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卢象升听着关凌的汇报,脸色也越发严肃起来,结合关凌的讲述,以及他眼前看到自家将士如此惨烈的伤亡。
卢象升就已经能够想象得到,鞑子这套攻城手段,确实很难对付。
“报将军,伤亡统计出来了,请你过目。”
这个时候,城墙下跑上来一名明军后勤官员,跪拜在地,递给关凌一张伤亡统计单。
关凌接过来,先扫了一眼,便眼睛瞪大,露出不敢置信的目光,但随即便将统计单递给旁边的卢象升。
虽然卢象升是大帅,但此时关凌才是卢象升任命的雁门关守将,雁门关的一切事物,关凌才是最直接指挥者。
所以,这个时候哪怕是卢象升在场,关凌也要先行看过统计单,再递给卢象升。
“大帅,卑职指挥不力,请大帅责罚。”
结果,卢象升刚接过那份统计单,还灭来得及去看,身前的关凌却直接跪下来,请罪道。
旁边的戚威和郝强两人,此时看到关凌的行为,他们不用去看那份伤亡统计单,他们就知道,这次明军的伤亡肯定不小。
面对关凌的下跪请罪,卢象升并没有立即回应,而是低头看着手里那份伤亡统计单,脸色很快就黑了下来。
“哼,好啊!区区一个来时辰,你就给本帅损失了近四千人马,这已经是你手下五分之一的兵力了,一个时辰就没了。
要是按照这样的打法,鞑子再发起几次攻势,不用两天时间,你手下恐怕就全军覆没了,雁门关就该归鞑子了。”
卢象升阴沉着脸,手里攥着那张伤亡统计单,对着单膝跪在地上的关凌,大声呵斥道。
卢象升怎么也没想到,鞑子这一波攻城,会让雁门关守军伤亡如此惨重。
两万人马,这一波攻防竟然直接损失近四千人,其中近三千人阵亡,其余皆为伤兵。
而这样的伤亡代价,仅仅是在鞑子一次攻城,用了一个来时辰的时间做到的。
这样的伤亡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卢象升的预计。
卢象升没来之前,他就知道鞑子对雁门关的这一次强攻,基本上不会有结果的。
雁门关上好歹有两万守军,关凌的能力他也清楚,只有提前有了防备,鞑子攻不下雁门关的。
像鞑子这样的一拨攻城,伤亡比例控制在千人左右,已经算是很高的比例了。
而且,通常情况下,攻城的伤亡要比守城的大很多。
卢象升此时在代州还有五万大军,所以他乐于和鞑子在雁门关打消耗战,他相信这样的消耗战,最先坚持不住的一定是鞑子。
(本章完)
第711章 天下九塞,雁门为首()
711天下九塞,雁门为首
【今天的第一章奉上,求求收藏订阅啊,兄弟们!!!】
可让卢象升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仅仅是鞑子第一轮一个来时辰的攻城,关凌手下将士,竟然直接损失近四千人。
这让他难以接受,要是按照这样的伤亡情况,鞑子再来上几轮强攻,这两万人就打没了。
按照这样的消耗,就算是卢象升手里有五万大军,也消耗不了多久啊!
“大帅,卑职不想为自己辩解什么,卑职已经尽力了。
攻城的清军确实太强了,他们步卒不畏死,疯狂冲锋,而清军用火炮,弓箭和火铳,对我们进行火力压制。
让我们必须顶着他们的火力,将那些试图攀登上城墙的清兵,赶下去。
将士们打得很苦,可他们都很顽强,没让清军的步卒攻上来。
但如此惨重的伤亡代价,确实需要由卑职来承担,卑职愿意接受惩处。”
关凌诚恳的说道。
关凌在没拿到伤亡统计单时,他自己也没想到,守军的伤亡会这么大。
这种情况下,关凌不想让卢象升难做,这份罪责他必须主动承担下来,毕竟他们大军中可还有一个监军太监杜勋。
关凌不想让杜勋,趁机找到为难卢象升的借口。
听到关凌的话后,卢象升情绪也迅速冷静下来,叹息一声道:“算了,这一战你的功劳,依旧是不能抹去的。
但罪责也是有的,这么大的伤亡代价,本帅不得不惩处你,以儆效尤。”
“是,卑职明白,无论大帅做出如何惩罚,卑职都心甘情愿接受。”
“好吧,那本帅就撤去你雁门关守将之职,由郝强接任,你官降一级,罚俸半年,去东面城墙指挥守城吧!”
