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历史上这类事情并非没有发生过,第一次大战时,欧洲各国大战正酣,军火外销中国量钜幅减少,日本乘机大肆输入军火竟占了当时中国总进口量的80。
1919年美国为推动和平解决中国内战,并抵制日本独占中**火市场,故倡议对中国武器与军火禁运,自1919年开始直至1929年长达十年之久。
不过实际上因欧战结束,欧洲战场使用过的各式军火大量低价外销,中国南北方政府、各省军阀还是以走私、偷运等种种方式,进口了相当数量的外**火。
自然,这些军火多是以手枪、步枪为主,至于军舰或是飞机什么的就很少了。
听到慕斯的话,雷?科帕也笑了笑。“这个请放心,根据我们双方达成的协议,在这件事上就算英国人同意我们也会进行抵制的。虽说那位朱尔典公使和袁世凯的私交很好,但中国对英国的重要性和安徽对法国的重要性是一样的…”
由于过去的许多因素,法国方面对严绍有着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再加上许多种利益上的联系,以及贝尔特朗那边的关系,法国人自然是愿意在这件事上支持严绍。
无论是慕斯还是雷?科帕都很清楚,如果袁世凯想要找人帮忙的话,第一个会找的绝对是英国人。也只有英国人才有能力干预长江沿岸发生的事情。
不过…
首先一点,就是要英国人愿意进行干涉。
现在欧洲的气氛可比当初严绍与雷?科帕签订条约的时候紧张的多。就算是下一秒两个阵营爆发大战也不是没可能的。这个时候英国人是绝对不会轻易得罪法国人的,自然。反过来也是如此。
所以如果英国人坚持要干涉的话,法国人也不可能真的就站在严绍身后。
问题是…
中国发生的这点事,真的值得让英国人和法国人撕破脸吗?
答案当然是不值得,而且这点无论是雷?科帕还是朱尔典都很清楚,那么剩下的事情也就简单了…
只要有法国人站出来表示支持,那么英国人就只能和法国人一样,做一个旁观者,看着中国大地上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
得到了雷?科帕的承诺。慕斯笑了笑,没有在多说些什么。
不过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外面突然快步走过来了一个人,在上前两步后走到了慕斯的耳旁轻声低语了一番。
侧耳细听,慕斯点了点头,在示意他先退下后,对着雷?科帕笑着道。“看来现在就是您出马的时候了…”
听到慕斯这么说。雷?科帕也顿时明白过来。
在英国公使馆的门口,特事局早已安排了人进行监视,就在不久前,刚刚有人亲眼见到有北洋的人走进公使馆。虽然那个人和公使馆的谈话内容还不清楚,但是在这个时机怕是不会有别的事了…
“请放心…”对慕斯这么快就知道这件事,雷?科帕没有一点吃惊。“我这就给法国发封电报。让他们在外交上对英国进行施压,不过…”
看向慕斯,雷?科帕正色道。“在这件事上,我们也只能进行这些程度的支持,保证无论是英国人、还是日本人都无法介入到这场战争来。但是剩下的事情就需要你们自己的了…”
简单点讲,就是让各方势力都能保持中立的姿态。不介入到即将发生的内战中来,也就是说,哪怕北洋快被人打残了,英国人也不会介入。不过反过来讲,如果严绍被北洋逼入绝境了,法国人也同样不会介入。
这个,就是游戏的规则。
这也是为什么在动手之前,雷?科帕会有些犹豫。
但是在听闻了湖口和九江的胜利后,雷?科帕对严绍的信心增强了许多。
“放心吧,绝不会那样的…”听见雷?科帕的话,慕斯笑笑道。
在这里呆的越久,慕斯对北洋身上那种暮气的感觉也就越重。在他看来北洋的实力虽然在表面上看似乎很强,但实际上却根本不可能会是国社党的对手…
“自然,我也希望如此…”
————————————————————
就在慕斯和雷?科帕在那里举杯的时候,袁世凯也与朱尔典见上了面。
只是对于袁世凯寻求支持的期望,朱尔典却很为难。
“很抱歉,这件事上恐怕我也无法给予你太多的支持…”沉吟了一番,朱尔典直截了当的道。“安徽方面和法国签订的条约你也是清楚的,虽然我可以给伦敦发封电报,寻求干涉的权利,但是有法国人在里面从中作梗的话,伦敦方面会答应的可能怕是…”
其实朱尔典也想帮助袁世凯,毕竟当初为了那个贸易份额的事情,伦敦方面可是十分严厉的训斥过他,以他这么多年在中国养成的脾气,这种屈辱是绝对不可能会忘掉的。
问题是,他很清楚法国对英国的重要性,毕竟欧洲才是英国的根本。别管那些殖民地有多漂亮,如果欧洲完蛋了,那些殖民地也将跟着烟消云散。
“真的一点都没有办法吗,公使先生…”
虽然早就已经料到了这样的回答,但是袁世凯还是感到有些失望。
“真的很抱歉,我的朋友…”朱尔典摇了摇头。“我能对你的支持,只有尽可能为你争取下一批借款的到来,还有就是军火商的一些事情,实际上国内对法国人也是很不满的,所以如果你愿意的话,我可以帮助你从国内购来一些较便宜的军火,另外在外交上也可以给予一些支持…”
扬子江一直都是英国人的势力范围,现在法国人突然插了一只脚进来,虽然为了大局英国人忍了,但是让他们能心甘情愿的忍下去显然是不可能的。
再者说,这件事上英法虽然达成了默契,就是互相不干涉,但是却没说不能给自己支持的对象一些帮助。而且朱尔典敢肯定如果自己的提议传回国内,获得通过的可能性将会是百分之百…
被人挖墙角这种事可以说几百年来英国人还真没遇到过几次,怎么可能忍?
