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维克的怀抱
而且卢那察尔斯基这个人情趣比较特别,当然,这不是说他有什么重口味的嗜好,而是说他在政治上的志向很特殊,他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野心,甚至对权力完全就不渴望在二月革命之后,因为托洛茨基暂时被扣押,在彼得格勒中为国际主义者主持局面就是他
应该说卢那察尔斯基还是很厉害的,文笔犀利,口才出众从当年他从国内写给还未回国的妻子的信中,不难发现一些颇有些洋洋自得的字句当时他对妻子说:在彼得格勒他的演说受到了一致的欢迎,拥有众多的粉丝,甚至哪怕是托洛茨基回国之后,他的演说也能老托平分秋色,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要甚一筹
可以说当时的卢那察尔斯基也是一颗闪闪发亮的政治明星,其星光灿烂的程度跟列宁、托洛茨基、加米涅夫不相上下,如果说他有意在政治上呼风唤雨大干一场,个人的条件是十分优越的
问题是有意思的也是在这里,条件优越的卢那察尔斯基无意于在政治上大干一场,恰恰相反,当时他在信中对妻子说,最让他感兴趣的是同俄国的青少年交流,去干教育工作符合他的理想而后来这家伙也就是这么做的,在政坛上渐渐的泯然众人矣,最后摇身一变成了苏联的教育家和教育人员委员
你说卢那察尔斯基奇葩不奇葩?千百年来多少怀才不遇或者没赶上好时候的民间政治家,写诗作赋的骂老天爷不公平,没给他们展示才华的机会而老卢赶上了百年难遇的好时机却根本就不珍惜,宁愿去搞教育、写文学、谈美学,这样一个人也算是苏联政治界的怪才了
反正李晓峰是不太愿意接近这么一个“毫无野心”的政治家,他觉着这个货太奇葩,算不得什么政治家,顶多了就算一个政治活动家,也就是喜欢参合事儿的人不过另外一个角度说,卢那察尔斯基的没有野心让他躲过了一劫,不然以他跟托洛茨基的基情,大清洗中还不给整出屎来
李晓峰不太想接近卢那察尔斯基,而老卢对李晓峰的到来却是十分的高兴,不光因为李晓峰带来了白送给他的十套电棍和喷雾剂,是因为他得到了一个消息,急于找某人证实,甚至相对于那些装备,他关心后面这个消息
“安德烈同志,我听说你们成立了一个marx主义青年团?”老卢兴致勃勃的问道
“没错啊”李晓峰完全不知道这有啥好兴奋的,你丫早就是党员了,虽然是孟什维克的党员,但怎么的也不至于想重从团员混起?
卢那察尔斯基当然不会如此的贬低自己,他在意的是这件事的意义:“太好了,我一直就想成立一个俄国青年人学习marx主义的机构……青年人就是革命的未来,绝对不能放松对他们的教育啊”(未完待续)
s
【 注册会员可获私人书架,看书方便 】天兵在1917的从二月到十月 243 接近老卢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更多全本txt小说请到首发吧下载
244 团 中 央()
听了卢那察尔斯基的话,李晓峰暗自好笑,心道老卢你这是铁了心的准备去搞教育工作了,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啊!
对于卢那察尔斯基的“识时务”,李晓峰还是很欣赏的,能够知道自己心里到底想要什么,面对权力的诱惑根本不动心,这样的人从某个角度来说,也算得上伟大了。 )每个办公室都通了暖气,锅炉烧得旺旺的,反正不管是谁进门,首先就得扒皮,不!脱衣服!最多只能穿单衣办公。多穿一件背心都不行,否则轻则大汗淋漓重则中暑。
办公楼后面还设有小食堂。每日供应四餐,早中晚夜宵,伙食那个丰盛啊!反正不少同志才进来三天就发现自己长胖了。唯一只有某仙人觉得伙食不咋地,尤其是觉得小灶的厨子。给自己做的东西味道总是有点儿不对劲。好在仙人的胃口生冷不忌,他也没在意了。
这还只是基本待遇,各个部的正部长配有专门的办公室和会客厅,甚至还有一间小卧室,办公太辛苦加班什么的不愁没地方睡觉。至于第一书记和第二书记的办公室,规格更是高出一头,办公条件不比五星级宾馆差。
反正自从分配到了办公室,第一书记斯 大林就再也没去过塔夫利彻宫那个原本属于他的小办公室,吃喝拉撒都在自己豪华办公室里解决了,如果不是因为布尔什维克的总部在那边,有些党委的会议他必须出席,他都有心在团中央安家了。
这还只是办公条件,出行条件更是不差,李晓峰弄来了几辆摩托,有两轮的还有挎斗的,专门成立了小车队,就是为了方便有事要出行的团中央工作人员使用。
反正这些天斯大林就是一件厚实的皮大衣,载一顶火车头的帽子,再套一副大大的无框风镜,蹬着长筒马靴跨着摩托满彼得格勒飞奔,其拉风的造型很有某仙人的神韵。
当然,之所以使用摩托,并不是李晓峰买不起或者买不到小汽车,主要是小汽车太招眼,季诺维也夫都在上面栽了个大跟斗,谁还敢不知死活的往上撞?
