意大利人和马匪搅在一起破坏水管。这事就严重了。
这一带原本没什么人,不多的土著早就被清理干净了。现在又来了批新的,要说和意大利没关系是不可能的。
“肯定是冲着油田来的!他们不想我们轻松地开采石油,意大利人没什么办法了,要用这种拙劣的手段吗?”
辛克莱气愤道,利比亚的事业关系他前途,他最不愿意看到有人搞破坏了。
又看了周自强一眼,“水源是关键,控制水源就控制了这一大片盆地。周,我信不过那些包头巾的家伙,希望你让你的同胞过来,把那处水源保护起来,作为公司在内陆油田厂区的基地,水源必须保护好。”
“内陆荒漠建定居点,人倒是好说,技术上可以找邓肯商行,他们有经营沙漠绿洲的经验,但是需要的物资——光靠南华那边提供不了多少。”
周自强无奈的摊开手,张口要东西了。
如果华人占了这片水源和土地,就能更好保护公司的油田,这个结论不只是在利比亚成立,早在委内瑞拉的马来开波湖油田区,在苏门答腊,在加州长滩,雪佛龙石油公司一直就有雇佣华人工人的传统,并且会这个传统延续下去。
亨达。布朗也没意见,至于钱么,只要能把石油采出来,和赚到的钱相比,周自强要求的一点支持不算什么,现在雪佛龙石油公司不差钱!
“在沙漠里建城,也就吃苦耐劳的华人能干成,你的同胞在内华达的拉斯维加斯就干得不错!”亨达。布朗笑着称赞道,“有必要的话,公司会拨出一笔特别资金。”
“那好,此事交给我吧!”周自强爽快答应下来。
说完见没自己事就起身离开,把时间交给辛克莱和亨达。布朗。
“周很有效率,是你的好帮手!”
亨达。布朗微笑道,他在这里不能停留太久,还要去伊拉克查看一号油田的情况,然后返回本土向董事会汇报《红线协定》的情况。
于是又严肃起来,“后天舰队就到班加西,这是最好的谈判时机,要抓紧。”
与此同时,负责石油谈判的齐亚诺来到的黎波里,和总督伊塔洛。巴尔博商量如何应对“咄咄逼人”的美国佬!
在他们看来,美国佬就是咄咄逼人,不然怎么会把舰队派到地中海呢?
伊塔洛。巴尔博笑着介绍齐亚诺的谈判对手:“雪佛龙石油公司在利比亚的负责人辛克莱是个非常强硬的家伙,他在美国原本是个颇有能量的石油商人,后来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