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主,货物都卖完了。”
一声呼唤让龙且倾斜身躯看向楼下。
今天的人流量比较大,虽然是特地增加了贩卖的食物,可是依然比往常更早贩卖一空。
“东主,收拾干净之后是不是可以休息?”
伙计不是龙且的什么旧部,吕哲给予相对的宽容,但是也不会允许一些人再拉帮结伙,对于这点一些敏感人物其实是心里有素,他们暗地里想什么干什么会做,但是明面上谁也不会去作死,因此伙计是龙且从城内的邻居那边聘请。
由君王亲自主持揭幕仪式,谁不想去前去观看呢?他们是对揭幕式有兴趣,但是更多的是想要“目睹天颜”之类的。而吕哲在公共场合露面的次数可是不多,每年也就只有新年除夕、冬至节、寒食节这三个节日,或者是有拜将出征的仪式上,才会出现在公众场合,其余时间平民黔首想要看看自己的统治者是想都别想了。
哦,新年除夕并不是吕哲设定的节日,上古先秦就有新年的概念,但是并不是在正月,是按照殷商就有的风俗设定在每年的十月。上古先秦一直都是将十月初一这个日子视为新一年的开始,正月初一真正成为新年除夕还是要到汉武帝刘彻执行“太阳历”之后。所以了,其实十二月份的冬至节从真正意义上来讲才是“真正”的新年。
目前的正月初一是叫元旦,从殷商开始到现在,元旦也并不是什么举国欢庆的节日,是古人祭神祭祖的日子。
伙计要去宫城外的广场看热闹,龙且自然是不能阻止,其实他一夜未眠也是在等待今天的揭幕式,不过看的却不是宫城外的雕像揭幕,是要前往南陵城最大的公共公园,那边会有雕刻壁的揭幕,雕刻壁是一些从上古时代到如今的重要事件雕塑画壁。
龙且听说那些雕塑画壁十分丰富,既然是从有夏一朝开始,那么他就很想看看会不会有故国的内容。
“东主,那我们走了啊?”
“嗯,去吧,去吧。”
伙计离去,龙且也离开阳台,不一会儿就出现在大街之上。
南陵北市也有公园,不过相对于其它地段北市的公园规模要小一些,但是数量却是比较多。北市的公园布局很讲究,是考虑到提供给走动累了的人临时的休息场所,因此会每隔多远就有一处,但是这些公园因为规模小,渐渐流行于吕哲治下的雕刻文化注定没有太大的场地摆放,仅仅是一些幻想化的小型人物或是动物雕刻。
真正摆放大型雕塑的是一些中大型的公园,大多是坐落在居民区域,而所谓的居民区域又分为城南和城东,有平民居民区和富商、官员居民区,最为特殊的是还专门划出一块区域给予军方那边的军官作为居住区。
龙且要前往的地方是属于军官居住区,那边都是武人家庭,吕哲出于某些目的也就将从有夏一朝到现如今的一些重大事件雕塑画壁放在了那边,其余区域哪怕是有类似的雕塑画壁也不会比那边更完全。。。
第八百章:他们的时代()
readx; 一个国家在武力上鼎盛也要在文化上有所发展,鼎盛的武力会随着时间和历史阶段的变动变得虚弱,文化却是发展起来了就能成为一个民族的底蕴,国家或许无法千秋万世,但是文化一旦形成就会流传万世。
吕哲比较抓紧的是武力上的强大,大多数时间是在为了增强国家武力在操作在奋斗,随着华夏大地上的大部分地区已经掌握手中,也就是仅剩秦地还没有纳入统治,军队又在不断向外扩张,他突然意识到国家武力固然重要,但是文化也不能缺少。
一个国家仅是武力强盛会像是一个长短脚的巨人,向前迈步的时候脚步不平稳是其一,缺少必要的丰富文化则是会出现精神上的空缺,齐头并进才是正确的治国之道。
意识到不能光有强大的武力之后,吕哲也抽出精力在思考文化的进步。
华夏族群从来都不缺乏艺术上的天分,对于一些文化上的研究也有着足够的底蕴,不过相对起国家的军队向外急速扩张,文化的发展上面确实出现了停滞不前的现状。
文化泛指的概括非常多,包括但不限制于诗、词、歌、赋……文化所指的其实就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说起来,文化就是一种必不可缺的精神食粮,在人的物质生活上得到满足的同时,也要有足够的娱乐,如此能够使人觉得安定和快乐。
体现在华夏文明文化最主要的一部分就是关于文治,而所谓的文治可不是什么国家的治理,是指因为国家稳定或强盛所衍生出来的一些上的发展。像是两汉的文治除开民众生活日渐富裕之外,关于“赋”的创新和发展就是文治的一部分。到了唐宋时期的“诗”和“词”上面所取得的成就,那也是属于文治的一部分。
文化越是丰富的国度,从某一些方面来说也更能体现出那个国家是不是强大,毕竟只有国家在不受到威胁的时候才有发展文化的基础。若是国家时刻面临威胁,乃至于是面临压迫或是即将亡国,谁又有什么心思去朝着享乐的方向思考呢?
