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恶性竞争不会有好结果,但林子轩没有办法阻止。
在高薪的利诱下,刚刚通过《妈妈再爱我一次》出名的王汉论转投天一电影公司,而殷明竹却不为所动。
这和她们的境况有关系,殷明竹是富家小姐,不缺钱,演电影是为了兴趣。
何况殷明竹和但杜予似乎有了超越男女纯洁友谊的关系。
而王汉论却需要生活,特别是因为这部电影,她已经和家庭决裂了,哪家公司出的薪酬高自然就到哪家公司去。
在这种纷乱的情况下,明星电影公司的第三部影片《大闹天宫》就要上映了。
在上映之前,难免被抹黑,说什么不过是京剧猴戏的翻版,看电影还不如看京剧。
还有说明星电影公司是要毁掉《西游记》,根本拍不出书中的神奇场景,是在糊弄观众。
林子轩对这部电影很有信心,好不好看,不是你们说了算,要看过才知道。
顶着不断的争议声,1923年1月20日,《大闹天宫》在夏令配克豪华影戏院首映。
;
第一百五十三章 一只猴子的逆天之路()
作为明星电影公司的年度压轴之作,《大闹天宫》的宣传可谓是不遗余力。
因为这是重要的事情,所以每天在电台广播中都要广播三遍。
林子轩还用笔名写了一篇评论性文章《一只猴子的逆天之路》,指出了孙悟空天不怕,地不怕的战斗精神,它敢于反抗天庭的暴政,敢于进行战斗。
他把孙悟空塑造成一名斗士的形象,结合当下中国的现状,矛头直指北洋军阀政府。
并在最后写了一句话:革命尚未成功,诸君仍需努力。
为了宣传电影,他也算是蛮拼了。
当然,他没有在这个时候抄袭《悟空传》,在民国时期写《悟空传》扑街的可能性极大。
这篇文章非常的应景。
此时,在广东叛变的粤系军阀陈炯名被驱逐,孙仲山准备结束在上海的生活,返回广州重建陆海军,继续北伐。
他在一次谈话中提到了这篇文章,颇为赞赏。
从文化意义上来说,对于传统中人物的重新解读,赋予其新时代的意义,这也是对传统的一种继承和发展。
其实,这同样是林子轩拍摄《大闹天宫》的意图。
除了追寻童年的记忆外,他想要塑造一个狂傲不羁的形象,孙悟空那种大无畏的战斗精神应该能让这个时代的人有所触动。
《津门大侠霍元甲》讲的是爱国情怀,《大闹天宫》讲的是为了自由而战斗的精神。
自由的精神,独立的思想,不屈的战斗,这正是这个时代需要的东西,孙悟空无疑是最好的代言人。
在电影放映之后,林子轩还准备用笔名写几篇解读孙悟空的文章。
现在是他欣赏电影的时候了,就算是看过了一遍,他仍然不会厌倦,这本来就是一部百看不厌的电影。
影片的开头是一段风景,旁白在介绍这个全新的世界。
这里是东胜神州傲来国的花果山,在开天辟地之时,一块仙石恰巧落在这里,经历了无数岁月,最终孕育出了一只石猴。
电影的外景都是在崇明岛拍摄的。
民国时期的崇明岛还没有被开发,只有一座小镇子,颇为荒凉,非常符合花果山的设定,而且周边就是入海口,能够展现海中仙岛的景象。
特别是起雾的时候,更为飘渺。
接下来,石头炸开,一只猴子从里面跳了出来。
郑发祥抛弃了京剧脸谱和华丽的装扮,在脸上粘上金色的猴毛,身上套上一层由金色毛发构成的衣服,这件衣服可是特制的。
这样更为生活化,他的动作同样灵巧,像猴子一样在山野间爬行和跳跃。
在这里,你根本找不到京剧猴戏的影子,只看到一只灵巧的猴子,这就是电影和京剧的区别,他不仅做到了形似,还做到了神似。
石猴和其他猴子打赌,闯入水帘洞,从而成为了猴王。
如果是京剧,这里会有大段的武打场面,但在电影中,只是用来表现猴子的日常生活和石猴勇敢的性格。
但正是这种日常生活才考验演员的功底,如果不是真的了解猴子,很难演的惟妙惟肖。
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
石猴看到其他猴子生老病死,心中感慨,便想要去外界拜师学艺,寻找一个长生的法子。
于是,它离开花果山,划着竹筏,朝着茫茫大海而去。
拜师学艺这一段是重点,这可是第一次展现神奇的法术。
孙悟空学会法术之后,开始在同门面前显摆。
他一会变成一棵树,一会变成一只鸟,一会钻进地底,一会飞上天空……
这就需要各种道具了,无论是树还是地底,都设有机关,看着孙悟空是钻了进去,不过里面是中空的,摄影技巧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举个例子,比如破镜重圆,你可以拍摄一张好镜子的照片,再拍摄一张碎镜子的照片。
