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燕歌行-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棋局很快就结束了。

李凤起笑眯眯地拱手道:“承让,承让。”

秋水盯着棋盘中央那一条被全歼的白棋大龙,脸色铁青。

他简直就不能相信这会是真的。

但这的的确确是铁一般的事实——他已经输了,而且输的很惨。

李凤起的右手悄悄伸到石桌下面,食指离机关的按钮不过一两寸远。他当然看得出来秋水已经恼羞成怒了。

院中的每一个人都能看出来。

盛怒之中的秋水会做出什么事,谁也不敢担保。

秋水慢慢地站起身,两眼一直死死地盯着棋盘。

忽然,他抬起左掌,在棋盘的一角轻轻拍了一下。

一声暴响。

棋盘裂成碎片,满盘的黑白子也都被震得粉碎,散落在石桌四周。

肖无濑忽然笑了起来,他笑声里的讥讽之意,谁都听得出来。

“李庄主,恕在下直言,这后半盘棋,恐怕不是李庄主自己下出来的吧?”

李凤起微笑道:“承秋帮主美意,给我戴了顶‘技压中原’的高帽子,不拿点真功夫出来,岂不有负秋帮主抬爱?”

秋水短促地干笑两声,对股朝歌一拱手,冷冷道:

“明夜子时,伊王府见。”

殷朝歌一笑:“谨尊台命。”

秋水又扫了李凤起一眼,忽一旋身大袖飘扬间,人已如一只大鸟般掠过了围墙。

眨眼功夫,白袍会的十几名白袍大汉就已走了个干干净净,只剩下站在李凤起身后的十八名金刀庄的弟子们还在呆呆地发愣。

他们到现在还没弄清楚刚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秋水的举动已经让他们大惑不解了,可李凤起更让他们觉得不可思议——

最后一名白袍大汉的身影刚刚自墙头消失,李凤起就一拉殷朝歌,俩人同时惊了起来,转眼间就从院中消失了。

书房很宽敞,但书却不算多。

李凤起并不是一个爱读书的人,他的书房,实际上就是一个会客厅。

在洛阳这一带,李凤起当然是一个名人,是名人,就得注意自己的形象,而树立自己形象的最有效、也最方便的办法,莫过于在自己的家里摆上几架书。

读不读这些书,是无关紧要。摆这些书的目的,本来就是给别人看。

李凤起拉着殷朝歌急匆匆走进书房,反手掩上门,仔细地将门闩好。他的手一直在轻微地颤动着,他的全身似乎都在颤抖。

自后院到书房,殷朝歌一直都没有开口。

他的表情,也一直都很平静。

李凤起闩好门,一转身,忽然对着殷朝歌跪下,颤声道:“属下参见少教主。”

殷朝歌吓了一跳,忙伸出右手,用中指上的那枚碧玉指碰了碰李凤起的额角,道:“前辈快请起来。”

李凤起在指环碰到额角时,全身都剧烈地颤动起来。

他不仅没站起身,反而扑倒到地上,压低声音痛哭起来。

殷朝歌叹了口气,眼眶不禁也红了。

他知道,李凤起的哭声中,饱含了三十二年的忠诚和辛酸。

*** *** ***

三十二年前,圣火教的教主还是严了乔,而圣火教现任教主慕容冲天,当时任职圣火教左右光明使中的右使。

圣火教的光明右使慕容冲天和左使“浪子无行”金不换,都是当时江湖上令人谈之色变的人物。

当时,圣火教对中原武林各派发动的一系列行动,都是由这二人直接负责的。

教主严子乔的身边,有八位武功高强的贴身侍卫,江湖上称之为“铁八卫”。

“铁八卫”的武功,据说都不在中原武林八大门派掌门人之下。这些情况,在江湖中早已不是秘密。

但江湖上却根本没有人知道,“铁八卫”每人手下,都率有十名精悍的一流刀客。

就连圣火教内部,知道这件事的人也屈指可数。

这八十名刀客所练的,都是同一种刀法。他们的武功是由教主严子乔亲自传授,并亲自加以训练的。

甚至连他们所用的兵器也都一模一样。

他们的兵器当然都是刀。

那是一种长不过二尺的狭锋短刀,刀刃薄如帛纸,吹毫断发。

这种锐利无比的短刀,配上严子乔集天下各门刀法之长而独创的十八路泼风快刀刀法,其威力使这八十名刀客中的任何一位,都足以在江湖上雄踞一方。

但严子乔秘密训练这八十名快刀手的目的,却不是为了对付中原武林的各门各派。

当时,严于乔与成祖朱棣之间长达十余年的合作关系,已经出现了一些裂痕。

朱棣为了能更有效地控制朝中大臣,决意建立一个叫“东厂”的特务机构。

“东厂”直接受皇帝本人的指挥和调遣,其任务是暗中侦刺任何一个王公大臣是否有“谋逆”之心。

其实,朱棣建立“东厂”的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他的侄子,建文帝朱允文。

建文帝朱允文是以“皇太孙”的身分,在太祖皇帝朱元璋死后,继位大统的,但他继位还不过几个月,他的叔叔,燕王朱棣就在北京起兵,以“靖难”。“清君侧”为名,来夺他的皇位。

