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这两个货都不是什么牛人,第一骑集最牛的是在内战中发掘出了朱可夫、罗科索夫斯基、铁木辛哥、叶廖缅科、巴格拉米扬、梅列茨科夫、格列维奇、雷巴尔科和科斯坚科一堆牛人。
当然,在这里并不是要宣扬俄国骑兵有多牛逼,实际上一战已经宣判了骑兵的死刑。也只有在俄国内战这个比较奇葩的战场上,骑兵才能发挥出作用。而在其他的战场上,比如兵临华沙的那一战,俄国骑兵就被打得灰头土脸,上面提到过的这一堆牛人所带领的第一骑集真心是被打惨了。
而且就算不提外战,内战中第一骑集也不见得是最牛的。因为某些政治方面的原因,大部分人只记得第一骑集的大胡子布琼尼和“大个子”伏罗希洛夫(特别更正一下,伏罗希洛夫个子并不高,当初我有点想当然了,这货身高很可能不足一米六。不过要更正之前的章节太麻烦了,大家将“大个子”理解为调侃和讽刺吧……),实际上在红军骑兵中还有牛人的,那就是第二骑兵集团军司令米罗诺夫。
这位兄台真心是一大神人,请注意,牛人已经不足以形容此公的事迹了。只能用神人来称呼他!此公生于1873年,在俄国内战中,是他第一个在顿河地区成立部队反抗白军。后来他的部队于1918年11月改编成步兵23师。而在之前的9月份,米罗诺夫的部队就获得了莫斯科苏维埃和全俄中 央执 行委员会授予的两面红旗(别小看,很牛的!不是一般的部队能有的!)。
而且在1918年9月28日,第五届全俄中 央执 行委员会主 席团会议上被提名第一批授予红旗勋章的名单中,第一枚红旗勋章被授予布柳赫尔,第二枚被授予纽帕什金,第三枚授予库兹米奇同志(也就是米罗诺夫)。
可惜的是。这个决议内容并没有被完全执行,只是授予了布柳赫尔红旗勋章。历史上的第二枚和第三枚红旗勋章分别授予了亚基尔(大清洗时跟乌博列维奇一起挂了)和法布里齐乌斯(这位也是牛人,战斗英雄,崔可夫的老搭档。死于空难之前获得过四枚红旗勋章和一件革命荣誉武器)。当然。后来米罗诺夫也被授予了红旗勋章,并且得到了一柄金色军刀!
而且作为跟伏罗希洛夫和布琼尼一个档次的集团军司令,按道理说,日后一定大红大紫。可问题是,这位太神人了。早在1919年,这位兄台对战时共 产主 义政策极度的不满,从而产生了迷茫和困惑,竟然掉头转投了白军!
很神奇不是,更神奇还在后面,不久之后。这位兄台被红军俘虏,不过他的才华实在是不错,当时布尔什维克竟然将其特赦!并重新任命他成为第二骑集的司令!
不过事实也证明,特赦和重新任用这位神人确实是一步好棋,在围剿弗兰格尔的战斗中。“大个子”和大胡子的第一骑集大失水准,而他的第二骑集则大放异彩。在1920年,米罗诺夫用优异的表现击败了弗兰格尔,收复了克里米亚。为此,布尔什维克特别授予了他革命荣誉武器,也就是那把金色战刀,当时可是把“大个子”羡慕坏了。
问题是。这位米罗诺夫实在太有个性,太神人了。刚刚剿灭弗兰格尔,当他的部队进入乌克兰平叛的时候,跟中央的分歧又一次发生了。当中央命令他的部队“改编”马赫诺的部队时,神人断然选择拒绝,随即这个傻瓜就被命令到莫斯科述职。不过在准备动身之时,突然被契卡逮捕,旋即被枪决。
够神人吧?除了政治上极其幼稚之外,其实米罗诺夫为人还算不错,至少算有良心。比如说。导致他被枪决的直接原因——改编马赫诺的部队,其实这里面是有说法的。
先说说马赫诺吧,此公也是神人,乌克兰人,属于乌克兰的无 政府主 义者领袖。按照苏联官方历史的说法,此公是乌克兰无 政府主 义者和富农份子的反苏维埃集团头目,以他为首的“乌克兰革命起义军”因为拒绝被整编,在1921年8月底被剿灭。
不过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因为这个马赫诺应该算是乌克兰真正的民族灵魂代表,跟那个虚有其表的彼得留拉比起来,这位有节操得多。在1918年6月底,马赫诺曾经跟列宁和斯维尔德洛夫会面并探讨乌克兰问题的解决方案,其实就是乌克兰未来何去何从,不过很显然,双方没有谈拢,因为列宁并不想失去乌克兰,而马赫诺谋求的是乌克兰的独立。
当年马赫诺喊出的口号就是:“保卫乌克兰,反对邓尼金,反对白军,反对红军,反对进入乌克兰的一切外来者!”
