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里是大明京城,列祖列宗都死在这里,朕就算是要死,也要死在这里。
朕可不能做逃兵,谁都可以逃,唯独朕不能逃,不然朕死后,都没颜面去见列祖列宗。”
“陛下……”
卢象升还想继续劝阻,但崇祯却举起手,打断卢象升的话:“好了,爱卿不要再劝了,朕心意已决。
爱卿要有心,就护着太子,定王和永王他们出城吧。
逃到南面去,匡扶太子,重振大明。
朕这个皇帝做的不合格,连父亲也做得不合格。
现在朕护不住太子他们了,唯一能指望的,就只有爱卿你了。”
“陛下,微臣已经安排好了,微臣已经派侯坤,郝强几位将军,去接太子和定王他们了。
陛下,跟微臣走吧,微臣一定将陛下和几位皇子他们,一起护送出去的。”
卢象升再次劝说崇祯。
“爱卿,去吧,保护好太子他们。”
崇祯没有理会卢象升的再次劝说,轻轻的挥挥手,眼神恍惚,一步一步的朝着煤山走去。
只有一个执笔太监王承恩缓慢的,跟在崇祯身后。
以往崇祯身边,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的太监可不少,可是真正到了这个时候,还愿意跟在崇祯身边,寸步不离的,就只有一个王承恩了。
“卢大人,记住陛下的嘱托,保护太子他们出城,陛下这边,咱家会照顾好的。”
王承恩面色悲伤,泣声对卢象升说道。
“王公公,有劳你了。”
“我们走!”
最终,卢象升也只得深深的叹息一声,带着一众明军士卒离开皇宫,去和郝强他们汇合。
其实,卢象升在心里也有些明白崇祯为何不走。
卢象升走后,崇祯带着王承恩一步步的来到煤山寿星亭,也走累了。
崇祯帝凄凄楚楚的兀立在煤山上,吹来一阵清凉的夜风,却给崇祯一种孤寂凄凉之感。
值此王朝覆灭之际,崇祯帝望着黑夜中燃起大火的京城。
金声阵阵,城内带着血腥的凄楚哭喊声,他的子民正在战火中遭受浩劫,他却什么也做不了。
崇祯帝忍不住含泪遥望煤山脚下的宫门之外,整个帝国京城都已经沦陷于战火兵燹之中,惨遭涂炭。
崇祯帝叹息一声,眼泪再次夺眶而出,他虽然已经决心身殉社稷,但其实心里依旧不甘。
可是不甘又如何,到了此时的崇祯真正明白了,什么叫做人力有穷尽时,有时候人终究胜不过天。
他虽然一直在努力,但终究还是做了亡国之君。
先不说崇祯此人身上确实一身毛病,但古往今来那个皇帝是完美的。
至少,崇祯相比其他古代皇帝,绝对堪称清廉,‘劳模’,要是放在大明之前任何一个时代,就算成不了中兴之主,也绝对是个出色的守成之主。
想想,之前的那些大明皇帝,有的十几年不带上朝的,却过得潇洒快活,再看看崇祯,三十来岁白发,却落得这般下场。
生不逢时,算是崇祯最大的悲哀吧!
再好的皇帝,老天让他亡,他也得亡啊!
旱灾不行,就加蝗灾,蝗灾不够,再来水灾,还不够,那就再来波瘟疫、鼠疫吧!
再加上一群猪队友不断的给你挖坑,崇祯就算是李二再生,能翻盘的机会也不大。
随即,崇祯帝脱掉龙袍,用利剑划破手指,在胸前衣襟上,留下最后的血书遗诏。
“朕在位十有七年,薄德匪躬,上邀天罪,至陷内地三次,逆贼直逼京师,诸臣误朕,朕无颜见先帝于地下,将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我百姓一人。”
留下血书遗诏后,崇祯帝看向旁边的王承恩,惨笑着说道:“大伴,朕该上路了,朕的最后一程,还得由你来送啊!”
“嗯!”
王承恩悲伤的点点头,在附近找了棵大树,挂上白绫,扶着崇祯吊上去,然后跪在地上嚎啕大哭。
很快,崇祯帝痛苦的挣扎了片刻,便没了动静。
“陛下啊!”王承恩痛哭着。
“天道不公啊,圣上如此努力,为何还要落得如此下场!”
“诸臣无耻,陷陛下于死地,咱家虽是残废低贱之人,但也要死的堂堂正正。
陛下,稍等微臣片刻,臣下去继续伺候您。”
片刻之后,王承恩仰天怒吼,然后解下自己的衣带,在崇祯上吊旁边的另外一棵大树上吊死。
飕飕的夜风吹过,一代帝王崩于此。
终究还是写到这里了,崇祯死了,大明亡了,老云心里非常喜欢崇祯这个充满悲剧色彩的皇帝,至少他努力过,哪怕是失败了。死也要死的有骨气,有尊严!
