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略开此事不提。
政府看着麒麟文化的新厂区规划,还是有些震惊。
300亩的厂房,实际上只有五分之一是利用起来了,剩下的都准备开拓为以后新建厂房所用。
这就意味着,以后几年的时间里,麒麟文化会不断的扩展。
按照他们呈上来的规模,这个新的文具工厂,就目前阶段,便会雇佣超过2000名员工,而一旦工厂全部启用,至少也是10000名工人!
10000名工人在香江是什么概念?唯一中文网
香江总人口500万左右,青壮劳动力仅仅只有200万,而一个工厂就要香江增加两百分之一的劳动力岗位,这完全是天大的好事儿啊!
两百个这样的工厂的话,香江每个适龄的劳动人,都会有工作了,这样经济完全就能大发展啊!
根据策划书上面的一系列数据,目前工厂主要是生产《变形金刚》的衍生产品玩具,并且是以畅销全球的芭比娃娃作为对比的。
别说是拿芭比娃娃来做对比,就算只有芭比娃娃十分之一的产销量,麒麟文化这也是要发啊!
这里面可不是胡乱的攀比,就拿现在亚洲范围内,《变形金刚》的受欢迎程度,就可以多一个相对合适的对比。
外加麒麟文化并不打算只是拥有这批的漫画书迷,他们还准备做《变形金刚》动画片,一旦把5…12岁的孩子们这一关给打通,那简直是打开了财富的金矿,完全没有止境啊!
香江政府是非常的聪明,殷俊的工厂招聘的工人越多,越能给他们解决就业问题,他的创造的财富越多,就越能为香江的税收做出贡献。
既然这样的话,那为什么这块土地给不得?
更何况人家也不是白要,都是按照附近工业土地的市场价格购买……呃,虽然工业用地也就是20块每方呎,而且还是最近天水围这边涨价过后,才涨价的,否则之前你送给人家,人家都不会来这里买地。
4300万港币的出售价,麒麟文化没有占便宜,而且很规矩。
面子给足了,未来前景也描绘妥当了,政府这边自然也是要给面子的。
三天之后,土地出售协议达成,麒麟文化正式的开始了新区工厂的建设。
依照这样的建设速度,最迟明年的3月份,工厂就能正式投入生产了。
而准备招收2000个工人的消息,也传开了来。
这一次,可不仅仅是天水围的一群人心动,就连其它地方的穷人们,甚至是普通人,都蜂拥着赶了过来。
上一次是大家不知道麒麟印刷厂有多么的吃香,以为它也就是和其它的一百来家印刷厂一样。
没想到人家居然生意这么好,薪水这么高!
虽然是辛苦了一点,一天上班要8个小时,每两天就轮一个夜班,但人家的薪水奖金高啊!
就上个月,11月人家的普通工人的薪水加奖金就是2100多了,据说年底还有额外的奖金!
现在香江的平均薪水是多少?
1100而已!
去年也才900块呢!
这2000块的薪水,绝对是要比得上别人上环中环金钟上班的白领啊。
在上环、中环这些地方上班,你都要大学生才行的好不好?
但在麒麟印刷厂,你上班根本用不着什么文凭,就是工人!
只要勤劳肯干,那就一定能获得好的回报!
这一点,就太适合香江这一群大多数没有什么文化的年轻人,甚至是中年人了。
香江也不过是在去年才推动了九年义务教育这样的方案,要到20年之后,民众的文化素养才会大幅度的提高,现在嘛,不识字的文盲一大堆!
他们平日里找不到什么好工作,也就是在各个工厂,或者是饭店酒楼、工地什么地方打工,薪水比起普通人来要少一些。
可现在有了这么好的选择,他们有什么理由不去争取一下?
可是,让这些人失望的是,麒麟文化招聘的告知就贴在了厂房门口和四周。
第一条要求的就尽量是30岁以下、从内地来香江不超过5年的、有家庭的人。
就这么一条要求,就直接打破了外来的绝大多数人的幻想。
为此,破口大骂的也有,苦苦哀求的也有,要找麒麟文化理论的也有……嗯,基本上最后这种人,看到了麒麟印刷厂每天出来围着工厂区域跑步训练的保安们,就主动的认怂了。
殷俊对此毫不关心,既然是要用人,就得用最可靠的人,那些明显就是有奶就是娘的家伙,你招聘进来有什么用?
只有内地而来的、遭受香江歧视排挤的人,才知道殷俊的好,才肯跟着他干,成为他的核心力量。
……
(这订阅……伤心啊!求老爷们多多订阅!!还有更多的老爷们,盗版都是缺字或者断句的,这样的书,读起来没意思啊,赶紧来订阅正版吧,又能舒服的看书,又能让俺有口饭吃,多好!)
