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看王爷
此事一经传开,有赞有贬:赞的是王爷仁义,爱民如子,不拘身份为手下一马夫赶车;贬的是一个王爷居然不顾身份去当车夫,有失体统,有损皇家威严不管别人怎么说,给王爷亲卫队提亲的人是络绎不绝,别说找媳妇,就是当妾都有人愿意啦
前些天,赵柽抽时间再次视察了战备情况,令人欣慰的是现在已经生产的步骑枪已经达到了二千支,左轮手枪五百支,并有了充足的易损件储备;轮式加特林机枪十挺;弗朗机火炮二十门,抛射式臼炮十门;子弹百万发,火药五万斤;另外储备了冬夏服装被褥三千余套,皮甲二千套、铁甲五百套、鞍具二千套、马刀二千把,四轮辎重及特种用途车辆一百余辆;食品厂已经试制成功压缩干粮,日产能达到五百人份,另外还有部分风干肉,咸肉储备,可保证一个月的供应;只是马匹的数量不尽人意,但是也有了三千匹
古今的战争有一点是相同的,打的就是经济,拼的就是后勤,而古代的后勤保障比起现在简单多了:主要负责粮食运输冷兵器时代武器消耗不多,主要是箭镞可是现代战争对于后勤保障的要求急剧加大:主要是火力投射度快,消耗快,他粗略的计算了一下,一场激烈的战斗一支枪平均发射一百发子弹,按照一千人计算,就需要十万发子弹,这还不算那几挺机枪,现在百万发子弹的储备也支持不了多长时间而将来上了战场,火药,子弹的运输都会受到限制,火枪要是没了子弹,作用还不如把马刀
现在他即将投入的宋夏之战旷日持久,战争已经变成了一场双方比拼后勤补给的竞赛,谁能保证前线军队的粮食供应,谁就能在对峙中赢得主动;谁破坏了对方的后勤补给,谁就能在冲突中占得先机,这个时代没有汽车、飞机,没有高公路和发达的运输系统,这些都要靠自己去解决赵柽早就知道一场现代战争需要至少三到六个月后勤准备所以必须就近补给,于是他决定让商行以置办烟花分厂的名义,让他们向西北基地转移大部分设备和人力,尽快投入生产,而其他相关部门也要转入战时准备,保证需求此事对战争的准备可谓万事俱备,只差东风了
“这一离开,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回来了”赵柽徘徊在自己的花园中,这里依然是原来的样子,假山、小亭、结了冰的水塘它比不上苏州沧浪亭的清幽,漂亮,不如京中王府奢华,可在这里他会觉得心中十分宁静安详,绷紧的神经都会伸个懒腰,想到明天又要离开,他变得焦躁起来,心中总有着股挥之不去的莫名的恐惧,说不清道不明
“我不怕战斗,我天生就是个战士,可我为什么会害怕呢?”赵柽登上假山,周围几里方圆都尽收眼底,他喃喃自语着,自己花了十年的时间打造了这个小世界,修水利、建工厂、兴农商、造出了不该出现在这个时代的枪炮,聚敛了大量的财富,组建了一支式的军队,又数万拥护自己的百姓,虽不敢说无敌于天下,但是却足以称霸一方
“哦,我明白了,这个时代有这个时代的规则,而自己是来打破这种规则的,有些东西是必须改变的”赵柽有点想明白了,现在的自己就像站在一条黑洞洞的隧道前,不知道有多长,也不知道里边有什么,不知道前方通到何处,而自己走进去就没有了回头路,一切都是未知数,不知道能走到哪里,不知道结局是什么
“怕什么自己这辈子反正是白捡的,患得患失,犹犹豫豫怎是我辈所为,打胜了打出一个宋朝,打败了地球也不会少转一圈,只当自己白活了一回,吸取经验,再来一回”赵柽笑了,明日回京自己就刮西北风
。。。
第七十一章 大事件()
第七十一章大事件
赵柽交待好一应事项,重踏上了回京的征程,这次身边除了没人敢嫁的赵信,就剩下旺福、惜福等十个不用娶媳妇的近卫和三十多个有了媳妇,生了娃的近卫,其他人都留在了襄邑渡蜜月(请牢记我们的iazail他们这次回来,连内城城门都不用进了,直接到了西水门内的王府,这里北临金明池,南靠琼林苑,倒是个风景绝佳的地方,只不过邻居少点,除了酒楼商铺没人挨着他住
王府比之旧王府大了两倍有余,由大内将作院耗时八个月建成,家具摆设都是出自宫中,三跨四进有房三四百间,工程量不再看内院这里打破了北方常见的建筑格局,而是仿照江南风物建的,亭台楼阁散布其中,按照山水走势修建了十数个小院落,人就像生活在画中一般
“二爷,这里完全是按照襄邑府中的冬园建的,里边的家具样式也和那边一样”早回来的见喜领着王爷参观了一圈将他领进了个较大的院落
“唉,真的一样啊”赵信抢先进去到各个屋子里看了看道
“唉,形似神不似,没有襄邑那边的感觉”赵柽摸摸还散发着油漆味道的柱子叹口气说道
“二爷,这可是娘娘吩咐的,她知道您在襄邑生活日久恋旧,所以特意仿着那边建了这个院子”见喜说道,他看王爷脸色暗了一下,什么也没说进了屋子