(本章完)
第864章 群臣们的丑陋嘴脸()
864群臣们的丑陋嘴脸
崇祯帝和王承恩的尸体,到了第二天天亮,才被人发现,崇祯死亡的消息才传播出去。
最终,京城内诸多文臣勋贵们,在得到崇祯的死迅后,大部分都无动于衷,此时一个个都在想着如何讨好即将入城的李自成。
因为,此时崇祯已死,大明亡了,李自成即将是京城的新主子,不出所料,也将是为了的天子。
已经提前投降李自成,并且为大顺军入城,立下大功的兵部尚书张晋彦,成国公朱纯臣等文官贵胄。
此时一个个全都兴高采烈,等着到他们的新主子跟前宣誓效忠,领赏。
而像当朝首辅陈演,大学士魏藻德,这些文臣头子们,也纷纷在思考,该如何讨好入城的李自成。
他们虽然没有像兵部尚书张晋彦那样,提前投靠李自成,为大顺军打开城门。
但是,他们这些老东西,一个个自视甚高,他们认为即便是李自成入京做了皇帝,依然不会怠慢他们。
毕竟,不管是崇祯做皇帝,还是李自成做皇帝,都需要像他们这样有丰富经验的大臣,为他们打理江山。
而整个京城文官、勋贵中,得知了崇祯死讯后,甘愿追随崇祯杀身殉国的者,仅有大学士范景文,户部尚书倪元璐,兵部右侍郎王家彦,都察院左都御史李邦华、驸马都尉巩永固,新乐侯刘文炳等二十七人。
其余的大明朝臣、勋贵们,连之前在崇祯面前,口口声声喊着,要与京城共存亡的承诺,早就被他们抛到脑后去了。
大顺军入城之后,这些大臣、勋贵们,几乎没人主动抵抗大顺军士卒,反而不少人成了带路党。
到了二十八日上午,李自成在宋献策,刘宗敏等一众大顺军将领的拥簇下,进了京城德胜门。
宋献策为此专门举行了隆重的入城仪式,强迫不少城内百姓,到街道道路两旁,夹道欢迎。
对于刚刚入城的大顺军,京城的百姓此时还报以警惕,纷纷冷眼旁观。
此时,大明京城内,不仅那些文官,勋贵们,在想着利用自己在旧朝中所获得的权利,在新朝中博取一个好出身。
就连宫内一些大太监也是如此,王德化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王德化乃是崇祯潜邸出身的伺候太监,信王府的老人。
在这个崇祯皇帝最需要保卫的时刻,受命督战明军的王德化,却在城北打开了德胜门,迎接李自成入城。
随即,李自成便由王德化引到,从德胜门赶往承天门。
“陛下,再往前面就是承天门了。”
王德化借助自己对京城的熟悉,为李自成引路,赶往皇宫,已经将自己当成李自成的走狗,而忘记了自己曾经侍奉的旧主了。
看着王德化这么一副卑躬屈膝的模样,看的李自成身边大将宋献策,刘宗敏,郝摇旗等人,无不是冷嘲热讽的笑着。
对于宋献策等人的讥笑,王德化丝毫不恼怒,甚至还对几人送去谄媚的微笑。
王德化很清楚自己的身份,自己就算一只阉狗,要想获得李自成的崇信,在新朝中获得一席之地。
尊严,脸面,这些东西和日后自己的荣华富贵相比,算个屁啊!
反正他天生就是个奴才,是伺候人的命,现在为了讨好李自成,他也是够拼的。
当王德化带着李自成他们,到了皇宫承天门前时,王德化那张肥胖的大脸,却忽然僵住了。
因为这个时候,轮到那些大明文臣勋贵们,开始他们的表演了。
这些大明官员们为了讨好李自成,以大学生魏藻德,首辅陈演,兵部尚书张晋彦等人为首一批大明高官,一脸谄媚。
他们竟然一个个的穿着囚服,恭恭敬敬的站在午门口等候着,那队列,站的比上朝还要整齐。
甚至,站在最前面的首辅陈演,大学士魏藻德,竟然还主动代表城内大明官员们,向李自成献上劝进表。
这个时候,司礼监太监王德化见到陈演,魏藻德,张晋彦等,这些大明高官的丑态,也是忍无可忍。
“误国贼,天子何在?汝辈来此何干!”
王德化叫骂着,冲到陈演,魏藻德,张晋彦等人面前,就对着几人大嘴巴子招呼。
陈演等人被王德化这么一个太监扇耳光,要是放在以前,这些自视甚高的大明高官们,绝对是接受不了的。
可是现在,陈演,魏藻德等人,被王德化如此扇耳光,却不敢还手,只得耷拉着脑袋,甚至最后跪下,对着李自成磕头。
因为,此时王德化身后跟着的是李自成,陈演以为王德化已经是李自成的人了。
面前王德化如此的扇耳光,他们连句屁都不敢放,再也不是以前,敢在朝堂上怒怼崇祯的样子了。
当然,这个时候王德化此时抽打陈演他们,其实完全是被气的。
陈演,魏藻德,张晋彦,这些都是什么人?你们可是大明的文官头子啊!
你们不是将气节,看得比生命都重要吗?不是讲究誓死忠君的吗?
你们现在这是在干嘛?
昨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