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来已经回去的张良和魏豹在得知齐国发布举国动员令之后,他俩又是风尘仆仆的跑到思期求见吕哲。
这一次张良和魏豹不是来说别的,甚至压根就没有提齐国那边的事情,就是商议两国迁都南阳那边的可能性。
吕哲看着满脸着急模样的张良,很难将眼前的张良和历史记载中的那个“运筹帷幄”的张良当作是同一个人。
现在的张良应该是没有遭遇太石公,也就是说没有拿到那部姜子牙的兵书。不过有没有帮人提鞋获得兵法不是那么关键,最让吕哲搞不懂的是张良怎么没有身为智者该有的智慧呢?
张良要是得知吕哲心里的想法肯定是是要苦笑的。很多时候智慧只能达到辅助,在绝对的弱势下,面对绝对强大的对手,高超的智慧只不过也是做到将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
其实吧,智慧只有在双方差距不是天差地别的时候才有运用的余地,一只智商无比高的蚂蚁面对一头没有智慧的大象,能逃过被一脚踩死的命运?好吧,一脚踩不死,大象真的要弄死蚂蚁,多踩几脚也就是了。
吕哲动员,齐国动员,燕国动员,楚国动员……该动员的全部都动员了,而最早执行动员的秦国也受到影响不得不更深一步的动员,结果倒是好了,华夏大地遍地成了兵营。
各方停在原地将近两个月,会盟的期限只剩下三天之际,楚国在收到有大量吕哲军向楚国边境移动的时候最先受不了了。
项梁派出项伯四处奔走,先是去了齐燕联军的营盘,最后才来到思期,见到吕哲的时候没有谈到关于大兵压境的事情,而是将齐、燕、楚、赵各位君王的意见说了出来。
“各方只带五万兵马前往慎,其余兵马不得靠近会盟一点三十里?”吕哲重复了项伯刚才说的话:“又说各国将陈列在他国边境的军队回撤五十里?”
项伯保持鞠躬行礼的姿势:“这是各位王上的意思。”
齐燕态度强硬有点资格,可是管列**队的动向纯粹是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吕哲同意各方只带五万兵马前往会盟地点,对于什么边境军队的问题根本鸟都不鸟。
“关于秦国观盟,诸王的是什么说法?”吕哲又问。
项伯眉头深皱,吕哲摆出兵临楚国边境的架势不收回心意,那楚国在会盟上就没有太大的余地了,要是不想吕哲真的大举攻打楚国,只能不参合齐燕的图谋,只能是选择中立。至于关于秦国那边嘛……说实话,楚国现在哪有闲工夫去管?(。。)
第五百二十三章:要“世界大战”了?(五)()
秦国观盟列国是个什么态度?这个还真的就有点扯不清了。顶…点… 。 OM
齐国现在正是自信心爆满的情况,对于八万秦军接近会盟地点根本就不看在眼里。同时齐国君臣上下也是自尊心最为脆弱的时候,满心思要趁草原胡人南下之际给秦国一个好看,并不介意在会盟上先羞辱秦国,因此对于秦国那边的观盟是求之不得的。
燕国现在是齐国的盟友,齐国强而燕国弱,同时在齐燕同盟上燕国因为齐国大量投资辽东和朝鲜半岛,燕国得了实惠自然是不会拆齐国的台子。
楚国现在基本没什么意见可讲,他们的君王和权臣一个不小心掉进了一个坑,现在正处于至少四十万吕哲军前后夹着的状态,远在庐江郡那边也有三十来万吕哲军缓缓地逼近楚国边境,哪还管得了秦国那边想干么,最紧张的是吕哲会不会不讲道义把在九江郡境内的上到楚王下到士卒全部给“打包”了,庐江那边也发动进攻,来个开启灭楚的大戏。
楚国借道肯定是会留有后手,在乌江那边的森林山谷地带分几个地点藏了十五万的楚军。六安离后面部队的距离大概是一百二十里的路程,进入九江郡的楚军又基本是精锐,一旦出现意外楚国君臣带十万精锐固守十来天,等待后面的援军过来是没什么问题的。
当然,十万楚军不可能是全部都是类如项氏子弟兵那样的精锐,楚国根据吕哲军所表现出来的战力推算,十万楚军依靠营垒防御的极限也就是顶住二十五万吕哲军十天左右的进攻,要是吕哲军的数量超过二十五万,那么能坚持多久就看吕哲攻打的意志有多么强烈,吕哲又愿意付出多大的代价来攻打了。
吕哲能看出来项伯是真的很怕,怕到说话都不敢提高音量,甚至是说了很久的话依然保持着弯腰行礼的姿势。也不知道到底累不累。
说实话啊,现在还真的是吕哲灭楚的好机会,毕竟楚国只要是能数得上号的君臣都在九江郡,留在国内的也就是宋义一个还算重臣的人物和小猫两三只,而北方有吕哲亲率的二十五万大军,南方是季布推进上来的东部军团和后面汇集过来的季度兵,总数四十万的大军现在对楚军是前后夹击的态势,简直就是千载难逢的灭楚良机嘛。
