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二人森林-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晒干的松菌可以存放很久,是为冬日准备的储备粮之一。

    捡松菌是件费时的活儿,去年她没能捡到很多,只有些花菇。

    这时已经快六点了,天已经要黑了,炉台上用鱼汤拌好的杂粮面团也膨胀的有原先两倍大了。

    她往面团里加上一点鹅油,揉匀,杂粮面里掺了小米、黄豆、红豆、燕麦、野米,还有些面粉,做成的面团是棕红色。

    何田拧掉一小团面,放在手心做成一个窝窝头,搁在蒸笼上。

    很快,蒸笼上摆满了头顶圆圆的“小斗笠”。

    何田把泡了一下午的小米和红枣放在煮粥的陶锅里煮上,蒸笼架在陶锅上,盖上盖子,又往炉子里填上一把干草和两块木柴。

    不一会儿,粥煮沸了,蒸笼里也散发出面食的香味。

    何田算着时间,带小麦去把大米赶回家,收拾好它的窝棚。

    她回来时,易弦已经醒了,正站在炉台前搅粥呢,蒸笼也拿下来了,不过

    “你怎么吃了一个?”何田看着一手搅粥一手拿着窝窝头吃得正香的易弦,再看看仰着小头舔嘴的小麦。

    易弦马上意识到这是怎么回事了,哈哈笑了一声,蹲下揉揉小麦的狗头,“对不起啊!”然后又对何田说,“还挺好吃的!你也尝一个?”

    他们的晚餐是小米粥,菜是松菌炒鱼片,再配上何田之前给易弦做的夹腊肉丝干饼。

    也难怪易弦会误以为这笼窝窝头是给他们做的。

    窝窝头蒸好之后是深紫红色,大概是野米的颜色最后占了上风,可能是因为是用鱼汤和的面,又加了鹅油,不仅香味浓郁,卖相也不错,表皮光亮,捏在手里又暄软q弹,一个个小巧玲珑。

    这哪儿能想到是给小狗做的呢。

    桌子上现在摆满了装着红薯块的陶杯,何田易弦只能并排对着窗户坐着,一边吃饭一边憧憬光秃秃的红薯块长出嫩芽后的样子。

    “红薯叶子长出来之后可以当菜吃!掐最嫩的叶芽,和野鸭肉一起炒着吃,或者滚水一焯,用核桃油和盐扳着吃”何田喝着粥,“春天就是吃新鲜蔬菜的季节呀!”

    炉灶边上,小麦也吃得正香,何田用一点热水泡软一个窝窝头,加上一点没炒过的鱼肉。

    何田说得没错,春天就是吃新鲜蔬菜的季节。

    蕨菜已经长得很丰硕了。

    它们长在草丛中,山壁上,有时石头缝里也长出一大蓬。

    刚长出的蕨菜芽是嫩绿色,卷曲成凤尾的尖端带一点点鹅黄色的晕,轻轻一掰就断了。何田喜欢茎的脆爽口感,采的时候会故意掐长一点。

    她跟易弦说,小时候看画册上的古装美女所戴的金钗玉簪极为羡慕,就把蕨菜芽插在头发上,意淫那是“碧玉钗”。

    “还有丝瓜络子!不是有卷曲的细丝么?拔下来就是‘累丝凤钗’了!”何田说起自己小时候的趣事,又问易弦,“你呢?你小时候有这样么?”

    易弦淡淡笑笑,果断地摇头,“没有。”

    何田叹气,“我们家附近没有和我年纪相仿的小女孩,你也没有?”

    “”易弦绷着嘴唇,“没。”

    采好的蕨菜放在竹篓里,直接把篓子浸入山涧,让泉水濯洗干净。

    鲜蕨菜用烧水焯过去掉那股涩味就可以吃了,即使不沾油盐也脆爽清口,和腊肉在一起炒,另有一番风味,放在陶盘里只是颜色就很好看了,碧绿如翠玉的蕨菜,和嫣红的腊肉。

    蕨菜可以采多一点。放在陶罐里,毫不客气地洒上盐埋住,就能保存到冬天。在白雪纷飞的日子,把蕨菜坛子打开,菜虽然已经失去了脆脆的质地,变得软软的,可是还留着八分颜色和七分美味。

    坛子里这时充满了水,全是蕨菜被盐泡出的汁。

    把软得像面条的蕨菜打捞出来,用清水浸泡一碗,第二天滤干,挤一挤,不管和什么一起炒,都很好吃。

    这可是保存了一年的春天的味道呀。

    去年何田没能收获足够多的貂皮,换的盐比平时少,春天又没多少时间采集蕨菜,就更没保存蕨菜了。

    少了盐,很多美食就没法制作了。

    比如咸鸭蛋。

    腌咸鸭蛋的方法不止一个,有人喜欢直接把鸭蛋放在高浓度的盐水里腌,有人会在鸭蛋外壳裹一层泥巴。

    何田家的方法是后一种。

    泥巴是掺了木炭渣的黑泥,掺上大量的盐、锯末,加适量放凉的开水——开水这点是奶奶坚持的,蛋腌得不好会臭,更可怕的是,吃了这种蛋,会拉肚子。

    腌料搅合成泥巴后,裹在鸭蛋鹅蛋上,放到半干的时候再在松针里滚一圈。

    裹好的蛋比原先大了两圈,一圈一圈挨个放进坛子里,最后,再把坛子盖也用泥封好,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