卢象升这样的惩罚,其实很轻了,毕竟关凌有功有过,要是罚的太重,会让其他明军将领寒心的。
“是,卑职遵命。”关凌应道。
就在卢象升因为这一战伤亡惨重,而撤掉了关凌,并且小惩一番时,城外鞑子大营中,阿济格也同样在咆哮。
“这么小半天的时间,你们连雁门关城头都没攻上去,就给本王损失了两千多人马,真是一群废物。”
阿济格此时在自己的帅帐中,指着下方两名汉军镶蓝旗和镶红旗的都统,臭骂道。
这两名手下足有三万余人马的,汉军两旗都统白泽和赵天达两人,面对阿济格的臭骂,也只能跪俯在地上,老实听着,一个劲的称奴才。
要是卢象升此时在这里,听到阿济格说伤亡了两千来人,就发怒,一定会喷他一脸唾沫。
老子tm这边伤亡人数,可近乎是你们的两倍,而且我们还是守城一方。
守城一方的伤亡人数,远超攻城一方,这样的战例自古也没有多少啊!
但对于鞑子来说,一次攻城就伤亡两千来人,确实是让阿济格难以接受的。
对于鞑子来说,他们这次入关依旧是以劫掠为目的,保存实力的同时,劫掠更多百姓和钱粮。
即便是攻克雁门关,需要付出一定代价,这一点阿济格心里也早就做好了准备。
可是,当第一次攻城结束后,折损两千余人的伤亡代价,让阿济格在心里都赶到惊悚。
他们这一路杀到山西,都没有损失超过两千人,而今天就这一个来时辰的攻城,两千余人就没了。
雄壮的雁门关外,两里多远的一个小坡上。
此时,阿济格穿着一身银白铠甲,浑身气度不凡的站在高坡上,在他的身后,是豪格以及一众鞑子,蒙古,汉军将领们。
阿济格目光望着不远处,戒备森严的雁门关,沉声道:“这个雁门关还真是一块险要啊,而且明军有了防备,戒备森严,看来想要攻下它,当真是不容易啊!”
豪格站在阿济格后面,也点头道:“十二叔,雁门关本就以‘险’著称,在大明有着‘天下九塞,雁门为首’的说法。
咱们要真想将其强攻下来,恐怕要付出极其惨重的代价,侄儿认为咱们该想想其他办法。”
豪格的言外之意,就是告诉阿济格,千万不要一根筋死磕在雁门关,否则到最后,很有可能他们损兵折将众多,还打不下雁门关。
要真是那样,他们这一趟入关,可就亏大了。
对于阿济格,虽然是多尔衮的同胞兄长,但豪格对其却尊重,至少表面上是这样的。
当然,豪格为的还是希望借助阿济格之手,打压多尔衮。
甚至按照豪格的想法,一旦他老子皇太极驾崩,他要想登上皇位,除了拉拢其他各旗旗主外,还要做的就是打压多尔衮和多铎。
而阿济格在豪格看来,就是可以取代多尔衮,让其执掌正白旗的最佳选择。
毕竟阿济格身为多尔衮的同胞兄长,本就属于正白旗,让他执掌正白旗,也算是名正言顺。
一旦能让阿济格执掌正白旗,削掉多尔衮的兵权,让阿济格倒向自己这一边,那么豪格认为自己的皇位,足以稳坐。
而这次入关劫掠作战,就是他与阿济格打好关系,帮助阿济格建立功勋,实施他计划的重要一步。
所以,豪格也是最不希望看到,他们的大军被挡在雁门关外的,尽心为阿济格出谋划策。
“无妨,雁门关虽然险要,但守关的那些明军将士,无非一群酒囊饭袋,今天他们的伤亡一定比我们还多。
都说雁门关险要,难以攻克,本王偏要做他人做不到,将其打下来。
百泽,赵天达,传令你们手下各部人马,休整一晚,明日继续攻城。”
只不过,相比起豪格来,阿济格性格鲁莽,而是不太有脑子,此时反而激起了他的‘斗志’,对后面汉军镶蓝和镶红两旗都统,下令道。
要不让,当年努尔哈赤为什么要将正白旗交给多尔衮,而不是交给阿济格这个与多尔衮一母同胞的兄长呢。
一方面是因为努尔哈赤非常喜欢多尔衮这个小儿子,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阿济格的性格和脑子,实在不适合做一旗之主。
听到阿济格这么说,豪格心里其实是想继续劝谏的,但是他担心会因此触怒阿济格,弄糟两人之间的关系,干脆不说了。
反正在豪格看来,负责进攻雁门关的主力,将会是汉军镶红和镶蓝两旗汉军,又不是他们鞑子,死的多些也不是不能接受。
与搞好和阿济格的关系相比,死万八千的汉军两旗士卒,豪格还是选择了前者。
“王爷,从今日的攻关来看,负责守城的明军士卒,还算善战,但和我们的勇士相比,还是逊色不少。
而且,通过本将之前的观察,我们的攻城策略是正确的。
正面利用弓箭手,火铳手以及火炮,压制城关上明军,为我们攻城的步卒,提供机会。
如果一来,我们就需要更多的楼车,将我们的火铳手抬上去。
所以,卑职请命,希望王爷下令,从我们掠来的那些百姓中,征召一部分青壮,特别是木工。
今晚我们再连夜打造一批楼车,用于明天攻城之用。”
这个时候,后面的汉军镶蓝旗都统白泽,主动站出来,对着阿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