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秦之帝国再起-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分享利益又是同一阵营的蒙氏获胜,那也才有这次吕哲面圣的故事。

    可能难以想象只是那么几秒一个人能够在脑海里面回忆那么多……

    短暂的安静之后,徐岩再次作势虚扶,他看待吕哲的目光如同家族长辈在看满意的家中后生。

    看到那目光的吕哲收起笑容,庄重跪地拜谢:“多谢家主信任,哲不敢有负!”

    徐岩听到吕哲称呼“家主”两字时愣了一下,反应过来后心里既欣慰又狂喜:“好!如此徐氏下这重注……值得!值得!”

    他压根没想到是吕哲听徐阳称呼习惯了跟随称呼,还以为吕哲将自己摆在徐氏家臣的位置。

    虽然不理解一句感谢的话怎么会引起徐氏家主那么大的反应,吕哲依然恭敬再次拜谢,等待徐岩作势虚扶才站起来。

    看着站起来的吕哲,徐岩心里却是在琢磨怎么来安排“家臣认主”的仪式,是该低调简约,还是该高调隆重呢?

    虽然春秋战国被称呼为礼崩乐坏的时代,到了大秦这一统的时代更是被人称呼为“虎狼当政”的野蛮纪元,但是家臣认主依然被认为是一项神圣的事情。

    所谓家臣认主有多么重要本文不用多表,只需知道一个家族根本不会胡乱接受家臣即可。

    理解错误的徐岩走过去亲切地拍着吕哲的肩膀,语气振奋:“陛下已经亲自过去查看过,给予的评语是可抵十万大军。”

    嬴政当然会龙颜大悦,评价可以抵上十万大军也没有太夸张,毕竟一个可以快速筑城的方法在这时代可以说是无价之宝,其中更是关乎到大秦能不能按部就班地开疆扩土,始皇帝能不为方法的有效感到开心吗?

    “徐氏以家族命运为你担保……”徐岩敲打了一句,复又挽须笑道:“陛下已经命人为你计(算)功,相信很快就有结果。”

    “记功?”本来对来到咸阳找机会升官已经不抱希望的吕哲,他闻言一怔,突然知道什么叫柳暗花明又一村,傻傻问了一句:“功劳多大,不会直接封侯吧?”

    徐岩被问得哑然失笑,心想“果然是不懂世事,竟然问这种傻问题”,嘴中却说:“心太大了,心太大了,大秦非军功不得封侯,怎是如此容易?”

    吕哲也就是问问而已,要真的被封侯,那才是怪事。

    徐阳在旁弱弱地插了一句:“有匠师请求将贤弟调去尚造坊,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徐岩假意训斥了一句,看向惊愕的吕哲,含笑说:“此事我已解决。”用着莫名感慨的语气,“哲啊,以后若有机会该与中车府令多多走动,赵府令对你可是不错。”

    “啊?”吕哲有些奇怪,不知道这与赵高有什么关联,刚说一个“这……”,那边徐岩已经转身作势要离去。

    只见徐岩边走边说,“此次你爵位连升五级至公大夫虽然有赵府令出力,但是我徐氏付出更大,希望你能……”,越走越远,几乎听不清楚在说什么。

    吕哲看向徐阳,两人面面相觑许久……

    “哈,这也太抠门了,抵上十万大军的功劳就换连升五级。不过……似乎我的爵位比大兄高了?”

    “似乎是这样,但是……公大夫似乎……似乎只能领军侯职位?”

    互相取笑几句,吕哲回想一下却也明白过来了,自从见到赵高开始,赵高就一直给自己灌输蒙氏不重视的想法,几次恩惠下来是在拉拢,这一次又出力……

    “似乎谁都知道我没有什么背景,难道赵高是想借我的手……”越想越觉得有可能,吕哲心里诡异的想:“什么情况这是?难道他会为我谋一个高衔的职位,作为打入军方的钉子?然后我会被打上赵高一党的标签,成为坏人阵营的一员?”

第六十五章:所谋者大() 
无比感谢通冥小草连续43张的满分评价票,也恭喜通冥小草成为本书第一名舵主!连续三章提名庆贺!感激您的支持,谢谢!

    ………………………………………………………………………………

    大秦自秦孝公以来已经养成一种习惯,那便是历来不看出身、不问来历,只问才学、用其才华,表现出爱才若渴的气度。

    似乎是在秦惠文王时期,哪个人曾经描述过当时秦国的状况,全文已经失传,不过大意就是:唯才是用,吾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任人唯贤。

    当然,那时的秦国和现在的秦国是两回事。

    秦孝公时期的秦国已经濒临亡国,说得难听点就是情况已经坏的不能再坏了,管他人才从哪里来,只要能够帮助秦国存在下去乃至于变得更强,一切都无所谓。

    秦惠文王时期的秦国相对好一些,不过也多次面临六国合纵兵逼函谷关,差不多也是一不小心就会亡国的威胁,任用人才虽然没有秦孝公当时那么“饥~渴”但也差不多。

    其实看大秦的国史,从秦孝公开始的丞相人选还真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差不多全是说服君王,然后秦王朝纲独断,从一介平民一夜之间成了一国之丞相。

    如秦孝公与商鞅,秦惠文王与张仪、范雎的情况,其间再出现吕不韦帮助秦异人归秦继承王统被任命为丞相,后吕不韦霸占朝纲十余载。到了吕不韦被嬴政斗倒,展开一统时期又出现一个尉缭,似乎赢家的君王都喜欢来这一套?

