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兵在1917-第12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托大了!”

    这是李尔文听闻福煦的部署之后的评价,确实,福煦现有的部队面对白俄罗斯方面军确实占有优势,可波兰战场上可不止有白俄罗斯方面军。在东普鲁士,波罗的海方面军和东普鲁士解放军加一块也拥有二十大几万兵力,哪怕他们不能全力投入到战场中去,投入三到五个师也是能极大的改变胜负天平的。

    不过m却认为李尔文过于杞人忧天了,第二波次的部队正在赶往波兰的路上,而且第三波次和第四波次也在整备集合当中,这还仅仅只是协约国方面的正规军,将仆从军算进去,力量将更加强大。比如德国的艾伯特政府就许诺投入至少五个师的干涉军。这一批德国部队已经在波德边境集结,很快就能投入战斗,到时候波兰战场上协约国的干涉军将超过24个师。三十多万正规军对付四十万红军和东普鲁士解放军,问题很大吗?

    甚至m认为将仆从国杂牌军算进去,双方的力量对比还会发生深刻的改变,到时候反对布尔什维克的干涉军总兵力将超过六十万,而将布尔什维克能投入战场的三个方面军和东普鲁士人民解放军都算进,也不过是五十万。不管怎么看布尔什维克都没有一点优势!

    m的算法正确吗?应该说没有大问题,从历史上看。协约国集团在欧洲方向确实搞了一只总兵力超过六十万的大军武装干涉俄国,愣是帮波兰、罗马尼亚一帮仆从国在北极熊身上割下了不少肉。但是。也必须看到,这六十万人并没有消灭布尔什维克,甚至都没有做到给对方致命的打击。

    这支急匆匆武装起来的部队耀武扬威的摆了几个造型,吓了吓布尔什维克。随便捞了点好处之后就散伙了。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就是雷声大雨点小,很是对不起围观群众。

    更何况现在的局势跟历史还有相当程度的区别,1919年还没进入年末,俄国的内战就结束了,布尔什维克再也不用两头兼顾四处救火,可以全心全意地应付帝国主义的干涉。

    甚至此时的匈牙利革命以及捷克斯洛伐克革命都没有失败,在欧洲的腹地,那些准备跟随协约国在北极熊身上捞便宜的小国不得不掂量掂量后果。更主要的是波兰已经完全被打残了,不能像历史上那样贡献二三十万擦脚布充当搅屎棍。而且俄国人还收获了一个强力的小伙伴——犹太人。

    总而言之。俄国人比历史上那种四面漏风的状态强太多了,完全有能力跟协约国掰掰腕子,不说占有优势。但也不会被吊打。反倒是协约国集团要多掂量掂量,一个弄不好反而会被整得灰头土脸面目无光。

    就在福煦指挥第一波次进攻队大踏步向华沙逼进,就在图哈切夫斯基紧张得守在电话机和地图前寻找战机的时候。另一场决战却在基辅打响了,在获得了很有限的支援之后,伏龙芝的乌克兰方面军扭转了被动挨打的局面,在八九月份积小胜为大胜。一点点的蚕食了彼得留拉的部队。

    尤其是他获得米罗诺夫和西乌克兰逗比们的支援之后,彼得留拉腹背受敌。几乎再也无法给红军造成太大的麻烦。到了九月二十日,彼得留拉的残兵败将已经只能龟缩在基辅苟延馋喘。唯一支撑着彼得留拉继续战斗的希望就是协约国集团的许诺——继续坚持,最多只要一个月我们就能消灭白俄罗斯方面军和东普鲁士的犹太人,到时候收拾伏龙芝也不过是小菜一碟!

    对于协约国集团来说,伏龙芝的那十来万人就是一碟小菜,不过这一碟小菜不能在这个时候就摆上桌面,因为桌面上还有两道大餐,没有消灭图哈切夫斯基和李晓峰的部队之前,伏龙芝这道小菜就能噎死他们。

    彼得留拉坚持得越久对他们就越有利,甚至如果不是马赫诺太过于奇葩,他们都想拉拢这个无政府主义的奇葩帮忙拖后腿。

    说起马赫诺,这位仁兄跟米罗诺夫还真是一对欢喜冤家,历史上他们并肩作战搞定了邓尼金和弗兰格尔。而这个时空,他们却在疆场对峙,打得不亦乐乎。

    在九月二十日当伏龙芝对基辅发起攻击的时候,米罗诺夫和马赫诺在文尼察附近也开始了缠斗。这两位一个是卓越的骑兵将领,另一位是游击战和运动战专家,撞在一起之后就像轻量级拳王的对决,那真是上下翻飞拳来拳往打得好不热闹。

    而更有意思的是,这两位打得火花四射异常热闹,但是给对方的杀伤确实相当的微弱。为什么?谁让这两位都是运动战的专家,都是那种特别擅长缠斗、特别善于摆脱的军事家。形势稍有不对就会当机立断的脱离战斗。

    如此一来,战斗虽然进行得很频繁,可是规模着实是不大。相当多的时候,双方刚刚进行接触,一眨眼就又分开了。这样的战斗模式,能有多大的死伤呢?