可是事情远没有看上去的那么简单,现在周边可不是只有吕哲军和楚军的存在,距离六安大约两百来里可是有五十多万齐燕联军。更远的地方还有三十万的赵军,吕哲若真的趁形成夹击之势攻打楚军,到时候就算是捅了马蜂窝,列国肯定是不会干瞪眼看着,就该是内部战场楚军死顶,外部有呼啦啦近百万的涌过来了。
会盟虽然不再神圣,可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还是有的,谁要是冒着大不为趁哪个国家借道偷袭,肯定是要成为众矢之的。
所以吧。楚国君臣哪怕是在吕哲的夹击之势下,吕哲又何尝不是被楚军和燕、齐夹在中间,同时燕齐又被吕哲和赵军夹着,谁敢妄动开启战端。那就真的是想要开始就停不下来的状态了。
“沉住气,现在灭掉楚国对我们一点好处都没有。”蒯通也在怕吕哲会经受不足诱惑:“列国不会愿意看见我们一统南方,楚国的存在对目前的我们有利。”
楚国的存在暂时对吕哲有利的说法并没有错误,要是吕哲成为南方唯一的势力。那么从天下态势上面来讲,南方无人可以牵制吕哲,北方列国或者是西北秦国就该紧张吕哲会不会将爪子伸到中原或者是秦地。
对于吕哲来说现在不应该再开启除了岭南战场之外的战端。应该保持相对的和平来消化胜利果实,只要先有的八郡能有三年的发展时间,到时候想要灭掉只有两郡之地的楚国不会太过困难。现在吕哲去动楚国,那就等于是将列国的矛头吸引过来,等待齐燕等列国将注意力转往秦国,让他们深陷中原战场,这才是对吕哲一方最有利的。
吕哲其实也没想过在这当口去动楚国,一切就只是在虚张声势的恐吓。他这不是用很认真的态度在询问项伯,说是楚军可以与己方合流,双方一起前往会盟地点嘛。
项伯听得一愣一愣的,看样子吕哲是不会动手了,不过两军合流这件事……
“齐燕可以两军合流,我们马上就是姻亲之国了,难道楚王认为这样有什么问题吗?”吕哲佯装成一脸的不解。
“这……”项伯不得不晕懵,齐国与燕国冲突不大,在有相同的利益时形成同盟没有一点障碍,吕哲可是占了大片大片的楚地,虽说是要成为姻亲之国了,可是吕哲一日不确定是否会立楚国公主为后,继承人的事情也没有答复,吕楚之间没有亲密到可以将安全交付给对方的地步啊!
旁边的叔孙通轻咳了一声,说道:“主上,按例您应该先与魏王韩王先去慎。”
项伯一听松了口气。
会盟的缔约者是应该先抵达会盟地点,有义务准备好相应的祭告天地祭品等物,后面才是与盟、观盟的势力前去。
吕哲“哦?”了一声再次看向项伯,沉吟了一下开始说起吕楚双方的事情。
会盟之后就吕哲与熊心马上就要是姻亲了,吕哲也就谈起了停止战争状态的事情,不过却不是双方说不再打就算了,按照过去的既定例子弱势的一方是要遣送质子,但熊心没有男系的子孙,楚国要是真的有停战的**应该派遣足够份量的人质前往南陵,那么有资格继承楚王之位的景、芈、屈、熊等氏族俊杰怎么也该交出几个嫡系。
楚国为秦所灭之后,有资格继承楚王之位的姓氏都遭受过严重的损失,如熊氏和芈姓这两个最有份量的氏族要么是被迁移到咸阳软禁,要么是被秦国杀干净了。
说实话吧,要不是秦统一之战的时候几乎清除完有资格继承楚王之位的人,怎么也轮不到熊心这么个边缘化的人物去当楚王,所以楚国哪怕真的有诚意想要与吕哲停战遣出质子,还真的找不出什么合适的人选。
“……我听闻景氏有子为良,项氏有一熊罴名曰项籍,”吕哲说着身躯稍微向前倾斜了一下:“景良在吴县,项籍却是离这里不远。”
项伯脸色变得有点难看,吕哲的意思很清楚,是要景良和项籍作为人质,而且项籍必需立刻送来行营。
吕哲对于项伯说要回去禀告才能回复表现出来的是理解态度,等待项伯离去,他对着众人说:“该有的敲打已经做了,接下来就看楚国的反应。”
蒯通点头:“楚国这一次会盟该是不会再轻举妄动,齐燕那边则需要展现军威近一步的恐吓。”说到这里停下来,换上了担忧的语气:“之前我们做过猜测,蒙毅那边可能会在会盟时搅局,只是不知道会是个怎么搅局法?”
吕哲倒是有一个很有把握的猜测,他认为秦军必然是会向会盟的某个国家发动进攻。
“啊?!”听完的人都是一脸的震惊。
“不是吗?秦国历来就以无视礼法而闻名,他们做事从来就是不择手段,在会盟期间选择齐、燕、楚三家中的任何一家进攻,唯有这样才会把情势彻底搅乱,也是最有可能让我们趟浑水的方式。”吕哲管这个叫自杀式恐怖袭击,只是发动袭击的人多了一些。
“蒙毅和王离最后还会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