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左良玉的抗命,丁启睿非常气愤,甚至扬言要上报崇祯,治左良玉的罪。
可是,左亮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对于丁启睿的威胁,丝毫不放在心上。
最后,丁启睿也没办法,他对于左良玉的威胁,也就是说说,他不可能在这个时候,治左良玉的罪。
那样的话,会让他前面的一切布置,全都前功尽弃,还会让他们真正步入绝境。
所以,最后丁启睿只能将这个重任,交给了方国安。
正是因为,他们内部的争执,耽误了太多时间。
使得直到后半夜,方国安才真正集结人马,等到他们杀到宋献策大营时,天色已经快要亮了。
可以说,这完全就是个巧合,误打误撞,甚至可以说是明军的幸运。
同时,也因为这次左良玉的抗命,让他和丁启睿等明将之间,产生了巨大信任裂痕,这在关键时刻,将会是致命的。
正是因为随着天色快亮了,宋献策才放松了警惕,他不认为明军会在天色快亮时,发动进攻。
“李来亨听令!”
这个时候,宋献策对着身前一个青年闯军将领喊道。
“属下在。”
这个李来亨来头不小,他是李过的义子,十几岁的时候就跟着李自成造反,那时候他还是李自成手下孩儿兵的头领。
别看他此时年纪不大,但在李自成的闯军将领当中,已经算是老资格了。
此时,他跟随宋献策,宋献策手里仅有的五千精兵,其中有一半就在李来亨的手中掌控。
“我命令率领三千精锐,上前面挡住明军的攻势,我会在这里拦截所有溃兵,稳住阵脚。
你至少要给我坚持半个时辰,这半个时辰内,我不想看到明军杀到这里,你可能做到?”
宋献策看着李来亨,肃穆的说道。
“是,属下接令,半个时辰内,我绝不会让明军杀到这里。”李来亨郑重的说道。
“好。”
宋献策走到李来亨跟前,抱了他一下,低声说道:“李侄,此去小心,一定要活下来。
我会让张世杰率领另外两千精锐,在半个时辰后,从侧后方杀出。
那时候,我这边也应该能够稳住阵线,同时我也会率兵反击,此战能否抗住明军的攻势,就看你的了。
只要咱们抗到中午,闯王的支援人马,应该就会赶到的。”
“将军放心,属下一定不负所望。”
随即,李来亨便率领三千精锐闯军士卒,杀奔向前方的明军。
李来亨率领的这三千闯军精锐士卒,虽然身上的甲胄五花八门,并不是统一的制式,毕竟这些甲胄都是李自成从不同地方抢来的。
这些闯军精锐士卒,有的里面着皮甲,外面着棉甲,有的里面是皮甲,外面套着一层棉甲,最里面再穿一件棉袄负责防寒。
总的来说,就是这些闯军精锐士卒身上,普遍都至少着两层甲胄,手里全都是锋利的长枪或是长刀。
而李来亨自己更是穿着三层甲胄,最里面是皮甲,然后棉甲和最外层的铁甲,待遇丝毫不差给方国安这些明军将领。
毕竟,李自成从洛阳福王的府中,搜出了大量的甲胄,其中像精良的铁甲数量也不少。
李来亨此时穿的坚固铁甲,是华夏古代甲胄中,毕竟坚固的山纹甲,除非是明军将领,否则很少有人,能装备这种甲胄。
像山纹甲,明光铠,或是乌锤甲,锁子甲,光要甲等,都是毕竟精坚的甲胄,而且想要打造不仅难度高,而且代价高昂。
别看现在关外鞑子在甲胄方面,远远领先于明军,但他们那些甲胄,相比起这些精甲甲胄来说,简直就是垃圾。
只可惜,明军实在没有财力,给明军更换装备,而且随着火器出现,明军早就跟士卒替换成了棉甲。
毕竟,棉甲在防范敌人火器上面,性能更出众。
不过,现在像鞑子和李子霄的白龙军,真正的精锐,他们都是着三层甲胄的,棉甲和铁甲全都有。
很显然,就算是李自成此时手下的精兵,也无法做到全部着三层甲胄。
谁让李自成不事生产,他手中的甲胄全靠抢,不像李子霄和鞑子那样,可以自己生产。
但此时鞑子也只能生产普通铁甲,想明光铠,山纹甲这些精坚甲胄,此时只有大明在京城和金陵的制造局,才能打造。
李子霄这边,也在李子霄去年帮助手下的‘兵工厂’,解决掉了冲压冷锻的难题后,他们才能大规模制造明光铠。
甚至于,在李子霄得知他们能够打造明光铠后,便下令兵工厂全面开工,加班加点打造这些明光铠。
李子霄指着用这些明光铠,为自己打造一支具装重甲骑兵,重现当年大唐重甲铁骑‘玄甲军’的盛况。
像大唐‘玄甲军’那样的重甲铁骑,要是轮野战,他们完全就是无敌的存在。
像鞑子那些轻骑兵,射出的箭镞,根本就伤不到这些具装重甲铁骑丝毫。
而重甲铁骑在这个时代,就相当于后世的坦克,冲杀鞑子那些骑兵,他们根本不可能挡得住。
当然,随着火器的出现,在超近距离下,也是能破开这些重甲的,可是鞑子不怎么用火器啊!
