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大文豪-第2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穿越之后,他和古董行业接触的不多,他不懂这个,也没有附庸风雅的爱好。

    林家说到底是商人家庭,不是书香门第,林子轩算是个异数,一不小心成了家。

    但他是冒牌家,对于这个时代文人认为风雅的事物都不怎么感兴趣。

    不过,他虽然不了解上海的文物市场,却有所耳闻。

    比如,上海《新闻报》的大股东加拿大人福开森就喜好收集中国文物,此人自1887年来到中国,生活了数十年之久,收集了数千件中国古玩。

    中国文物流失海外早已有之,八国联军进北京火烧圆明园,抢掠无数文物。

    根据《清季野史第一编都门识小录》记载。

    “庚子间,《四库》藏书残佚过半,都人传言,英法德日四国运去者不少。又言洋兵入城时,曾取该书厚二寸许长尺许者以代砖,支垫军用器物。武进刘葆真太史拾得数册,视之皆《永乐大典》也。”

    这只是一个开端。

    中国的这些文物被带回西方,引起了西方人的高度重视。

    西方的文物贩子和学者们不顾风险的蜂拥而至,他们要来东方抢掠宝藏,甚至有西方的博物馆开出中国文物的收购单据,明码标价。

    那些士兵不识货,拿古籍当砖头。但这些文物贩子不同,他们知道什么东西有价值。

    一些外国商人还在北平上海天津等文物汇聚地开起了贸易商行,专门收购中国文物。

    有些中国古玩商也开起了专做洋人生意的古玩铺。

    于是。双方勾结在一起,大量文物就通过各种渠道源源不断的运到了国外。

    清朝末年。法国驻华第三公使魏武达以搜集中国文物出名,是鉴定中国古玩的专家,卸任后他在巴黎开设中国古玩店。

    北平最大的古董商岳斌就是由他扶植起来而发财致富的。

    这一时期,北洋政府既无禁止文物出国的法律法规,又缺乏对旧书业古玩业的必要管理,导致文物外流畅通无阻。

    久而久之,这些外国的文物贩子不满足于市面上的古董。

    为了牟取暴利,找到更有价值的中国文物。他们和中国国内的盗墓贼联合起来,开始以考古的名义在中国各地进行盗墓挖掘。

    形成了盗墓销售运输一条龙的文物走私产业链。

    丁闻江曾见过类似的情景,说起来痛心疾首,却无能为力。

    因为不光有盗墓贼参与其中,还有各地的大小军阀为外国人提供方便,甚至这些军阀都参与盗墓,换取钱财。

    民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军阀盗墓事件要算是孙殿应于1928年在河北遵化的疯狂盗墓行为。

    他选了两座陵墓,一座是清朝乾隆皇帝的裕陵,一座是慈禧太后的东陵。

    在林子轩的记忆中,有两处地方的文物流失让他印象深刻。

    一处是敦煌的莫高窟。一处是洛阳的龙门石窟。

    在后世,他看过余秋羽写的《文化苦旅》,其中第一篇叫做《道士塔》。讲的就是敦煌莫高窟的故事,里面的那位王道士让人痛恨不已。

    王道士原本是位普通的农民,逃荒到甘肃,做了道士,负责看守莫高窟。

    有一天,他偶然在莫高窟的一个隐秘洞穴内发现了大量的文物。

    他并不明白其中的价值,便拿了几卷经书送给县长,县长又送给了甘肃学台。

    这位学台是位金石学家,懂得洞窟的价值。便建议送到省城保管,但东西很多。运费不低,官僚们犹豫了。

    最终。这件事就不了了之。

    只有王道士一次次随手取一点出来的文物,在官场上被当作礼物送来送去。

    后来,这些经卷被外国人发现了,他们如获至宝。

    大批欧洲的学者考古学家冒险家们不辞辛苦的赶到甘肃,赶到莫高窟,只为了能获取洞窟中的那些经卷。

    他们最后面对的就是那位看守着莫高窟的王道士。

    一场完全不对等的交易在莫高窟前开始了,王道士的开价并不高,甚至低的可怜。

    1905年,俄国人勃奥鲁切夫用随身带着的俄国商品,换取了一大批文书经卷。

    1907年,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迭子银元换取了24大箱经卷5箱织绢和绘画。

    1908年,法国人怕希和用少量银元换去了10大车6000多卷写本和画卷。

    1911年,日本人吉川小一郎用难以想象的低价换取了300多卷写本和两尊唐塑。

    这位王道士并不知道从他手中交易出去的是一个灿烂的文明。

    偌大的中国,竟存不几卷经文!

