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是现在贸然与交趾开战,实在是有些不智,陛下与朝中的众位相公为何会同意这次出兵?”
“这个……”杨怀玉听到这里却是面带诡异的看了看周围一眼,然后却是笑了笑道,“苏知州却是问错人了,末将只是听命从事,至于朝中诸公是如何想的,这就不是末将可以猜测的了,不过既然朝廷下达了这个命令,肯定有着自己的理由!”
杨怀玉可不是普通的将领,他自然知道朝廷这次实行的是驱虎吞狼之计,只不过这件事自己知道就是了,绝对不能公开说出去,否则就可能犯了忌讳,所以他才故意如此说。
苏缄并不知道杨怀玉的身份,听到这里也感觉有理,只不过心中还是有些担心,毕竟他可是知道交趾这边气候炎热潮湿,禁军又大都是北方人,来到这里肯定会水土不服,说不定一场疫病下来,军中的将士就会倒下一半,到时更别说征伐交趾了。
接下来苏缄带领唐子正等官员迎接杨怀玉等人城中,郭逵早就料到邕州城中被围困这么长时间,肯定十分的缺粮,所以在杨怀玉他们的先锋军后面就是运粮的军队,最迟两天后就能到达,苏缄知道这个消息后也是十分高兴,当下把城中剩余的粮食都拿出来,一方面款待杨怀玉这些先锋军,一方面发放给城中的百姓百姓也能吃上顿饱饭。
几天之后,郭逵率领的大军终于到达了邕州城,另外还带来了的粮草兵器,使得邕州城一越成为大宋征伐交趾的大后方,而苏缄则暂时成为军队的后勤总管,负责各种军需物资的调度,也多亏了他对兵事并不陌生,所以倒也做的得心应手。
随着苏缄与这郭逵等将领的接触,再加上他对八万大军的观察,使得苏缄也终于明白了朝廷的驱虎吞狼之计,这让他也不由得暗自称赞,对于交趾人他一向十分的痛恨,对于西夏人也同样没什么好感,现在能够看到他们打个你死我活,这对于一个宋人来说都会感到十分的解气。
邕州城的城主府内,现在已经变成了临时的帅帐,苏缄忙完今天的公务,正准备向郭逵禀报,却没想到对方主动把他叫来,这让他也有些奇怪,结果刚一进来,就见郭逵开口道:“苏知州,大军的物资调度的如何了?”
“启禀郭总管,物资的调度倒是小事,但若是大军杀入交趾境内,以交趾境内多山地森林的情况,恐怕物资很难跟得上啊!”苏缄实话实说道,其实交趾的军事实力并不算强,关键还是交趾境内恶劣的自然环境,这才是大宋之前不愿意征伐交趾的主要原因。
郭逵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中午五官普通,看起来并不像是一位名将,不过他的一双眼睛却是极为明亮,似乎是一眼就能看透人心。只见他听完苏缄的话后沉默了片刻,然后十分有决断的道:“苏知州你尽量安排盔甲器械的运输,至于粮食可以适当缩减一些,我听说交趾境内盛产水稻,大军杀进敌境之后大不了就食于敌就是了!”
听到“就食于敌”这四个字,苏缄也不禁感到一阵寒意,所谓就食于敌,就是指在敌境内筹集粮食,可是敌人可不会好心的给他们准备粮食,甚至还会故意烧毁粮库,所以一般就食于敌其实就是放纵军队四处抢掠,所以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背后,其实隐藏着无比的血腥。
郭逵也看出了苏缄心中的想法,不过他只是笑了笑并没有解释,在他看来,只要能够打败敌人,那么无论用什么手段都很正常。更何况这次郭逵带兵前来,其实有两个目的,一方面是要消耗手中这些西夏降兵的实力,另一方面则是消耗交趾人的国力。
像交趾这样的小国,人口其实是十分珍贵的,这点可以从交趾每年从大宋买卖和抢掠人口的行为上就可以看出他们国内缺少人口,所以想要只要降低了交趾的人口数量,就会使得他们日后无力发动战争,所以郭逵才会做出就食于敌这种血腥残酷的决定,虽然这样的决定可能给自己的军队增加一些不必要的伤亡,但却刚好可以达成消耗西夏降军的目的。
郭逵的大军经过月余时间的准备,这时北方已经寒冷的冬季,交趾这边的天气虽然还是有些炎热,但比以前也凉爽多了,趁着这个机会,郭逵的大军终于开始向南挺进,而交趾这时也集结了大军在边境,两国的大战一触即发!
