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甚至,此时杜之秩为了不再刺激崇祯,都不敢再提李自成和大顺皇帝这两个字眼了。
“陛下,和谈要紧,不要为了这些繁文缛节,耽搁了大事。”
首辅陈演看到,这和谈还没开始呢,就要崩了的节奏,也赶紧站出来,对崇祯劝谏道。
“嗯,杜之秩,说吧,闯贼开出什么条件,他才肯撤军。”
听到陈演的提醒后,崇祯也冷静下来,也懒得和杜之秩这个阉狗计较了,冷着脸,对下面的杜之秩发问道。
见到崇祯不再为难他跪拜的事情,下方的杜之秩也松了一口气,慢慢从衣袖中取出一张卷轴。
“圣上,这就是大顺军的和谈条件,您请过目。”
王承恩走下来,从杜之秩手里接过卷轴,然后呈给崇祯。
崇祯接过卷轴后,打开,认真的看起来。
彭!
“放肆,欺人太甚!”
结果,崇祯打开卷轴后,过去不到几个呼吸的时间,就看到崇祯猛地将卷轴拍到书案上,怒声吼道。
实在是,卷轴上写得李自成开出的三个条件,字数不多,崇祯眼睛一扫,就全看完了。
然后,便是让崇祯怒吼中烧,忍不住暴怒。
实在是,李自成开出的这三个和谈条件,在崇祯看来,一个都不可能答应。
而且这和谈条件,简直就是在打他的脸,将他往无道昏君的方向上推啊!
“闯贼将朕当什么了,石敬瑭吗?”
接下来,崇祯眼睛杀气腾腾的望着下面的杜之秩,冷声说道。
崇祯这句话一出,整个朝堂上的大明官员就炸开了锅,纷纷低声议论起来。
石敬瑭是谁,谁不知道。
那可是五代十国时期后晋的开国皇帝,却也是臭名昭著的‘儿皇帝’。
石敬瑭认贼作父,卖国求荣,将北方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自此中原失去了北方屏障,使得北方中原百姓,完全暴露在契丹的铁蹄之下,给中原百姓带来无穷的灾难。
石敬瑭还认当时的契丹皇帝耶律德光为父皇帝,每年进奉帛三十万匹,这特么简直就是个自虐狂,贱到骨子里了。
后世,石敬瑭也成为华夏所有皇帝中,最为人所不耻的之一。
没有那个皇帝愿意做石敬瑭第二,那代表着遗臭万年。
这个时候,崇祯竟然在看完李自成的和谈条件后,将石敬瑭都搬出来了,可见李自成和谈条件之苛刻。
崇祯说完,直接将那份卷轴扔了下去,冷声对陈演说道:“陈演,你将李自成的和谈条件读出来。
让诸爱卿听听,这样的和谈条件,朕能答应吗?”
“是,陛下。”
陈演走过去,捡起那份卷轴,看完后眼瞳一缩,果然和之前杜之秩透露出来的一样,很简单,一共三条要求。
随即,陈演便将卷轴上,李自成开出的三条和谈条件,当着满朝大臣的面,宣读了出来。
结果,陈演刚刚读完李自成的三项和谈条件后,整个朝堂便炸开了锅。
“什么,李自成那贼寇竟然还想让陛下承认他称帝,还要割让西北之地,这简直……简直痴心妄想。”
当场就有一些官员跳出来,大声呵斥,情绪激动。
“没错,这样的条件怎么能接受。”
这个时候,朝堂上的大明官员们,终于知道,为什么刚刚崇祯会大发雷霆,连石敬瑭都说出来了。
“绝不能答应闯贼这么无耻的要求。”
“对,不能答应。”
朝堂上,一部分忠心于大明和崇祯的官员,此时群情激奋,一个个站出来,反对这样的和谈条件。
只不过,此时朝堂上也就那么小部分官员,是站出来反对的,大部分官员,却保持着沉默。
甚至,这其中有一些大明高官,和陈演一样,事先其实就已经从杜之秩那里,知道了李自成的这三条和谈条件。
这个时候,有些人既不站出来反对,也不支持。
但有些官员却支持崇祯答应李自成的这三条和谈条件。
“圣上,臣以为,闯贼和谈条件虽然苛刻,但也不是我大明不可接受的。
西北之地,这几年本就灾旱连年,土地荒废,遍地流民,朝廷每年还要拿出大笔银子赈灾。
西北之地完全就是朝廷的负担,现在既然李自成想要,索性给他便是,也能减轻朝廷的压力。
换取李自成的撤军,保全京城,这笔买卖划得来。”
“是啊,圣上,于大人说的对啊。”
这个姓于的官员,刚刚说完之后,后面便有一大群官员开口,竟然赞成他的说法。
“你们怎么能劝圣上,答应那闯贼这么苛刻的和谈要求呢。
于大人,你说西北之地是朝廷的负担,便可以割让给闯贼李自成。
可你曾想过没有,西北之地也是我大明国土,西北百姓也是我大明子民。
现在,你这是让圣上,放弃我大民国土,抛弃我大明子民,你其心可诛啊!”
