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兵在1917-第11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米罗诺夫的作战计划立刻就被“三巨头”批准了。甚至为了掩护这位卓越的骑兵将领开展行动。东普鲁士人民解放军还动了一次声势浩大的佯攻,让波兰人无暇关注其他的方向。

    莱吉奥诺沃,这座城市完全可以说是华沙的卫星城和门户。拿下了这里,就意味着华沙的门户大开。原本,这座重要的“桥头堡”驻守着大量的波兰军队。

    不过在之前的冒进行动中,驻守在这里的波兰军队几乎被全歼,所以哪怕毕苏斯基很想保卫这座重要的门户,却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从行动上说。毕苏斯基是拱手让出了这座城市,但嘴上,这位却喊得震天响,将这座小城冠之以波兰的凡尔登的称号。

    不过很显然,波兰的凡尔登就是豆腐渣做的,犹太人只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就拿下这座城市,唯一让他们觉得比较麻烦的是,波兰人逃跑之前放了一把火,收拾这个烂摊子比打仗要花费的时间多得多!

    更让人觉得无厘头的是,肇事者毕苏斯基却在媒体上堂而皇之的动攻击:“莱吉奥诺沃是一个悲剧。凶残的犹太人放火焚烧了这座城市,给波兰人民造成无比沉重的杀伤……这样的暴行必然会极其所有波兰人民的激烈反抗。我在这里也再次呼吁所有的波兰人拿起武器抗击侵略者!”

    当然,激士气对毕苏斯基来说只是顺带的,他真正的目的是向干爹求助,希望干爹设法阻拦犹太人前进的脚步:“所有热爱和平的民族都不会容忍这样的暴行,我强烈地希望协约国的盟友们能站出来主持公道,不能让犹太人继续为所欲为下去了!”

    那协约国集团的态度呢?那自然是偏向波兰人的,第一时间他们就响应了毕苏斯基的呼唤,开始给犹太人施压:

    “莱吉奥诺沃的暴行必须被制止,我们绝不容许纵容反人类的罪行!”

    对此,李晓峰却只是冷笑一声,反嘲道:“你们真的关注莱吉奥诺沃生的罪行吗?我看未必!如果你们真的是眼睛里揉不进沙子,那就应该第一时间控诉毕苏斯基犯下的战争罪行,应该让他付出代价!怎么,又忘记奥斯维辛的教训了,准备再被打一次脸?”

    面对某仙人的嘲讽,协约国集团一时失声,实际上他们很清楚是谁放的火,不过谁放的火对他们来说根本就不重要,他们早已习惯把持话语权,早已习惯栽赃陷害。不过被某仙人警告了一次之后,他们才想起,似乎某人在这个方面很有两把刷子,万一那货又掌握了什么不容质疑的证据,等他们嚷嚷得最厉害的时候丢出来打脸,那就很不好收场了。

    所以被某仙人嘲讽了一番之后,这帮货赶紧闭嘴了,再也不敢随便扣帽子,当然这帮货也不会就此收手,反而很伪善地建议道:“莱吉奥诺沃的悲剧充分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继续这场战争,受伤的只能是普通的平民。基于人道主义立场,我们建议双方立刻停战,用谈判的方式解决一切分歧!”

    说白了这依然是缓兵之计,停战只对毕苏斯基有好处,他可以从容的将比亚韦斯托克的部队调回来保卫华沙。不过李晓峰怎么会上这种恶当,他面带微笑的回应了协约国集团的请求:

    “我们欢迎停战,也欢迎一切解决人道主义危机的方案!不过我们认为既然是基于人道主义立场进行停战,那么必然有一个最大的前提,那就是先审判那些制造人道主义灾难的元凶,将那些在东普鲁士烧杀掳掠,在奥斯维辛迫害平民,并放火焚毁了莱吉奥诺沃的凶手们先抓起来审判,对他们明正典刑。只有审判并惩罚了他们,人道主义才得到伸张!”

    末了,李晓峰还补充了一句:“正是基于人道主义立场,我们才认为并坚持,绝不同那些制造人道主义灾难的魔鬼谈判,绝不给他们逃脱惩罚的机会!”

    这一招可是相当的高明,李晓峰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你们这些大流氓不是张口闭口就把人道主义和人权挂在嘴边吗?那老子就陪你们好好的谈一谈所谓的人道主义。不惩罚制造人道主义灾难的魔鬼。怎么都说不过去吧?

    协约国集团又一次哑口无言了。对他们来说所谓的人道主义不过是一个幌子。就是拿来用用而已,压根就没打算为此负责,更没打算实打实的追求什么人道主义的责任。真要追究的话,毕苏斯基和他的那些党羽足够死一百回了,那还玩个屁啊!

    于是乎他们只能继续不痛不痒的跟某仙人扯皮,不断地变换花样耍嘴皮子。对此,李晓峰也是以不变应万变,不就是陪着浪费口水吗?谁怕谁?

    不过。嘴皮子归嘴皮子,该做的事情依然是照做,甚至还加班加点的做!

    而就在嘴仗进入**的时候,在李晓峰的命令下,“围攻”华沙的部队动了第一次攻击,从后来的历史记录来看,这是一次无比猛烈的炮击,东普鲁士人民解放军一口气向华沙倾泻了上万炮弹,将华沙城北的一个街区彻底的夷为平地!

