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兵在1917-第16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得不说,图哈切夫斯基制定的时间表太紧凑了。而且完全脱离了实际,在1941年,红军共损失了大约100万兵力(包括被俘、牺牲和受伤),必须经过休整和补充才能恢复实力。而他留给休整和补充的时间太少了,或者说根本就没有休整的时间。

    红军战士毕竟是人不是机器,不可能一口气打通关。按照图哈切夫斯基的时间表,在1942年下半年红军就会疲惫不堪,最后别说赶走敌人,不再次崩溃就谢天谢地了。

    正确的做法,在1942年上半年。顶多发起一次战役,为基辅解围,稳定乌克兰的局势之后,就应该立刻休整。并做好应对德军反扑的准备。

    在四月至九月间,最好还是立足于防守,通过积极防御消耗德军的有生力量。在九月底再量力而为的进行反击,而且反击也不是以全面驱逐德军为目标,而是夺取战场主动权和练兵。等进入1943年后,再进行大规模全面的反击。

    “我们必须做好明斯克反击失败的准备。”乌利茨基忧心忡忡地说道,“一旦明斯克反击作战不成功,我们将又一次陷入被动。那时候敌人很有可能发动新一轮攻势,而根据我的判断,敌人攻击的重点方向有两个,要么是布良斯克、要么就是基辅。以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一旦基辅有失,乌克兰方面军很有可能被全面赶出乌克兰,战线将向北发展,敌人将沿着库尔斯克朝莫斯科进攻。”

    乌博列维奇还是有两把刷子的,他基本上已经判断出了1942年战场上的走势,而在他的预言之下,在这一年,图哈切夫斯基只能黯然下课。

    “米哈伊尔同志已经经受不起再一次失败了,军委以及中央委员会对他忍耐已经达到了极限。甚至在托派内部,反对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他已经到了所谓的穷途末路了……”

    图哈切夫斯基并不清楚乌博列维奇对他预言,此时,他正一门心思的策划接下来的基辅解围行动。可能有同志要奇怪了,图哈切夫斯基不是反对这次行动吗?怎么会这么上心?

    没错,图哈切夫斯基是反对先为基辅解围,但谁让这已经是既定战略了呢?而且基辅解围行动是否成功,直接关系到了他倡导的明斯克反击作战是否成行。所以哪怕是对为基辅解围一肚子都是意见,图哈切夫斯基也只能加强关注了。

    只不过这位总参谋部长关注的焦点有些怪异,他只关心投入哪些部队为基辅解围,在这方面他是斤斤计较。对此,直接负责这次作战的沙波什尼科夫和间接支援的罗科索夫斯基是一肚子的意见。

    “米哈伊尔根本就不想在基辅投入精锐的红军,尤其是宝贵的机械化部队,”沙波什尼科夫对铁木辛哥抱怨道,“他竟然说增援两个集团军就足以为基辅解围了,这个混蛋难道不知道在基辅周边有敌人的五十万大军吗?两个集团军够干什么?当我们乌克兰方面军是要饭的!”

    请注意,图哈切夫斯基不是说两个集团军能干过德军的五十万人马,他的意思是给乌克兰方面军加强两个集团军就足够了。等于是说,这次解围行动,主力是乌克兰方面军,其他方向的红军意思一下就足够了。

    更可气的是。这所谓的支援给乌克兰方面军的两个集团军,其中还有一个原本就属于乌克兰方面军,那就是罗科索夫斯基的第6集团军。之前为了打赢布良斯克保卫战,军委组建了布良斯克方面军。其中乌克兰方面军就将第6集团军划拨出去了。

    而这一次,图哈切夫斯基的意思是,布良斯克方面军将第6集团军还回去,然后从白俄罗斯方面军再抽调一个第19集团军支援乌克兰方面军就足够了。

    说实话,这样的安排中。图哈切夫斯基满满的都是小算盘。按照他的计划,作为未来明斯克反击作战的主力,白俄罗斯方面军只用抽调一个集团军去参加基辅解围行动,自然的对白俄罗斯方面军备战的影响就降到了最低。这对他自然是重大利好。

    可是,这么搞真的可以吗?那是绝对不可以的,先不说支援给乌克兰方面军两个集团军够不够,仅仅说抽调的这两个集团军就存在重大问题。

    比如布良斯克方面军的第6集团军,该集团军在之前的作战中损失很是惨重,进行布良斯克保卫战时,该集团军就仅剩了一半的实力。一场恶战下来。又被消耗了一部分实力,可以说该集团军实际上只能顶一个军来用。这够什么用的?

    更何况,布良斯克方面军实力很弱小,一共就只有五个集团军,其中第6和第16集团军还是残疾状态。而他们正面的德军还是比较强大的。从这里抽调兵力,怎么看都是冒险!

    那图哈切夫斯基为啥要这么冒险呢?很简单,保存白俄罗斯方面军在明斯克的实力呗。甚至不排除,这位就是故意要让基辅解围作战失败。以这点兵力去为基辅解围,恐怕一开始就会被德军打回来。而基辅解围作战结束的越早,对明斯克反击作战就越有利。而且他还可以坐看政敌的笑话。何乐而不为呢?

