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兵在1917-第17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的争夺者其实就是托洛茨基和斯维尔德洛夫。这两位都很想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向苏联、向全世界倾述一些心里话。当然,更重要的是留下一份宝贵的政治遗产。

    “作为人民委员会主席和党的总书记,理应由我来检阅三军!”这是托洛茨基的理由,而斯维尔德洛夫则说道:“我是军委主席,作为三军统帅。检阅三军不是再正常不错吗?”

    这两人争吵的最终结果就是,谁都没人如愿,最后不得不由列宁进行裁决:“托洛茨基同志和雅科夫同志,你们都是文职,军队的事情还是由军人去负责吧!”

    结果自然就是军委副主席伏龙芝意外登顶,不过由他去检阅三军也不会有人不服气,毕竟伏龙芝的威望摆在那里,而且由他去,可以避免托洛茨基和斯维尔德洛夫进行撕逼大战。

    而且这对于伏龙芝来说也是一份至高荣誉,此时站在阅兵车上他也是心潮涌动。尤其是看到道路一旁全副武装雄姿英发的一队队红军战士时。他的心脏随着《神圣的战争》的鼓点开始加速搏动。

    当伏龙芝再次回到主席台上时,他的脸上已经是一片潮红,当然,和他一样的激动的人很多很多,托洛茨基在默默的吟唱,斯维尔德洛夫两颊通红都能滴出血来,而扶着栏杆远眺的列宁更是激动的浑身发抖。

    唯一一个暂时还能保持冷静的就是李晓峰了,因为他毕竟是个外国人,没有那么强的代入感。而且他总觉得《牢不可破的联盟》力量不足,同和谐国的《义勇军进行曲》比起来多了秀美但是少了气势和那种能够压迫神经的紧迫感。

    当然。他的平静也仅仅是相对而言,和列宁他们比起来,他算平静,但跟他平时的状态相比。他也激动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见证卫国战争中的红场阅兵的。

    实际上这一刻,不管是在莫斯科红场还是苏联的其他地方,每一个围在收音机旁的民众,哪怕看不见阅兵式但仅仅听声音都是亢奋无比。尤其是那些战斗在第一线的战士们,仿佛是被打了一针兴奋剂。

    红军第六集团军,胖伊万、装甲列车和叶甫根尼正乘坐敞篷汽车赶路。按照军委的要求,第六集团军必须用最快的速度从谢苗诺夫卡向绍斯特卡移动,配合库尔斯克方面军主力从背后攻击古德里安装甲集群。

    漫天的大雪中,战士们一个个被冻得跟三孙子一样,但是当《神圣的战争》响起时,每个人心中都燃起了火焰。胖伊万很不耐烦地对司机吩咐道:“把收音机的声音调大一些,让同志们都听听,这个曲子冬天听比烤火还顶用!”

    装甲列车别看端坐在座位上没有表情像个面瘫,但是熟悉他的人能从他微微发抖的手上看出他的真实感情,很显然他也激动了。叶甫根尼则文艺一些,他用自己的笔触在日记本上写写画画,一首诗歌就那么喷涌而出。

    在南边朱可夫的第五集团军也在紧张的行军当中,他的任务是夺回科诺托普,从两天前开始,他就没有和上过眼了。当收音机中传来《神圣的战争》时,这位满眼都是血丝的指挥官比一口气喝了十二杯咖啡还要给劲。他的大嗓门又一次吼了起来:“狗崽子,我不要听你诉苦,我只要结果,你做不到我就换一个人来干!”

    坐在车长位置上的老赫姆斯特拉开始打瞌睡了,年纪大了就容易犯困,尤其是他这种连续行军和作战了一天一夜的老人家,说不好听点,搁哪都能睡得着。可是就在他即将进入梦乡的时候,无线电中忽然传来那山呼海啸一般的乌拉声时,老头打了一个激灵,然后抬手就抽了自己两个嘴巴:“睡什么睡,老迷糊,你还要打仗。战死沙场之后想怎么睡都行!”

    在t…54坦克后面,释能持带着他的小伙子高一脚低一脚的趟着淤泥向前行进。实话实说,这真的很累人,但是文工团的大喇叭一直在周围响个不停,播放的依然是《神圣的战争》。

    释能持觉得还是家乡的花鼓戏更给劲,但是这首慷慨激昂的曲子也引起了他的共鸣,不由自主的,他和周围的小伙子一样,踏着鼓点的节奏向前进、向前进!(。)

    ps:鞠躬感谢飞欣、大熊猫宝宝、废人s、米糕一大车、审判明来、hzangdd和尤文图斯同志!