    当然,这种模式其实对马赫诺更加不利,毕竟米罗诺夫只是配合伏龙芝作战,之前伏龙芝被马赫诺和彼得留拉两个人一明一暗一正一奇折磨得痛不欲生。而如今马赫诺被米罗诺夫缠住了,自然没办法去骚扰伏龙芝。以伏龙芝的能力,同时收拾马赫诺和彼得留拉有难度,可是单独对付他们俩中的任何一个都不是问题。

    也就是说,米罗诺夫完全可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要缠住他马赫诺就足够了。而马赫诺一旦无法摆脱纠缠,等彼得留拉完蛋之后,他绝对是死路一条。

    “不能在这么下去了!”马赫诺敏锐地察觉到了危险,他不能再同米罗诺夫纠缠了,“既然甩不掉米罗诺夫,那就消灭掉他!”

    ps:鞠躬感谢川流华桂、hzwangdd和尤文图斯同志!

527 乌克兰终于消停了() 
马赫诺下定决心不再陪米罗诺夫躲猫猫,虽然他最擅长的是游击战和运动战,但这不代表他不能打一场正正规规的堂堂之战。只不过之前他一直想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

    不过就算马赫诺下定决心正面同米罗诺夫掰腕子,但心底里他还是相当不爽。不爽的主要原因是彼得留拉,作为一个铁杆的无政府主义者,马赫诺对彼得留拉没有丝毫的好感。之前他也不是没有同彼得留拉交过手,如果不是有红军这个外敌在,他早就亲自去收拾彼得留拉了。

    而现在,为了生存他竟然要去帮那个愚蠢的彼得留拉一把,马赫诺能舒服就怪了。

    于是乎带着一种十分别扭的心情马赫诺走向了最后的决战,就像他之前说的,不会再同米罗诺夫纠缠,一上来就图穷匕见了。马赫诺带着他的军队忽然北上,就像离玄之箭一样射向了基辅!

    这一举措相当的果断,让伏龙芝和米罗诺夫都有些措手不及。之前他们认为马赫诺和彼得留拉之间有严重的分歧,打彼得留拉的时候马赫诺应该不会来救援才对。谁想到马赫诺不光来了,来得还相当的果断。

    连伏龙芝都不得不感叹了一句:“这个家伙还真是一个天生的军事家!”

    确实,像马赫诺这种泥腿子出身,祖宗八代都不认字,完全没有接受过任何正统军事教育的家伙。怎么看都不应该会打仗才对。但这世间还真是有一类怪才,请注意,我说的是怪才而不是天才。

    必须要着重强调一点。马赫诺绝不是什么生而知之的天才,实际上这一类所谓的天才也是根本不存在的。马赫诺之所以能打仗也善于打仗,很重要的原因是他早年的“侠盗”生涯。

    在打家劫舍的那段日子,他不断地同警察和政府缠斗,通过实践的方式总结出了一套军事理论。从这个方面看马赫诺不是那种学以致用的人,而是不断地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地通过实践来提高自己的实干家。

    这是马赫诺最大的优点。也是他在俄国内战中引以为胜的资本。实话实说这相当的不容易,非常值得敬佩。但是这一类的实干家也有最明显的缺点。他们只能基于已有的经验总结教训然后提高。而超出了他们实践经验的部分,那就是空白了。

    比如这一次,貌似马赫诺是豁出去了,就像杀红了眼的公牛直奔基辅而去。一副不为彼得留拉解围誓不罢休的架势。但他真是想打穿伏龙芝的包围圈将彼得留拉救出来吗?

    嘿嘿,肯定不是!马赫诺手头的部队并不是太多,他最顶峰的时期都没有超过三万人。他那种无政府主义的组织作风很难维持一只庞大的军队,而且他最擅长的作战方式也决定了他的部队规模。

    这么说吧,以马赫诺的全副身家,甚至再加上龟缩在基辅不冒头的彼得留拉充其量也就是比伏龙芝打个平手。之前他和彼得留拉之所以占尽优势,很大的原因是他和彼得留拉一个正面硬抗一个背后骚扰,弄得伏龙芝顾头不顾腚忙不过来。

    而如今,有了米罗诺夫的牵制(实际上他的部队比马赫诺少)。马赫诺没办法去骚扰伏龙芝,伏龙芝全心全意地收拾彼得留拉那叫一个简单。

    看到这里大伙就应该明白了,马赫诺如果直扑基辅而去。去为彼得留拉解围,伏龙芝是不太怕的,运动战和游击战他不是马赫诺的对手,但是正面硬碰硬,马赫诺加上彼得留拉一起都不是他的个儿!

    这个道理马赫诺也知道,所以他蓄势汹汹往基辅冲。更多的是做样子,是给米罗诺夫下套。前面说了。米罗诺夫的兵力比他少,之前更多的是牵制他。而马赫诺想了不少擅长的办法都拿米罗诺夫没辙,无奈之下也只能使用围魏救赵之计。

    名义上是为基辅解围,实际上则是引诱米罗诺夫追击,然后他好半路打米罗诺夫一个措手不及。消灭了米罗诺夫,然后他马赫诺就可以继续像以前一样骚扰伏龙芝,让伏龙芝没办法全力对付彼得留拉,从而达到共存的目的。

    这一招是很狡猾的,一旦米罗诺夫被迷惑了傻乎乎地追上去,恐怕会遭到马赫诺的迎头痛击,最后乌克兰依然将是一个烂摊子。而这也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