    在韩、赵相续被灭之后,秦国任用人才开始趋于保守,没有再出现一朝登天的人物。那种君王与某人一阵奏对,然后任命为的“传统”一去不复返,实在是少了很多传奇故事。

    抵上十万大军的功劳只能连升五级军爵,在当下没有人认为这样的赏赐过低,甚至有人觉得高了一些。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其实很简单,谁都认为列国已灭,获得功勋的机会变少。

    大家都几乎没有多少立功的机会了,有人瞬间被提拔获得极高的爵位或官职,那必然会群起而攻之,会对需要平稳渡过一统之初的朝堂造成不必要的争论或麻烦。也许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嬴政才会精思熟虑之后做出这样的奖赏?

    以为军爵难升、升官极难的吕哲哪里会知道那么多,他非但对于连升五等军爵没有什么不满意,其实心里还感到很开心。至于那些知道内幕的人,谁也不会告诉他那么多,甚至还会刻意的不去提起,使事情被淡化。

    得到徐岩嘱咐,很想搞明白自己会得到什么官职的吕哲果然前去拜访赵高,这又闹出一个笑话。

    原来这时代不是通家之好,并不是到了某人府邸想求见就能见到人,而是应该先投上拜帖,让人决定见不见。

    “拜帖?”碰了闭门羹的吕哲回去一问才知道发生什么事,他脸红了一阵子才问:“拜帖应该怎么写?”

    徐阳一本正经:“提升爵位的事情还没有确定,你应该写‘上造吕哲’,然后在拜帖里说出为什么求见。”

    “我了个去!”吕哲万分纠结:“我总不能明明白白写是去巴结人家?”

    没想到徐阳竟然点头:“听说中车府令就喜欢别人直接说明来意,哪怕是去巴结。”

    “啊?”吕哲傻眼:“这也行?”

    徐阳肯定地一直点头:“不试试怎么知道?”

    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吕哲从来都没有觉得这个结拜大哥靠谱过,他现在有点想念李良了,要是有善于人际交际的李良在,肯定没有这方便的苦恼。

    不过之后的事情还真让吕哲有些无语,他的拜帖送过去的第二天,赵高府中的执事前来徐府,见到吕哲的时候表现出一幅出乎意料的热情……

    执事说了一大通话总归意思就是:赵高很高兴吕哲拜帖上写的明白,既然能清楚表达想要巴结的意思,那刚好赵高今天沐休,索性今天就过去拜访。

    让该执事在前院客堂稍候,回到后院更换衣裳的吕哲心里越想越纠结,他觉得自己好像真的在往“坏人阵营”的方向不断前进?

    最使吕哲感到奇怪的是徐氏家族似乎非常赞成,平时一再提点需要与赵高多多走动,甚至稍微了解一点风声的蒙氏也有些推波助澜。其中以徐氏最为在意,至少得知他即将去面见赵高,那些丰厚礼物就是徐氏家主命人准备的。

    换了平常休闲的衣裳,吕哲出了房门走在花园小道,碰上刚好路过的徐岩,被说教了一顿。

    徐岩一顿“怎能穿着随意,应该仪容得体”的训话倒是提醒了吕哲,他本来就猜想赵高是要插手军方才会刻意拉拢自己,穿戴戎装前去拜访或许会更有成效?

    在前往赵高府邸的途中,吕哲思来想去都没想明白蒙氏与徐氏,这两个家族为什么会表达出想要与赵高交好的原因。他想不到也就不做多想,转为思考等下见到赵高时应该怎么表现。

    历史记载毕竟是久远的文献,没有谁规定历史的记载一定是正确的。吕哲为数不多的历史记忆中,赵高是个乱政的宦官,可他亲眼所见的赵高明明不是宦官,甚至听说还生有一女。那么历史记载中赵高与蒙氏不对付的记载也是错误的?

    其实又是吕哲自己胡思乱想了,当下的赵高是始皇帝的家臣,身为皇帝信赖的近臣谁愿意平白无故的去得罪?他们讨好来还不及呢。

    现在的赵高不但为人谨慎,对待朝臣也大多是和和气气,名声其实很不错。

    赵高与蒙氏的矛盾目前还没有爆发,那是历史记载发生“焚书坑儒”时,扶苏因为劝谏始皇帝,赵高多说了几句得罪扶苏,那时候全力支持扶苏的蒙氏才会与赵高产生矛盾,最后因为诸多纠葛才会彻底交恶。

    对大秦目前局势一无所知的吕哲感觉马车停下才从思考中回过神来,他推开车门刚要下车被眼前情况唬了一下,原来是有分站成两排的人正弯着腰行礼,以至于他身躯顿了一下才跳下马车。这一跳倒是让那个抬着木墩子,要来让他垫步下车的仆人看呆了。

    “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7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