应该说就团中央的办公条件而言,在彼得格勒恐怕是找不到更好的了,当党中央还几个人挤一间办公室,吃不饱穿不暖出行只能靠十一路的时候,团中央已经奔小康了。团中央所有的工作人员普遍对办公条件万分满意,提起李晓峰,提起组织部,那真是挑两个大拇哥都不够,如果让脱鞋的话,脚丫上的两个也得用上。
不过也不是完全没有意见,首先是暖气问题,大家普遍反应太热,出门太不适应,容易感冒,虽然医药费可以报销,但是太耽误工作;其次就是格奥尔吉、苏斯洛夫和柯西金觉得花销太大。是不是可以节俭一些。毕竟团组织暂时是没有几毛钱的收入的,这么大手大脚恐怕不是个事儿。
说道团组织的收入,那简直是惨不忍睹,申请入团的团员不少,但是有固定的经济收入的没有几个,大部分的工人和士兵是月光族,他们那点可怜的收入维持个人的正常生活都艰难。至于青年学生,这些是啃老族,有零花钱的都属于凤毛翎角,根本不顶事。最悲惨的就是青年农民兄弟,已经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你忍心从他们身上割肉?至于党中央拨下来的经费,那从来是只听见雷声就没见过下雨。
所以如果要靠以上收入过日子。那么团中央可以直接宣布破产倒闭了,那点钱别说租房子办公,还不够买笔墨纸砚的呢!可以说团中央的正常运作完全就是靠李晓峰在支撑,如果这位撂挑子了,大家直接散伙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正是因为如此,李晓峰直接就掌控了团中央的经济大权,可以说是组织部长兼财政部长,所以怎么花钱花多少钱完全是他说了算,什么节省经费自然是当耳边风了。而且这么做不管是格奥尔吉、柯西金还是苏斯洛夫都完全没话说,人家自己花钱为团中央构建温暖舒适和谐的办公环境。这还有错了?再说,反正是花的某人的钱,又不是挥霍同志们上缴的那点团费,由着某人高兴吧,就当是打土豪分财产了。
“这就是你们团中央的驻地?”
刚刚进门卢那察尔斯基就被吓了一跳,门口站着的是特科派来的警卫,这些人是什么实力他很清楚,不值得惊讶。真正让他惊讶的是,进门后那一股扑面而来的暖流——我艹,你确定这是暖气。不是洗桑拿?
就在卢那察尔斯基一愣神的功夫,前台上快步走来两个年轻的小妹妹,亲切的对他们说道:“安德烈同志,您回来了,请问这位同志是?”
李晓峰一边脱下身上的夹克交给两位小妹妹。一边介绍道:“这位是卢那察尔斯基同志,是孟什维克的国际主义者。曾经为我国的革命作出过突出贡献!”
听说来的是孟什维克,两位前台接待的小妹妹没有刚才那么热情了,也就是听说卢那察尔斯基是国际主义者,否则老卢挨白眼是肯定的。
“您好,卢那察尔斯基同志,请将您的外套交给我。”
卢那察尔斯基虽然觉察到对方的情绪发生了变化,不过也没太在意,毕竟这里是布尔什维克的地盘,他一个孟什维克不受待见也是正常的。不过这个接待的方式,让他大感意外,恐怕在俄国也只有三星级以上酒店才有这种素质的接待员吧?而且你一个政治团体的驻地,弄得这么客气干什么?老子又不是来住店的!
李晓峰微笑着解释道:“我们新买的锅炉效果太好了,所以暖气比较大……”
卢那察尔斯基将外套交给了前台的接待,摸了摸微微发热的额头,苦笑道:“何止是比较大,我已经开始出汗了!”
“没关系,习惯就好了!”李晓峰不以为意的说道。
至于卢那察尔斯基自然也不会多说什么,客随主便嘛!不过立刻他就有了新的发现,门口接待处的照壁上并排悬挂着marx和列宁的巨幅照片,在照片下面是一面绣有五角星图案的红旗,在红旗的另一边则是浮雕形式的重磅字体——俄罗斯marx列宁主义青年团。
“这是我们的团旗!”李晓峰微笑着介绍道,然后他随手一指接待妹妹的胸口:“这是我们的团徽!”
卢那察尔斯基眯着眼睛稍微看了看团徽,上面浮雕着marx和列宁的头像,背景是一面迎风招展的团旗,周围用麦穗和齿轮点缀了一圈。
卢那察尔斯基不懂声色的点点头,说道:“不错!”
李晓峰可是看出了卢那察尔斯基的言不由衷了,他明显能看出来,老卢恐怕是对团组织的名称和团徽有些意见。至于意见是什么,也能猜得出来,恐怕老卢是对列宁的名字和头像比较敏感。
不过敏感就敏感。李晓峰也不会刻意的去解释什么。而且也不需要解释,将列宁跟marx并列,在这个时代可能有点出格,但是在以后,实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