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梦抑蒙碛谝桓鐾瓿啥燃偷摹靶槟庹媸怠敝小�
这里的“逼真”无法让人感动,苍白而死寂,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自己。不过,我的身边还有真江。她神经质地絮絮叨叨,就如同过去的她那样,有些东西随着时间流逝而改变了,但是,有些东西却还是原来的样子。我不知道,这种不变是否为一种永恒,但是,至少我现在享受着这种不变,它让我获得了“自己还活着”的实感。
我走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街道两旁的商店大部分已经关门了,但小部分还亮着寂寥的光,从门窗外就能看到,里面同样空无一人。而街道两旁的灯光,仿佛恶作剧一样浮动,仿佛随时会熄灭一般。若是换做普通人,一定会心生恐惧,这里的环境,遍布着让人产生恐惧的各种因素。让人不由自主臆想出各种恶意的实体。我不确定,如果真的因为产生恐惧,而放大这种恶意的臆测,是否境界线中就会俱现这种恐惧和恶意的实体。但是,真江的存在,让我得到平静,这逼真却有不真实的世界,在我的眼中,就如同一个布景。
我刻意踏响步子。享受着和真江在这条死寂街道上散布的时光,脚步声传出很远的地方,于是从远处传来若有若无的声音,像是有什么可怕的东西在咀嚼,在搜寻猎物,在逼近我们,仿佛随时都会出现在视野之内,正如同小说中描述的那样:夜晚降临。怪物纷纷活动起来。我知道,并不是了解。而是感觉到了,那些怪物并不存在,或者说,在我认为它们真的存在之前,它们并没有被这个境界线制造出来——“江”为这个境界线赋予了相当有趣的机制,到处都是基于精神意识变化的陷阱。被俱现出来的人越多,这种陷阱触发得就会越加频繁,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享受这弥漫着恶意的世界。当他们恐惧,他们想象。无论他们是否认识到,自己只是在做一个逼真的梦境,都会遭遇针对自己的危险。
这种危险是会传染的,他人的臆想、恶意和恐惧,会如同涟漪一样,在集体潜意识的海洋中扩散,然后将自己和周遭的人们包裹起来,让他们窒息,惨叫,死亡。而当他们认为自己死亡,他们便会真的死亡。就算告诉自己,自己仅仅是在做梦,即便这个逼真的世界,并不那么真实,足以作为暗示自己的材料,但是,恐惧是人类最浓郁最原始的情感,而死亡则是最深沉最本质的恐惧,我不觉得有多少人,可以彻底避开这样的陷阱。
我觉得自己也不可能,我现在的自由自在,仅仅是因为,自己正被正面的情感包围着,这些情感为我制造了一具护甲。而偏偏这种情感的源头,是身边的真江,乃至于我认知中的,和我融为一体的“江”。纯粹的“病毒”是可怕的,但是,“江”并不是纯粹的“病毒”,“病毒”的特性和本能,虽然可能占据着“江”的大部分比例,但是,一直呆在我身边的真江,已经告诉我,那并不是“江”的全部。
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可以战胜“病毒”,但我相信,“江”有可能战胜纯粹的“病毒”本能,而不让我们受到这种侵害。而我要做的,就是让这种可能性不断放大,让“江”知道,即便整个世界都反对它,敌视它,我也会站在它的身边。我相信,这个计划比其他任何计划都要妥当,也都更有可行性。我不了解其他的理论,诸如大一统理论,超限理论之类,我也不了解“江”的结构和性质,是否真如我所想,不过,我不需要去了解这些东西,因为,真江已经存在,这本身就是一个证明,一种信号。
我通过真江,沟通着“江”,我全身心投入其中,阻断自己所有的退路,正因为如此,我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无比清晰。我并不是疯子,我只是,在全身心去爱,全身心想要让这份爱,让所有人的未来获得一线生机。
爱,并不仅仅是一种生理,也不仅仅是一种情感,它是人之所以为人,而脱离原始本能的最本质动力,是所有超凡的基础,是所有智性的本质。野兽有了爱,也许不会让它真正脱离野蛮,但是,却足以让它拥有这种可能,去超越无机和理智所无法超越的极限。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爱,能改变命运。爱,能拯救世界——我不觉得,这是一个笑话,所以,我不觉得,自己在做一件让人啼笑皆非的荒谬事情。
我坚定地走在自己路上,我早已经拥有觉悟,而成功的可能性,一直都在我身旁。也许,他人无法理解,难以接受这种可能,认为伴随这种可能性的,是更加可怕的失败几率。但是,英雄之路,从来都是常人所无法理解,难以接受,充满了可怕的失败几率,而让人一想起,就觉得充满了偶然因子。
