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兵在1917-第10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斗在当天凌晨时分爆发,邓尼金一口气就投入了整整一个师八千余人,从十公里宽的正面上向察干阿曼发动了狂攻。

    米罗诺夫在第二天给妻子的信中写道:“邓尼金来得很突然,而且攻势相当的猛烈,我能够感受到他的决心,他准备不惜一切代价从我的防线上冲过去……伤亡惨重,不少连队拼得减员过半,有一些更是成建制的消失在了战场上。我刚刚把最后仅存的警卫连送去了一线,而这仅仅是战斗爆发的第一天,而乌博列维奇要求我必须再坚持24小时,因为红五军遇到了极大的麻烦……至于伏罗希洛夫,没有人对他有任何期望,他像一个傻瓜一样不管不顾的向埃利斯塔方向冲去,不听命令,电台也始终不开机,以至于乌博列维奇想要解除他的职务都很为难……据我得到的最新消息,乌博列维奇已经派空军去寻找伏罗希洛夫了,准备空投给那个混蛋免职令。”

    写到这,米罗诺夫变得非常的忧虑,他用极其潦草的笔迹刷刷的在日记本上写道:“不过就算免除了那个混蛋的职务,又有什么用?我军的主力已经被他带到了采林诺耶,一路的急行军已经耗尽了部队的体力,指望他们能杀一个回马枪,前来救援我们,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亲爱的,我有一种预感,很有可能这将是我最后一次提笔给你写信,也许我将和小伙子们一起永远的留在伏尔加河畔……如果我真的回不去了,我希望你不要流泪,不要悲伤,因为你的丈夫是为了全俄国千百万无产阶 级而牺牲,我感到死而无憾和死得其所!”

    ps:

    鞠躬感谢瓜地里的地瓜、hzwangdd和尤文图斯同志!

363 天真的人() 
当布尔什维克上上下下都在关注察干阿曼的战斗,在为顿河混成旅担忧的时候。李晓峰在维堡的住所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犹太复 国主 义组织的代表。

    以色列未来的两大巨头,未来的总统魏兹曼和未来的总理本。古里安,再加上未来的外交部长摩西。夏里特。

    犹太人到访的目的非常简单,某人提出了新的解决俄国犹太人问题的方案,两大巨头不可能无动于衷,必然要有所反应。

    不过这种反应不一定都是好的。比如说被冠以以色列国父之称的魏兹曼,对在波兰建立犹太国的计划就不太感兴趣,或者说很不以为然。

    原因很简单,首先,魏兹曼曾经是一个俄国人,他的青少年时代是在俄国度过的。和其他生活在俄国的犹太人一样,魏兹曼的童年时代也称不上什么美好的回忆,贫穷几乎代表了一切。如果不是魏兹曼有远见的父亲坚持让他上学,否则魏兹曼恐怕也就只是个伐木工人而已。

    当然,跟贫穷相比,更让魏兹曼厌恶俄国的还有沙皇时代浓郁的排犹风潮,犹太人被迫害、被驱赶、被剥夺受教育的机会。比如说魏兹曼,当年他考上了俄国的大学,但是犹太人入学是有名额限制的,对这种歧视一肚子火气的他干脆走出俄国前往德国留学。

    在德国魏兹曼成为了著名的化学家,然后他选择了定居英国,在一战中他竭力为英国政府服务,在化学尤其是炸药领域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因此而获得了英国人的重视。

    不过跟在学术上取得的成功相比,魏兹曼更重视政治,很早他就加入了赫尔茨所领导的犹太复 国组织,并且在赫尔茨去世之后,成为了该组织最重要的领导人。

    1914年。魏兹曼通过了大量的努力,终于在英国成立了犹太人的“英国巴勒斯坦委员会”,该委员会宣布:将谋求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崭新的英国犹太自治领。

    再经过三年多的努力,魏兹曼通过自己的影响力。终于让英国人通过了“贝尔福宣言”。这对于当年的他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巨大的胜利,他依稀看到了犹太人重回巴勒斯坦,重回故乡,重新建国的可能性。

    而在这种情绪左右下,魏兹曼自然对俄国的橄榄枝不太感兴趣。在他看来既然已经抱住了英国人的粗腿,何必搭理一片混乱的毛子。更何况他对毛子的感觉实在不怎么样。如果不是老帕维尔一再的做工作,他根本就不会来维堡。

    “斯别洛斯基先生,”魏兹曼说道,“我之所以冒着风险前来同您会面,主要是因为帕维尔说您有志于改善俄国犹太人的生存状态。但这并不代表我同意或者赞赏您的方案。在我看来您的方案充满了异想天开和不切实际!”

    李晓峰不喜欢魏兹曼老气横秋的口气,这个家伙仿佛是在对他的儿子说话,好像他们俩的地位完全不对等。

    当然,李晓峰同意两人的地位完全不对等,因为他要高出老家伙好几个数量级。他多少已经可以算作俄国的领导阶层,而魏兹曼什么都不是。

    李晓峰看了旁边的帕维尔一眼,意思很明确——你丫找的是个什么中二病人来跟我谈判,喝多了还是吃了枪药?