一名官员听到前面那个姓于的官员的话后,立即站出来,义正言辞的反驳道。
“圣上,绝不能答应啊!我大明何时曾割地,赔款过。
要是圣上答应了闯贼的这个和谈条件,会让我大明蒙羞,让圣上蒙羞的。”
有个老臣跪下,对着崇祯喊道,因为情绪激动,声音都是颤抖的。
其他有心让崇祯,同意和李自成和谈条件的大明官员们,此时望着这几个执意反对的官员,眼神中露出不屑之色。
认为这些人太迂腐,不懂得审时度势,这个时候有什么比自己的性命,更重要的。
这些人却不知道,其实是他们自己丢失了一些,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
面对下面臣子的争论,进谏,此时的崇祯却坐在龙椅上,脸色漠然,陷入了沉默。
“是啊,圣上,现在保全京城要紧啊!不过,户部可拿不出三百万两银子了。”
年迈的户部尚书也走出来,竟然也赞成和李自成和谈,但却告诉崇祯,户部没银子。
其实,这个户部尚书的意思,就是告诉崇祯,朝廷没银子,这笔和李自成和谈的赔银,估计还得你自己从内帑中掏。
可是,这个时候没人知道,崇祯的内帑早就在一年前,就已经用光了。
但崇祯却不能说,说了只会增添朝廷的混乱。
现在,李自成开口就要崇祯拿出三百万两,作为犒赏大顺军所用,也是让李自成退兵的第三个条件。
相比起前面两条,这第三条开出的三百万银子,其实也是最不让崇祯在意的。
要在真拿出三百万两,能换李自成退兵,崇祯这个堂堂大明皇帝,就是砸锅卖铁,怎么也能想办法弄来三百万两银子。
用银子换取李自成的退兵,崇祯还能勉强接受。
毕竟,过去强大如唐朝李二,在刚继位的时候,不也被北面强大的游牧民族兵临城下了嘛!
最后,李二不也选择拿银子,先喂饱北方游牧民族,换取他们退兵,赢得时间,然后在报复回去,才有了后面的大唐盛世嘛!
连李二这样的千古一帝,都能忍下这样的屈辱,他崇祯也可以。
但真正让崇祯难以接受的,乃是李自成的第一条和第二条。
认同李自成称帝,割让西北,这不就是让崇祯做石敬瑭第二嘛!
崇祯在心里思来想去,纠结了半天,最终他还是无法接受这样的条件。
因为,崇祯非常任何之前一个臣子的话,大明延续两百多年,他之前的历代皇帝,都不曾对敌人割地,赔款过。
要是到了他这里,又是承认李自成称帝,又是割地,赔款的,那他死后有何脸面去见列祖列宗。
到时候,他崇祯注定也要想石敬瑭一样,遗臭万年。
崇祯虽然也希望看到李自成退兵,也不想死,也不想大明亡。
可是,相比起自己的性命来说,他要保留大明的最后的尊严,留住大明最后的骨气。
想到这里,崇祯终于有了决断。
“好了,别吵了!”
沉默的崇祯突然开口,下面争论不休,就差大打出手的大明官员们,才一个个闭嘴安静下来。
这个时候,崇祯慢慢从龙椅上站起来,威严的目光扫过下面,开口说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在大明的国土上,只有朕是真命天子,朕更不会抛弃任何一地的子民,不会割让大明一片土地。
李自成想让朕的大明割地?赔款?不存在的,痴心妄想。”
崇祯洪亮的声音,此时响彻着这个大殿内,所有人都能听到。
崇祯的这一番话,也算是彻底的拒绝了李自成提出的三条和谈条件,他一条也不答应。
第859章 崇祯的自信()
859崇祯的自信
“圣上英明!我大明绝不和闯贼这样的乱逆妥协。”
听到崇祯这番铿锵有力的回答后,朝堂上那些反对和李自成和谈的官员,纷纷对崇祯,喊道。
“陛下,三思啊!”
而那些赞成和李自成和谈的官员,一个个则跪在大殿内,对着崇祯磕头,痛哭流涕的哀嚎道。
不知道,还以为他们有多忠心呢,实际上还不是为了他们自己着想。
“好了,都跟朕闭嘴,朕意已决,都不必再说了。”
面对满朝大臣的全谏,崇祯从龙椅上站起来,坚决的说道。
“圣上,杜之秩投降闯贼,献出居庸关,实乃罪大恶极啊!请圣上严惩此人,以儆效尤。”
这个时候,一些官员也终于将目光,瞄上了杜之秩,对崇祯请求道。
而这个时候的杜之秩,早就站在朝堂之上瑟瑟发抖,就差差点瘫软在地上了。
“圣上,冤枉啊,献出居庸关的乃是总兵唐通,微臣实际上是反对的呀!
都是唐通勾结闯贼李自成,打开了居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