第五百六十五章 宋越之战()
治平四年冬月,大宋与交趾之间的战争终于爆发,郭逵率领的八万大军与李常杰率领的十万交趾大军在两国的边境线上相遇,随即就展开决战,本来李常杰虽然领教了大宋军队不凡的战力,但他这次却出动了交趾的王牌,也就是由几千头大象组成的象兵,按照他以往的经验,只要在战场上出动象兵,几乎就已经奠定了胜局。
说起来李常杰也不是普通人,对于战争更是有经验,否则也不会被誉为交战武将中的第一人了,只可惜他从小长于交趾这样的小国,眼界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比如在交趾人的认知中,象兵就是战场上的最强兵种,能够打败象兵也只有象兵,而大宋军中却唯独没有象兵,所以李常杰才会如此的自信。
也正是这种浅薄的认识,使得李常杰在战出出错误的判断,等到他们的象兵出现之时,大宋甚至没有动用火器,只凭借着强弩就把对方的象兵射死射伤无数,另外郭逵对于象兵也有早有研究,他让人出一种长刀,训练士卒用这种长刀专门砍象鼻子,结果导致大象发狂向后回奔,导致无数交趾士卒被踩死踩伤,可以说交趾人的象非但没有发挥出原有的威力,反而导致了战场上的混乱。
趁着象兵给交趾军队造成的混乱,郭逵指挥军队上前冲杀,结果大破交趾大军,李常杰看到事不可为,立刻命军队后撤,可惜郭逵从背后掩杀过来,更让交趾人损失惨重,最后经过清点之后,交趾人在这出战之中战死将近两万人。伤者更是无数,而大宋则付出了不足万人的伤亡,可以说赢的十分漂亮。
首战告捷,郭逵立刻命令全军前进,杀气腾腾的到交趾境内,因为交趾境内的道路难行。导致后方的粮草运输困难,于是郭逵写就就食于敌,结果大宋军队走到哪就抢到哪,说起来这八万人中有七万都是原来西夏国的降军,另外还有一些党项人,这些人本来就是天生的强盗,所以对于郭逵的命令也没有的抵触,甚至还有种龙入大海的感觉。
宋军一路烧杀抢掠,这在交趾也引起极大的惊恐。其中交趾国王李日尊一方面向大宋朝廷求和,一方面催促李常杰再次围堵宋军过这次大宋之所以出兵,一方面是平息国内百姓的怒火,另一方面则是想借助交趾消耗那些西夏降军的实力,所以自然不可能轻易罢兵,至于李常杰那边,虽然明知道自己不是大宋军队的对手,却又不敢违抗命令。最后只能硬着头皮在富良江一带阻击宋军。
说起来李常杰也不愧是交趾武将中的第一人,他趁着宋军一路高歌猛进。导致军中有些麻痹大意的机会,等到宋军渡江之时,李常杰派出军队前去阻击,结果一举击败了宋军,死于此役的宋军达到了五六千人,这也是战争爆发以来交趾人的第一次大胜。使得交趾上下总算都恢复了一些信心。
不过这次胜利并没有让交趾人得意太久,很快郭逵就亲自带领着大军赶到富良江与李常杰的大军隔江对峙,说起来交趾境内多江河,国内的水军也已经形成规模,所以这次李常杰命令水军封锁富良江。郭逵手中没有水军,根本冲不破李常杰的封锁,自然也无法渡江。
李常杰本来想借助富良江把宋军挡住,毕竟大宋不可能无期限的留在交趾,只要等到他们支撑不下去时,自然也就会退兵。郭逵自然也知道李常杰的打算,不过他却很快就想到了对策,先是逐步将军中的部队调离,使得军营中的人数日渐减少,以此来示敌以弱,不过这些被调离的军队却在附近的山林中埋伏起来。
另外郭逵还让细作在交趾散布消息,造谣李常杰畏惧大宋不敢交战,结果这个消息在交趾朝中也引起很大的震动,最后连李日尊也有些怀疑,再加上他也知道宋军数量在减少,因此开始向李常杰施压他出兵与大宋交战。
李常杰其实也在怀疑对面宋军数量减少是不是有什么阴谋,所以才不敢出兵,可是随着李日尊的猜忌,使得他不得不冒险一搏,最后调集大军杀过富良江,刚开始郭逵命人诈败,一连退出数里,等到李常杰的大军追击之时,埋伏在两侧山林中的伏兵尽出,一时间把李常杰杀的大败,另外趁着这个机会,郭逵命人夺下交趾人的战船,一举渡过了富良江。
富良江其实也就是后世的红河,交趾国首都升龙府也就在富良江南岸,可以说富良江就是升龙府的最后一道屏障,现在连这道屏障也被宋军突破,再加上李常杰率领的交趾精锐也在这一战中损失惨重,使得升龙府就像是一个抢光衣服的女人,再也没有反抗的能力。
不过郭逵并没有急着攻打升龙府,而是先在江南岸休整了几天,顺便也让大败而回的李常杰有时间收拾一下残兵败将,然后再与他在升龙府决一死战。说起来郭逵这一路虽然打的十分顺利,但他并没有完成朝廷给的目标,主要是手下的将士死的太少了,七万西夏降军现在才伤亡了不到两万人,这比当初朝廷暗中给他定下的至少伤亡一半的指标还差的远。
几天之后,郭逵终于调动大军向升龙府进发,这时的交趾上下全都是乱成一团,有不少大臣都建议李日尊向大宋求和,其实根本不用这些大臣说,李日尊早就派出数位使节去大宋求和了,可惜大宋方面却没有反应,似乎是铁了心要灭掉交趾一般。
也正是在这种求和不成的情况下,李日尊只得做出背水一战的疡,将升龙府能够调集的兵力全都交给李常杰指挥,希望他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