别谈什么有宋一朝面临北方西夏和契丹的威胁也能发展出那么繁荣的文化。有宋一朝自“澶渊之盟”之后,宋辽之间除了边境小磨擦之外根本就没有爆发国战级别的战争。西夏那边虽然有威胁却也能够抵御,其实是保持相对的平稳社会。
当然,事情都有两面化,既是一旦某个国家或是民族遭遇到最危险的时刻,文化上的发展也会出现井喷期。不过这种情况下所诞生出来的文化基本是带有强烈的悲愤色彩。
吕哲治下目前的文化十分特殊,这从行走在街上的民众打扮和一些行为上就能看得出来。
汉国有义务兵制,只要是年龄和体格符合,每年的夏季和冬季都需要进行训练,造成的是民众有着一种军队性质的习惯,一旦是人多的时候总会习惯性地形成一种几人列队而走的姿态,至于是多少人就要看那个小圈子有多少人数了。
因为尚武的关系,也是因为义务兵制和战事多发的关系,汉国有资格佩戴兵器的人基本上是会随身携带兵器,若是没有下达什么样的行政命令临时约束。像是文人的佩剑和悍勇壮士的带刀就成为一个普遍行为。
当然了,南陵城内平时并不禁止携带兵器傍身,今天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不可携带兵器傍身的行政条文早早已经颁布,居住在南陵城的居民没有谁会和律法过不去,自然是不会明知不能携带兵器偏偏带着。而从各处县乡赶来南陵的那些人,他们在进城的时候兵器被城门尉带人进行暂时性的收缴保管,属于自己的物品会贴上字条证明所属,等待出城的时候再去领取。
“那可是祖上传下来的宝剑啊,希望不要被损坏才好。”
“哈?祖上的宝剑。那就是全面落后的青铜剑咯?”
“怎么了?”
“你想啊,那个宝剑除了有收藏上的经济价值,现在谁还使用青铜剑?”
可不是嘛,炫耀也要改个方向。富足且有能力又喜欢炫耀的人,现在谁还会拿青铜剑显摆?要显摆也是花大代价购买新一代的铁质兵器,在铁质兵器连军方都没有完全普及的现在,不是更有显摆的资格么!
那一刻,说被保管的是祖上宝剑的小伙子,他脸红得跟猴子的屁股一样。
经济蓬勃发展。商业发展迅速,只要是本来就有财富底蕴又脑子好使的家庭,谁不是赶潮流多多在新占领区买地,不过成为一名地主也不是多么受欢迎的事情了,现在最为有前途的是向官府购买相关技术自己开办作坊或是工厂。
官府的技术来源是民间,只要是有人认为自己的技术有价值或是得到什么创新,他们就可以到当地的官府申请技术考核,这个考核的过程一般是看种类,时间上也不是那么快速,毕竟现在可没有网络连接,官府的工作人员确认技术得到创新或是完全新的,还要向南陵城那边查询是不是有人注册,若是没有人进行注册才会被采纳,纳入国家大范围体系的红利工程。
开创新技术的审核是来自于现代的专利相关方案,吕哲的本意是鼓励族群一些脑筋灵活的人多多创新,为时代的进步添砖加瓦,后面延伸出来的是专利发明人可以将发明创造自己开办作坊或是工厂,没有资本也能向国家申请发展基金,更加可以将专利进行租借或是最为干脆的贩卖。
有人有技术没钱,有人有技术有钱没有管理才能或是兴趣,各种各种的原因可能会致使一样原本有用的发明被埋没,那么就用国家行为和信用来创建一套互相互利互惠的体系,那还是看个人意愿。
专利发明人哪怕是一
辈子专注于发明,他也能从各项发明中获得资金,这不是一件极其美好的事情吗?用时,若真的是人才,哪怕是没有被国家聘请于某一个专业。民间有的是高薪聘请的商家,甚至是国家和商家也能以投资入股形式来进行参与。
世界一直都是在进步中发展,吕哲所希望的是开创一个能够持续发展的国度,因此也一直努力着经营需要的环境。期望那种每隔多少年来一场“起义”“革命”“造反”之类让发展断层的事情不再发生。
可以想象有多么的任重而道远……
发展什么文化,带有什么样的色彩,吕哲思考了半天之后竟然是陷入一种茫然状态。
文化的发展都有其基础,是经过时间的陶冶,所处环境会带动出什么样的文化色彩。并不是说想要发展某种文化可以一蹶而就。
吕哲统治下的国度是什么样的氛围?说起来因为吕哲从始自终都是在向军国主义的这个方向靠拢,那么氛围自然是相对倾向于“武风”那一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