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扩张之路-第9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或许,我还是适合在这个位置上呆着,好好的做我的啄木鸟,为这个国家啄出每一个蛀虫,这才是最适合我的工作把…”

    背靠在座椅上,宋教仁一脸沧桑的道。

    可以说,由于严绍的成功,宋教仁已经对自己过去所,这才是他会回绝的真正原因。同样,他也不愿意在这个时候拖严绍的后腿,毕竟严绍已经为这个国家付出了很多了,而以宋教仁的人品,是绝对不会愿意在严绍离开中国的时候,趁人之危的…

    不过话说回来,尽管对自己过去的想法感到迷茫,但是某些事情宋教仁还是比较不满的。当然,这个不是严绍,毕竟严绍的功绩有目共睹,是每个人都能看的到的,自然不会有人说三道四的。就连宋教仁自己,尽管有些不舒服,却也没办法说什么,谁叫就连他自己都觉得如果按照他的那个内阁制走,恐怕中国根本无法达到这个高度呢…

    真要那样的话,恐怕每天严绍的工作就是光忙着调节国会和内阁的争吵了。

    真正令宋教仁觉得不满的,是雨石集团的存在…

    到不是说雨石集团阻碍了宋教仁的财路,也不是说雨石集团与什么官员有勾结,或者说是偷税漏税了——————这个是财政部的职责,和宋教仁无关。

    真正让他不满的,是雨石集团如今在中国的地位。

    就如许多人所想的那样,如此庞大的一个商业帝国,更应该出现在小说或者是漫画里,而不是现实当中,尤其是在这个商业帝国拥有着莫大能量的时候…

    只是,他就连别的事情都没什么心情去管,又哪里有心情去管这个呢…

    所以最终长叹了一口气之后,宋教仁也就把心放在工作上了。

    现如今的宋教仁,恐怕更愿意去做一个啄木鸟,而不是去做一个政客,后者对他来说实在是太复杂了。

    ————————————————————

    另一方面,在遥远的乌拉尔山脉,看了看下面的人的汇报之后,蔡锷不由得微微皱起了眉来。

    就在刚才,他的部下汇报说有人要见他,可是来人的身份,却让他很是头疼。

第六百九十一章() 
“号外号外,大总统自欧洲载誉而归,于抵达上海时进行演讲,上海各界热烈响应…”

    “………总统宣称,要不惜一切代价,降低‘西班牙流感’在国内的传播速度,减少病患死亡数字,确保国民安全,并呼吁全国民众遵循卫生部颁发之卫生守则,确保自身及家人之安全…”

    “………西方媒体质问政府出兵乌拉尔、哈萨克等省之行为,总统回应称上述地区自古以来即为中国领土,政府出兵之举措没有任何问题…”

    在经过了多年的建设之后,如今的北京已经焕然一新。尤其是在老北京的城墙外,那座新建的新城市。在城市建设部的规划之下,整个城市显得非常的‘新’,确切的讲是充满了现代感。

    整齐的建筑伫立在地面上,行人要么行走在人行道上,要么就是骑着自行车。剩下的则多是乘坐着公交和有轨电车,尤其是那些有轨电车,几乎每一列都挤满了人,交通部门甚至都曾经考虑过,要不要进行招标,弄一个双层的有轨列车出来,好多装载一些乘客,减少交通上的压力——————也不奇怪,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本来就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尤其是在国社政府成立之后,在老北京城的外面又多了一座新城,北京的人口也比过去激增了不少。

    而此时此刻,在新旧城区的街道上,一些十五六岁的少年正挥舞着手里的报纸,不停的叫卖着。

    自从国社政府推行了义务教育之后,基本上只要是年龄达到标准的孩子,便全部都被送入了学校里面。每到上学的时候,城市内的路面上便看不到一个到了上学年龄的孩子。

    理所当然的,那些报童也包含在了其中…

    于是很快的,报童这么一个历史性的角色便彻底的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些年纪稍微较大一些的十五六岁。十七八岁的少年…

    这些基本上都是因为年纪过大,已经无法入学的。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教育是要从小抓起的,若是放松了限制,那最后恐怕就没个头了。到最后岂不是20多岁,却没有机会读书的少年也要被送进学校去?