    不过图哈切夫斯基的盘算是好的,但是在如何进行基辅解围作战上,他没办法搞一言堂。很快,罗科索夫斯基和沙波什尼科夫就一起向军委告状。强烈地谴责总参谋部胡闹。尤其是作为莫斯科中央军区司令员的特里安达菲洛夫,更是火力全开,喷了图哈切夫斯基一脸:

    “米哈伊尔同志的核心思想,还是不想为基辅解围,还是不执行政治局和军委的决策。这种极为不负责任的做法是对红军战士的犯罪!”

    很快,军委就爆发了新一轮针对总参谋部的口诛笔伐。不要说图哈切夫斯基被弄得鸡毛鸭血,连带着托洛茨基也被殃及池鱼。在政治局例会上,斯维尔德洛夫是猛烈地抨击他纵容图哈切夫斯基对政治局的决议阳奉阴违,说着就是在搞阴谋!

    天地良心,托洛茨基真心没有这个意思,虽然他更希望首先开始明斯克反击作战,但是政治局都做出决议了,他也不可能再执迷不悟。所以,他是一点儿要使坏和作梗的意思都没有。

    谁想到图哈切夫斯基偏偏背着他搞小聪明,这弄得托洛茨基是无比被动,真心有把图哈切夫斯基抓来k一顿的意思。这一次,连托洛茨基都无法容忍了,他一次次维护和照顾图哈切夫斯基,不光没有换来一点儿受益,反而一次次被那位给连累,说实话,他真心都有些厌烦了。

    尤其是当他想到乌利茨基和拉狄克之前对图哈切夫斯基的评价米哈伊尔同志确实有军事才华,但是却有些恃才傲物,很难团结身边的同志,甚至经常拒绝接受他人正确的意见。他无法扩大我们在军方的影响力,甚至还有反作用。

    恃才傲物什么,托洛茨基并不觉得如何,天才总是骄傲的。但是不能扩大托派在军方的影响力,甚至还有反作用他就接受不了。一开始他认为乌利茨基和拉狄克是言过其实了,觉得图哈切夫斯基还是有一批重要的小伙伴的,比如加马尔尼克、哈列普斯基。

    但是很快乌利茨基和拉狄克就举出了一大票反例,在红军高层当中,图哈切夫斯基人缘并不好,连一起搞大纵深作战理论的特里安达菲洛夫和乌博列维奇都分道扬镳了。至于有潜力的新人,不管是三十年代还是四十年代,这位都没有发掘出多少人才,甚至连已经被打倒了伏罗希洛夫都不如。那货至少还提拔了一批类似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科涅夫之类将星。

    总而言之,那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此时,连托洛茨基都不得不仔细的思考一下关于图哈切夫斯基的去留问题了……(。)

    ps:鞠躬感谢麻神**、浩川、瓜地里的地瓜、溪城、呼延哈哈、光辉的宪章、彰显的回光和尤文图斯同志!

    。。。

232 敲打() 
在政治局为了基辅问题吵成一锅粥的时候,在遥远的东方,那里的战斗又呈现什么样的状态呢?

    胶着。是的,布柳赫尔指挥着远东红旗方面军跟鬼子的关东军你来我往打得好不热闹。在十月份、十一月德军气焰最嚣张的时候,鬼子也是相当的跋扈,关东军约50万人投入了对哈巴罗夫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的猛攻,甚至在进入十二月之后,鬼子一度增兵到七十万,可以说,在远东地区一半的兵力都投入到对付苏联上了。

    那么当时的远东红旗方面军有多少兵力呢?约四十万上下,包括五个集团军(远东红旗第一集团军、远东滨海集团军、远东红旗方面军第25集团军和远东红旗方面军第15集团军和外贝加尔集团军)。

    其中实力最强的是远东红旗第一集团军和远东滨海集团军。这两个集团军一个驻扎在哈巴罗夫斯克,另一个负责守备符拉迪沃斯托克。其中远东方面唯一一个机械化军就属于红旗第一集团军(机械化第30军)。

    同日军的直接交锋中,机械化第30军起到了杀手锏作用,两个坦克师(第58、第60师)以及第9机械化师加起来拥有一千辆坦克,在波戈夫波斯基中将的指挥下,几乎是迎着日军的进攻矛头将其击溃。

    机械化军的强大冲击力给鬼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漫山遍野的坦克密密麻麻数都数不过来,它们一边轰隆隆的前进,一边不断地向我军开火,机枪子弹和炮弹像瓢泼一般撒过来。这股铁甲洪流是无可阻挡的,任何试图阻拦它们的行为,都属于螳臂拦车。会被碾成齑粉!”

    连一向高傲的鬼子都对红军的装甲洪流深深地感到忌惮,可以想象它们受到了多大的惊吓。不过对于远东军区司令员也是远东红旗方面军司令员布柳赫尔来说,机械化部队的战斗力虽然很好很强大。但远远没有达到无敌的程度,甚至离好用都有一段距离。

    为什么呢?看看这位元帅是怎么说的:“第30军的坦克虽然很多。但是质量并不好,绝大部分都是老掉牙的t…26和bt…5,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