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正常,甚至还有对大宋历代皇帝的赞扬,只不过到了第四段时,却是话锋一转,开始指出大宋国内的种种弊端,到了第五段,也就是这篇奏折的最后一段,则是直言指出大宋已经到了不变不可的地步,若是听从他的建议变法,那么就是天下的人福分等等,可以措辞十分的尖锐,赵曙看到这里时,脸色已经变得十分难看了。
等到赵曙把这部十分有名的奏折看完,然后目光深沉的看了面前站立的王安石一眼,他可不是赵顼,对于王安石也并没有什么敬仰,只是认为他是个十分有才干的臣子,可是现在这个臣子上的奏折前面倒也罢了,对于大宋各方面的弊端也看的十分准确,只是后面对于变法的措辞却让他十分不满,因为他总感觉王安石的话中有种咄咄逼人的态度,好像大宋若是不按照他的话去变法,那么就会随时灭亡似的,这让赵曙心中十分的不喜。
虽然赵曙有些生气,不过并没有太过表现出来,而是依然语气沉稳的对王安石开口道:“王爱卿,你这奏折的前面分析了一下大宋各方面的弊端,对此朕倒也十分认同,不过你在后面说大宋已经到了非变法不可的时刻,这让朕却有些怀疑,难道我大宋已经到了如此糟糕的境地了吗?”
听到赵曙的话,韩琦等人也都大概了解了王安石奏折中的,当下一个个也都精神一震,然后人的目光都集中到王安石身上,有敬佩、有愤怒等等不一而足。
对于周围人的反应,王安石脸上的神色并没有变化,只见他再次向赵曙行了一礼道:“启禀陛下,我大宋立国百余年,国内的种种弊端也已经累积到十分危险的境地,若是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我大宋的国运堪忧!”
王安石最后倒是没有说出什么太难听的话,只是用一句“国运堪忧”来总结,不过在座的人都知道,国运堪忧的意思其实也就是说,若是不听从他的建议变法,大宋很可能会因此衰亡,乃至于灭亡,当然这种话不能当着赵曙的面讲,不过意思却是都明白。
赵曙自然也明白王安石的话中之意,不过他却是心中恼火,本来这次能够一举灭掉西夏,正是赵曙十分得意的时刻,甚至雄心勃勃的想要再次开疆拓土,超越太祖与太宗的功业,可是现在王安石却是给他浇了一盆冷水,虽然他也知道国内存在着不少积弊,但在他看来,这些积弊也并不严重,只要自己在位,总有办法可以解决掉,可是现在王安石却把问题说的如此严重,而且还说非变法不可,这让赵曙自然十分的不高兴。
“父皇,儿臣也认为临川先生的话十分有道理,国内的种种弊端已经凸显出来,若是再不变法,恐怕真的会危及江山社稷啊!”就在大殿上的气氛陷入沉闷之时,忽然赵顼站出来郑重的开口道。(。)xh118r1052
最快更新,无弹窗请。
第五百五十六章 赵顼的支持()
赵顼的话一出口,立刻引得大殿上的气氛一变,韩琦与欧阳修等人都是目光复杂的看了看赵顼,以及站在面前的王安石,对于这段时间王安石和赵顼的交往,自然瞒不过他们的耳目,现在赵顼竟然公开王安石的变法,这其中的影响可就太大了。△¢,
赵颜刚才看到赵顼站出来,立刻就知道要糟,可惜这时候他想拦都没办法拦,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赵顼表态变法,结果上面的赵曙听到儿子的话后,却是脸色一沉,他自然也知道赵顼和王安石交往的事情,只是没想到赵顼竟然会公开变法,要知道赵顼可是大宋的太子,他的态度可是十分的,甚至连他也无法忽略。
“变法之事牵扯太大,顼儿你还太过年轻,所以这件还是从长计议,今日就暂且说到这里吧!”赵曙说到最后时向身边的内侍使了个眼色,然后这个内侍立刻会意,站出来打开一道圣旨宣读起来,根本不给赵顼再开口的机会。
赵颜看到这里也是松了口气,然后认真的听着那个内侍宣读的,其实这道圣旨就是对王安石的任命,前面全都是对王安石的夸奖,最后这才宣布任命王安石为翰林学士,这是一个清贵官,职权是负责起草朝廷的制诰、赦敕、国书以及宫廷所用文书,陪侍皇帝出巡等等,虽然十分显贵,但却没有什么实际的职权,往往都是由一些文名卓著的人担任。
听到对王安石的这个任命,赵颜则松了口气,因为这表示赵曙并没有打算立刻就重用王安石,甚至经过今天这件事,恐怕王安石就只能呆在这个清贵的官位上了。至于赵顼则露出一种无奈和惋惜的表情。看样子他对这个任命并不赞同,至于韩琦和欧阳修等人,则是表情各异,毕竟他们这些人对于变法也都有各自不同的打算。
宣布完对任命之后,王安石脸上倒是不动声色,估计他对这个结果也早有心理准备。当下跪下谢恩,对这个任命好像没有的抵触,本来按照一般的程序,接受任命的王安石还会被赵曙说一些勉励的话,只是赵曙今天显然没这个心情,等到王安石谢恩完毕,立刻就让他退了下去,另外韩琦等人也同样退了出去,整个大殿就只剩下赵曙他们父子三人。
“父皇……”
赵顼刚想开口说些什么。可是赵曙这时却是脸色阴沉的打断他道:“顼儿,今天你也太鲁莽了,变法之事牵扯重大,哪是随随便便就能决定的!”