我,是优等生高川,也仅仅是优等生高川。常人无法理解的,我也不觉得自己可以全部理解,但是,我可以选择接受,那些他人无法接受的事情。因为我遭遇了,常人无法遭遇到的事情。我知道,这并不是中二的狂想,仅仅是因为,我所要接受的事实,比小说和幻想更加疯狂。(。。)
751 无法阻挡()
我,是优等生高川,也仅仅是优等生高川。常人无法理解的,我也不觉得自己可以全部理解,但是,我可以选择接受,那些他人无法接受的事情。因为我遭遇了,常人无法遭遇到的事情。我知道,这并不是中二的狂想,仅仅是因为,我所要接受的事实,比小说和幻想更加疯狂。
我不否认,一些从“现实”层面烙印在身体和人格中的东西,成为构成“我”这个人格核心的部分,但那并不是全部。我并不了解“现实”层面所发生的事情,至少不是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情感。我的诞生和成长,并不是在现实之中,我儿时的记忆,所有促生我成为如今这个样子的大部分决定性因素,都产生在末日幻境中。我所拥有的情感,也更多源自于这个相对“现实”的“虚幻”中。
我还记得死亡前自己所遭到的打击,以及为了破解那团团的迷雾而遭遇的事情,那些事情唤醒了沉睡在人格核心的某些记忆,但是,我并不确定,那些记忆是否经过了扭曲。
我在这里提及这些,并不是说“现实”层面的那些事情,对我来说并不重要,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它们十分重要,所以,反而不能轻易就下结论,完全彻底地接受。我一直认为,在迷雾中行走的时候,能够指引自己的,定然不是连自己都无法完全肯定的东西,而是让自己成为如今这个自己的东西。无论那是在怎样虚幻的幻境下所诞生的东西,但是,既然它已经存在,就必然有着其存在的理由,那它是切切实实存在着的。
在我之前的高川,一直居于“现实”层面的高川,到底是何种模样,性格如何,到底在想些什么。做了些什么,我并不了解,也不关心。因为,构成那个“高川”因素,并不完全是构成我这个高川的因素,诚然,必然有一些难以改变的东西传承到我这儿。但是,也不能否认,那些传承下来的,加上“末日幻境”赋予我的,才构成了如今的我。
我所遵循的行动和思维机理,并不以“现实”中的因素为重心。这本就很疯狂。不是吗?
我是怎样的人?我是怎样的高川人格?
其实答案,很简单,排除不确定的“现实”层面因素后,所留下的,就是早已经确定了的“末日幻境”因素。
在以爬树、单杠回旋、在狭窄的走廊护栏上行走,从高高的阶梯和楼层上跳下,翻过高墙。尝试飞檐走壁这些危险行为做为儿童游戏的年代,大家都肆意奔放,不惧于流血和骨折,也不觉得踩死青蛙,吃烤蝗虫是恶心的事情,只为了得到勇敢的赞誉和钦慕。
大人们当然是不赞同的,他们只感到害怕和恶心。
“你们怎么能那么做,太危险了!”
“谁是你们的头?”
“高川。他很厉害。”
“别跟他玩了!听见没有?我要找他的家长!这个孩子得好好教育才行。”
我被狠狠训斥了一顿。同伴们一个个离开了。
随着年纪的增长,大人教会孩子们什么叫做恐惧。
我起初死不悔改,依旧在房檐和墙顶上奔驰,但当只剩下我一个人的时候,我也不在众目睽睽下逞能了,因为其他人都觉得那太无聊,而且有些蠢。他人诧异的目光把我当做戏子。
然后,我成了一个优等生,不涉及危险的行为,不参与体育活动。一心放在学业上。
但这只是为了避免孤独。
我惯于将自己打理为优等生的表范,将中短发细细梳理,露出知性清秀的面庞,有时会戴上平光眼镜。校装一丝不苟,像贴膜一样裹住匀称的身躯,还入了学生会,积极参与学习竞赛。每个学期末,个人评价报告里的赞扬几乎要溢出格子。
尽管如此,那些不安定的,超乎常识和共识的因子,还潜伏在身体、灵魂和血脉之中。
这就是我,伪装成一个优等生,不,事实上,也成为了一个真正的优等生,但是,单纯的常识中的优等生,却并不能描述我的全部。我可以接受自己那些超乎想象的行事和思维,也能接受他人那超乎想象的行事和思维,以及一切看起来不可思议而疯狂的事情。
我能适应任何仿佛小说故事一般,甚至比小说故事更加离谱的“真实”和“环境”。从很久以前,我就认为,人类所能遭遇到的苦难,已经被人类用那离谱的想象力,尽可能描述出来了。有人会为事实会和这种想象中的故事重叠而感到惊讶,难以接受,但是,对我来说,想法却是——既然已经想到了,这便是一种“准备”,亲历遭遇到的时候,本身就存在着适应性。
我不断适应着这些突如其来的东西,这些东西看起来令人惊叹得用“超乎想象”来形容,但是,对我来说,其本质早就已经在“想象”之中了。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