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秦之帝国再起-第6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符离却是从天下大势的方向在劝解陈胜,从南方发展起来并壮大的汉国确实已经有横扫天下的实力,特别是齐国在短暂的三个月南线连续崩坏,要是齐国真的被汉国灭掉,他们也只剩下两条路,要么就是与汉军交战然后被消灭,要么就是在没有与汉国交恶之前归附。

    虚与委蛇吗?陈胜觉得那样确实也是一个方法,至少在面对起码四十万多方联军的围剿之下,他们确实是顶不住,更别谈东胡也被齐国说服的前提下。

    匈奴与齐结盟,若是最后同盟这一方获得战争的胜利,匈奴能得到北地郡、上郡、陇西郡。

    燕国与齐国结盟,战争胜利之后有争议的广阳郡,还有巨鹿局部、恒山郡也会交给燕国,更别谈齐国承诺了大量的财帛。

    赵国?赵国很显然是一开始就被齐国作为牺牲的对象,陈胜也得到消息,据称赵王歇似乎发现了这一苗头有与齐燕翻脸的迹象。

    陈胜就问田假,若是答应结盟会得到什么。

    田假给予的回复是承诺帮助陈胜建国,疆域就划定在雁门郡与太原郡。若是陈胜这支武装在战争期间出力更多,得到的回报也就更多。

    齐国连赵国都会出卖,陈胜哪敢相信田假那些空话,不过他也是抱着别样的心思,装作很欣喜的模样就答应下来了。

    匈奴和十五万齐燕联军没有东向,在雁门之外休整了很短暂的时间就重新扑向秦国,那个时候陈胜就知道自己是上当了,本要发作却是齐国那边运来一批兵器和粮秣,刹那间又迟疑了下来。

    齐国很大方,拿出的兵器足够陈胜武装起六万人,对于从起兵之后就显得穷困潦倒的陈胜武装来说,田假承诺后面还会再拿出五万人份的兵器是一个不小的诱惑。

    草根阶层与贵族玩心思很吃亏,那是在知识和见识上的差距,陈胜在一连串的诱惑下一步一步按照齐国的意愿走了下去,虽算不上是倾巢而出,但也带着十五万部众走到了与汉军交战的战场。

    事实上齐国真的非常大方,陈胜带出来的十五万人到最后都拿上了齐军的制式兵器,连带东胡参战的五万人也是从石器时代进化到了青铜时代。

    齐国的大方有其底蕴,那是因为燕国在辽东与齐国共同开发了相当多的矿产,那里在五年之内已经建设起一片作坊,在有足够的工匠和矿石的支撑下,月产兵器数量并不低。

    为了能抵御汉军,齐国什么都干得出来,这里往大了说是与齐国的生死存亡有关,私心上来说,齐国曾经有一次举国不战而降的污点,经历过太多次受到白眼和鄙视的齐国宗室都已经下定决心,尤其是齐王田儋公开发誓自己绝不会做第二个投降的齐王,怎么可能不用尽任何手段来自保?

    齐国的上层自尊心和耻辱感激起了拼命到底的勇气,在上层的带动和厚赏之下,齐军士卒似乎也肯拿出性命来搏,在进攻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姿态十分地勇悍。

    环顾整个大战场,东胡那边一直还是在游动状态,陈胜已经命令符离撤退,只剩下燕军和齐军还在扑击汉军战线。

    燕军是依靠盾阵一直在汉军弓弩手射击范围边缘进进退退,齐军却是拿出了狠劲直接抵近。

    齐军进攻的局部,汉军挖下的壕沟地段早在前几天就已经被齐军的尸体和泥土给填满,今天齐军再次从这个方向进攻,旧的战死者尸体没有被清理,汉军不断的箭雨阻击之下身穿白色战袍的齐军士卒又倒下不少。

    连续作战数月,第二混编军团的战兵数量已经下降到三万五千人,他们的绝大部分兵力需要留下来预防不断游弋的东胡骑兵,轮换的弓弩手不足,在弓箭手手腕到了射箭次数的极限,只剩下射速比较慢的弩手在射箭时,终于又是一次让齐军迫近到刚刚修补没多久的围栏处。

    “齐军战线那边需要增兵,调一校朴刀手过去。”

    “诺!”

    差不多是在齐军冲击围栏的当口,一直远远在外游弋的东胡骑兵也开始朝向该处移动,亲自抵达前线关注战事的何怿却是看不出有什么紧张表情,反而是嘴角勾了起来:“他们永远都是不吃教训啊?”(。。)

第六百六十七章:局部(下)() 
汉军第二混编军团是在二十七天之前与当前敌军面对面,普一开始是敌军发动全线的进攻,不过却被早有准备的汉军在敌军还没有形成全面攻势的时候就瓦解掉。