赵曙的语气有些重,若是换在平时,赵顼恐怕不敢再说什么,不过赵顼对于变法却好像有着异乎寻常的执着,这点倒是和他在自己婚事上的执着差不多。因此只见他抬起头坚持道:“父皇,变法之事的确是关系重大。但是大宋内部的积弊却已经到了不得不重视的地步了,早一天变法,就能早一天消除这些积弊,使得大宋更加的富强,所以儿臣才会王安石的变法!”
“胡闹!”赵顼的话音刚落,赵曙却是十分恼火的斥道。“大宋内部的积弊的确有些严重,但也没有严重到非变法不可的地步,肯定还有其它的办法化解,可若是进行变法的话,先不说能否消除这些积弊。光是变法所带来的影响,就足以动摇大宋的国运,所以变法虽然说的好听,但其实是拿大宋的国运来赌,我们身为皇族,根本冒不起这个风险!”
听到赵曙的话,赵颜心中也不禁升起一种明悟,没想到赵曙对于变法的认识竟然如此深刻,难怪历史上的那么多的王朝明知道自己内部矛盾重重,但却很少有人敢大刀阔斧的改革,事实上历史上真正的大规模变法也只有商鞅成功了,当时的秦国还只是一个不大的小国,等到中原统一之后,就再也没有人敢进行这种革命性的变法,直到王安石的出现,可惜这次的变法却以失败而告终。
“可是父皇,我大宋内部的矛盾已经越来越尖锐,若是不进行变法的话,儿臣实在想不出有什么可以解决的办法!”赵顼这时也再次坚定的开口道,他对于变法的决心也十分的坚定,而且也认定了只有变法才能消除大宋内部的各种积弊。
看到赵顼仍然如此顽固,赵曙也不禁有些气恼,不过他也知道,赵顼之所以有这种想法,那是因为他太过年轻,身上有股年轻人的冲劲,而且也敢于冒险,但是他却不同,以他的年纪,早就知道冒险虽然可能得到巨大的回报,但也同样可能把自己输的一无,特别是这件事还关系到大宋的江山社稷,这也让赵曙更加的不敢冒险。
赵顼看到赵曙没有立刻开口,还以为自己的话起到了效果,当下刚想再说什么,不过这时赵颜却是看出了赵曙的怒火,当下急忙抢在他前面道:“大哥,你怎么还不明白父皇的意思,变法对于我们来说,是要赌上祖宗留下来的江山社稷,但是对于那些士大夫来说,却不过是他们实现治国平天下的一次实验,哪怕实验失败了,他们也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损失,但对于我们皇族来说,却是事关生死啊!”
赵颜的话当然有些危言耸听,甚至还故意把皇族与士大夫阶层对立起来,以此来增加话中的说服力,虽然这些话可能经不起推敲,但却能给人十分大的震动,至少赵顼听到这些话也是一愣,然后露出沉思的表情,看来他也终于开始考虑起变法这件事的得失了。
赵曙听到赵颜的这些话也不禁露出赞赏的表情,当下再次对赵顼开口道:“顼儿,你三弟说的不错,变法可不仅仅关系到天下万民,同样也关系到我们皇族的生死,所以若非逼不得已,绝对不能轻易变法!”
“父皇……”赵顼听到这里也有些动摇,开口本想说些什么。但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脸上也露出踌躇的表情,不过这也让赵曙心中一沉,看来王安石对他的影响还真是不小,同时这也让赵曙暗自后悔,早知道如此的话。他恐怕永远都不会征召王安石入京。
赵颜看到赵顼已经有些动摇,只是他和赵曙再想劝说也没什么话可说了,毕竟该说的也全都说了,而且现在的气氛也有些沉重,因此他当下开口道:“大哥,变法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想明白的,这件事暂且放在一边,如果你有什么想法,可以尽管来找父皇来商量就是了。”
“不错。顼儿你不要被变法那些美好的描述给迷惑了,变法之中所蕴含的风险也是极其险恶,为父也没有把握推行变法成功,再加上现在大宋的情况已经在向好的一面发展,所以我们根本没必要冒险变法。”赵曙这时也终于平静下来,当下心平气和的再次开口道。
“父皇所言极是,与其冒险推行变法,不如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的对大宋进行改变,虽然耗费一些时间与精力。但总比使用变法这种暴烈的手段要安稳的多!”赵颜当下与赵曙一唱一和的道。
“我明白了,多谢父皇的点醒!”赵顼当下低着头开口道,只是他嘴上虽然这么说,但是目光中却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似乎对于变法依然有着自己的想法,只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