另外提一句,这位兄台还是位发明家,内战时期红军广泛使用的机枪马车,知识产权在这位手里。
不过有意思的是,马赫诺跟布尔什维克的关系分分合合,在消灭邓尼金的战斗中,他跟红军站在一起,不少落单的红军战士还经常的会投奔他,尤其是余粮征集制度强制实行之后,投奔他的人就更多了,而米罗诺夫就很欣赏马赫诺。
以至于在1919年7月,托洛茨基不得不发布命令:“我命令,调遣军队,逮捕那些自愿离开自己队伍投向马赫诺的叛徒,将他们转交给军事法庭,作为逃兵审判,对他们的惩罚,只有一个——枪毙!”
不过就算如此,也不能完全阻止红军士兵转投马赫诺。不过马赫诺也太有个性了,在联合红军对抗邓尼金的同时,这位依然没有忘记自己的理念,比如,他曾经给加米涅夫发过一封有名的电报:“我和我的战线,仍是毫不改变地效忠于工农革命,但我们不是暴力的学校,您方面的政委作为非常委员会的代表,他们进行的是对劳动人民的掠夺!”
可见马赫诺这个人还不是不错的,不像走了极端的布尔什维克那么左,某种程度上说,他的反对也是合理和正确的。所以米罗诺夫相当理解和同情他,对于“改编”,其实中央的命令是一旦马赫诺拒绝改编,则就地将其消灭!
对此米罗诺夫自然是不能同意,这才遭受了灭顶之灾!而现在,这位神人也将第一次登上本书的舞台,在乌博列维奇的指挥下,顿河—伏尔加集团军围剿邓尼金的战斗终于打响了!
ps:
鞠躬感谢骑王、溪城、hzwangdd和尤文图斯同志!
354 道不同()
米罗诺夫在之前打败捷克军团和克拉斯诺夫匪帮的战斗中并没有什么突出的表现。他组织起来的部队更多的是充当游击队的角色,袭击和骚扰白军的后方,抽冷子的沾一点便宜。
不过军事上的天才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会闪光的,哪怕是在这种小打小闹的战斗中,米罗诺夫也表现出了不一般的才能。他的游击队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飞速地壮大,从最初的不满一千人,急速膨胀到了近三千余人。
而且在这一个多月的战斗中,因为经常性的跟白军的后勤辎重部队打交道,他的部队跟其他的游击队相比,装备要好得多,不光人人基本上都有枪,还有机枪,甚至还拼凑出了一个骑兵营。
在那种艰难的情况下,能做到这些,实属不易。所以在战斗结束之后,他的游击队接受了正规改编,伏龙芝授予了他的部队顿河混成旅的称号。
而在乌博列维奇走马上任之后,顿河混成旅改派给了前一阶段损失惨重的红十军节制,作为红十军下属的独立旅使用。于是乎两个注定看不顺眼的人碰在了一起,米罗诺夫对于顶头上司伏罗希洛夫并不是特别满意,认为这位同志志大才疏能力有限,尤其是不喜欢他放纵士兵的搞法。
至于伏罗希洛夫,他对米罗诺夫倒是没有特别的意见,他根本就没有关注过这个游击队长。是的,在军座大人眼中,米罗诺夫就是一个半路出家的游击队长,认为他的部队就是一群不专业的乌合之众。也就是能干一点耗子一样偷鸡摸狗的工作。
所以,伏罗希洛夫根本就没把米罗诺夫和他的部队放在眼角里,不过在乌博列维奇忽然搞了一个突击检查,让红十军上下鸡飞狗跳,让德宾科狼狈下台之后。“大个子”终于注意到了米罗诺夫,很显然。这并不是好事!
“肯定就是那个家伙干的。”伏罗希洛夫气咻咻地跟日丹诺夫说道,一边说他一边灌了一口伏特加。
日丹诺夫也是个酒鬼,否则也不可能任由伏罗希洛夫让全军上下大开酗酒之风,他慢慢地抿了一口酒。问道:“你为什么会怀疑菲利普。库兹米奇?”
“很简单,只有那个家伙曾经向我反映过喝酒的问题,”伏罗希洛夫恨恨地说道,“而乌博列维奇又来得这么突然,正好抓了我们现行,你敢说,这里面没有人告密?”
伏罗希洛夫的推测有一定的道理,只有看不惯他们作风的人才会向上级反应,否则乌博列维奇吃撑了突然搞什么视察?这么推论的话,红十军上下对喝酒唯一有意见的就只有米罗诺夫。不是他告密能是谁?
实话实说,“傻大个”还真是冤枉了米罗诺夫,小米(米罗诺夫比伏罗希洛夫大)真心不是长舌妇,他对然看不惯伏罗希洛夫的搞法,但那不等于他会打小报告。他真心不是那样的人。
米罗诺夫最可能的做法是等上级来视察的时候,当面反映情况,在此之前,他只会约束好自己的部队。实际上他也是这么干的,在乌博列维奇抵达他的部队时,他是当面告了伏罗希洛夫和日丹诺夫的状。可见此公是光明磊落的。
可惜,很不幸。这种光明磊落却成了他的罪状,伏罗希洛夫死死地记住了他:“乌博列维奇来的时候,他可是当面告了状的,情况非常明显了,就是这个混蛋在搞事!”
日丹诺夫和伏罗希洛夫不太一样,虽然对米罗诺夫告状也很不满意。但是他觉得这个人还是有能力的,用好了,绝对是大牛。所以他不主张直接报复米罗诺夫,而是想办法将他拉过来。
“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