    对付骑兵的原始方法之一嘛,事先在地面上挖出能陷住马蹄的孔,或者是抛撒茫茫多的蒺藜刺,这些事情对于汉军来说是已经模拟过无数次的演习。

    那次的交战过程说起来有点枯燥,最先冲锋而上的东胡骑兵在中途诡异地发生了座下战马跑着跑着突然向前摔去的状况,每一匹向前摔去的战马都是因为踩中了汉军挖出来小圆洞。

    东胡骑兵冲到一半就自行停止了下来,他们是下马之后才发现冲锋的道路上布满了孔洞,结果就是驱马向汉军冲锋的攻势没开始就被迫停止。

    换成步军发动进攻的时候,他们先是遭遇了蒺藜刺,不知道多少士卒脚底中招总算是穿过满是孔洞和蒺藜刺的地带,没来得及欢呼却又是被宽四米深三米且低下插满了尖锐木桩的壕沟阻碍了去路。而这还没算完,一些倒霉蛋被后面的袍泽来不及收住冲势给推了下去,没发出什么惨叫就已经命丧当场,那些没掉下去的士卒也没什么可庆幸的,他们遭遇的是早就严阵以待的汉军弓弩手没完没了的射箭。

    壕沟在∧≌,。战争历史上从来都不缺,利用壕沟来进行防御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还在被广泛使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堑壕战被利用到极致。

    汉军设置的壕沟没有多么复杂,不过是按照弓矢的射程布置三条,再配以障碍物等等进行阻碍,气势汹汹而来的同盟军“脑门挨了一棍子”有些懵,那股气势也就泄掉。

    同盟军花了半个月的时间,也在填满孔洞和清理蒺藜刺的时候付出一万多人的伤亡代价才算是有了一条可以进攻的路线。

    不过说实话,来时的气势早就荡然无存了。概因填那些孔洞会被汉军弓弩手射杀,捡蒺藜也会被汉军弓弩手射杀,除此之外还要在扛着土袋去填壕沟的时候被射杀。

    不断不断的被动和麻烦干扰下,齐军倒是因为国家形式不利还保存一定的士气,燕军、东胡和陈胜这边的情况在很多时候都是属于那种应付式的模样。

    今天是第二十七天,以一个不满编军团由七万辅兵协同着就挡住将近三十万敌军快一个月,这个月以来敌军也没有组织起一场像模像样的攻势,作为这场局部战争的指挥官,也就是汉军第二混编军团的军团长何怿,他实在想不出汉国有会什么理由不会夺取天下。

    很明摆的事实。已经打了三四年的秦、齐、燕、赵一看就是筋疲力尽了,哪怕是复国之后有什么精锐部队,估计也是大多损耗在互相征战的战场上。

    看看齐国四处拉来的帮手,匈奴那边汉军还没有遭遇过,可是遭遇到的东胡和陈胜军……何怿说句非常真实的感受,那就是一个存在感不强,另一批则纯粹就是乌合之众。

    轰隆的马蹄声正在接近,若是汉军本身没有骑军,是那种首次遭遇上万骑兵的军队。遭遇这样的场面或许是会发慌。可是呢,汉军要是军团建制,又有哪一支没有和骑军进行过演习?他们对这样的场面早就司空见惯,也从不断的演习中发现不少应付的措施。

    “总算用得上我们了!”曹参回头看一眼后方。对着旁边的袍泽说:“让床弩准备,一旦敌军骑兵进入射程,第一序列立即发射!”

    曹参的后方是列成排的床弩,总数量绝对不会少于二百副。其中三射床弩占了多数。

    指挥第一序列床弩的一名军侯,他亲自操作床弩射出三根特别漆成黑色的粗大弩箭,一阵弦声响动之后。三根弩箭离开滑槽被发射出去。

    那是在进行校射,也就是最前列的床弩预测最远射击距离,然后最后列的床弩也发射弩箭探测可及范围。

    其实汉军的弓弩部队和器械部队的军官们都有经过培训,说的不是战前校射,是一种在纸面上画出格子,然后标定序号,事先与各支番号的远程部队约定好覆盖范围。这一套在现代被运用于火炮诸元设定的知识当然是出自吕哲的手笔,他现在拿出这么一套知识来对弓弩手的作用不大,毕竟弓弩手的射程也就是那么回事。同时,诸元设定对于器械部队的帮助也几乎是没有,这里有一个很现实的因素,那就是床弩压根就不存在准头……

    鸟瞰整个大战场,汉军是位于南面,他们构筑的方面连绵十里以上,阵前布满了各型的障碍物,靠后一些的位置汉军挖了至少三条宽四米深三米的壕沟。目前壕沟基本已经是被填平的状态,在战场靠东侧区域身穿白色战袍的齐军还在不断向某个突破口猛攻,后方调动方向的东胡一万骑兵也在向这个突破口移动。

    视野拉得更大的话,将视线从战场向后拉伸大约七八里,在一片枯黄的树林,无视那些挡住的树木,里面到处都是牵马的汉军士卒。这支部队数量该是一万人两三万匹,他们待在这里其实已经超过七天。

    视野再行转动,将视线拉到汉军第二混编军的东面二十里处,济水某河段已经架起了六座浮桥,一队又一队的汉军士卒正在小跑着过桥。而在这些部队渡河的同时,北岸早已经是布满了人群,他们是早已经渡河的士兵,一声声的口令声中正在排列队形。

    也许还要将视野拉得更加宽广一些,在距离第二混编军团与同盟军战场约有一百三十里之外的巨鹿旷野,飘扬着赵国旌旗的一支五万人赵军正在司马昂的率领之下向东行军。

    距离济北郡二百七十里之外的泗水郡与薛郡交界处,一杆巨大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7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