    总而言之,不管怎么说,如今报童已经基本上在中国的街道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则是这些报‘少年’。另一方面,尽管这些少年的薪水要比原来的报童高上一些,可是声音明显也要大上一些,再加上体力等其他各个方面,所以雇佣这些人,和原来雇佣报童的时候相比到也没多少区别。

    面对着这一条条的新闻。相当一部分的行人都选择从报‘童’的手中买下报纸,了解最新的咨询。即便是那些没有买下的,也有那么几个选择凑到买下的人身边,打算从他们那里得到最新的了解。而那些已经买下报纸的行人,通常也不会吝啬。而是大大方方的把手中的报纸分享出来,若是碰上不识字的,甚至还会主动念出,并与之共同探讨——————没办法,虽说如今国社政府已经推行义务教育一段时间了,可义务教育针对的仅仅只是那些适龄的儿童,而绝对不是成年人…

    在考虑到辛亥革命之前。中国那极低的识字率…

    虽然如今的中国十分繁华,但不得不坦诚的是,大街上的行人十个里,恐怕也未必能有一个识字的。就这样,还是在囊括了义务教育之后,那些已经懂得了一些文字的学生们…

    不过即便是这样。也没有阻碍这些人对国家大事的热衷,哪怕这些人有些时候总是会提出一些异想天开,乃至让人啼笑皆非的主意出来。

    然而不管怎么说,眼前这些繁华的景象,毕竟是严绍他们一直以来所追求的…

    而另一方面。那些报纸上的消息到也不假。

    严绍在上海的时候,的确进行了一番演讲,也的确受到了上海各界的热烈回应——————从某种角度上讲,若是不热烈那才奇怪呢,毕竟好歹严绍也是这个国家的总统,哪怕是出于不得罪人的心理,至少也给稍微用些力气鼓鼓掌什么的…

    何况即便严绍和雨石银行挡了不少人的财路,但没有严绍,便没有如今的繁荣,这些他们还是懂得的。所以除了少数人之外,大部队的人都对严绍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而且严绍这次出访欧洲,也的确是给国家带回了许多荣誉,尤其是其名列和会四巨头之一,更是使得中国似乎是有了和英法等国并驾齐驱的地位——————注意,仅仅只是似乎,虽说现在中国看上去很强壮,但这仅仅只是因为英法已经为了这场战争而筋疲力尽了,实际上中国和上述国家相比还是有些差距的,毕竟国社政府才刚刚成立六年的时间而已。所能弥补不足的,仅仅只是中国本身辽阔的领土,丰富的资源还有庞大的人口而已,尤其是最后这个,凭借着五亿人口,只要有较为充足的武器装备,至少在综合实力上中国不会逊色其他国家许多。

    至于那些防疫之类的,到也是事情,毕竟西班牙流感的第二次侵袭,给全世界都带来了很多麻烦,作为人口大国的中国,几乎每个月都能接到上万乃至数万人的死亡报告。

    虽然在考虑到中国本身的人口之后,这个数字已经非常的值得令人庆幸了,但严绍毕竟还是希望能减少一些死亡数字。

    如此一来,严守卫生部颁发的一些守则,也就成了必要的事情。

    至于最后一点…

    在严绍抵达上海的时候,的确是有一些外国报社的记者,专门采访了有关‘西进战略’的事情,并质问严绍出兵乌拉尔和哈萨克等省,并将其化为中国领土的合法性及正当性…

    对于这类的问题,严绍早在巴黎的时候,就已经听过许多次了,自然很清楚在这件事上根本无法给这帮记者一个合理的答案。毕竟不管你说的究竟有多好听,事实就是国社政府的确出兵哈萨克等地了。

    所以很干脆的。严绍用了一个‘自古以来’来糊弄那些记者。

    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

    ‘穷则搁置争议 达则自古以来’…

    眼下便是如此,如果是在辛亥年之前,即便严绍与邻国有了些什么矛盾,也要想方设法的去搁置争议。因为他没有与对手竞争的实力,所以除非必要,不然就只能尽可能的是拖延,等自己有实力再说。

    可现在既然自己有实力了…

    那自然就该‘自古以来’了…

    何况严绍也没有说错,早在17世纪,中亚新兴起一个强大的游牧政权,也就是漠西蒙古建立的准噶尔汗国。在准噶尔汗国的侵略下,小玉兹于1730年9月派遣使团请求俄国接受加入俄国,而后在1735年12月中玉兹也加入俄国,而大玉兹则被准噶尔汗国并吞。但准噶尔汗国于1757年亡于更强大的清帝国。于是大玉兹、中玉兹成为清帝国的藩属,因准噶尔在长期与清朝的战争中,人口锐减,加上疾病的爆发,准噶尔在今天的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消失。哈萨克人因沙俄对中亚的侵略逐步向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水草丰盛、人烟稀少的清帝国版图迁徙。

    19世纪满清由于鸦片战争后国势衰微,于是俄国趁机于1864年强占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清帝国土地,至此今天的哈萨克斯坦的大部都归俄国所有。

    而现在严绍所做的,不过是把当年俄国人从中国手里抢走的东西要回来罢了——————顶多也就是再加上一些利息…

    不管怎么说,严绍的理由并没有让那些记者满意,不过严绍也不需要他们满意,对严绍来说。最要紧的是拿到手里的。眼下国社政府已经夺下了俄国三分之二的领土,并且还得到了继任者苏俄的承认,这对严绍来说已经足够了…

    这也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