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科涅夫自认为获得了什么教训呢?当时他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朝中无人事难办,没有一个给力的靠山,他哪怕就是才高八斗也只能当踏脚布。看看朱可夫、看看华西列夫斯基,跟他一样都顶了军委。为啥受罚的就只是他?道理很明显也很简单,谁让他没有靠山。
科涅夫是那种特别冷静而且野心勃勃的人,发现了自己的短板之后。他就会想方设法的弥补。那么他找到了弥补的办法没?在抵达乌兰巴托之后,他有了初步的想法我似乎能搭上安德烈。彼得罗夫斯基同志的线?
科涅夫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很简单,在乌兰巴托他看到了全盘惩罚刮民党军的作战设想,其中某仙人的大名就落在上面,而且刚刚从重庆赶赴乌兰巴托的崔可夫也向他暗示,是某仙人在军委推荐了他科涅夫。
科涅夫当时是又惊又喜,惊讶的自然是自己之前的不识时务,竟然敢拒绝在军方如日中天的安德烈同志的提名,这尼玛不是找死吗?政工出身的科涅夫太清楚某仙人的能量了。收拾他这样军一级干部就跟玩儿一样。
科涅夫立刻是出了一身冷汗,对于只被党内和军内警告处分感到无比的庆幸。当然。在庆幸的同时,他也有些小欣喜。某仙人只给他一个警告处分,这充分说明某人还是很看重他的,否则就应该直接一棒子敲死了,而不是逼着他来乌兰巴托上任。
也就是说,他科涅夫已经进入了某人的视线,只要表现出色,绝对不愁没有出头之日。而这让他是无比的欣喜,之前还担心找不到足够硬的后台,现在后台已经送上门了,不抓住这次机会,科涅夫自己都不能原谅自己了。
这还是科涅夫放平心态的第一重原因,第二重原因则是他惊讶的发现配属给他的作战部队并没有那么垃圾。一个外蒙古骑兵军,一个标准的红军步兵军,两个军六个师编制是满满的,而且补给上还有优先权。这么看的话,国内还是很重视这次行动的,否则,完全不需要从兵力十分紧张的远东红旗方面军抽调出一个军的兵力。
既然指挥这次行动不是受歧视,科涅夫自然心气就更舒畅了,立刻投入了工作。科涅夫的第一项工作就是了解对手的情况,按照土共和kgb获得的情报,参与这次行动的刮民党军乃是胡宗南的第34集团军。
第34集团军,司令官是胡宗南,副司令是宋希濂和陶峙岳,下辖丁德隆的第一军、董钊的第十六军、李铁军的第七十六军、赵锡光的第三十六军和孔令恂的第八十军。
一个集团军下辖五个军,这是满编得不能再满编了,可见光头对于陕甘宁是多么的重视。而且这五个军中还有第一军这样的御林军,其战斗力在*当中算是很强了(至少装备很好)。
刮民党出动了五个军,而科涅夫手头上只有两个军,似乎实力相差异常悬殊。这个仗似乎并不好打。可是科涅夫却一点儿都不犯怵,在他看来敌人的数量虽然占优势,但战斗力并不是特别强。至少以红军标准来看,这个第34集团军所属的部队大部分连轻步兵都算不上。严重缺乏重武器,尤其是大口径火炮。
而在这方面,红军就拥有绝对的优势了。比如配属给科涅夫的红军第53步兵军,隶属有第107、第133和第178步兵师。原本第53军是没有加强军属火炮的,但是为了增强该军的火力,远东红旗方面军临时将原本配属给第55步兵军的第207军师炮兵团调拨给了第53军。
请注意,红军的军属炮兵团分为两种,一种是拥有36门火炮的三营建制。另一种是拥有48门火炮的四营建制。其中三营建制的军属炮兵团通常拥有12门107加农炮、12门122加农炮和12门152榴弹炮。当然也有一种特殊的三营建制军属炮兵团,其装备有36门152榴弹炮。
而第207军属炮兵团属于四营建制,编有12门107加农炮、12门122加农炮和24门152毫米榴弹炮。可见其火力比一般的军属炮兵团还要强大。
而与此同时,刮民党的部队里,军一级的想要有150毫米级别的火炮都属于做梦,集团军一级都很难获得150毫米火炮的支援(老蒋拢共就进口了那点150榴弹炮,抗战初期就损失了一批,而且弹药基本上消耗得差不多了)。
不光是缺少重炮,在中口径榴弹炮和加农炮上刮军也是相当的弱,105榴弹炮的数量都极其有限。可以说*的支援火力也就是点76毫米级别的山炮或者野炮了,而且炮弹供应还有问题。
反观红军方面,师属火力都足够让刮军喝一壶的了。按照图哈切夫斯基制定的1941年标准步兵师编制,每个步兵师拥有一个重炮团、一个野炮团、一个反坦克炮营、一个独立高炮营。就是这,红军同德军的交战还认为反坦克炮数量过少(一个师35门45毫米反坦克炮)。
讲心里话,一个红军的标准步兵师就足以碾压刮军的一个军,甚至对上了刮军的一个集团军,在重武器上都还有优势。
反正当科涅夫看到刮军的编制时,心中有一万头草泥马在狂奔而去。我勒个去的,这尼玛也叫集团军?要炮没炮要车没车,还没有哪怕一辆坦克。这是什么鬼的集团军?