278 突击旅() 
古德里安感觉并不好,自从进入到库尔斯克之后,他就觉得俄国人从里到外都透露着诡异。一会儿强硬起来像是钢铁铸成的,一会儿无厘头起来又像是**,再一会儿尼玛又像是打了兴奋剂。比如五一这天,对古德里安这种资产阶 级来说,劳动节什么爆弱了,鬼才过劳动节,乘着俄国人过节干一下狠的才是正道。

    所以在这一天,古德里安是有占便宜的想法的,但是让他奇怪的是,一开始俄国人的反应还正常,抵抗不算激烈。但是在上午十点左右,随着那首讨厌的《神圣的战争》在战场上响起,俄国人就爆种了!不是小宇宙爆发就是变身超级赛亚人,尼玛给他的进攻部队一通猛削,几乎打得他们溃不成军。

    这种情况持续了整整三天,直到第四天势头才有所消减。但就是这三天也足够古德里安心惊胆颤的了,他的战线差一点被红军撕碎,甚至在最危急的时候,他已经下令全军转入撤退。只不过是总 参谋部和狼**没有批准才作罢。

    在这三天中,古德里安不止一次的怀疑红军的增援部队已经抵达了战场,否则能这么给力?但空中侦察的结果却一次次打他的脸——没有任何增援的红军抵达了战场。

    反正古德里安是挺郁闷的,因为这让他在希特勒眼中的形象更不好了,现在这位元首已经开始直接给保卢斯下达指示,都不搭理他了。

    这绝对不是什么好现象,而古德里安还没有任何办法改变。当然,战场上感觉很头疼的不止古德里安一个,作为第38集团军的司令员,科涅夫也是坐立不安。他和古德里安差不多,一样是对部队当前不正常的状况感到心急如焚。

    咦?有同志可能会奇怪,部队表现给力你科涅夫急什么?这不是有病吗?难道你是站德军那一头的?

    科涅夫肯定不是俄奸,而且他的忧虑是很有道理的。客观的说,第38集团军除开武器的加成。官兵的战斗力其实是不如德军的,之所以表现得这么给力这么爆种,原因只有一个——受了刺激!

    红场阅兵鼓励打气有点过火了,这才让战士们爆发出了非同一般的战斗力。但是。这种打鸡血的状态是不可持续的,而且是透支性的。一旦这股子劲头过去了,接下来部队的表现恐怕会急转直下,那时候可没有新的兴奋点了,那还不被德军吊打!

    所以。这些天科涅夫一直在做一件事,那就是控制部队的情绪,避免兴奋过头的情况出现。那结果如何呢?你想想,如果结果很好,科涅夫还用得着那么忧虑吗?

    “部队的情绪过于亢奋,从实战的角度出发,这是极其不利的。我军的任务是拖住德军,而过于亢奋很有可能用力过猛将敌人吓跑,并且在亢奋感消失之后,部队的战斗力会一落千丈。现在。这种糟糕的情况出现了,我郑重的向您建议,伊耶罗尼姆。彼得罗维奇同志,请您命令第37集团军加速前进,我的部队恐怕坚持不了多久了!”

    乌博列维奇在莫斯科收到这封电报的时候,心里头也不是滋味,他很清楚这就是红场阅兵的副作用,加油鼓劲也是要讲分寸的,很显然,这剂大补丸有点过头了。现在的第38集团军是虚火上扬。很快就要浑身不得劲了。更可怕的是这还是无药可解的,无奈之下他也只能命令华西列夫斯基加速前进了。

    不过华西列夫斯基那边也是问题一堆堆,他的部队本来就是从沃罗涅日匆匆赶到哈尔科夫,这期间部队的消耗非常大。原本他是准备一边布置防御一边恢复。可谁想到,才修筑好阵地,上头竟然告诉他们敌人不来了。这对士气的打击是很大的,而更糟糕的是,他的部队还没有任何休整的时间,必须立刻又北上库尔斯克。这一通折腾直接导致部队的士气低落以及体能告急。

    不光是士气低落、体能告急。连带着装备的磨损也比较大,比如坦克部队一路都是紧赶慢赶,众所周知,B2发动机是不太耐用的,而且第37集团军又是新部队,装备和人员没有充分磨合,问题自然是更多。再加上天气很糟糕,所以第37集团军的北上之路是无比的挣扎。

    “哎……”乌博列维奇叹了口气,这就是军事误判的恶果了,如果之前没有误判,这场战役将轻松不少。

    问题是,战场上没有如果更没有假设,输就输赢就是赢,哪怕是走狗屎运赢了,那也是赢家。现在乌博列维奇必须好好考虑,该怎么去增援科涅夫了。

    可是,乌博列维奇手头上真心是没有多余的部队了,库尔斯克周边就只有第38集团军,离他们最近的部队是沃罗涅日的第40集团军,但这个第40集团军仅仅是个空架子,其麾下连一个军都凑不齐,而且其大部分是刚刚进入部队的新兵,连最基本的正步走都做不好,指望他们去打仗,那简直就是做梦。

    乌博列维奇这边是愁眉不展,而科涅夫那边则是阴云密布了,打鸡血的负面作用已经开始显现了,前一天还龙精虎猛的部队转过天来就变成了鸦片佬,几乎不是德军一合之敌。如果不是科涅夫亲自冲到一线督战稳定军心,这一天第38集团军就得给捅个大窟窿。

    对红军来说,这是噩梦,而对德军来说,这就是意外之喜了。保卢斯回忆道:“俄国人的抵抗越来越虚弱无力,虽然我并不明白这是由什么造成的,但是我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突击集群完全有可能按照元首的计划再次捅穿俄军的防线,将全面扭转西线前一阶段的不利态势!”

    从保卢斯的话语中不难看出,他对疯疯癫癫的希特勒是有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