晚饭后,王府的几个高层再次聚集在一起,听取他们离京后这段时间的形势报告,以便早作准备这不听不知道,京中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可真不少,宫里宫外群魔乱舞,朝中上下明争暗斗,开创了大宋历史上的数个第一
赵佶他一生没出过开封城,只读过万卷没行过百里路,历代修宫殿无非镶金嵌银,或者雕砖画瓦,都是人为艺术蔡京独出心裁,他从江南的苏、湖两州运来了太湖石,把它们巧妙地嵌入宫殿之中,立即在一片堂皇、中正、死板之中跳出了鲜活的气息,赵佶哪见过这些大自然的杰作,一下子入迷了,命令在江南设置专门部门,给他搜罗这些不值钱的石头很快,一个烦恼找上了他,这几年经过广大官员的努力,他已经积攒了近十万块石头,多得宫中已经摆不下了,即使修了延福宫还是显得捉襟见肘,他的目光又投向了内城外的那片土山
说起那片土山可是功勋山,传奇之山,有种烦恼几乎是人类共有的,谁也逃不掉,谁也控制不了――那就是继承人的问题仿佛赵光义的子孙被诅咒了一样,生儿子就是费劲,真宗皇帝、仁宗皇帝、哲宗皇帝,都在儿子问题上载了大跟头,影响了国计民生轮到赵佶,问题依然存在,登临大宝之前,他就有妻妾四十多人,可就没一个争气的,不过那时还只是个人问题,当了皇上就不一样了,那就上升到了国家的问题啦
赵佶每天的工作除了上朝办公之外,就回到后宫加班加点,可就是没多大动静就危机中好运降临了,活神仙道士刘混康在开封内外转了一圈,对他说,只要把京城东北角的土地垫高,皇子就会成批的降生事情就是这么的灵异,自从东北角的地势变高之后,后宫的嫔妃们突然间集体怀孕,真的生出来一连串的男孩儿,到现在把活的,死的、还有赵柽这样死了半截又活过来的都包括在内,不算丫头,已经二十来个了,组织足球对抗赛不用找外人
为了表示对道教的感谢,也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变得多,赵佶下令把已经垫高的京城东北角加倍的升高,让它变成一座山,再加长,变成一片山脉,把自己的石头都搬那去因为是现任皇帝为继任皇嗣所修,故命名为万岁山,由于它地处东北角,以先天八卦方位推算,是“艮”位,所以小名艮岳
山是现成的,可要是把它装修好,那就不大容易了,大家都知道装修那就是在屋子里一张挨一张的贴百元大钞啊,有的地方还得贴两到三层,简直是猛于外遇以赵佶的艺术品味,以宋朝的人文精华,以华夏大地的出产丰富,艮岳的装修能到什么程度,是能够想象的吗?这简直就是穷全国之力修座亡国之山,也就后世拿军费修园子的‘老佛爷’能与他过两招
另一件大事是道士林灵素迅的崛起,走上了大宋的神坛,也正应了赵柽那句大奸之人必有奇才,你想一个毫无根基四处流浪的野道士就凭一张嘴,只用了不到一年的功夫便让称霸朝堂十余载的当朝宰相感到危机,而欲除之而后快,那是何等的厉害
林灵素得到皇上的信任后,利用蔡京先除掉了王仔昔执掌了宝菉宫,然后他以上清宝箓宫为基地,经常举行斋醮,每次都大量施舍,用钱几万贯甚至几十万贯,花钱买人心,为道教在全国的盛行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后他再用道士设阶的机会为全体道教兄弟争取到了利益,把他们紧紧的团结在自己周围
现在有权了,道士们见到官员时,可以不必施礼,不必俯首,这就不止是分庭抗礼了,简直是出乎其上有权即有钱,道士们在全国各地大修神霄宫,宫观使不再由官员们兼职,都由教中兄弟们担任,于是宫观职的丰厚工资都进了小金库最后是一项终极特权无论谁犯了什么罪,除了反宋反独裁反世袭,只要加入道教,立即脱胎换骨,重做人
另外向京城中的官吏和百姓传度‘玉清神霄符箓’,符箓是入道的凭证,林灵素承诺当官的得到它,官途平安;读的得到了,金榜题名;百姓得到它,家宅平安;做买卖的,财源广进,反正这东西就像万金油,有病治病,没病防病,不孕的能生娃,有娃的能生三,总之没坏处在林大师的强力推广下,在皇帝的大力支持下,京城官民普遍奉道,宫观中灯火长明,大家见面都是‘你进去了吗?’这正是赵佶的梦想,求道信道风气终于流行起来
接着林灵素又干了件让人震惊的大事,他居然公开为元祐旧党翻案,当着皇上的面给皇上御笔亲题的元祐党碑磕头,还称他们是天上的神仙他敢这么做,不止是摸准了皇上的脉,也是为了巩固了自己的地位,拍梁师成和童贯两大内侍的马屁
梁公公大家已经知道了,认了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