    在洛阳,同样的事情发生在龙门石窟。

    1931年,美国人普爱伦去洛阳参观,游览了龙门石窟,他对这些石雕感兴趣,将其中的《帝后礼佛图》拍摄来。

    《帝后礼佛图》雕刻的是北魏孝文帝和文照皇太后礼佛的情景。

    普爱伦返回北平后,同北平的古董商岳斌商议,签订合同,以5年为期,4万元为代价,将《帝后礼佛图》运往美国。

    岳斌趁当时时局动荡,买通洛阳当地驻军,将《帝后礼佛图》凿成碎块,运回北平。

    他请人将碎石块粘对修配,最后拼凑成《皇帝礼佛图》和《皇太后礼佛图》两块浮雕,卖给了美国人。

    可以说是罪大恶极。

    人民的愚昧,当权者的不作为,西方文物贩子的贪婪,是中国文物流失海外的主要原因。

    正如《道士塔》中出现最多的一句话:我好恨!

    恨没有早生一个世纪,恨没有挡在莫高窟前,恨没有拦住那些驶往西方的货轮……

    林子轩穿越到了这个时代,有了一点力量,他觉得应该做些事情,让后世的中国人不再那么的痛心,尽可能的把文物留在中国。

    丁闻江和林子轩说这番话没有其他用意,他和林子轩的观念相同,教育背景相同。

    两人都是从英美留学归来,都支持传统文化,反对苏联,都愿意为这个国家做点事情。

    林子轩知道这件事太大,不是他一个人可以完成的,耗费的时间太长,要一直和西方的文物贩子作斗争。

    所以,他需要寻找一群志同道合者,成立一个庞大的民间机构,持续的运转去。

    “就从我们开始做起吧!”在龙华镇的桃花丛中,林子轩坚定的对丁闻江说道。(。)

第三百二十五章 文化散文() 
林子轩提议成立一个拯救文物的民间机构,丁闻江自然是极力赞成。≤≤小≤说,

    丁闻江现在是淞沪商埠督办公署总办,在上海华界的地位仅次于孙传方。

    孙传方只管军队,对政务不怎么精通,所以丁闻江就有了不小的权利,可以便宜行事。

    加上林子轩在上海文化界的影响力,两人联手或许真的能做出一番事业来。

    当然,这件事不是说说就行的,还需要大批的人员做事,需要大量的资金做后盾。

    丁闻江能够从上海的财政资金中拨出一笔钱,林子轩捐出一部分,成立文物救助基金,打好基础,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加入。

    他们决定把这个机构叫做中华文物救助会,总部设在上海,之后逐步在全国设立分会。

    至于救助下来的文物,两人同意建立一座博物馆暂时保存,等到适当的时机捐给国家。

    这个适当的时机是指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的时候。

    不过在建立博物馆的地点上两人有分歧,丁闻江觉得上海就很好,林子轩则认为最好建在偏远地区,避免文物毁于战火。

    这让丁闻江很诧异,他认为在目前的中国上海租界无疑是最安全的地方。

    林子轩想的更为长远。

    如果历史没有改变的话,上海并不安全,倒是重庆和云南等地是合适的地点。

    这只是初步探讨,两人求同存异,把这件事暂时搁置,以后再做决定。

    在龙华镇的这次会面,他们谈论了中华文物救助会的大体框架和基本方针。

    也就仅此而已了,毕竟这件事牵扯到的东西太多。不是一时半会能够说好的,还要和一些文物专家商量文物鉴定和保存的问题。

    两人会联名在申报上发表一封倡议书,邀请有志于文物保护的专家学者参与进来。

    无论是丁闻江。还是林子轩,在这个时代都是极具声望的人物。影响力不容小觑。

    回到家里,林子轩稍稍冷静下来,不由得摇头苦笑。

    想想以后中国的情况,这会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就算是把文物保存下来,也经不起人为的破坏,这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难题。

    他暂时没有更好的办法应对将来的危机,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很多事情总要有人开个头。才能让后来的人继续做下去,他愿意做一个开创者。

    提倡传统文化,保护文物,这是一脉相承的事情,文物也是传统文化。

    不能让后世的学者跑到外国的博物馆研究中国的文化,那将是一个民族的悲哀。

    说起来,林子轩并不喜好文物,也不懂这些,只是有些不忿而已,既然现在有了声望。有了钱财,那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保护工作是义不容辞的事情。

    这是一个普通中国人的爱国情怀。

    作为一名伪文学家,当务之急不是组建保护文物的机构。那是一件长期的工程。

    眼下,他要利用自己作家的身份发表文章来唤醒大家保护文物的意识,揭露西方考古学家在中国的盗墓行为。

    这些事情不是没人知道,但一直没有引起重视,因为种种原因,也没人说出来。

    或许有人说了,却依旧没有人关注。

    在这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战争和革命吸引了大部分人的注意力,有太多需要专注的新闻。盗墓和贩卖文物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林子轩要写的第一篇文章叫做莫高窟。

    他结合后世的资料,讲述了敦煌莫高窟的飞天文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