    不过魏兹曼并没有注意到李晓峰的不快,或者他根本就不在乎李晓峰的不快,他自顾自地说道:“我认为只有俄国首先切实改善犹太人的生存条件,必须废弃民族歧视的政策。必须允许犹太人充分的自治……”

    这已经不是中二病了,根本就是魔障了。李晓峰瞬间就没有了继续和魏兹曼谈话的兴趣。你以为你是谁?凭什么在这里发号施令?

    李晓峰站了起来,没有搭理魏兹曼,而是直言不讳地对帕维尔说道:“你怎么带了一个疯子来见我?”

    很不客气,很打脸,但是很有效果!魏兹曼三人脸色立刻就变了。愤怒之中带着惊奇。

    “斯别洛斯基先生,你这是在侮辱和歧视我们!”本。古里安和夏里特立刻表示抗议,至于魏兹曼,他已经气得说不出话来。

    李晓峰撇撇嘴,不屑道:“你们觉得是侮辱。是歧视,那就是好了。好像英国人对你们多客气一样!”

    这话就不只是公然打脸了,简直是扒底裤。大英帝国的政治家们多么聪明多么有手腕,“贝尔福德宣言”不过是他们玩政治平衡的手段而已。其用意无非是警告中东地区越来越不安分的阿拉伯人——你们最好收敛一点儿,再唧唧歪歪不老实,老子就让犹太人回去跟你们顶牛。

    说白了,这就是英国人在国力衰退之时,控制殖民地的手段。这种手法他们可是玩得很多,印度和巴基斯坦,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英国人总是在撤出殖民地,允许殖民地独立之后,故意的遗留下一点矛盾,方便他们间接地控制这些区域。

    对于英国人来说,以色列就是敲打阿拉伯人最好的石头,当然以色列也仅仅就是一块石头而已。他绝不会允许石头脱离自己的控制。所以哪怕是通过了“贝尔福德宣言”,以色列重返家园的计划执行得也是磕磕巴巴。

    高兴了,英国人就放开一点儿名额,不高兴了,就严格地卡死名额。魏兹曼以为英国会允许以色列人重返家园,以为可以建立以色列自治领,不得不说,这更像是一场梦。

    第一次中东战争时情况不就很明显,英国人站在哪里一边?站在油老板那一边。什么友谊、什么正义、什么协议,在国家利益面前统统不够看的!

    天真的魏兹曼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英国人身上,可是从一战结束到二战爆发,犹太人的复 国运动几乎是裹足不前。当纳粹疯狂迫害犹太人的时候,英国政府有采取过实际的行动兑现承诺?

    什么都没有,对于大英帝国而言,德国人屠杀犹太人那就杀好了,反正两千年来被屠杀的犹太人多了去了,不在乎这一个两个的。正经的是祸水东流,放纵德国佬,让他们跟毛毛熊死过去吧!

    这就是政治,从来都不在乎手段、不在乎友谊、不在乎承诺和协定。只有赤果果的利益。而现在,魏兹曼还不懂得什么才是政治利益,他很幼稚的被个人情绪所左右了。对俄国一肚子火气,对英国充满了好感的他,下意识的就不在乎某仙人。

    而某仙人才懒得鸟他,这货之所以在以色列建国之后只是个挂名养老的总统,之所以当家作主的是本。古里安,那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为这家伙在政治眼光和政治手段上都差了一大截。

    第一次会面以不欢而散结束,但某仙人根本就不在乎,对于认不清形势的人。你态度再好,费再多唇舌也是空的,还不如给他当头一棒,让他知道到底话语权在谁手里。

    当天夜间,帕维尔又一次抵达了某仙人的住所。老头显得很忧虑,“阁下,如果您不能跟犹太复 国组织达成一致,我们后面的计划根本无法实施……魏兹曼先生在全世界的犹太人中享有非凡的声望,他只要振臂一呼,千百万犹太人都会交相呼应……”

    李晓峰抬起头来看了老头一眼,不过就是这一眼就让老头后面想说的那些话通通咽了回去。倒不是说某人的眼神很凶悍。冒着凶光、实际上某人眼里跟多的是嘲讽和讥笑。

    良久,某仙人挖苦道:“你就不用背书了,这些屁话对我没用。你以为用夸张的语气说这些,能让我高看那个蠢货和你们一眼?你这点小伎俩简直就是笑话……如果计划无法实施,那就搁浅好了。反正对我来说又没有什么损失,直接将俄国的犹太人统统干掉说不定还简单省事……”

    帕维尔咽了口吐沫。他听出了浓浓地威胁之意,可能别的什么人在他面前说屠掉俄国的犹太人,他只会当笑话和狂言听,但是某人如果这么放话了,那就不一定是威胁。惹怒了某人,这厮什么人神共愤的事情都能做出来。

    老头赶紧说道:“我不是那个意思!我的意思是说,既然是会谈,我们双方之间还是应该以包容和理解为主……”

    李晓峰又一次打断了他的话头:“包容和理解可不是单方面的,至少我从魏兹曼先生那里看不到什么包容和理解!”

    “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