就算是用,也是落后的火绳枪,对于重甲骑兵的威胁小的多。
所以,等再过段时间,等李子霄攒出一支,用明光铠装备的具装重甲铁骑,那也是李子霄为了对付鞑子骑兵,而精心准备的。
到了那个时候,李子霄手里握着燧发枪和重甲铁骑,他再面对鞑子骑兵,就完全不会被动了。
想当年,唐军就是用这种具装重甲铁骑,还有威名赫赫的陌刀队,在西域杀得胡人鬼哭狼嚎,惨不忍睹的。
而这个时候,在李子亨的三千精锐中,唯独只有他亲自统帅的那三百亲卫队,才着三层甲胄。
同时,这三百亲卫更是执刀持盾,是最为精锐的刀盾兵,战力十分凶悍。
李子亨曾经带来手下这三百亲卫,足足杀崩过三千人的明军,足可见其战力有多彪悍。
此时,宋献策只有指望,让李来亨率领这三千精锐,抗住方国安此时太过猛烈的冲锋,搓掉明军的锐气,留给他时间。
让他能在后面召集人马,重新稳住脚跟,在发起反击。
(本章完)
第596章 朱仙镇会战(3)()
596朱仙镇会战(3)
【今天的章节奉上,求求收藏订阅啊!】
“冲冲冲,不要停,杀过去!”
方国安还跟在明军士卒后面,大声呐喊着,催促明军将士继续冲杀,不给闯军喘息的机会。
这个时候的方国安,已经不需要冲杀在最前面了,战况正朝着非常有利的他们方向发展。
随着几支突击的明军队伍,突然杀出,勇悍异常,杀的那些闯军士卒丢盔弃甲,血流成河。
一开始,那些闯军士卒还试图反抗,但结果在看着一个个同伴,还没来得及准备,就被冲过来的明军乱刀砍死。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闯军士卒放弃了抵抗,选择向后溃败下去,加入了浩浩的溃兵队伍。
虽然,这个时候明军的进攻出奇的顺利,比方国安一开始想的还要顺利,可方国安此时却不敢有半点得意。
要知道,根据他之前的预测,此时的宋献策手里,最少还得有六万多人马,甚至还有一支,到现在他们都不知道具体人数的精锐人马。
一旦他们的进攻出现停滞,就会给宋献策喘息之机。
万一让宋献策稳住阵脚,重新组织起溃兵,对他们展开反击,那么时间一旦拖下去,他们将会面临更多赶来的闯军的围攻。
所以,按照方国安之前想到的最好结果,就是他们能在闯军援军赶来之前,先击溃宋献策所部。
然后,他们再与赶来的闯军援军,进行交战,这样可以减轻他们的压力,避免遭到闯军的夹击。
现在,眼看天已经亮了,而此时方国安已经杀到了宋献策大营的一半,闯军溃兵队伍已经成型,他们已经算赢了一半了。
要知道,此时宋献策剩余的六万多大军,在新城地界修建大营,绵延好几里长,方国安想要完全杀透过去,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
“杀!”
就在方国安落后到后面,催促后面的明军士卒加快赶上。
冉后面那些明军普通士卒,不要和负责突进的,前方精锐士卒拉开太大距离时。
突然,他听到前方原本越来越小的喊杀声,再次骤然变得嘈杂起来。
此时,方国安的脸色一变,对身旁的一名亲卫喊道:“去看看,前方怎么回事?是不是方平他们遇到麻烦了?”
以方国安的经验,他知道正常的话,此时闯军士卒已经发生大溃败,愿意继续留下抵抗的闯军士卒少之又少。
想在这种溃败情况下,普通士卒都是有从众心理的,看到周围所有同袍都在逃跑,他们也会不自觉的加入其中。
当然,这是对于普通士卒来说,如果是一些强悍的精锐将士,他们虽然也会受这种溃败情绪的影响。
但所受影响,要远比其他普通士卒小的多,他们在这种逆境下,依旧可以发起反击,力挽狂澜。
现在前面按说,大部分闯军士卒都溃败了,是不应该出现这样激烈喊杀声的,除非出现了变故。
果不其然,方国安的经验成真了。
很快,他派出去的那名亲卫,就骑马跑回来,向方国安报告。
“将军,前面突然出现一支数百人的精锐贼兵,他们正与方将军的突进队伍激战着,突进受阻了。”
那名亲卫急切的说道。
“什么?这种情况下,还有贼兵没有溃败,还能发起反击,阻止方平他们的突进?”
方国安听完亲卫的汇报后,也是大吃一惊,他立即意识到,这多半就是宋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