    奥沙利文是《泰晤士报》派驻华沙的记者,当犹太人兵临城下的时候。这里成为了全欧洲的焦点。作为《泰晤士晨》最好的战地记者,奥沙利文第一时间就赶到了华沙。并亲眼目睹了这次凶猛的袭击。

    “袭击生在晚上八点,当所有的波兰人都回到自己的小窝,准备享受战争间歇的一点点温馨时刻的时候,魔鬼的奸笑声撕破了夜空……当时我正好站在窗前,能看到一条条拖着长长尾巴,像彗星一样的炮弹铺天盖地的落了下来,爆炸声此起彼伏……几分钟之后,这一片街区就化为了一片火海,时不时能看到浑身沾满了火焰的人冲出房门,他们在地上打滚,亲友们帮着浇水或者拍打都不管用,这些火焰如跗骨之蛆,哪怕是跳入了水塘,它们都能继续燃烧……实话实说,我被吓坏了,我从来没有见过如此诡异的火焰,可以肯定犹太人一定使用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武器!”

    这一点奥沙利文就说错了,犹太人可不止使用了一种新武器,具体来说使用了三种新武器,第一样是火箭炮,短时间内倾泻上万炮弹,对传统火炮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火箭炮却能;第二样就是凝固汽油弹,奥沙利文所目睹的火焰大部分都是凝固汽油弹的功劳;第三种则是白磷燃烧弹。

    这三种新武器的效果十分理想,对波兰人造成了极大的震撼,按照奥沙利文的说法:“几乎在一夜之间,华沙城北的居民们开始了大逃亡,他们十分担心那些魔鬼的火焰也会落在他们头上……”

    “这是对平民的屠杀!”波兰人又一次爆了强烈地抗议,毕苏斯基甚至都亲自上场,他咬牙切齿地对奥沙利文宣布:“他将用一切手段保护自己的同胞,一定会狠狠地惩罚犹太魔鬼,直至将他们全部送进地狱!”

    协约国集团自然也立刻跟进,开始强烈地谴责东普鲁士人民解放军的暴行,命令他们立刻停止屠杀,立刻进行回到谈判桌前。对此,李晓峰给出的答复是在第二天晚上再次摧毁了华沙城北的某个街区,虽然制造的伤亡并不是特别大,但是象征性意味是非常明显的。他等于是明确地告诉协约国集团和波兰人——谈判?去nm的蛋吧!

    一时间,华沙成为了全世界的焦点,不管是协约国集团也好还是波兰人也好,甚至是中立国看戏的那些人都直勾勾的盯着华沙,他们都在等待着犹太人开始对华沙动致命的攻击!

    不过他们恐怕要等很久了,因为李晓峰从来就没打算,也知道不可能拿下华沙,他故意制造的这些噱头其实都是在掩护米罗诺夫开展行动,那么米罗诺夫进行得怎么样了呢?

    在华沙遭遇第一次炮击的时候,米罗诺夫指挥他的骑兵旅狂飙突进,一眨眼的功夫就渡过了奥日茨河,向着鲁然的方向突进。当然,这样的军事行动想要完全保密是不可能的,在他开始攻击鲁然的时候,波兰人就察觉了他的行动。

    不过比较有趣的是,波兰人对此并没有引起重视,先他们都在关注华沙的悲剧,都在为死难的同胞默哀,根本没工夫关心鲁然这座不起眼的小城市是不是沦陷了。

    对他们来说鲁然沦陷了又怎么样?鲁然又不是华沙的门户,丢了也就丢了,反正之前已经丢掉了太多类似鲁然的小城市,再多丢一个鲁然也无所谓了。

    不过,波兰人就没有想到,鲁然的沦陷只是一系列噩梦的开始,踏平了鲁然之后,米罗诺夫马不停蹄的继续向前,向着上马乌基尼亚方向继续前进。

    与此同时,在泥泽中挣扎了一个多星期的毕苏斯基嫡系终于抵达了上马乌基尼亚,两支部队几乎在同一时间同时抵达了这座重要的城市,这似乎预示着一场惨烈的血战即将爆……(。。)

    ps:鞠躬感谢记得加的晕、一步*天王和尤文图斯同志!

464 决战之前(中)() 
情况跟米罗诺夫设想得有一点点差距,他的部队虽然顺利地赶到了上马乌基尼亚,但是敌人也几乎同时抵达,甚至比他到得更早一些。拥有主场优势的波兰人顺利的进入了上马乌基尼亚城区,而米罗诺夫和他的骑兵却只能在郊外干瞪眼。

    一个很严肃的问题摆在了米罗诺夫面前,原本指望占领上马乌基尼亚,凭借城区跟敌人打巷战的计划,肯定行不通了。

    “炸毁铁路桥!”米罗诺夫面无表情的放下望远镜,不带一丝情绪的下达了命令。

    他的“平静”多少让独立骑兵旅的官兵感到了一丝安心,越是在危急的时刻,上级的带头作用就越明显。而米罗诺夫的平静无疑让官兵们很放心,有一些乐观派不由想到:“大概旅长已经有了万全之计,一切尽在掌握,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实际上米罗诺夫远没有他表面上的那么平静,他的心情相当的糟糕,如果没有人在注意他的话,他绝对会朝天空比一个中指,对上帝说一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