“靖难”之役足足打了四年,最后获得胜利的当然是朱棣。

问题是当朱棣率军攻破南京时,皇宫内就已起了大火。谁也不知道建文帝是被烧死了,还是乘机遁入了民间。

在清理火场的过程中,并没有发现建文帝的遗骸。于是朱棣坚信建文帝是出逃了。

有这样一个人出逃在外,对他好不容易才夺到手的皇帝之位当然是极大的威胁,所以朱棣登位之后,立即命令锦衣卫在全国范围内搜捕建文帝。

大规模的搜捕行动每一次都无功而返,而在这期间,各种流言通过种种渠道,都传进了朱棣的耳朵。

有说建文帝已经遁入空门,做了和尚。于是天下的和尚们或多或少,都吃了一点苦头。

朱棣不止一次下旨,让一部分和尚还俗,回家种地。

也有的说,建文帝已经乘船逃到海外去了。于是朱棣派他宠幸的太监郑和,组建了一支船队,远行海外,四处寻访。

但他所有的努力都落空了。

他知道,在很多大臣们的心里,对建文帝仍旧抱有一份同情。这对他来说,实在是太危险了。于是他终于决定组建“东厂”。

“东厂”的权力是非常大的,大到可以对除了皇帝以外的任何人“便宜行事”。这样的一个机构,当然要交给一个皇帝最最信任的人来主持。

皇帝挑中的人正是严子乔。

因为严子乔不仅独得皇帝的信任,而且他的手中,还掌握着圣火教。

圣火教中高手如云,而武功高手在办理“东厂”的各项任务时所起的作用,当然比一般人要大得多。

问题是这只是皇帝个人的一厢情意,严子乔根本就不愿意充当这样一个角色。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其实,“伴君”比“伴虎”

不知要危险多少倍。至少,老虎是可以提防的,而且老虎也只有在饿肚子或被激怒的情况下才会吃人。

皇帝的脸却是随时都有可能放下来,即便是最受皇帝宠幸的人,只要他稍稍违背了皇帝的意图,就有可能会招至大祸。

甚至不为什么,仅仅凭自己一时的心情兴致,皇帝也会杀人,杀那些他自己也知道完全是无辜的人。

所有这些,“伴君”已伴了十几年的严子乔当然有非常深刻的体会。

严子乔在皇帝刚刚起了组建“东厂”的念头时,就开始着手训练一支秘密力量。这支力量便是“铁八卫”手下的那八十名刀客。

他不想因为他与皇帝之间的反目给好不容易才在中原站稳脚跟的圣火教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他准备公开放弃圣火教教主之位。而这支秘密训练的力量,正是为了对付有可能从皇帝那方面发动的追杀。

李凤起便是这八十刀客中的一个,而且是刀客里最受严子乔赏识和倚重的人。

破袭了圣火教在中原最强劲也最神秘的对手——白莲教的总舵后,圣火教在江湖上的发展突然就停顿下来。

圣火教内自左右光明使以下的所有人,根本就不知道严子乔已经在做退位的准备。

他已选定了教主之位的继任者——光明左使“浪子无行”金不换。

经过长期的考察,尤其是经过对白莲教的这一战,严于乔认为,金不换比右使慕容冲天更适合教主一职。

但就在这时,意想不到的变故发生了。

四月初九,左使金不换突然离开总舵,神秘失踪。

不论对圣火教还是对严子乔本人,这都是一个很沉重的打击,但令教内弟兄奇怪的是,严子乔对此似乎并不感到意外。

更让他们奇怪的是,严于乔根本就没有下令派出人手寻找金不换。

自初九那天起,严子乔就呆在总堂里,终日闭门不出,圣火教的日常事务,都交到了光明右使慕容冲天的手上。

四月二十七,子时。慕容冲天突然发难,率领二百余名亲信闯进了总堂。

本应是布防严密的总堂内竟然空无一人,他们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就轻易地穿过两进院落,接近了总堂的核心地带——严子乔的密室。

就在他们离密室仅有数十步远时,遭到了在慕容冲天的记忆里最最猛烈,也最最强悍的袭击。袭击来自一群身分不明的人。

这群人的武功都很高,高到连慕容冲天这样的大高手都不得不小心应付的地步。

第一次冲击,在这群人的刀下,慕容冲天就损失了将近二十人。

血战持续了整整一夜。

为这次“夺位”做了很长时间周密的准备的慕容冲天事先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直到第二天天亮,他才冲进严子乔的密室。

这数十步路,竟然费了他近三个时辰,才走完。

严子乔根本就不在密室内,“铁八卫”也不在密室内。

他们也没有参加头天夜里的战斗。

慕容冲天严令手下搜遍了总堂,却连一星半点和严子乔有关的线索也没找出来。

密室之外,倒伏着二百三十七具尸体,其间,有七十七具尸体都是黑衣蒙面,手握狭锋快刀。

七十七幅蒙面黑纱一揭开,所有这些面孔,慕容冲天一个也不认识。圣火教内,也没有一个人认识或曾经见过他们。

慕容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