只是袁世凯所要求的军火禁运等,这些朱尔典就只能抱歉了…
叹了口气,袁世凯也没想过能够得到支持,他很清楚那份协议的存在,所以这次只是尝试一下罢了。因为根据北洋的分析,国社军唯一具有威胁的只有装备而已,尤其是机枪和火炮,问题是这两样的弹药消耗是很惊人的,而已安徽兵工厂的能力,还不足以支持这方面的弹药消耗,最终的解决办法只有进口。
也就是说,只要能说服英国进行军火禁运,国社军的机枪和火炮用不了多久就给停摆。
不过既然说服不了,那就算了…
“既然这样,那就拜托你了…”低头想了想,袁世凯轻声道。
“请放心,我的朋友,我会尽力的…”
也就是在两人交谈的同时,在江西,经过休整的萧永言部也再次行动起来,而这次他们的目标则是南昌…(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lwxs520 ……》
第三百一十章()
按照朱尔典的说法,因为对法国的顾虑,所以他和他身后的大英帝国都无法答应袁世凯的请求。也就是对严绍进行军火禁运——————哪怕这个禁运是双方的也不行。
因为对英国来说,欧洲才是他的根本,一切威胁到根本利益的,英国人都不可能答应。
但是话说回来,对法国人这种挖墙桥的行为,如果说英国人连一点表示也没有的话那也是没可能的。
毕竟不管怎么说英国人也是做了几百年的世界霸主,扬子江又是英国人的势力范围,就这么被人挖了墙角他们却一点表示都没有的话,那他们也就不是英国人了。
只不过欧洲毕竟才是他的根本,所以英国人只打算用另一种方式来表示他的不满。
那就是通过其他的方式来支持袁世凯,比如说本来已经敲定的借款,以比原来稍前一些的时间交给袁世凯。另外还有军火等,也可以用稍微便宜一些的价格卖给他,诸如此类。
也是因为这样,朱尔典的报告才刚刚递上去,就已经获得了伦敦方面的通过。
尤其是军火方面,甚至允许进行赊账,这可是过去所没有的待遇。
与之相比,严绍可就没有这样的支持了。
不过话说回来,严绍似乎也不需要这类的支持。
在拿下了九江后,严绍认识到以目前国社军的弹药储备,对付北洋怕是稍稍有些吃力。所以在征得了其他人的同意后,严绍向礼和洋行下发了一个订单,准备从德国订购一百万发75轻榴弹炮的炮弹。
以国社军原有的储备,再加上这些新的订单以及兵工厂自身的产量,如果能全部到货的话,对付北洋绝对够了。
而就在严绍向礼和洋行订购炮弹的同时,九江方面,修整完的国社军也再次迈开了脚步,准备在南昌彻底解决江西的战事。
本来按照原定计划,国社军应该是在鄱阳湖内拿下一座港口,然后以此为后勤基地,一边对南昌发起攻势一边接收从安庆来的弹药等补给。不过湖口和九江的遭遇让萧永言和古成舟对李烈钧有了一个全新的评价,计划自然也就发生了变动,变得比原有计划更加大胆——————直接从九江一路本溪南昌,争取在两日之内拿下南昌。
自然,这么做的话首先就有一个麻烦,那就是弹药等补给。
不过在攻打九江的过程中,那些炮弹把九江毁的差不多了,连带着也有许多无家可归的青壮。所以在萧永言开出了每天5角钱的钱后,很快就从九江征集了数千青壮帮忙运送补给。
虽然这些青壮对毁了自己家园的国社军十分怨怒,但是在生活面前,他们还是不得不低下了头。
而有了这些青壮的帮助,萧永言和古成舟也就不需要担心补给的问题了。
不过另一方面,事情也有稍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