崔可夫只能向他解释道:“伊万。斯捷潘诺维奇同志,你不太了解华夏的现状。这个国家积贫积弱,几乎没有任何重工业。除了步枪之类的轻武器可以勉强自给自足,其他的包括相当一部分机枪、迫击炮和绝大部分中大口径火炮都依赖进口……实际上这个国家除了人口,什么都缺!”
科涅夫目瞪口呆了,他无法想象,一个连弹药都谈不上完全自给自足的国家怎么去打赢一场现代化的战争?难道光用人头去填?那得死多少人?
崔可夫苦笑了一声,继续解释道:“实际上,胡宗南的第34集团军在刮军当中已经算装备最好的了,相当一部分刮民党军队连军服都做不到人手一套,很多士兵都是光屁股上战场的。”
科涅夫几乎要晕厥,华夏的现状已经完全超出了他的认知,他已经无法想象了,不过更“可怕”的还在后面,因为崔可夫继续说道:“这还是刮民党的军队,而我们在华夏的同志,比他们的条件还要艰苦,连步枪都做不到人手一只,子弹更是少得出奇,别说大炮连迫击炮都是宝贝疙瘩。甚至相当一部分在敌后活动的游击队连肚子都吃不饱。那种艰难超出了我们革命战争时期十数倍,而他们却顽强的坚持下来,在刮民党的干扰之下沉重地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
科涅夫惊奇,原本他以为内战时期的红军就足够艰难了,谁想到还有比那时候的红军更惨的存在,对于这么一只在极端不利情况下坚持革命理想坚持战斗到底的部队,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在日记中写道:“我很想亲眼看一看土共的军队究竟是什么状况?如果真的存在一只如瓦西里。伊万诺维奇同志所言的革命军队,那只能称之为军事史上的奇迹了。对于这项奇迹,我相当的有兴趣!”
头一次,科涅夫开始对东方的战斗产生兴趣,开始转变之间对东方战线的偏见,东方和西方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抗击侵略和维护和平而战,都是保家卫国!甚至和西方战线相比,东方的困难更大,所取得的战果也更加的不容易!
ps:鞠躬感谢宇世人、ml、ml、包黑子和尤文图斯同志!
234 各怀鬼胎(上)()
东方战场的艰难最重要的原因还不是敌我力量悬殊和条件艰苦,最重要的原因是华夏内部不齐心,从1939年开始,刮民党内部就开始消极抗日,不光有汪精卫之类叛国投敌,其他派系内部跟日军达成秘密交易保存实力的情况更是普遍,至于蒋委员长更是喊出了曲线救国的口号,让一大批国军投降日军充当伪军进行积极反 共。
比如在陕甘宁一带,正经八百的国军,比如胡宗南的第34集团军,那属于打酱油的存在,阎锡山的晋系部队直接跟鬼子安通款曲达成了秘密交易。反正抗战相持阶段,国军那真心是一群围观众和酱油党,除非鬼子主动找他们麻烦,否则绝不主动作战。甚至到了1944年眼看胜利在望了,国军的消极更是达到了顶峰,真心是一群败类。
更可气的是,对于这一类的无耻行径,相当一部分国军将领,不管是地方势力的还是中 央军的天子门生,都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在对外战斗中怂得跟范跑跑一样,而在欺负自己人上,这帮货一个个又变成了行家里手。
比如说胡宗南的第34集团军,前面说过了,胡宗南治军打仗真心只是那么回事,不管是第34集团军还是其嫡系的第一军在抗战中都没有什么能拿得出的战绩(内战中也一样)。
不过胡宗南打仗不行,但是讨老蒋高兴却是一把好手,为人是极其骄纵,在1940年1月,老蒋掀起第一次反 共高潮的时候,这位天子门生第一个率军进攻陕甘宁,一举攻占五个县,狂妄地叫嚣:“消灭边区”,之后更是围绕陕甘宁边区构筑了700余里长的严密封锁线。
之后就更不用说了,余下的五年间,这位西北王基本上无心抗日。一门心思的包围和封锁陕甘宁,反正在胡宗南眼里,土共就是那么回事,如果不是国际国内的舆论干扰。他要消灭陕甘宁不过是探囊取物一般容易。
接到蒋介石切断苏联援助土共通道的命令之后,胡宗南立刻集结了第34集团军麾下的全部五个军,开始向北运动。期间西北三马中的马鸿逵也接到了蒋介石的指令,以其嫡系第11军配合胡宗南作战。后来称之为保卫北方交通线之战的战役正式打响了。
战役爆发之初,胡宗南的军事部署是这样的。孔令恂的第80军担任先锋,董钊的第16军居后策应,在接下来是李铁军的第76军和赵锡光的第36军,而战斗力最强的第一军则落在最后面。
不得不说,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