第414章 必将载入史册的报纸
在香江这个城市里面,掌握话语权是很重要的。
因此,殷俊才会想要弄出一个免费报纸来。
在这个12月的时候,丁琳香、田嘉纯经常就不在办公室,她们的任务就是联系各个圈定好的报社的精英们,把他们挖到即将筹划的《麒麟日报》里面来。
香江人的生活讲究情调。
谈事情也不会那么干巴巴的,而是希望在一种舒适不紧张的环境里面谈。
特别是对于文化人来说,就是这样最好。
于是,丁琳香和田嘉纯,一个在文华东方酒店的咖啡厅,一个在半岛酒店的咖啡厅,每天都要和五六个报社的中低层管理人员、记者们谈。
为了这个,她们不得不去两家酒店包了一个月的套房。
倒不是为了住在里面,而是两家酒店的咖啡厅都非常受欢迎,如果你不是住酒店的客户,就没办法随时随地能有茶座。
而这样的待遇,通常就是一个面子,就是一个实力的表现。
乐易铃在财务签字的时候,就嘟囔着说这样太浪费,但她却没有阻止两女的“奢侈行为”。
为了更好的达成效果,这些都是必要的开支。
殷俊给她们定下的要求,就是能吃苦、有能力、有创新精神,只要拥有这些品质的,都可以先接触看看。
在电脑没有普及之前,报纸的发行时非常有地域性的。
通常你的报纸只能在周边几个城市,或者是一个省份来发行,否则时效性上就赶不上——凌晨5点之前,一般报纸就得印刷完毕,所以印刷工作在12点就该进行。
像是香江这样的城市,早上一般7点就有人来买报纸了,香江城市很小,一个小时能送到倒没有问题。
但如果是一两百公里以外呢?两三百公里以外呢?更远的地方呢?
靠汽车运送已经是极限了,如果是飞机运输的话,成本都没办法赚回来。
所以一般的报纸辐射的范围,通常情况下就是3个小时的车程,再多的话,时效性就不够了。
因此你能看到,一般一个畅销的报纸就是覆盖自己的一个省份而已,再远就够不上。
这个问题,要直到以后电脑普及了,彻底的采用电子排版印刷的方式过后,才能在同一时间发给远在数百公里以外的印刷厂,让他们直接用电子版面开始打印,这样就能做到同一时间在全球任何一个地方开始印刷——只要你有网络和电脑设备。
可是,这样报纸行业的大扩展时代,还是没有来临。
因为这么先进的排版印刷方式,是建立在网络电脑技术高速发展的年代的,而在这个年代,大家直接用手机来看新闻,微信、微博等等,哪里还有空来看你的报纸?
于是这也是报纸行业的悲哀了。
好不容易打破了空间的距离,但却输给了更加先进的传播方式。
通常一家报社,需要的人手都超过几十甚至上百人。
记者、摄像师、录音师、各个版面的编辑、负责审核的编辑、排版的编辑、后勤保障等等,无不是需要人手来填。
节约一点的报社,通常二三十人就能搞定,只不过这样的报社出品的报纸,肯定没办法引得太多人的关注。
大一点的报社,如同《明报》、《星岛日报》和《东方日报》,他们的记者都是三五十个,还有另外的一些自由撰稿记者,算下来差不多都有七八十个记者为他们投稿,再加上制作、编辑、后勤等等一系列的人员,差不多都是150…200人左右。
这样的报社,在香江就是巨无霸了。
想要养活这么多的人,而且还要赚点钱,那也只能是寥寥几家的广告费和销售量能达到。
少年让两个女主管狠狠的挖人,按照三大报纸一倍以上的规模来做,这可是一个超级大手笔。
自从殷俊说起要做报纸了,乐易铃就了解了一下香江的报刊行业的状况。
她发现香江的报纸,特别是日报,发展前景非常的不乐观。
原因无它,实在是太多报纸了。
每天出版的超过100份不同的报纸,香江还只有500万人,你说这个市场竞争激烈不?
就算是全世界的中心纽约、伦敦和东京,也不过是几十份而已了。
香江这个发售的密度,简直是世界第一。
许多报纸也就是勉强维持,但也有更多的报纸在努力奋进,想要在这里面分一杯羹。
麒麟文化如果想要按照正常的规矩,进入这个市场,恐怕三五年都没办法有太大的份额出现,巨额亏损是一定的了。
特别是在殷俊还把规模弄得如此大的情况下。
如果不是因为殷俊一开始就想好了要做免费报纸,乐易铃还不一定能同意。
只有兵出奇招,这样才可以杀出一条血路出来。千度中文网
免费报纸不代表着劣质报纸。
只要能把内容给做好,按照免费这一块无比肥美的蛋糕,香江人根本就没办法来拒绝。
怎么把内容做好?