    腌上几周之后,要打开看一看。要是腌咸鸭蛋的泥土上能看到细小的小虫子,那十有八九是失败了,不然的话,成功的几率是很大的。

    去年冬天没能吃到咸蛋是何田的一大遗憾,所以,腌上蕨菜后,她也腌了两坛鸭蛋。

    春天才刚开始,还能收集到更多的蛋,到时,可以多做几坛。

竹林中的美食() 
在森林中;每个季节都是繁忙的。

    尤其是春季;森林中的居民——无论是小松鼠;还是猎人;全都有一张密密麻麻的时间表。

    土豆种下之后;就要种小米了。

    去年深秋;何田狠狠地研读了种植书籍后;严格按照书上的方法,先放火烧了地里残留的谷草,这样能杀灭病虫病菌;然后深翻了几遍地,把地里的石头、根茎、杂草通通铲除,又施了秋肥;现在;到了撒种的时候了。

    何田和易弦把地又翻了两遍,确保土壤肥沃;酸碱度适合;排水良好;然后在一个没什么风的早晨;把小米种了下去。

    小米种子是何田今年购买的主要种子之一。

    去年小米歉收;她也找不出什么可以留着当种子的谷穗。

    种之前;他们又薄薄地洒了一次水,这样土壤湿润,小米种子就不容易被风吹走了。

    他们还在地上铺了一层编的极为松松散散的草帘子。

    草帘子每隔几十厘米扒开一个小洞;何田和易弦蹲下去;用竹铲在帘子露出的小洞中挖个浅浅的小坑,把种子种下去。

    这层草帘子不仅能起到保温的作用,还可以防止杂草生长。

    被盖住的地方见不到阳光,自然难以长出杂草,就能确保小米生长所需的营养不被夺走。

    种下了种子,工作才只做完了一半。

    何田和易弦在小米地的周围插上竹竿,竹竿上栓着干枯的草藤、叶子、破布条,还有几根竹竿上,钉着用细竹篾做的圆网。

    这些圆网特意做的稀疏极了,用竹钉钉在竹竿上,有的钉的高些,有些钉的低些,风一吹,就像风车似的哗啦啦转动,那些缠着叶子的枯藤也上下飘动。

    “希望这样可以把鸟都吓走。”何田安好最后一根竹竿,站起来,拍拍手套上的泥土。

    “如果还不行,就每天不定时放几槍。”易弦建议。

    春天,人类忙着播种,鸟兽忙着觅食。

    小米种子还没种下,小鸟们就围在周围的树上,虎视眈眈。

    先种下的土豆苗也是鼹鼠、老鼠、野兔喜欢的食物。

    在森林里种植,最大的敌人,就是这些“邻居”们。白天小鸟来偷吃种子,晚上刺猬老鼠之流再来啃咬嫩叶嫩芽。

    山民们只能想各种办法和小动物们斗智斗勇,保护自己的辛苦种下的作物。

    要是有塑料大棚,或者塑料地膜,哪里用得着这么辛苦。

    可是,大严寒时代,从前漫天飞满河飘的塑料制品,现在几乎绝迹了。

    严寒到来后,以燃油提供的电力最先断掉,然后,水电站核电站也接着停摆,风能发电和太阳能发电能稍微坚持久一点,但当太阳能硅片老化损坏后,太阳能也完了。

    没有电力作为能源,石油开采和提炼都变得极为困难,以石油衍生物为原料的产业随之消亡。首当其冲的就是塑料制品。

    据易弦说,现在几个能用得上电的城市,所用的电缆电线是用陶瓷作为绝缘材料的。

    失去了电力,炼钢用的是木炭,火车用的是蒸汽机。

    没有塑料地膜,种植者们只能用回过去的办法,用干草或其他材料覆盖土地。有能力进行大规模种植的城市,使用的是预先打好孔的黑色油布。

    何田他们可用不起这种高级货,只能用古早原生态的方法,就地取材了。

    土豆苗现在涨势喜人,可是和小米一样,最大的危害来自于周边的小动物。

    何田和易弦在土豆地上架起竹竿搭的棚子,再挂上一层破旧的渔网。浇水时两人分别站在地的对角线上,从两边开始走,边走边甩动胳膊洒水,这样既能保持效率,又不会洒在对方身上。

    洒水壶也是用竹子做的。

    何田对她所住的这片森林中生长着大量竹子感到幸运。

    现在是竹子最旺盛的生长季,在下雨的春夜,一个晚上,竹子可以长高十厘米多。

    快速成长的竹子给何田他们提供了各种尺寸的建筑材料。

    此外,他们频繁拜访竹林,也是为了春笋。

    新鲜的竹笋剥掉外皮后,用滚水烫一下,甚至不烫也行,切成细丝清炒,或者放一点辣椒和花椒,和胡萝卜丝、蕨菜一起炒,味道鲜美甘甜得难以形容。

    肥厚的笋切成滚刀块,和腊肉、花菇、栗子一起炖,汤汁香浓,浇在刚蒸好的米饭上,别说易弦了,何田都能连吃两碗。

    这么美好的食物当然要设法做成储备粮。

    把新鲜的春笋切成片,挂在绳子上晾干,风吹日晒,就变成了干笋。

    要吃的时候,把干笋放在清水里泡上一段时间,可以拿来炖汤,也可以用来炒菜。

    除了竹笋,竹林中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