如果你把好镜子的照片放在碎镜子的照片前面,观众会认为这个镜子摔碎了。
如果你把碎镜子的照片放在好镜子的照片前面,观众主观上会认为这个碎镜子复原了。
在电影拍摄上,这叫做蒙太奇。
也就是当不同镜头拼接在一起时,往往会产生各个镜头单独存在时所不具有的特定含义。
因为观众对于这种情况会自行进行脑补,也可以说是导演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了观众,让观众按照导演的暗示进行联想。
这类神奇的法术在京剧里,在魔术中很难见到,特别是孙悟空腾云驾雾的场景。
孙悟空在云中飞行,还能看到下面的高山和大河,这就是刚才所说的蒙太奇了。
先是孙悟空飞行着朝下看的镜头,接下来是高山的镜头,观众就会认为两者存在着联系,孙悟空的确在空中飞行。
这就是电影和现场表演的区别。
戏院里,观众对这段法术演示震惊不已,这些人不是没见过世面,他们看过机关布景戏,看过西方的魔术表演,也知道这都是假的。
但电影画面在他们脑海中形成了一种错觉,让他们在这一刻觉得真的很神奇。
孙悟空因为闹事被师傅赶了出来,回到花果山,成为了妖王。
因为没有顺手的兵器,它便闯入龙宫,讨要兵器。
在《大闹天宫》中,龙宫、地府和天庭是重要的场景,也是耗费资金最多的地方。
林子轩借鉴了后世水族馆的结构,用玻璃把水隔开,水中还有各种鱼类游来游去,看起来就像是在海底一样。
其实,真正懂行的人一眼就能看出端倪,真正的海底哪里有这些鱼类。
但这是龙宫,是神话故事,龙宫里什么没有。
拍摄的时候要注意玻璃反光,不能让人看出来穿帮。
把龙宫的定海神针变成如意金箍棒就是魔术了,这里有一段特别精彩的武打动作,孙悟空拿着金箍棒大闹龙宫。
京剧中猴戏里耍棍是演员的基本功,只有耍的精彩,耍的眩目,才能获得观众的掌声。
郑发祥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棍子在他手里像是活了一般,翻飞起舞,有着诸多的变化,让观众看的喝彩不已。
就这样,孙悟空得到了兵器,穿戴上的盔甲,成为了花果山的美猴王。
;
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闹天宫》()
;
美猴王的造型采用以京剧戏服为基础,适当的进行改变,让整个造型更为有气派,符合美猴王唯我独尊的气势。¢£,
如果说之前的孙悟空是矮矬穷,那现在的孙悟空就是高富帅了。
美猴王的新扮相让观众眼前一亮,看起来就有股威武霸气。
郑发祥的表演也为之一变,先前是猴子的神态多一些,如今更多了人性化的一面,把孙悟空前后的变化表现的细致入微。
孙悟空在花果山和其他妖王结拜,却在喝醉之时被阎王勾去了魂魄。
《大闹天宫》中的地府并不阴森恐怖,虽然有一些小鬼的形象,但更像是人间的官衙,这是为了避免吓坏孩子。
对林子轩来说,拍摄这部电影的初衷是怀旧,自然不希望出现不适合儿童观看的情节。
孙悟空大闹阎王殿,更改生死薄,惹得阎王爷上天庭告状,太白金星下界招揽孙悟空,官封弼马温,掌管天庭的御马。
如果说一个故事有开端、发展、**和尾声的话,那么到这里仅仅过去三分之一。
这是一部九十分钟的电影,好戏才刚刚开始。
孙悟空偶然知道弼马温只是一个不入流的小官,便反下天庭,回到花果山自立为“齐天大圣”,从而惹怒了玉帝,派出托塔李天王和哪吒三太子前往镇压。
这场神仙之间的斗法使用了颇多的特技。
比如,哪吒三太子的风火轮,上面裹上了一层浸油的棉布,点燃了看起来效果不错。
但扮演哪吒的小演员并不会真的赤脚站在轮子上,那不现实,都是用绳子悬空的。
而且,托塔李天王在天上和孙悟空的对话是分开在两个地方拍摄的,先在室内制造大量的烟雾,造成在云端的感觉,拍摄托塔李天王的台词。
孙悟空的台词则要在外景地崇明岛拍摄。
所以,看起来似乎是两个人在对话,其实只是两个镜头的拼接而已,他们两人不会同时出现在一个镜头之中。
然而,正是这一段神奇的神仙斗法震撼了观众。
这个时代的外国电影以写实为主,即便涉及到宗教神话题材,也拍摄的中规中矩,最多有个闪电什么的,不会这么大量的运用特效。
一些观看的外国人目瞪口呆,认为电影中出现了巫术和魔法。
林子轩不由得摇了摇头,这只是开胃菜,真正大闹天宫的戏份还没有开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